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內(nèi)在都有一個“受傷的內(nèi)在小孩”,只是傷口的輕重程度不等。
這個小孩一定會在親密關系的游戲中變出各種戲法來,讓你感受到?jīng)_突、痛苦。這個時候你不要怪他,不要再繼續(xù)責罵他,因為這個小孩就是你的一部分。
只有當你能夠先帶著悲憫去了解他,看到他時,才能開始慢慢的滋養(yǎng)他、療愈他。
有這樣個段子之前在網(wǎng)絡上盛傳,道破了親密關系的重大陷阱。
神父:你愿意嫁給他,深入虎穴,成為他媽他姐的替身,接受他二十八年累積的憤怒嗎?
她:我愿意。
神父:你愿意娶她,把你家變成主戰(zhàn)場,成為她爸她哥的替身,接受她二十六年累積的幻想、嫉妒和仇恨嗎?
他:我愿意。
神父:現(xiàn)在我宣布,你們正式結(jié)仇!
那這個陷阱是誰設置的呢?
按照這個橋段里的說法,自然是男女雙方的成長經(jīng)驗造成的。按照《擁抱你的內(nèi)在小孩》這本書的主題來說,其實是各自內(nèi)在的受傷小孩造成的。
親密關系勢必會帶出過去的傷痛,去讓你去解決那些“與原生家庭相關的課題”。在一個人沒有覺知的狀態(tài)下,甚至會陷入不可思議的“強迫性重復”,重新讓自己去經(jīng)歷可怕的童年創(chuàng)傷。這不是內(nèi)在小孩的錯誤。
“內(nèi)在小孩”,用他的任性、痛苦讓我們?nèi)リP注到自己內(nèi)在的傷痛感覺,向內(nèi)發(fā)現(xiàn)自己更美好的生命本質(zhì)。
克里希和阿曼娜在《擁抱你的內(nèi)在小孩》中教我去了解這個”內(nèi)在受傷的小孩“,識別他常使用的策略、他的行為,他受傷的感受,他最顯著的特征等等。
作者二人將他們多年來的成長經(jīng)驗,糅合在內(nèi)在小孩的理論娓娓道來,對受傷的感受、羞愧、恐懼的描述都頗為細膩精準,很容易引起讀者共鳴。書中也有很多他們在舉辦工作坊時遇到的案例,這些生動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缺乏實操指導的不足。
受傷的小孩:
不是我得到,就是被別人搶去
作者在第一章為讀者建立了一個“生命模型”,這是非常聰明的做法,讓讀者無需什么心理學知識就能了解自己所處的“生命狀態(tài)”,進而看到當內(nèi)在小孩接管一切的時候他所處的生命水平。這個生命模型是三個同心圓。
剛出生的小嬰兒都是在圓心的狀態(tài),這是生命本來的自然的狀態(tài)。
隨著成長、社會化的過程,我們會通過養(yǎng)育者這面“鏡子”的映照形成自我認識。如果我們收到的是認可和鼓勵,就比較容易能發(fā)展出符合圓心本質(zhì)的自我感,但在更多情況下,我們收到的是拒絕、批判和指責,更有甚者,在童年經(jīng)驗到嚴重的情感虐待和身體虐待,這就造成了破碎的自我感,也就是第二個圈中這些痛苦的情緒感受。
最后,為了不去觸碰這些痛苦,我們發(fā)展出第三個圈,即保護層。我們變得“政治化”,使用各種防御和補償行為。我們可能會太執(zhí)著于這個保護層的“角色”,而與內(nèi)在的本我越來越疏離。
但無論我們?nèi)绾握J同這個保護層中的角色,不論這個角色是好的部分多一些還是壞的部分多一些,它都不是我們的本質(zhì),它也不能夠掩蓋因為和生命本質(zhì)脫離而帶來的巨大空虛感。
保護層是內(nèi)在受傷小孩的游樂場,他擅長制造不同的戲碼來達成自己的“想要”。因為他深信“不是他得到,就是被別人搶去”。
這個小孩內(nèi)心深處最顯著特征是恐懼??謶衷醋猿砷L過程中的創(chuàng)傷經(jīng)驗,他們基本來自以下四個方面:
期待一直未被滿足;被遺棄或者拒絕;身體/情感上的虐待;被忽略、被擠壓存在空間。
恐懼會在身體中制造感受。和這些感受相連接,是接納恐懼的重要途徑。
受傷的小孩:羞愧
在第三章作者也討論了羞愧的感受。羞愧是一種洞穿生命的深深的無力感,空洞感,覺得自己不夠好、無價值。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依賴外界的回應來發(fā)展勇氣、自尊、自我感,但當外界的反應是拒絕、批判的,給出不合理的期待時;當被別人(通常是養(yǎng)育者)的期望和投射所控,按進一個不符合生命本性和天賦的“模子”里時;當受到身體、情感上的虐待時候——這將導致破碎不全的自我感。這些都是羞愧感的來源。
我們大部分人都有羞愧感而不自知,只是根據(jù)童年的經(jīng)歷,羞愧感或輕或重罷了。如果自我感依據(jù)外在反饋塑造而成(著也是大部分人的成長路徑),我們就需要一直去努力“證明”自己的價值。因此,內(nèi)心有羞愧的人常常會擺蕩在“我很棒”和“我很糟糕”的感覺間。
療愈羞愧的重要一步是看到它是如何運作的并去感受它,了解自己是如何為了獲得愛、認可與贊同而放棄自我的。對于羞愧感的理解和處理,如果童年有比較深的創(chuàng)傷經(jīng)驗,推薦閱讀《這不是你的錯》。
“驚嚇”是羞愧感集中發(fā)作的時刻,伴有深刻的恐懼、無力感,無法做出任何行動;處于“驚嚇”中的當事人會在在觸發(fā)驚嚇的相似情境中表現(xiàn)出某種功能失調(diào)行為。
內(nèi)在小孩的受傷感受和策略
被遺棄(拒絕)、被剝奪(長期無法達到想要的狀態(tài))、空虛感(感覺生命不真實、毫無意義)是相同傷痛的三種不同感受,內(nèi)在小孩在過去的經(jīng)驗里感覺被遺棄、被背叛,因基本需求得不到滿足而感到傷痛、心碎。
這三種感受的底層情緒都是“恐懼”。直面恐懼,也是我們?nèi)タ匆姟⒔蛹{、療愈內(nèi)在傷痛的重要途徑。
當我們不愿意面恐懼時,我們就被內(nèi)在受傷的孩童意識所掌控。他相信叢林法則:要么我得到,要么被人搶去。因此他發(fā)展出很多策略:討好、指責、報復、操控,改變別人、麻木(不去感受)。扮演拯救者、受害者或是暴君。
孩童意識狀態(tài)是情緒化的、條件反射的(反彈行為)和充滿期待的。當期待沒有被滿足,往往會帶出生氣、失望的感受,責備、批判他人或者干脆放棄、隔絕、心灰意冷。
期待也可能被壓抑和掩藏,以隱晦的形式向內(nèi)或向外攻擊。
否定自己對愛的需要和對愛抱有完美幻想都是為了避免自己重新體驗過往的傷痛(被遺棄、被剝奪、空虛感)。但親密關系本身就蘊含著會與舊傷不斷相遇的經(jīng)歷。當蜜月期結(jié)束,雙方內(nèi)在的創(chuàng)傷展露出來,就會開始上演依賴與反依賴的戲碼。
依賴與反依賴的戲碼
反依賴者表現(xiàn)出情感的淡漠,他的內(nèi)在小孩感覺不被愛、不被信任,他所經(jīng)驗的“愛”是占有、操控、被吞沒、過度保護、被用來滿足他人的情緒需要等等。因此,他感到需要更多空間和自由。
依賴者感覺對方不是真正在陪伴自己,深層的傷痛則是“被遺棄”。他相信自己不值得被愛,總在等待、期待和感到沮喪之間徘徊,成為討好者、祈求者。
反依賴者害怕親密,用靜坐、獨處、自由、與世隔絕來標榜“生命的目的在于走入單獨”,而依賴者害怕孤獨。反依賴者和依賴者終將找到彼此。他們是掙扎著想要變得完整的兩部分,各自將自己少掉的那一塊兒投射到對方身上。
在我們內(nèi)在,我們可能既是反依賴者,也是依賴者。為了躲避恐懼,我們采取補償行為:取悅、控制、理性分析、叛逆或躲入內(nèi)在。
為了不感受當下的痛苦,我們還發(fā)展出各種顯性或是隱性的上癮行為,以擺脫當下能覺知的羞愧和痛苦。有些人選擇的是口腹之欲,有些人選擇的是權(quán)力,有些人選擇的是分秒必爭地時間表。所有這些都可能成為隱性的上癮行為,只要能夠不去感受。
用身體去感受
在本書的第四、第五部分,作者闡述了如何去“療愈恐懼”、“學會愛自己”。
這部分篇幅并不短,有一百多頁,但實操性并不強,作者著重在講的是“方法論”,穿插案例。
這本書的名字叫《擁抱你的內(nèi)在小孩》(又叫直面恐懼),那么,究竟怎樣做是“擁抱”呢?怎樣做才是“直面”恐懼呢?
作者在每一章后都做了一些小練習,來引導大家實操??偨Y(jié)起來:
要做到能夠“擁抱”,首先要去感受那個“痛苦的感覺”,和它們呆在一起,不作任何評判。痛苦的感受,可能是恐懼、羞愧或者驚嚇等等。也許你能夠辨識出它來自三種“基本創(chuàng)傷”(被遺棄/被剝奪/空虛感)中的哪一種;也許你只是感受到表層的痛苦,難以言說。
重要的是去“感受”。作者一直強調(diào)“用身體去感受”,任何感受都會在身體中留下痕跡。作者一直推薦“靜心”,其實他們說的靜心就是“安住在當下”。正念療法、內(nèi)觀打坐、瑜伽、茶道等都可以做到“安住在當下”,靜心的方法很多。
“當我們能夠留意和信任自己內(nèi)在的信息時,直覺是非常清晰簡單的。
這些信息常常來自對身體的聆聽和感覺。
當感受到被愛、與某人相處舒服而敞開以及什么是滋養(yǎng)的,身體會知道,并且以它的方式告訴我們。
我們的頭腦或許會喋喋不休,也會去聽別人所說的每一件事情,但是身體知道什么是我們所需要的以及什么是對的?!保╬149)
所以,回到自身來吧,歸于中心。因為,“我們在別人身上所拒絕和崇拜的,都是我們自己身上所拒絕和壓抑的?!?/strong>
療愈,從感受身體開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