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部六病”學說是已故著名傷寒大家——劉紹武先生所創(chuàng)立的極具中華醫(yī)學特色的學術思想,是對《傷寒論》的繼承和發(fā)展。在后學不斷傳承與發(fā)揚過程中,該學說逐步發(fā)展成為特色鮮明的學術流派。三部六病學說是嶄新的中醫(yī)理論,該學說經(jīng)門生弟子不斷發(fā)展而成為研究傷寒學的特色鮮明的學術流派。本文重點探討并整理三部六病學術思想及其特色。
關鍵詞:三部六??;學術思想;劉紹武
1.三部六病學術思想的形成及淵源
1.1三部六病學術思想簡介
“三部六病”學術思想是集《周易》、《黃帝內(nèi)經(jīng)》、《傷寒論》《皇漢醫(yī)學》以及現(xiàn)代科學和醫(yī)學之精華,創(chuàng)立的一整套“理法方藥”體系。三部六病學說將病位分表、里、樞三部,病性分陰陽,形成熱實的三陽證即三陽病,虛寒的三陰證即三陰病;以六病為綱,方證對應,重整《傷寒論》;六病各有主證、主方、主藥,在施治過程中合病合方,合證合藥,兼證兼藥,辨證治療。“三部六病”學說的創(chuàng)立為臨床施治提供一個新的辨證診療體系。
1.2劉紹武先生簡介
劉紹武先生(1907~2004),山西襄垣人。17歲懸壺于鄉(xiāng)梓,因?qū)移鸪琉舛疣l(xiāng)里。24歲在長治市創(chuàng)辦友仁醫(yī)院,著手中藥煎劑改革之研究,并附設友仁醫(yī)社,后移壺于西安、天水、太原等地。1990年被被人事部、衛(wèi)生部和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評為“全國首批500名名老中醫(yī)藥專家”之一。退休后于??趧?chuàng)設海南三部六病中醫(yī)研究所。先生岐黃生涯80載,投注畢生心血于醫(yī)療事業(yè),創(chuàng)立三部六病學說。先生博聞強識,嚴謹治學,生活簡樸,淡泊名利;對病人一視同仁,對后學傳道解惑,終得桃李滿天下。
1.3三部六病學術思想的形成思路
三部六病學說是劉紹武先生數(shù)十年研習《傷寒論》所得的學術觀點。1930年先生受湯本求真之《皇漢醫(yī)學》的啟發(fā),看到日本漢醫(yī)用《傷寒論》方藥治病,臨證時合病用合方就可以治療新的病種和疑難雜癥。遂將合病合方的原則和思想推而廣之為“合病合方,合證合藥”,兩病相合,兩方相合,三病相合,三方相合。證相合,藥相合,病兼證,方兼藥。
隨著對《傷寒論》研究的進一步加深,先生認識到仲景《傷寒論》中對“表、半表半里、里”的稱謂是病位概念,并秉承《皇漢醫(yī)學》的精髓,對人體進行三部的劃分,即:表、里、半表半里三部病位;另外,將陰陽二種病性和表、里、半表半里三部病位相結合,各部分陰陽,又為表部分出了屬陽的“太陽病”和屬陰的“厥陰病”,半表半里部分出了屬陽的“少陽病”和屬陰的“少陰病”,里部分出了屬陽的“陽明病”和屬陰的“太陰病”。關于六病的處方,先生在《傷寒論》里通過藥方整合和拆分的方法為六病配上相應的方劑。圍繞“三部六病”的理法方藥已經(jīng)具備,三部六病學說初具雛形。
六十年代弟子胡連璽的《試論〈傷寒論〉之“六經(jīng)”當為“六病”》一文,七十年代郭維峰整理的《三部六病》一書,引起學界廣泛關注,使得三部六病學說開始被中醫(yī)界認識。60年代起,先生以 “立綱、歸類、正誤、補缺”為方針,對《傷寒論》進行重新整理,以陰陽為病性、表里半表半里為病位而形成的“六病”,對《傷寒論》進行重新立綱;以六病為綱,將《傷寒論》中的方劑按病證歸類的方法進行歸類。并結合多年臨床經(jīng)驗將《傷寒論》中的互文、省文等逐條進行了補充,將其認為條文與臨床不符的情況作了調(diào)整。如此形成了三部六病的辨證論治體系。
三部六病學說經(jīng)歷了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六病的主方主藥逐漸形成,1973年至1985年,三部六病學說的基本框架和內(nèi)容基本形成。
2.三部六病學術思想及特色
三部六病學說將人體分為三部、六類癥候群、九大治療方法。
2.1人體三部的劃分[1-2]
先生以《傷寒論》為依據(jù),將人體劃分為表部、半表半里部、里部三部。
2.1.1表部 凡是人體軀殼的部位都屬表部范疇。表部包括人體體表和呼吸系統(tǒng),以肺為主導。其功能是適應環(huán)境,并與之發(fā)生密切關系,以完成呼吸、運動、感知、衛(wèi)外和體溫調(diào)節(jié)。
2.1.2里部 凡與飲食物接觸的部分都屬于里部的范疇,即“胃家”,也稱為腑系統(tǒng)。人體上至口腔、下至肛門,由平滑肌構成一條粗細不均、彎曲不等的空腔器官,構成一個以胃為主導的里部系統(tǒng)。其功能是適應飲食,完成飲食物的攝取、消化、吸收、排泄。
2.1.3樞部 即介于表里之間,實為與氣血接觸的部分。樞部以心為主導,將表部吸入的天陽之氣和里部吸收的水谷精微,赤化為血液,在心臟的動力作用下,營養(yǎng)周身,循環(huán)不已。半表半里介于表里之間,其功能是溝通表里內(nèi)外,是三部的橋梁與樞紐,在人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故將半表半里部又稱為樞部[3]。
2.2六病的分類[4-6]
疾病的屬性不外陰陽兩類,病證的性質(zhì)取決于邪正雙方力量的對比,把正勝于邪的發(fā)熱、亢奮、進行性的反映,統(tǒng)屬于陽性??;把邪盛正衰呈現(xiàn)的虛寒、抑制、衰退性的反映,統(tǒng)屬于陰性病。這兩種反映分別發(fā)生在“三部”,就形成了六類不同的證候群,即表部的陽性病即太陽病、表部的陰性病即厥陰??;半表半里部的陽性病即少陽病、半表半里部的陰性病為少陰病;里部的陽性病即陽明病、里部的陰性病即太陰病?,F(xiàn)介紹“六病”及其治療。
2.2.1表部證
2.2.1.1太陽病
根據(jù)《傷寒論》第1條太陽病提綱證,參照第7條:“病有發(fā)熱惡寒者,發(fā)于陽也,無熱惡寒者,發(fā)于陰也……”陽病必發(fā)熱,故補入“發(fā)熱”,太陽病在表,自汗為表虛,無汗為表實,故應補入“無汗”,據(jù)“肺與皮毛相表里”,“溫邪上犯,首先犯肺”,肺部主要病證“咳喘”應補入,但非必有之證,故冠以“或”字。這樣太陽病的提綱證修改為:“頭項強痛,發(fā)熱惡寒,無汗,脈浮,或咳喘?!敝斡煤狗ǎ翛鼋獗?,方選“葛根麻黃湯”,即葛根合麻杏石甘湯。
2.2.1.2厥陰病
第337條論述了厥的病理:“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也。”第351條厥的證治:“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必赎幉”聿恐幮圆?,稱為表陰病,又據(jù)此條補入“脈沉細”。又多見四肢痹痛,故冠以“或”字而補入此證。故厥陰病的提綱證修改為:“手足逆冷,脈沉細,或肢節(jié)痹痛”。治用溫通法,溫通血脈,方選當歸四逆湯。當歸主補,桂枝主溫,共為主藥,故命名為“當歸桂枝湯”。
2.2.2半表半里部證
2.2.2.1少陽病
《傷寒論》第263條:“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因少陽病屬半表半里部之實熱病,其診斷部位重點在心胸,又發(fā)熱為少陽所必有,且多以往來寒熱為特征,小便亦當黃赤,又據(jù)第264條“胸中滿而煩”等癥,故提綱補充證為“少陽之為病,胸滿熱煩,身熱或寒熱往來,咽干口苦,小便黃赤?!敝斡们宸ǎ鍩岢凉M,方用黃芩湯加柴胡,即“黃芩柴胡湯”。
2.2.2.2少陰病
《傷寒論》第281條云:“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少陰證屬半表半里部虛寒證,據(jù)第177條“心動悸”補出其氣虛見癥;依第304條 “背惡寒”補出其陽虛見癥;據(jù)臨證所見,還當有“短氣”。故少陰證綱領充實為“心動悸,背惡寒,短氣,或脈微細”。治用溫補法,溫陽益氣,方選附子湯合生脈飲,命名為“人參附子湯”。
2.2.3里部證
2.2.3.1陽明病
《傷寒論》第180條:“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胃家指整個胃腸道,《靈樞·本輸篇》有“大腸小腸皆屬于胃”,從第208條、第212條及第215條可知,胃家實當伴有“發(fā)潮熱”、“自汗出”、“大便難”三證,故當補入提綱內(nèi):“陽明之為病,胃家實,發(fā)潮熱,自汗出,大便難?!敝斡孟路ǎ瑸a熱除實,方選大承氣湯,方中大黃苦寒可瀉熱,蕩滌腸胃,芒硝軟堅可祛實,共為主藥,名為“大黃芒硝湯”。
2.2.3.2太陰病
里部為病“實則陽明,虛則太陰”,太陰病為虛寒于里,脾虛濕困,水濕停留。根據(jù)《傷寒論》第273條,提綱證概括為:“太陰之為病,腹?jié)M,時腹冷痛,或吐或利?!敝斡脺亟》ǎ瑴匚附∑?,方選“蒼術干姜湯”,即《金匱要略》之甘姜苓術湯,以蒼術易白術。
2.3三部部證[7-8]
三部之中每部的陰陽不是單一為病,而是同時為患,出現(xiàn)矛盾雙方共存于同一體中的寒熱互見、虛實并存的病證,稱之為部證。
2.3.1表部部證——葛根湯證
依《傷寒論》第31條“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者,葛根湯主之”而來。證據(jù)臨床補入骨節(jié)疼痛,亦可有發(fā)熱。本證為太陽與厥陰并存之病癥,治以調(diào)營解表。方藥:葛根、麻黃、桂枝、芍藥、生姜、炙甘草、大棗。
2.3.2里部部證——生姜瀉心湯證[9]
該證引自《傷寒論》157條:“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姜瀉心湯主之?!贝藶樘幹摵c陽明之邪熱虛實并見、寒熱錯雜的部證。治則:和中消痞。生姜瀉心湯清溫并用,使寒得溫,熱得清,脾胃復,則食積化,痞證自解。
2.3.3半表半里部證——小柴胡湯證[9]
“胸脅苦滿,發(fā)熱或往來寒熱,心煩喜嘔,嘿嘿不欲飲食?!毙〔窈鷾C候為寒熱合證,方為清溫合劑。治以和解陰陽。方藥:柴胡、黃芩、人參、半夏、炙甘草、大棗。此證中,柴胡之散與黃芩之清俱備,人參之補與生姜之溫兼有,少陽之實熱與陰證之虛寒組成了一個統(tǒng)一體,構成半表半里部證。
2.4三部六病學說的辨證論治
2.4.1單證、兼證、合病與合證[10]
構成每一部的陰陽各有兩個側(cè)面,三陽為熱和實,三陰為虛和寒。三部發(fā)生病變僅涉及到陰陽的某一側(cè)面時,所表現(xiàn)出的十二類不同特性的證候群,稱之為十二單證。
三部中六病與非構成本病的其余十個單證相兼,叫兼證。即病與單證并見的復合形式。治療時,有何證相兼,就相合何藥,即 “兼證兼藥”。
三部中六病不同部系的復合形式叫合病。其組方原則為“合病合方”, 兩病相合,兩方相合,三病相合,三方相合。
三部中不同部位或同一部位不同屬性的單證相互復合叫合證,治療上以“合證合藥”為其組方原則。證相合,藥相合,病兼證,方兼藥。
2.4.2三部六病學說的辨證方法
三部六病學說進行辨證的前提需掌握六病各自的特征,按照辨一病位、二定性、三定方的順序進行辨證[11]。
首辨病位,分清表證、里證、半表半里證是辨證施治的第一步。其次定病性,每一部位所表現(xiàn)的證候群都具有陰陽屬性的反映,表現(xiàn)陽性反應為三陽病,表現(xiàn)陰性反應為三陰病,結合病位,則六病可以分清,此即辨病證的過程。最后定方。一個病癥中包含著多個湯證,選擇最適合的方施治是辨證的最后階段。[12]
2.4.3三部六病學說的論治[13-14]
三部六病學說針對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和病證的表現(xiàn)形式,創(chuàng)立了糾偏、協(xié)調(diào)兩大療法。凡是以陰陽—方的偏勝偏衰為機體的應變態(tài)勢時,則采用糾偏療法。凡是以陰陽雙方的失調(diào)為機體應變態(tài)勢時,則采用協(xié)調(diào)療法。
糾偏療法分為順勢法和逆勢法。其中逆勢法是使用最普遍的糾偏方法。如“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堅者削之、客者除之、勞者溫之、結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緩之、散者收之、損者益之、逸者行之、驚者平之。”
協(xié)調(diào)療法針對陰陽雙方失調(diào),機體表現(xiàn)為寒熱不分、虛實難辨的非對抗性的應變態(tài)勢的特點,采用模糊思維方法,寒熱并用、補瀉兼施、升降并舉、收散同進、動靜結合、陰陽兩調(diào)。有之求之,充分發(fā)揮和調(diào)動機體的自身康復功能和雙向調(diào)節(jié)能力,來達到目的。
3. 三部六病學術思想與胡希恕思想之異同
劉紹武先生與胡希恕先生都否定“六經(jīng)”之說[15-16],都將八綱作為辨證的核心。故從表面看, 兩者似乎相似。但實際上, 兩者存在一定差別。
首先,胡希恕先生雖否定了“六經(jīng)”, 卻仍沿用“六經(jīng)”稱謂[17],并且在 “三陰三陽”分配上,仍使用“六經(jīng)”臟腑表里絡屬關系,將“少陰”配屬于“太陽”,“厥陰”配屬于“少陽”[18]。
再者,胡希恕先生受《皇漢醫(yī)學》的影響,雖否定“六經(jīng)”辨證,但用八綱釋《傷寒論》只用于說理,并未將八綱貫穿于辨證治療始終。而劉紹武先生將八綱作為辨證的核心,并在理法方藥上一而貫之,可以說三部六病學說是八綱辨證論治的具體體現(xiàn)。
4.總結
三部六病學說打破了傳統(tǒng)中醫(yī)學封閉的知識體系與語言表達系統(tǒng),以《傷寒論》為依據(jù),對人體進行了科學劃分,形成三部六病學說。其理論體系是中西醫(yī)學思維的交融,為中西醫(yī)通約打開了一扇窗,提供了一個交流的平臺。《傷寒論》作為中醫(yī)經(jīng)典,為歷代醫(yī)家所推崇和研究,作為研究傷寒學的近現(xiàn)代學術流派,三部六病學術思想還需要一個逐步健全的過程。誠如劉紹武先生所說:“任何學術思想的創(chuàng)立,其道路都是迂回坎坷的,這是歷史的必然?!?三部六病’學說屬于創(chuàng)新的范疇,我們的目的別無他求,只是愿為中醫(yī)現(xiàn)代化提供一點線索。”
【參考文獻】
[1]馬文輝.劉紹武三部六病傳講錄[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36-217.
[2]馬文輝,姚博.三部六病辨證論治理論體系的學術淵源與三部的劃分[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2(129):88-89.
[3]孫志其,韓濤.“開合樞”的哲學內(nèi)涵及“樞病”理論在中醫(yī)學中的應用[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8,33(5):1699-1702.
[4]馬文輝,姚博.《傷寒論》三陰三陽辨證論治理論體系淺析[J]山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14,15(5):15-17.
[5]馬文輝,白玉金.劉紹武先生及其學術思想簡介[J]中醫(yī)藥研究,1991,(4):5-8.
[6]胡連璽.劉紹武老師“三部六病”說簡介[J],遼寧中醫(yī)雜志,1986,8:1-5.
[7]胡連璽.劉紹武老師“三部六病”證治簡介[J],遼寧中醫(yī)雜志,1986,10:16-18.
[8]馬文輝.《傷寒論》的三部六證九治法[C].2008年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十六屆仲景學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9]劉敏,劉英峰.《傷寒論》寒熱錯雜證的六經(jīng)辨治[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09,24(3):294-297.
[10]馬文輝,姚博.三部六病中的十二單證、合證、兼證與合病[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2(133):73-74.
[11]趙鴻飛,高陽,趙德喜. 《傷寒論》六經(jīng)病內(nèi)涵與復雜方劑再認識[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6,31(5):1559-1562.
[12]馬文輝.《傷寒論》的辨證論治程序[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7-1-5(005).
[13] 馬文輝.淺談三部六病學說[J],中華中西醫(yī)結合,2001,5:20-21.
[14] 胡連璽.劉紹武老師“三部六病”證治簡介[J],遼寧中醫(yī)雜志,1986,11:1.
[15]劉紹武, 胡連璽. 試論〈傷寒論〉之“六經(jīng)”當為“六病”[J]新中醫(yī),1979(4):12-16.
[16]馮世綸.兩個六經(jīng)不能混淆---《傷寒雜病論》的理論來源[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06,21(10):582-585.
[17]陳建國,馬家駒,陶有強.經(jīng)方獨特理論體系的辨證觀[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1,26(6):1286-1288.
[18]鮑艷舉,孫婷婷,呂文良,等.從《傷寒論》三陰三陽位序看六經(jīng)實質(zhì)及經(jīng)方發(fā)展史[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6,26(9):1924-1927.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