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咳論篇第三十八
本篇要點(diǎn)
一、咳嗽的病變,固屬于肺,而五臟六腑的病變,又都能影響于肺,使之功能失常,發(fā)為咳嗽。
二、咳嗽發(fā)病與四時(shí)有很大關(guān)系。
三、咳嗽日久不愈,臟病可以移腑。
四、指出咳嗽的治療原則。
原文和譯文
(原文)黃帝問曰:肺之令人咳,何也?
(譯文)黃帝問道:肺臟有病,都能使人咳嗽,這是什么道理?
(原文)岐伯對(duì)曰: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dú)肺也。
(譯文)岐伯回答說(shuō):五臟六腑有病,都能使人咳嗽,不單是肺病如此。
(原文)帝曰:愿聞其狀。
(譯文)黃帝說(shuō):請(qǐng)告訴我各種咳嗽的癥狀。
(原文)岐伯曰:肺咳之狀,咳而喘息有音,甚則唾血。心咳之狀,咳則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狀,甚則咽腫、喉痹。肝咳之狀,咳則兩脅下痛,甚則不可以轉(zhuǎn),轉(zhuǎn)則兩胠下滿。脾咳之狀,咳則右脅下痛,陰陰引肩背,甚則不可以動(dòng),動(dòng)則咳劇。腎咳之狀,咳則腰背相引而痛,甚則咳涎。
(譯文)岐伯說(shuō):肺咳的癥狀,咳而氣喘,呼吸有聲,甚至唾血。心咳的癥狀,咳則心痛,喉中好像有東西梗塞一樣,甚至咽喉腫痛閉塞。肝咳的癥狀,咳則兩側(cè)脅肋下疼痛,甚至痛得不能轉(zhuǎn)側(cè),轉(zhuǎn)側(cè)則兩脅下脹滿。脾咳的癥狀,咳則右脅下疼痛,并隱隱然疼痛牽引肩背,甚至不可以動(dòng),一動(dòng)就會(huì)使咳嗽加劇。腎咳的癥狀,咳則腰背互相牽引作痛,甚至咳吐痰涎。
(原文)帝曰:六腑之咳奈何?安所受???
(譯文)黃帝道:六腑咳嗽的癥狀如何?是怎樣受病的?
(原文)岐伯曰:五臟之久咳,乃移于六腑。脾咳不已,則胃受之。胃咳之狀,咳而嘔,嘔甚則長(zhǎng)蟲出。肝咳不已,則膽受之,膽咳之狀,咳嘔膽汁。肺咳不已,則大腸受之,大腸咳狀,咳而遺失。心咳不已,則小腸受之,小腸咳狀,咳而失氣,氣與咳俱失。腎咳不已,則膀胱受之,膀胱咳狀,咳而遺溺。久咳不已,則三焦受之,三焦咳狀,咳而腹?jié)M,不欲食飲。此皆聚于胃關(guān)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腫氣逆也。
(譯文)岐伯說(shuō):五臟咳嗽日久不愈,就要轉(zhuǎn)移于六腑。例如脾咳不愈,則胃就受??;胃咳的癥狀,咳而嘔吐,甚至嘔出蛔蟲。肝咳不愈,則膽就受病,膽咳的癥狀是咳而嘔吐膽汁。肺咳不愈,則大腸受病,大腸咳的癥狀,咳而大便失禁。心咳不愈,則小腸受病,小腸咳的癥狀是咳而放屁,而且往往是咳嗽與失氣同時(shí)出現(xiàn)。腎咳不愈,則膀胱受?。话螂卓鹊陌Y狀,咳而遺尿。以上各種咳嗽,如經(jīng)久不愈,則使三焦受病,三焦咳的癥狀,咳而腹?jié)M,不想飲食。凡此咳嗽,不論由于那一臟腑的病變,其邪必聚于胃,并循著肺的經(jīng)脈而影響及肺,才能使人多痰涕,面部浮腫,咳嗽氣逆。
(原文)帝曰:治之奈何?
(譯文)黃帝道:治療的方法怎樣?
(原文)岐伯曰:治臟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浮腫者治其經(jīng)。
(譯文)岐伯說(shuō):治五臟的咳,取其腧穴;治六腑的咳,取其合穴;凡咳而浮腫的,可取有關(guān)臟腑的經(jīng)穴而分治之。
(原文)帝曰:善。
(譯文)黃帝道:講得好!
認(rèn)識(shí)一味中藥——紫花地?。w類:清熱藥)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用于疔瘡腫毒,癰疽發(fā)背,丹毒,毒蛇咬傷。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