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編戴鑫貽(大D) 我是小編許潔(小X)
作為家長,可能我們常常會苦惱以下事情:
在培養(yǎng)孩子自律能力的過程中,我們很容易走進以下典型誤區(qū):
有的家長說……
其實這位家長無意間踩坑了,孩子的不自律,并非家長的斥責就可以改正過來的,斥責只會讓他離自律越來越遠。
很多父母希望通過把孩子和別人來作比較,刺激一下孩子,就能讓他往自己希望的方向發(fā)展,但往往適得其反。
話語是不是很熟悉?
可能你覺得這樣的比較是在【激勵】,在孩子眼中卻是【貶低自己】。
其實,這樣的比較并沒有什么實質上的作用,把孩子和別人比較會給他帶來巨大的壓力,甚至會帶來自卑感。
如果孩子是在你的強迫下才愿意去看書、早起,這都不是好習慣,因為他感受不到自己的意愿。
這樣的話孩子聽多了,他會心煩、痛苦,覺得自己被別人支配。
這些負面的情緒會不斷地暗示他:【我討厭這種感覺,我不喜歡自律!】
如果你沒對孩子說過這樣的話,身邊認識的人也可能說過這樣的話:
威脅過后,孩子可能按照你的心愿去做了,但大部分孩子只是迫于你的威嚴,害怕懲罰。
你可以讓他這一次自覺,但無法讓他今后的每一次都自覺。
那怎樣科學培養(yǎng)孩子的自律能力呢?
制定一些規(guī)則,讓孩子持之以恒地執(zhí)行。
1.這些規(guī)則可以涉及生活、學習、衛(wèi)生方面等。
2.規(guī)則不要太多,也不能太細,那樣會讓孩子感覺到束縛。
3.對孩子使用的規(guī)則,要讓孩子堅決,嚴格地執(zhí)行。
4.可以讓孩子參與到規(guī)則制定過程中。
可采用和孩子一起制定“家庭契約”。
如:
補充
這里指家長也要參與契約中來,以身作則,違反契約內容要自我懲罰。
有時設立的規(guī)則無法面面俱到,可能會出現(xiàn)臨時狀況,這個時候,家長便要溫柔而堅定地說“不”。
如:孩子不停地吵鬧,可以認真嚴肅地對孩子說:“你的吵鬧,影響到其他人。如果你再吵,我就請你站到房間去了?!焙⒆涌赡軙察o一會,但很快又原形畢露,此時需要堅定地履行剛才的話語,請孩子站到房間去。
不需要打罵,說教。而是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帶來什么樣的后果,并溫柔而堅定地執(zhí)行,幾次下來,孩子就會學會管理自己的行為,形成自律的品質。
自律就像肌肉,不能一直繃得緊緊的,會適得其反,產(chǎn)生抗拒心理,要給予孩子放松的時間。
在孩子寫作業(yè)的事情上,我們可以和孩子約定好做作業(yè)的時間。
這里可以采用弗朗西斯科·西里洛創(chuàng)設的#番茄時間管理法#來制定孩子做作業(yè)的時間。
(四)給予鼓勵、愛撫與關懷
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的孩子,會表現(xiàn)得任性、易激怒、愛發(fā)脾氣、令人厭惡,很難得到父母老師的鼓勵、撫摸、疼愛、擁抱。
如果被愛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只會讓孩子更加變本加厲地任性、發(fā)脾氣。
因為在孩子眼里這是唯一能博得家長老師關注的方式。
因此,要多與孩子親昵、給予關懷和鼓勵,充分滿足孩子的這種心理需求,這不僅可以增進感情,而且有利于孩子自律能力的發(fā)展。
與其做錯事的時候批評他,不如在做對事的時候表揚他。
與其在他遲到的時候批評他,不如在他下次不遲到的時候表揚他。
與其在他犯錯的時候責罵他,不如借這個機會讓他做更好的自己。
(五)充分發(fā)揮榜樣的作用(自律的榜樣)
孩子年級尚小,各項自我把控能力還未成熟,容易定力不足。
自律能力的培養(yǎng)又有''前期興奮、中期痛苦、后期享受''的特點,所以需要榜樣的力量來強化孩子的行為。
1. 家長和老師要樹立榜樣。
2. 分享生活勵志事例,堅定孩子信念
例如可以引用柳傳志、王健林、喬布斯等知名企業(yè)家的故事,讓孩子找到新的榜樣和期望。
孩子最喜歡的就是游戲,如果能讓孩子在玩中培養(yǎng)自律,這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1.角色扮演:親子角色互換。(適合幼兒和小學階段)
補充
讓孩子化身家長,思考如何管理或者教導無法自律的人。
2.角色扮演:活動策劃師。(適合初中和高中階段)
補充
自律能力強的人,都有極強的主人翁意識,這種主人翁意識也是我們要給予孩子的。
具體做法可采用:
(1)周末大掃除。
可以讓孩子來安排大家的工作。
(2) 制定家庭旅游。
可以讓孩子事前制定出游計劃(費用,定機票,規(guī)劃路線……)。
在旅游過程中,賦予孩子''監(jiān)督委員長''這樣的角色,督促大家按時起床、集合、出發(fā),每次集合的時候讓孩子清點人數(shù)。
延遲滿足就是當孩子提出要求的時候,不是即時滿足他,而是間隔時間或有條件地滿足,這可以培養(yǎng)孩子抵抗誘惑的能力。
當孩子想要一件東西時,我們要教會孩子耐心等待。
可以告訴他:
“媽媽把手里活干完就給你弄好不好?”
“這個東西媽媽可以給你買,但我現(xiàn)在沒錢,我得一周以后掙夠了才可以。”
“我可以給你買這個零食,但如果你今天全部吃完,那明天就沒了,如果你能留一些到明天,那媽媽明天再獎勵你一包好不好?”
1.延遲滿足的范圍可以是日常玩樂性或享樂性的需求。
2.具體做法是讓孩子學會“等待”,有條件地滿足。
3.必須讓孩子知道需要等待的理由是什么。
4.大人必須遵守承諾。
(八)家長要學會放手
既然是自律,那就需要孩子進行自我管理,而父母如果一直不放手,孩子就一直無法獲得成長的空間。
1.給予孩子自行管理時間的自由
面對一個孩子不樂意做的事情,讓孩子自己給出一個完成時間,告訴他在這個規(guī)定時間內做完后,剩下的時間就可以自由支配,這樣一來既能激發(fā)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能培養(yǎng)良好的時間管理能力,在完成自己的計劃以后,孩子也會獲得成就感。
孩子做作業(yè)需要一個小時,玩游戲也要一個小時,他需要兩個小時去做完,父母就給他兩個小時。他可以選擇先完成作業(yè)再玩游戲,也可以選擇先玩游戲再做作業(yè),總之兩小時候父母要驗收作業(yè),只要作業(yè)合格,就不去管他,如果作業(yè)不合格,就要減少玩的時間。
2.給予孩子自行管理的空間。
我看過一個家長對他的孩子照顧得面面俱到。早餐、鞋子、校服都幫他孩子做好整理好。這樣的孩子一旦脫離了父母,便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去適應社會。
其實自律培養(yǎng)是需要父母給予孩子空間和時間去試錯調整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