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四大須生”的絕唱與歸宿
京劇“四大須生”指的是在中國京劇史上各自成派、影響深遠、傳人濟濟的4位京劇表演大師,即現在大家公認的馬連良、譚富英、楊寶森和奚嘯伯。
“四大須生”在中國京劇200年的發(fā)展史上屬于第三代老生演員,在此之前京劇界亦是老生名伶輩出。早在京劇形成初期即有“京劇前三杰”程長庚、余三勝、張二奎,是為第一代;“京劇后三杰”譚鑫培、汪桂芬、孫菊仙,是為第二代;繼后,又有了“四大須生”之說,是為第三代?!八拇箜毶遍_始時并非指馬、譚、楊、奚4位,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其“人!”不斷變化。
在20世紀20年代,最初的“四大須生”指的是余叔巖、馬連良、言菊朋、高慶奎。其后高慶奎因嗓敗,退出舞臺,譚富英崛起,“四大須生”變?yōu)橛?、馬、言、譚。至40年代與50年代之交,余叔巖、言菊朋先后謝世,楊寶森、奚嘯伯相繼成名,并形成各自的流派,在全國產生了廣泛影響,“四大須生”遂變?yōu)轳R、譚、楊、奚,直迄今日。
熟悉京劇史的人都知道,京劇“四大名旦”(梅蘭芳、尚小云、程硯秋、荀慧生)和“四小名旦”(李世芳、毛世來、張君秋、宋德珠),都是由報社組織,觀眾通過投票海!,最后按得票多少來確定的;但“四大須生”卻不是由觀眾投票!出,而是在長期的演藝活動中因德藝雙馨并為世公認所形成的。
馬連良:絕唱《年年有余》被人遺忘
名劇《海瑞罷官》晚年蒙冤
馬連良(1901―1966),北京人,回族,父名馬西園,在北京開設茶館,茶館附有“清音票房”,名伶、票友時常出入馬家茶館,終日急管繁弦,因此馬連良自幼受環(huán)境熏陶,酷愛京劇。他8歲進入“喜連成”科班(富連成前身)習藝,師承茹萊卿、蕭長華、蔡榮桂、郭春山。10歲的馬連良在科內演出即嶄露才華,《定軍山》等靠把戲,《斬子》、《空城計》等唱工戲,演來都字正腔圓,工架規(guī)范。
馬連良學戲和出科后演藝的年代,都是私人科班、私人劇團,不像現在分什么全民所有制劇團、集體所有制劇團,演員還都是國家干部,由官方評什么職稱,演戲不演戲都發(fā)工資;那時都是私營的,直至新中國成立之初都如是,即所謂“靠演戲吃飯”。1917年,16歲的馬連良出科后,或搭班,或組班,成為京劇舞臺上一顆耀眼的明星,當年與之合作演出的即有梅蘭芳、王瑤卿、荀慧生、楊小樓、郝壽臣等大家。他早期主演的劇目以繼承為主,如《定軍山》、《南陽關》、《打漁殺家》、《群英會》、《十道本》、《打登州》、《斷臂說書》等。此后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馬連良不斷創(chuàng)新,從唱腔到表演,打造了一大批特色鮮明的劇目,觀眾熟知的如《四進士》、《清風亭》、《借東風》、《蘇武牧羊》、《甘露寺》、《趙氏孤兒》等。馬連良的表演,手、眼、身、法、步結合一體,準確嚴謹,凝重瀟灑,將劇中人蘊含的復雜感情,節(jié)奏鮮明地形之于外,獨具藝術魅力,世稱“馬派”。
作為一名飲譽華夏的京劇藝人,馬連良具有高尚的民族氣節(jié)。1938年,即七七事變后全民抗戰(zhàn)的第二年,馬連良將“晉劇須生大王”丁果仙(河北省辛集人)所贈的《反徐州》劇本,移植為京劇《串龍珠》,首演于他為改革京劇而征股籌建的北平新新戲院(今北京西長安街首都電影院)。這出戲表現的是元代末年壯士花云率兵殺死坐鎮(zhèn)徐州、橫行不法的完顏圖、完顏龍父子的故事,其寓意卻是鼓舞中國人民的抗戰(zhàn)精神。該劇只演了一場,即被日偽當局勒令停演。1943年,馬連良被日偽脅迫赴偽滿演出,馬被迫無奈,只得前往,但他有意挑!表現民族氣節(jié)的劇目《蘇武牧羊》,又遭禁演。由于馬連良屢遭敵偽迫害,抑郁成疾,經濟拮據,被迫將自己籌建的新新戲院賣掉。
抗戰(zhàn)勝利后,馬連良歡欣鼓舞,在北平多次參加義演。1946年春,他赴上海為宋慶齡主辦的兒童福利基金會義演多場,翌年又在北平義演10余場。不久又率團赴上海演出,直至1948年春,連演4個月,是年冬由滬赴港演出,因患病滯留香港。
此時的馬連良,對新中國的成立由衷激動,渴望早日返回內陸,毅然拒絕了臺灣方面的約請,于1951年10月1日秘密乘車至羅湖,經深圳到達廣州,隨即轉往武漢,與京劇“四小名旦”之一的張君秋組成“中南聯誼京劇團”在內陸演出,然后北返回京。
1952年7月1日,馬連良在京受到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接見,周總理贊揚了他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毅然返回內陸之舉。同年8月,“馬連良劇團”在京成立,旋赴青島演出,演期未滿即返京主動參加第三屆赴朝慰問演出,演出了《四進士》等“馬派”名劇。翌年,他從朝鮮前線回國后,即參加“鞍山三大工程建成典禮”的慶祝演出。返京后,又積極參加慰問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藝事活動。
從馬連良的演藝經歷看,雖然他是出身于舊社會京劇科班的藝人,但在戰(zhàn)爭年代保持了民族氣節(jié),新中國成立后又積極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為工農兵服務,忠實地執(zhí)行黨的文藝方針,應該稱其為革命的文藝工作者,按現在的標準應榮膺多種獎勵。
任何人的藝術創(chuàng)作和活動都有終結的時候,作為戲曲演員,人人都會有留世“絕唱”?!敖^唱”一詞,按《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指“死前最后的歌唱”,對京劇大師馬連良來說,“絕唱”自然是他去世前演出的最后一出戲。按照這個定義,筆者查閱了馬連良演出年表,他的“絕唱”應是文革前夕即1965年他參加演出的《年年有余》。這是一出表現農村生活的小型現代戲(當時叫“革命現代京劇”),與張君秋合演,張扮演生產隊女隊長,馬扮演的是一位老漢。這出戲在京劇史上似一顆流星,一閃而過,影響極小,不僅不為廣大觀眾所知,就連圈內人也已遺忘,甚至收有5000多個劇目的《京劇劇目辭典》對這出小戲也不著一字。
而從藝術生命和政治生命上說,馬連良確有兩個“絕唱”,這兩個“絕唱”都是令他本人和廣大觀眾刻骨銘心的。
一個是1964年他以63歲高齡參演現代戲《杜鵑山》。當時,傳統(tǒng)戲已從舞臺上絕跡,現代戲占據了全部舞臺和聲屏。1964年6月5日至7月31日,全國京劇現代戲觀摩演出大會在北京舉行,上演了大批現代劇目,其中就有北京京劇團的《杜鵑山》,當年趙燕俠飾賀湘(“樣板戲”中改成柯湘),裘盛戎飾烏豆(“樣板戲”中改成雷剛),其中有一個群眾角色叫鄭老萬,沒有幾句臺詞,但馬連良卻是真誠地、全身心地投入。因為在當時,作為演員能參加“樣板戲”演出,不僅是一種榮耀,更是對其政治上的肯定,所以都爭先恐后。作為“四大須生”之一的馬連良,竟在戲中被分配了一個群眾角色,從藝德來說,這叫高尚;從藝術來說,這叫人才浪費!至于后來成為“樣板戲”的《杜鵑山》,柯湘、雷剛、鄭老萬的扮演者又統(tǒng)統(tǒng)換人,是為后話。
另一個是馬連良主演的《海瑞罷官》。凡經歷過文革的人,對批《海瑞罷官》都會記憶猶新?!逗H鹆T官》本來就是一出戲,卻釀成京劇史上一個大冤案。廣為人知的是,劇本的產生有一個重大的政治背景:1959年春天,毛澤東針對當時的“浮夸風”,在一次會議上講話時講到,要提倡海瑞敢講真話的精神。根據毛澤東的講話精神,胡喬木及時找到時為北京市副市長的明史專家吳晗,讓他寫幾篇有關海瑞的文章。吳晗很快寫出了《海瑞罵皇帝》、《論海瑞》文章以為呼應。既然毛澤東講了“提倡海瑞精神”,史學界有了文章,文藝界也行動起來了。京劇大師馬連良對海瑞也動心了,于是他也找到吳晗,讓吳給他寫一出海瑞戲。吳聞之很高興,卻道:“我倒是想搞一個海瑞的戲,不過,我是個門外漢,從來沒有寫過戲,怕寫不好。”馬說:“您就大膽寫吧!您寫好了,我演。您沒寫過戲,不要緊,您是大文學家,還寫不了劇本?真有過不去的地方,我們來改?!眳顷媳阕ゾo時間寫劇本,不厭其煩地修改,竟至七易其稿,于1960年底定稿,不久進入排練,1961年即開始演出。
天有不測風云,《海瑞罷官》公演不到10場,就被禁演了,觀眾如墮五里霧中。后來才明白了內情。原來江青早盯上了這出戲,她要以戲整人。1962年3月上旬,她調看了《海瑞罷官》的兩場演出,責令不準再演,誣稱此劇借古諷今,影射現實。理由是:一、劇中唱詞有“冤案重重要平反”,是暗指社會主義冤案重重,攻擊無產階級專政;二、海瑞退田到戶,說“退田才能使民安”,是歌頌“三自一包”(即文革中大加撻伐的發(fā)展自由市場、擴大自留地、自負盈虧和包產到戶),反對社會主義合作化。江青據此誣稱該劇是“大毒草”,于是,江青、張春橋、姚文元秘密炮制了《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奇文,在1965年11月10日的上?!段膮R報》上發(fā)表,不久各報刊紛紛轉載,揭開了10年文革的“序幕”,給與《海瑞罷官》有關人員帶來災難。
吳晗被關進監(jiān)獄,遭受百般摧殘,其夫人袁震也被送去“勞改”,她二人分別于1969年3月18日和10月10日先后悲慘死去,吳晗時年60歲。吳的女兒小彥由此精神失常,被抓入獄,于1976年9月23日含冤死去。吳晗一家4口人被迫致死3口,唯兒子吳彰是個幸存者。因《海瑞罷官》一劇,受株連者眾。導演王雁,經過10年的批斗,雖然死里逃生,僥幸活下來,但已是傷病累累,苦不堪言。曾經為這出戲說過幾句公道話的,也招來了災難。北京出版社因為出版了吳晗的《海瑞罷官》、鄧拓的《燕山夜話》、廖沫沙的《分陰集》,被誣為“三家村”的黑店,出版社被砸爛,多數人被批斗,全社人員被下放勞動;就連在語文課上講過有關海瑞課文的廣大中學教師,也不能幸免,慘遭批斗……
作為《海瑞罷官》的主演馬連良,自然更會首當其沖,受到令人難以想象的折磨,早于1966年12月含冤致死,時年僅65歲。
其實,舞臺上的“海瑞戲”并不是什么新題材,表現海瑞的《大紅袍》,自清代即有演出,50年代它還成為馬連良的代表劇目之一。早于《海瑞罷官》的還有《海瑞上疏》等,許多劇種也有演出。這兩出戲,筆者在文革前都曾看過。對馬連良主演的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開始演出時筆者未看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閉幕不久的1979年春節(jié),筆者曾在北京觀看了由趙世璞、王樹芳主演的復排版。平心而論,作為京劇劇目,此劇的劇情結構、矛盾沖突、人物安排,乃至唱詞,都沒有什么獨到之處,類似這種表現“平冤獄”的劇目,京劇傳統(tǒng)戲中多多,只因為“四人幫”給《海瑞罷官》強加了種種罪名,才有了這樣的后果。所幸的是,馬連良之女馬小曼,作為一位著名的京劇演員,至今活躍在舞臺上。
譚富英:“譚門”第四代承上啟下,一出《大登殿》成為梨園絕響
譚富英(1906―1977)是譚門“京劇世家”中承上啟下的一位大家。京劇講“家傳”,傳兩代三代的不乏其“家”,但像譚門從清代傳至今天已屆7代,且代代頗具聲名,尚不多見。這7代是:譚志道――譚鑫培――譚小培――譚富英――譚元壽――譚孝曾――譚正巖。這7代人,除譚志道工老旦外,后6代均工文武老生。7代人中,現在的觀眾最熟悉的是譚元壽,因他飾演了“樣板戲”《沙家浜》中的郭建光。其實,最著名的是譚鑫培(他有“伶界大王”之譽,1905年曾拍了我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且是清廷的“內廷供奉”)和譚富英(他是“四大須生”之一)。
譚富英自幼學戲,11歲時又進富連成科班,坐科6年,打下了十分堅實的藝術功底。22歲時他搭梅蘭芳劇團赴廣州、香港出,后到天津唱頭牌。自津返平后,加盟尚小云的重慶社。繼之又到上海,先后與雪艷琴、程硯秋、梅蘭芳合作。此間,他演出了大量“譚派”劇目,如《南陽關》、《捉放曹》、《碰碑》、《秦瓊賣馬》、《四郎探母》、《洪羊洞》、《群英會》,形成了樸實、洗練、明快、自然的藝術風格。在上海天蟾舞臺,他與雪艷琴合作演出后,1935年還合拍了電影《四郎探母》,成為我國第一部有完整情節(jié)的京劇電影片。
經過多年的搭班演出,譚富英從舞臺經驗和個人聲譽都取得了很大收獲。于是,1935年他開始組織自己的班社,社名“扶春”。1941年,他又重新啟用祖父譚鑫培的社名“同慶”,“同慶社”一直存在到新中國成立前夕。新中國成立后,譚富英的班社與裘盛戎的班社合組為“太平劇社”,1952年轉為北京京劇二團,1956年改為北京京劇團,初為民營公助,后來馬連良、張君秋、趙燕俠等陸續(xù)加入,北京京劇團成為國家的大劇院。
作為京劇“四大須生”之一的譚富英,演藝史上有許多高峰,成為他一生的閃光點:他與裘盛戎合演的《將相和》,在1952年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上獲獎,影響深遠,迄今演出《將相和》者,大都宗譚、裘;1954年在根據川劇《柴市節(jié)》改編的《正氣歌》中扮演民族英雄文天祥,譽滿劇壇。梅蘭芳觀此劇后說:“富英的文天祥真正做到臨危不懼,從容就義,這跟他的高尚品德的素質有密切關系。誠于中,形于外,不是偶然的。我覺得京劇界有這樣一位德才兼?zhèn)涞难輪T值得驕傲。”他在北京京劇團時期與張君秋、裘盛戎合演的《大?探?二》,堪稱一時絕唱。毛澤東非常喜歡譚富英的戲,譚、張、裘璧合的《大保國》,多次在中南海春藕齋為毛澤東等中央領導演出。譚富英堪稱“德藝雙馨”,不僅戲演得好,同時賦性忠厚,時人謂“如此高格,能有幾人?”
譚富英最后一次公開演出,也是演的《大保國》。1961年秋天,他查出患有心血管疾病,病情稍有緩解,便攜《大保國》參加了北京中山公園音樂堂的演出。為防萬一,演出時還請心血管病專家黃宛教授親率護士,帶著心電圖儀器及急救藥品在后臺“保駕護航”。這也是譚、張、裘黃金搭檔的最后一次公演。一年后的1962年8月,為紀念梅蘭芳先生逝世一周年,他與梅葆玖合作演出《大登殿》,成為絕唱,從此息影舞臺。
晚年的譚富英重病纏身,無緣再登臺。但即使躺臥病榻時,還為常來探望他的后輩們吟唱《秦瓊賣馬》的唱腔:“我本是頂天立地英雄漢,好漢無錢到處難。無奈何出店門我賣……我賣……我賣锏?!?/span>
10年文革,譚富英是在病榻上度過的。粉碎“四人幫”之后的第二年(1977年)病逝于北京。
楊寶森:一代宗師英年早逝,《武家坡》一曲絕唱留下寶貴遺產
作為“四大須生”之一的楊寶森(1909―1958),在一般觀眾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似乎不如馬、譚、奚大。這主要原因在于他的藝術生命較短,享年僅49歲,過世早,且中年因病即退出舞臺。其實,“楊派”藝術在當年也是盛極一時的,但在眾多的觀眾中,享譽盛名仿佛是在他去世之后。
楊寶森也是出身梨園世家。其曾祖父楊貴慶工刀馬旦;祖父楊朵仙是清末與譚鑫培同時代的名伶,為“四喜班”的著名花旦;楊朵仙的長子楊孝亭亦工花旦,次子楊孝方長于武生兼工銅錘花臉。楊寶林系楊孝方之長子,秀麗拔俗,溫文爾雅,謙遜好學。他自幼喜愛京劇老生行當,10歲時便帶藝搭班,長期在俞振庭的斌慶社求藝并演出。
楊寶森大器早成,童年時嗓音明亮,十二三歲時專工“余(叔巖)派”,16歲時主演《打漁殺家》,并在《上天臺》中飾劉秀,《斷密澗》中飾王伯黨,少年時即飲譽劇壇,有“小神童”之譽。此間,他主演的《捉放曹》、《擊鼓罵曹》、《洪羊洞》、《失空斬》、《秦瓊賣馬》、《碰碑》等,穩(wěn)健含蓄,韻味醇厚,體現出“余派”那種剛柔相濟、曲中有直、圓而不滑、平中見奇的藝術特色,遂有“小余叔巖”之稱。
想不到的是,楊寶森唱“余派”紅極一時之日,16歲時倒倉(變聲)了。此后,他從舞臺上“消失”了。孰料,這個暫時的“消失”,卻成為他藝術升華的起點。
演員因變聲而創(chuàng)出新流派的,梨園界不乏其人。程硯秋的“程派”,周信芳(麒麟童)的“麒派”,乃至余叔巖的“余派”,都是變聲后成名的。楊寶森深諳此道。輟演期間,他并未輟學。一方面,他學古文、練書法,提高文化素養(yǎng),彌補幼學之不足;另一方面,他鉆音韻,研唱法,探索聲腔規(guī)律,琢磨吐字發(fā)音。這一切,集中到他最喜愛的“余派”藝術上。
余叔巖是譚鑫培的主要傳人,自1917年譚鑫培謝世后,余已成老生圭臬,京劇舞臺上已由“無腔不學譚”,逐步為“滿城爭說余”所取代。楊寶森于是傾心“余派”,他在悉心研究譚、余唱腔的基礎上,根據自己嗓音條件有偏、寬厚有余而高亢不足的情況,揚長避短,學余三昧,創(chuàng)造了一種嶄新的唱法,自成一家,成為“楊派”的創(chuàng)始人。20歲以后,楊寶森重返紅氍毹,別具一格的“楊派”藝術使人耳目一新,逐漸獲得南北知音的公認。
自1926年之后,是楊寶森在藝術上的成熟時期。1939年他自組“寶華社”巡回全國演出。在他上演的眾多劇目中,以《楊家將》、《失空斬》、《伍子胥》最著稱,時人贈他以“楊失伍”的美稱。
1956年,天津市組建國營劇團時,盛邀楊寶森加入。楊加入國營劇團自然會服從,但他提出一個條件:“寶華社諸位與我共事多年,我來可以,但寶華社必須全體吸收入團。剩下一個,我也不便先行。”后來天津方面同意了他的要求。同年8月,寶華社70余人悉數抵津,與天津共和社組成天津市京劇團,楊寶森出任第一任團長。
1958年,楊寶森由津赴京,與程硯秋合作灌制《武家坡》唱片,不料完成不久,楊猝然發(fā)病,醫(yī)治無效,不幸卒于北京麻線胡同宅中,享年僅49歲。更讓人痛惜的是,這一年程硯秋也病逝,《武家坡》成為二位大師的絕唱。
楊寶森留下的唱片資料,集中了“楊派”藝術的精粹,已成為京劇的寶貴遺產。其中《楊家將》之《李陵碑》中的〔反二黃〕唱段,為余叔巖同劇唱片中所無,填補了“余派”空白。他最后一部與程硯秋合錄的《武家坡》,無論對楊寶森還是對程硯秋來說,都是難得的劇壇珍品。全國政協(xié)主席李瑞環(huán)在任天津市市長時曾明確指示:要把“楊派”藝術作為天津青年京劇團繼承的重要內容。而今,“楊派”繼者綿綿,遍及國中,僅天津即有程正泰、楊乃彭、劉守仁、武廣江、張克、張敏等名家。
在40年的舞臺生涯中,楊寶森雖然沒有過轟轟烈烈的黃金時期,但其“楊派”藝術卻在京劇史上獨樹一幟,迄今被傳人發(fā)揚光大。
奚嘯伯:絕唱《紅云崖》無緣進京,洞簫美韻永響人間
在“四大須生”中,只有奚嘯伯(1910―1977)不是科班出身。他出身名門,其祖父裕德是前清文淵閣大學士,后入閣拜相。父熙明,曾任度支部司長,善繪畫、書法。奚嘯伯在其父熏陶下,自幼喜愛書法、繪畫,并對京劇產生了興趣。他曾跟著唱片學會了《秦瓊賣馬》、《戰(zhàn)太平》、《四郎探母》、《洪羊洞》等戲的唱段,并立志“長大了去唱戲”。
言菊朋家與奚嘯伯家關系甚密,多有往來,言菊朋的二哥跟奚嘯伯的父親學習繪畫,經常到奚家來;奚嘯伯也經常到言家聽言菊朋吊嗓,于是便產生了拜言菊朋為師學戲的念頭,11歲時終于如愿。奚嘯伯拜師后,勤奮不輟,刻苦用功,終于藝事有成。
1929年,19歲的奚嘯伯正式“下海”,首搭尚和玉班,唱二牌老生,經常演出的劇目有《二堂舍子》、《四郎探母》、《法門寺》、《二進宮》、《空城計》等。1933年,應尚小云之邀,參演尚小云編演的全部《秋胡戲妻》;1935年應梅蘭芳之邀,以“二牌老生”身份陪梅去武漢、上海、香港演出。翌年又拜李洪春為師,聲譽日隆,常演劇目為《四郎探母》、《汾河灣》、《王寶釧》、《三娘教子》,演唱藝術日臻精湛。
至1937年,奚嘯伯開始挑大梁掛頭牌演出。后又邀入侯玉蘭、李多奎、侯喜瑞、張君秋、裘盛戎等人,陣容整齊,劇目豐富,聲譽鵲起,他的唱腔形成了“委婉細膩、清新雅致”的藝術風格,“奚派”藝術遂為世公認。奚嘯伯的嗓音音量并不大,但清新悅耳,韻味醇厚,有“洞簫之美”。著名戲劇家、河北省故城縣政協(xié)原副主席尹丕杰評價他的唱腔為“鶴鳴九皋”、“雁落平沙”,可謂深中肯綮。“奚派”最有代表性的劇目是《范進中舉》、《白帝城》以及現代戲《紅云崖》、《橋頭堡》、《白毛女》。
1953年,奚嘯伯自組“嘯聲京劇團”,遍演大江南北;1956年“嘯聲”與北京市京劇團四團吳素秋合團。是年冬,北京市舉行京劇匯演,他以新編古裝戲《范進中舉》參演,獨獲獎金300萬元(即今300元)。1957年,在北京被錯劃為“右派”,同年自京赴冀,參加石家莊專區(qū)京劇團,任團長并領銜主演。1959年摘掉“右派”帽子。曾任河北省政協(xié)第三屆委員。
1963年春天,為!拔翌年六七月間赴京參加全國京劇現代戲觀摩演出大會的劇目,河北省文化局在省會天津舉辦全省現代戲匯演,其中有石家莊專區(qū)京劇團奚嘯伯主演的《紅云崖》,盡管劇目不錯,但因種種原因沒有被!進京。這出《紅云崖》遂成為奚嘯伯的絕唱。
文革中奚嘯伯很快被打倒,他除了接受無止無休的批斗外,還有掃地、生火、篩煤灰等“勞動改造”。生活上更苦不堪言,原來他每月可領50元生活費,不久又被迫降至15元。后來,奚嘯伯面對石家莊嚴重的武斗情勢,身心受到極大的刺激,突患中風,落得個半身不遂,于1977年12月10日不幸逝世。京劇大師遺恨九泉,洞簫美韻永響人間!
粉碎“四人幫”后,文藝界迎來了新的繁榮發(fā)展,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否定文革,撥亂反正,恢復了黨的實事求是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文藝界出現了勃勃生機。一批被打倒的老藝人、名演員得以平反,大批傳統(tǒng)劇目恢復上演,新創(chuàng)編的劇目層出不窮,戲曲舞臺上百花齊放,異彩紛呈。廣大文藝工作者以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己任,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原文地址:http://www.xzbu.com/1/view-270740.htm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