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戰(zhàn)國,大家都只知道“戰(zhàn)國七雄”,最多再加上一個衛(wèi)國,就是后世說秦始皇沒有統(tǒng)一天下的那個國家,后來一直到了秦二世胡亥才被滅國的。除此之外應(yīng)該很少有人注意其他的諸侯國。
這里我們就來說一個諸侯國的故事,它就是中山國。
這個小國家的地理位置介于燕國和趙國之間,是由一個鮮虞人所建立,因城中有山而得名。
據(jù)史料的記載,當年周天子分封天下,亂七八糟大小諸侯國共有71個,除去大頭姬姓之國53個,剩下的還有像什么“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的南蠻、東夷及西北的戎、狄國家或者部落集團,這其中就有鮮虞。鮮虞早期是很牛逼的,當年要不是齊桓公聯(lián)合了宋、曹、邢、衛(wèi)諸國的兵力,鮮虞早就把刑國和衛(wèi)國給滅了。
到了春秋的中后期,鮮虞的主要敵人變成了晉國,彼此交戰(zhàn)互有勝負。一直到了公元前506年,鮮虞人在有險可守的中人城(今河北唐縣西北粟山)建國,因城中有山,故曰“中山”,這便是最初的中山國,中山之名始見于史書。
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中山國分別被哪三個國家給滅過。
一、被晉滅國
公元前494年,中山與齊、魯、衛(wèi)三國共同伐晉,取得了晉國的棘蒲(在今河北趙縣境內(nèi)),將其列入了自己的版圖。隨后中山國又接納了晉國因內(nèi)亂而投奔過來的大夫荀寅。為了報復中山國,晉國大將趙鞅在公元前489年親率大軍征伐,結(jié)果大破中山。
此次攻伐給中山國造成了極為嚴重的打擊,以至于在此后的20多年時間里,史料對中山國都沒有只言片語的記載。
接著,晉國又將矛頭對準了中山國最后一個屬國仇由。當時晉國的四卿之一荀瑤詭計多端,唯恐仇由路險難行,于是就鑄造了一口大鐘,謊稱要送給仇由的國君,讓他們到哪里哪里迎接。仇由當時有大臣看穿了荀瑤的詭計,多次勸說國君,可人家仇由國君得鐘心切,根本不聽勸阻,七日后仇由被滅。
掃清了外圍之后,晉國就開始對中山國本土開戰(zhàn)了。僅兩年時間,中山國就遭到了致命的打擊。
二、被魏滅國
時間到了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晉國名存實亡。再后來,就形成了我們所熟知的戰(zhàn)國七雄爭霸的局面。中山國就是在這個動蕩的年代,開始了自己的復國之路。
公元前414年,他們的君主中山武公率著自己的部落,開始向東部平原遷徙,在顧(今河北省定州市境內(nèi))這個地方建立了新的都城。武公效仿了其他諸侯國的禮制,開始建立起了自己的政治軍事制度,對國家進行了初步的治理。但可惜的是,沒多久武公就去世了,桓公即位。
可桓公年幼無知,不恤國政,致使百姓十分不滿,剛穩(wěn)定的國家又開始動蕩不寧了。所幸當時尚有武公奠定的基礎(chǔ),以至于強大的魏國派名將吳起前來攻打,無功而返。
可魏文侯哪能輕易就放棄如此大好機會呢,于是接著又派了大將樂羊前來攻打,經(jīng)過三年的苦戰(zhàn),終于占領(lǐng)了中山國。
沒辦法,中山國的殘余只得再次退守太行山中。
三、被趙國滅
國家滅亡后,桓公足足歷經(jīng)了20多年的勵精圖治,奮發(fā)圖強,終于在公元前380年左右再次重新復興了中山國,定都靈壽(今河北平山三汲附近)。
此次復興的中山國剛好位于趙國的東北部,直接就把趙國的南北兩部分領(lǐng)土給分割了開來,因此成為了趙國的心腹大患。趙國先后兩次進攻過中山國,但均遭到了他們的頑強抵抗,沒有成功。
后來,中山國開始修筑長城,以抵御趙國?!妒酚洝ぺw世家》記載:“趙成侯六年(公元前369年),中山筑長城?!贝撕螅瑖_到了巔峰,公元前323年,和趙、韓、魏、燕同時稱王,成為了僅次于七雄的第八強國。
公元前299年,趙國再次攻打中山國,中山王逃往齊國,并最終死在了那兒。于是趙王就扶植了尚公為中山國王。結(jié)果他錯用魏義、椻長二臣,導致前296年被趙王派軍一舉攻滅,至此,中山國徹底消失在了歷史的舞臺上。
中山國自春秋末期立國,歷經(jīng)兩百余年時間,終于宣告滅亡。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