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回老家,我發(fā)現(xiàn)太多的田地都被荒蕪了,好一點的就種上了楊樹。但是我聽說這種五六年才長成的樹,一點也不值錢,一棵幾十塊錢就處理了。
有些田地還種上了核桃樹,櫻桃樹,杏樹桃樹,但是由于管理和銷售運輸?shù)雀鞣N原因,也沒有帶來很好的收入。
我就在想,國家每年都要進口上億噸的糧食,花那么多錢?為什么就不能在自己的土地上種植呢?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這部分錢花在自己人手里不好嗎?
然后我通過查閱相關資料才知道,中國原來是一個人多耕地少的國家,總耕地面積才約18億畝,人均約1.3畝。
這就更加矛盾了,田地越少不是越更加珍惜使用率嗎?怎么還有這么多棄荒不種的呢?
原來都是有原因的,從農民角度講,種糧的成本高,收益少,不如打工,從國家角度講,有些農作物,比如大豆,國內產(chǎn)量極低,出油量少,必須依靠進口。
還有小麥,國內小麥可以供溫飽,但不夠優(yōu)質,屬于中低筋,蛋白質少,做面包之類的就不行,所以必須還要進口。還有玉米近些年也開始增量進口。
于是我就想,如果長此以往下去,如果哪一天那些出口給我們糧食的國家,一旦卡我們脖子,我們怎么辦?我們是不是應該提前未雨綢繆?
我就納悶了,為什么不想辦法提高我們大豆的產(chǎn)量,提高小麥和玉米的優(yōu)質率?是土壤不行?還是品種不行?不管是哪里的問題,麻溜地干起來?。?br>
農業(yè)科學家干嘛的?他們趕緊研究啊,他們的使命不就是讓我們的糧草充足,國庫充盈嗎?像袁隆平那樣,一生心心念念,一生為了國家,為了老百姓吃飽喝好,不用看人家臉色下菜碟。
我們的地荒著,卻年年進口人家的,白花花的銀子進入人家的口袋,老百姓能忍,那些專家們看著就不心痛嗎?航母都能造出來,大豆就干不出來嗎?
要這么說,看來我們真的缺少這樣的專業(yè)人才了,或者說缺少有這種精神的人才了,因為幾十年來,在農業(yè)方面,我們學習來學習去的,也就那么幾個老一代的模范人物了。
這些年,我眼睜睜地看著一波又一波所謂的人才往國外跑,有些跑著跑著就沒再回來。十幾年的嫁衣白白的就給人家了。
不說遠的,就我身邊熟悉的朋友,無論學習或者就業(yè),能出省就出省,能出國便出國,有些是為了出去而出去,有些是為了更好的回來而出去。因為只有這樣鍍金一圈再回來才搶手。
我認識的一個大姐的女兒,二本畢業(yè)后,自費30幾萬去某國游學還是研學一年,因為疫情,其實也沒學到啥玩意,但是回來后,順順當當?shù)木驼业揭环莺懿诲e的工作。而她同期的211大學畢業(yè)的同學,工作卻一直不盡人意。
很多人都說,出去一圈,厲害的就不回來了,不厲害的,就憑著一段破資歷也很拽,我就他大爺?shù)牟幻靼琢耍球呑邮邱R,難道不是需要在實踐中遛遛嗎?人才到底以什么為標準來判定呢?
排資論輩在繼續(xù),年輕人才在流失,所以科研需要補位,創(chuàng)新需要實干,無論是科技還是智能,無論是工業(yè)還是農業(yè),人才的心,如果不在這片土地,就是個大事了。
落后就要挨打,這個教訓還不夠深刻嗎?為什么落后?人才跑的跑,顛的顛,剩下一堆半瓶子醋,天天的給“專家”這個詞抹黑。
就連我這個沒文化的,看著田地荒蕪,還要進口人家的糧食,我就很痛惜,恨不能自己去弄塊試驗田,親自種出大豆來。
我在想,如果我們所有的田地都能種有所種,長有所長,不僅不用進口別人的,咱還能出口,如此這樣,既能緩解城市就業(yè)壓力,老百姓還能在家門口圖的實惠,多好的事??!
同時,遇上什么天災人禍,或者有人挑起戰(zhàn)爭,我們都有糧草在手,心里不慌??!總不至于讓人家拿糧食卡咱脖子吧!
土地是上天賜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那里長著我們祖祖輩輩勞作的靈魂之根,真的不能讓它們荒蕪的太多,太久!
從什么時候,我們開始輕農重商?從什么時候起,我們開始忘記本源?從什么時候起,戲子開始當?shù)??從什么時候起,我們的孩子只想當明星,不想當科學家?
坦白說,我們被影響的,不僅僅是毒教材,還有思想潮流,還有三觀價值取向,還有民族文化,還有家國情懷……
我們丟棄了太多,我們變了太多,豺狼來了一次又一次,我們沒有實力把頭狼干死,我們只能韜光養(yǎng)晦,我們只能慢慢積蓄實力。
學習知識的終極目標,如果只是為了仕途坦蕩,為了衣錦還鄉(xiāng),為了富貴雙收,為了家族名望……那么,我們的未來,周圍皆是豺狼……
愛人遠去,愛情會死,人才遠去,科技會死,這樣的時代,如果再不斬斷那些浮浮夸夸的有的沒的,我們的地盤會越來越緊張,我們的土地會越來越荒蕪!
有病不忌醫(yī),有瘤不忌割,找到根源下猛藥,我就不信,我們的土地長不出生機勃勃,我就不信,這生機勃勃里,生不出能人志士!
唉,我這心操的,稀碎稀碎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