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的第347篇原創(chuàng)
1
我們常說的職場瓶頸
到底是什么
既然婚姻中都有“七年之癢”的說法,為什么職場里不能有職場瓶頸?
要知道現代職場中,很多人的職場瓶頸期遠比7年來的更早,有可能2年之內就能遭遇一次,所以當我們遇到這種事情完全沒必要著急忙慌和提心吊膽,這不過是職場人在漫長職場發(fā)展中的有機規(guī)律而已。
就像康波周期一樣,每過60年來一次,這既是客觀存在的,又是不可避免的,只不過對你我這樣的普通人而言,可能這個周期更短頻率更高而已。
既然提到了職場瓶頸,那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問題:
我們常說的職場瓶頸,到底是什么?
但凡你今天去各大求職類平臺、知乎、微博甚至各個內容公號,都會或多或少發(fā)現大家在聊“職場瓶頸”,但隨著個人的理解不同,給出的定義和答案也不盡相同,我在這里也僅僅談談自己對職場瓶頸的理解。
可能你在職場工作中,常常會發(fā)現自己或身邊人有這樣的情況:
對工作好像沒有當初的那種熱情了。
感覺有些迷茫,不知道應該怎么走。
感覺自己好像沒有進步了,且不想努力。
覺得自己沒有成就感,做什么事都沒有動力。
久而久之,隨著這類問題的堆積,整個人的職業(yè)觀漸漸被煩惱的大水漫灌,最終在某一次工作中突然決堤最后崩潰。
其實,我們可以將職場瓶頸看成是職場發(fā)展路徑中的一個里程碑式的節(jié)點,而在這個節(jié)點中,我們需要通過去完成某項任務,最終達到跨越這個節(jié)點的目的。
簡而言之,職場瓶頸是你在職場發(fā)展中,必須要跨越的一座高山。
很多人會覺得職場瓶頸這個問題很難被描述清楚,感覺什么事都可以攤在職場瓶頸的頭上,既然這樣你不妨可以這么理解:
職場瓶頸無非就是2方面的事情,即顯性瓶頸和隱性瓶頸。
顯性瓶頸,就是顯而易見的,且可以通過具體事務量化的事情。
例如年度業(yè)績冠軍、高級職稱、博士學歷、月銷售100萬KPI等等。
這些都是可以寫到簡歷里面去的,以此來證明自己的強大和超越了瓶頸狀態(tài),當然,如果你無法超越或克服這些困難,這就成了實打實的職場瓶頸問題了。
隱性瓶頸,則是不可言說的,且無法用具體事務量化的事情。
比如說能夠看到問題的本質、知識面很廣、在業(yè)界形成較強影響力、提高用戶心智能力,甚至是提高自己對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性。
這些瓶頸是提升的關鍵,但是自己究竟到哪個段位了,其實很難去衡量,不僅沒有證書,說出來還有可能認為你在吹牛,除非你能提供非常到位且扎實的數據和案例來支持你的說明。
因此,相對于顯性瓶頸來說,隱性瓶頸更難跨越,對人的要求要高得多的多。
2
我能用創(chuàng)業(yè)的方式
解決職場瓶頸問題嗎?
我以前在深圳工作的時候,常常聽到很多同事說:
以后要是真混不下去了,就自己創(chuàng)業(yè)去得了。
但真正的實際情況遠沒有這句話來的輕松,在大量數據證明創(chuàng)業(yè)是個高風險活之后,我想說的是,拿創(chuàng)業(yè)來規(guī)避職場瓶頸這事可能沒那么靠譜。
首先,你不妨問一下自己是否能夠承受失敗帶來的壓力。
這個問題讀起來當然是稀松平常,我估計絕大多數人都會認為自己抗打擊能力還可以。
但你換個角度再想想:
就好比你是一個小學生,然后你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尿褲子了,而且還尿了不止一次。這種羞辱感你能不能接受?
再或者,你可以上網去搜一下網友是如何去評價現在消失無蹤的ofo創(chuàng)始人戴威、以及最近在努力直播的錘子科技創(chuàng)始人羅永浩。
假想一下如果你是他們,你是否能夠仍然保持平常心,不失眠,也不會沖著家人擺臭臉發(fā)脾氣。
其次,你再問一下自己是否能夠忍受別人對你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絕。
甚至是在不斷被拒絕的情況下,仍然信心滿滿去推銷某樣東西。
原因非常簡單,絕大部分創(chuàng)業(yè)者都要具備推銷能力。因為在創(chuàng)業(yè)之初,創(chuàng)始人和創(chuàng)始團隊成員本身就是公司產品和服務的推銷者。而對于一個新的產品或服務,要想推銷出去,失敗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這種情況下,你就要忍受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絕,以及拒絕帶給你的心理壓力。
光是這種抗壓能力,就能篩選一大批拿創(chuàng)業(yè)當解決職場瓶頸的偽創(chuàng)業(yè)者了。
最后,你要認真地跟自己確認,你能不能適應大公司或者成熟公司?
其實未見得必須去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業(yè)只是個人職業(yè)生涯的選擇之一。
如果你能夠適應大公司或者成熟公司,在其中待著并沒有不適之感,甚至還如魚得水很受賞識,那么你應該高興才對。因為在大公司發(fā)展,也是需要很高的能力的。比如善于平衡各種關系,善于爭取資源等等。
很多人創(chuàng)業(yè)其實是為了生存,比如很難想象喬布斯在大公司打工的情景,他這種人要想不被餓死基本只能自己干。
就像跳槽一樣,很多人總覺得既然這里有問題,我換一家就行了。
但實際情況是,用跳槽來解決職場問題顯然有點太理想化了,在任何問題都沒有解決之前,誰又能保證去到下一家公司就不會遇見這些問題?
用一種方式去規(guī)避問題的做法,遠不如用一種方式去解決問題的做法,至少后者會讓問題越來越少,而前者只會躲避問題,并沒有真的去解決問題。
《塔木德》中曾有一言:
誰是強者?化敵為友的人。
如果你做不到和問題化敵為友,那我建議你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除了消極逃避
還有別的方式解決職場瓶頸嗎?
如果在未來你也遭遇到職場瓶頸,先別急著逃避,或許你可以從以下3種方式里找到轉機:
1.放下職場固定思維
比如我們常常會陷于一種職場固定思維,也就是職場發(fā)展的線性思維:
在職業(yè)發(fā)展上,我們常常會犯一種錯誤,叫 “只要,就” 的“線性思維”。
其實,在職場上,還真的沒有太多這種“只要做了什么,就可以怎么樣”的一勞永逸的好事。
所以,每次當我面對職場瓶頸這種事的時候,我能做到就是一分為二的去對待。就好像這世上沒有完美無缺的婚姻一樣,你所看到的和諧家庭或許轉身之后別人也是一地雞毛。
大多數情況下,我們要告訴自己必須得接受“只有…才”這種思維方式:
一方面,有了這個東西,未必能成功;
另一方面,沒有這個東西,那么必然不行。
比如,就算業(yè)績好,也有可能不會被優(yōu)先考慮進入晉升名單,但如果績效差,肯定沒有機會。
因此,我們會認為,“只有業(yè)績好,才有晉升的機會”,而不是“只要業(yè)績好,就能夠晉升”。
另外,我還想提醒你的是, 混得好并不是你在職場的唯一一條路。
公司的高管的位置永遠是有限的,生活也遠遠不止晉升這一條路、一件事。父母、孩子、配偶、事業(yè)、友情、興趣等等,究竟哪一個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正確的事”。
如果你在職場的順利發(fā)展,帶來的是越來越少的陪伴家人的時間,是否值得?而且,如果只用混得好來論職場的成敗,那么估計除了CEO,所有人都是“失敗者”了。
所以,有時候真的沒有必要拿一些似是而非的事情去束縛自己。
2.成為“職場老水手”,而不是“職場老油條”
我們在企業(yè)中,常常能夠發(fā)現一些業(yè)績出色的員工,他們因為各種原因,不愿意承擔更高的領導責任,或者企業(yè)高管位置有限,但他們同樣擁有優(yōu)秀的領導力、足夠的能見度。
對于這樣的員工,你稱之為“職場老水手”,他們是團隊的穩(wěn)定器,有時候比“船長”,更接地氣,甚至在其他員工中,有更高的號召力。
很多時候,領導在做重要決策時,還需要來征詢他們的意見。
《論語》里有一句話說的是:
“施于有政,是亦為政”。
意思是雖然不在那個位置上,但依然有影響政治的力量。
如果你對一個崗位,施加了充分的影響力,那么你是不是領導,抬頭是不是叫“經理”或者“總監(jiān)”,其實已經不重要了。
這樣的人,在行業(yè)內是非常搶手的,企業(yè)也是愿意付更高的工資來挽留的。
所以你也想想,擺在你面前的問題有沒有辦法解決,這是不是你通往“職場老水手”這個目標的一個有力臺階?而不是讓自己成為那個一有個問題出現就嚷嚷干不了的老油條。
3.窮盡一切方法解決問題
美國作家蓋瑞·查普曼曾經寫過一本書叫《愛的五種語言》,這本書在英語世界中對婚戀關系影響很大。而這本書認為,相愛的人能否長久相處,能不能理解另一半愛的語言是關鍵。
它為熱戀中的男女和步入婚姻中的夫妻提出了5種表達愛的方式:
1.肯定的言辭;
2.給對方有質量的時間;
3.禮物;
4.服務的行為;
5.親密的接觸。
一段穩(wěn)定的關系,不僅需要激情,還需要聆聽、理解、體諒、耐心、表達、尊重和鼓勵。愛情的符號無處不在的今天,我們仍然需要不斷地學習愛、練習愛、實踐愛。
其實,你在職場會發(fā)現那些跑得快的人,一定是會找各種方法解決問題的人,所以我能給到的最后一個建議是:
學會窮盡一切方法解決問題。
你看,就連在親密關系中去表達愛意都有這么多種方式,那你還指望用10年前的方式解決今天的職場問題嗎?有時候其實并不是問題太多,而是自己能用的方法太少。
所以這也是我的領導給我的職場忠告,就是無論任何時候,都要窮盡一切辦法去解決問題,而不是單靠某一種方式去套答案,這樣的方式才能避免在職場越走越窄。
寫在最后:
我想聊聊標題中的那個問題:
遭遇職場瓶頸,是一件壞事嗎?
很好奇為什么我們遇到一件事情就習慣性分出好壞來?這本身還要從我們的思維說起,也就是我們常常習慣于將事物對立看待,這事如果沒有好處,就一定是有壞處。
也恰恰是這樣的思維方式,常常讓我們囿于各種窠臼之中。
殊不知不要為明天的問題擔憂,因為你并不知道明天會給你帶來什么。
既如此,走出心中陳舊思維,做好手上這份工作,窮盡一切方法去解決問題,
難道不比終日感嘆遭遇職場瓶頸而又不得其解更好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