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9 10:39
華人號:中國文化李白三首薔薇,不向東山久,薔薇幾度花
“不向東山久,薔薇幾度花。
白云還自散,明月落誰家。”唐朝李白《憶東山二首》其一
41歲的李白迎來了他人生的高光時刻。此之前,李白最主要的身份是道士。唐朝以道教為國教,李白最初是什么時候進入的道觀,已經(jīng)無可考,但是他絕非窮人家的子弟,五歲就開始讀書,十五歲就有詩賦在當?shù)厣鐣鏖g流傳,只有一種可能,李白的家族在當?shù)厮忝T望族,而進入道觀學習,是貴族子弟一種學習途徑。
李白的家族很可能李氏皇族的宗親后裔,所以他很早就有一個社會身份,當?shù)啬车烙^的高層弟子,所以他得以不受太多限制的旅游。
之所以李白沒有科考的記錄,有人揣測是年輕好俠的李白有不良記錄,又可能是他習慣了相對寬松的道家生活,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他天馬行空的詩句很難通過正規(guī)的儒家人才的苛刻選拔。甚至他屢次想通過別人引薦有一份幕府的文人職業(yè),在年輕時也失敗了,因為進入幕府的條件,是你能低頭做些實在的什么?這和進入公司沒有兩樣,要從最基礎的工作熬起,且唐朝幕府,充斥大量讀書人,剛進去的人實在和家奴家丁沒有什么區(qū)別。
道教修行的身份,給了李白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和自由,但是30歲的李白有妻有子,還有未被泯滅的壯志雄心,他來到長安,但處處碰壁。
直到一個機會,他結識了老臣賀知章和玉真公主。李白身上那種天然而渾厚的道家氣息,讓他終于在上流社會人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記。
時光到了他41歲,此時唐玄宗富有四海,尋仙問道,身邊缺乏道家人才,已經(jīng)老邁的賀知章和年輕的玉真公主,推薦了在京城沒有背景的李白。
李白一身道家打扮,飄逸出塵,有中年人那種成熟,卻更有有別于城市的那種飄逸,更何況浪漫瑰麗的詩歌,瞬間就打動了唐玄宗,隨即加賞翰林供奉,陪駕左右。李白進入了人生高光時刻。他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用他的筆記錄唐朝宮廷的繁華盛況,做文字宣傳。
可以說天寶盛世是唐玄宗和李白共同推高的,構建了一個讓人們心醉眼迷,激情四射的大唐。盛世歌舞有著李白的渲染,他的詩句如同歌謠傳播,大氣華麗,美輪美奐。
但李白顯然感到失落。他的目標是參與帝國的政務而并非皇帝娛樂的寵臣。他夢想因自己的才華而得到真實的重用,文安邦武治國,但是唐玄宗沒有辦法給他。已經(jīng)成熟的官僚制度有一套自己的體系,并非進士出身,又沒有世家功勛的李白,是無法像亂世一樣,因為明君的青睞而獲得更多的權限。實際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唐玄宗給了李白最好的待遇,在某種程度上也算知人善用。李白是無法駕馭復雜的權貴社會的。
宋朝野史記錄一則趣事,說唐玄宗笑李白有窮氣。這當然是野史。但也可以看到,李白在高處,他的背景和弱點會被無限放大。
在宮廷過了一年多之后,李白對這種生活感到厭倦。不過如此。這皇宮和上流生活,華麗空洞,而他不過是一個御用描寫風花雪月的文人,他開始回憶真正灑脫的山野的生活。
很久都沒有回到東山了,那山上薔薇花,相必幾經(jīng)開落,那山上白云自由往來流散,那明月今天會照在哪里呢?
不明白其中深意的人也為這種向往而打動,仿佛李白困在宮廷里,那山上絢爛的薔薇花也因為他的不在,而寂寞著。正是李白的加持,這山野的薔薇花有了別樣的野趣和仙意,李白屬于宮廷,更屬于大唐恣意的山水。
但是明白典故的人,卻不得不佩服李白,這么明凈的詩里還有他的牢騷。
因為東山,是東晉著名政治家謝安隱居的地方,山上建有白云,明月兩座亭臺,而謝安曾經(jīng)在淝水之戰(zhàn)中,擊敗苻堅百萬軍隊,功成身退。李白是想建立謝安一樣的功勛,但時代只成就他是一個娛樂明星。而隨著唐玄宗對他的了解和權貴對他的防備,李白也知道了自己絕無可能有所作為,他已經(jīng)不打算在這錦繡京城混下去了。
因為實在也混不下去了。最后的送別都算客氣,唐玄宗重金送客,李白知難而退。各自談了一場盛唐的戀愛。
“我今攜謝妓,長嘯絕人群。
欲報東山客,開關掃白云?!?/p>
這是李白以謝安自比,但也是效仿,哪里就真的能帶歌姬歸隱?李白沒那么豪華有勢力。一句長嘯暴露了不平。無非此地難留,爺去也。
不過今天談的是薔薇。李白內(nèi)心再怎么糾結,可是他一出口就是半個盛唐。
薔薇幾度花,別人寫就沒李白這種浩然仙氣和野氣。后世就有人說,如果沒有李白,薔薇不會有那么多詩人寫。雖然不是現(xiàn)實,但是唐朝,李白的名人效應還是有的。
“我來南山陽,事事不異昔。
卻尋溪中水,還望巖下石。
薔薇緣東窗,女蘿繞北壁。
別來能幾日,草木長數(shù)尺。
且復命酒樽,獨酌陶永夕。”唐朝李白《春歸終南山松龕舊隱》
回到最初和后來,山林生活是李白人生生活的大部分。經(jīng)過絢爛和繁華,我想李白也最終還是定位自己是一個隱士,一個道士,一個有深厚文化積淀的人,一個熱愛生活的人。
在回到終南山,他還是喜歡那種自在的生活,雖然曾經(jīng)他感覺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著年青的苦悶,但是中年之后,這里的山川草木,給他的歡喜和從容是落到了心底。
薔薇并非名貴,而李白愿意寫下這野趣自然的環(huán)境,薔薇繞窗,綠蘿滿墻。他安心享受陶淵明式的生活。
“王子析道論,微言破秋毫。
還歸布山隱,興入天云高。
爾去安可遲,瑤草恐衰歇。
我心亦懷歸,屢夢松上月。
傲然遂獨往,長嘯開巖扉。
林壑久已蕪,石道生薔薇。
愿言弄笙鶴,歲晚來相依。”唐朝 李白《贈別王山人歸布山》
李白的薔薇長在寂靜無人的山中,在長安或者外在顛沛的日子,薔薇花開的山道和叢林是李白心中的家園。每每在外不如意時,他就想到了那芬芳搖曳自在的山野薔薇。
那種為了生存而多刺的薔薇如何不像李白自己?他曾經(jīng)以為自己是朵蓮花,愿意靠近最云端最天上,風光之后,他才發(fā)現(xiàn),自己就是野外生長的薔薇,有蓮花之香,有天然之艷,也有保護最純粹花朵的芒刺,有著自己獨特大氣的生命力。
他不再幻想成為皇帝身邊的蓮花,那用金子做的蓮花徒有外表,只是一種禮品和祭品。
還是回到山林,去做薔薇。
實際李白第二次出山,也有著薔薇花的那種烈艷。安史之亂,國家動蕩,李白隱居在山中,得到消息,他54歲進入永王幕府,愿意為安定天下施展自己的所學。雖然結局是他卷入了皇權而遭到流放,但是李白的這種作為,恰恰證明了他不是虛無的道人,而是一個愿意為國家盡力的真實的愛國者。
道士是他的身份,謫仙是他的美譽,只有和他真實生活過的杜甫,說,李白是屈原,一個真實的熱血的人。
李白更像薔薇。就是薔薇。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