他爬將起來,又拍著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著,不由分說,就往門外飛跑,把報錄人和鄰居都嚇了一跳。走出大門不多路,一腳踹在塘里,掙起來,頭發(fā)都跌散了,兩手黃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眾人拉他不住,拍著笑著,一直走到集上去了?!度辶滞馐贰し哆M中舉》
以上,就是《儒林外史》之中描述范進中舉之后的嗔癡之態(tài),真真是發(fā)瘋了。而范進發(fā)瘋的這一段,相信即使是沒有閱讀過《儒林外史》這本書的人,也一定都十分的熟悉。因著這篇短文已經(jīng)收錄到了我們的語文教科書之中,不知是惹笑了多少學生。
教科書上的對于范進中舉后癲狂的標準答案,是“深刻的揭露了科舉制度對于人的摧殘與戕害”,將范進的形象成為是一個“被科舉制度所異化了的讀書人”。而之后范進之后的鄰居們在范進中舉前后完全不一樣的態(tài)度變化,將當時那個趨炎附勢,世態(tài)炎涼的社會風氣形象的刻畫了出來。
雖說這樣的理解還是沒有錯的,但是未免也過于教條化了。只是生澀的往我們腦中灌注這些思想,但實際上。范進為什么瘋,科舉制度為什么黑暗,卻一點都沒有人告知前后因果,著實令人摸不著頭腦。
那么今兒個,我們就來揭秘一下這范進中舉前后的因果,去了解一下范進為何如此癲狂的原因。首先我們要清楚的是,大家當看《范進中舉》這一篇文章,只會以為他是考了許多年的舉人卻一直沒有考上。
但實際上,我們看《儒林外史》全文可以發(fā)現(xiàn),范進此人確實是自20-50歲的時候年年考試,但考的可不是舉人。而是秀才,然后在他50歲的時候才將將考中秀才。卻在第一次鄉(xiāng)試的時候就考上了全省第七名的舉人,這是一個質(zhì)的飛躍啊。
而后考上舉人有什么用呢?這里我們又分為兩點來看,第一點是最明顯的好處,也是最先到來的好處。這一點在我們教材中并沒有選用進去,但《儒林外史》原文記載:
“自此以后,果然有許多人來奉承他:有送田產(chǎn)的,有人送店房的,還有那些破落戶,兩口子來投身為仆圖蔭庇的。到兩三個月,范進家奴仆、丫鬟都有了,錢、米是不消說了。”
原本還是一個總是在家中挨餓,且牽連著家人都被鄉(xiāng)鄰們瞧不起的范進。在中舉之后驟然就成為了富家翁,丫鬟奴仆,米面錢糧竟是瞬間都有了。就從這里便可以看出來,一個舉人在當?shù)乜烧嬲媸莻€了不得的東西。
而這種一夜暴富的過程,實際上在明清時期,就是千千萬萬個中舉之人的真實寫照。當時百姓們口中的“老爺們”,魯迅筆下那個打斷了孔乙己腿的“丁舉人”,還有抽阿Q嘴巴的“舉人老爺”,只怕就是這樣翻身的。
那長遠的好處又是什么呢?又分為以下幾點,第一便是可以免除徭役以及稅負,這一點是適用于整個家庭的,包括旗下的奴婢。不然又怎會有人,寧舍了自由身也要前來投奔呢?
這第二條,便是見官可不避,卻過堂不用刑,功名折抵。也就是說,舉人在名義上就是那些官員的同僚了,不論是否補缺。而這意味著什么呢?這就意味這舉人就是半只腳踏進了統(tǒng)治階層,換算到現(xiàn)在就是一個縣里的地頭蛇,
而且范進在中舉之后,雖說是人已經(jīng)五十多歲了。但他的事業(yè)卻由此進入了快車道,根據(jù)《儒林外史》中所敘述范進中舉的后續(xù),他先是“丁憂”三年后,就立刻考中了進士。然后竟是官運亨通的當上了“山東學道”,負責政治一省的文風。
那么放在現(xiàn)在,這范進的官職可以相當于一個省的“教育廳廳長”了。就算史放在《儒林外史》所創(chuàng)作的清代是,這“山東學道”的官職甚至比教育廳廳長的實權(quán)還要高一些。他可是一省的門生座師,可以說是鐵桿故吏遍朝堂。
所以說,范進為什么會發(fā)瘋。相信如果你身處于范進那個境地,同樣也是會發(fā)瘋的。雖說是什么科舉制度對人的摧殘傷害之大云云,但范進確實是靠著科舉。從一個年近五十,窮的沒米下鍋,任誰都能對他揉圓搓扁的人。變成了一個實權(quán)正廳級的大官,所以說,不必可憐范進也不必笑他。不然,還真不知道誰可憐誰呢。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