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再來看一首李白的《菩薩蠻》: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這首詞還是被欽定詞譜編入,且作為《菩薩蠻》的正體。由于李白的這首《菩薩蠻》,和后來的白居易、劉禹錫的類似于樂府詩、竹枝詞的詞比起來,詞味更濃,因此就被人起疑了,認為按照文體的正常發(fā)展,詞牌的誕生發(fā)展階段在這三十年間理應不會發(fā)生這樣的倒退。但畢竟兩代人對于詞牌發(fā)展史來說,也不過是一瞬之間,因此這個質(zhì)疑便沒有定論。
下面的這首詞依然很特殊。
【桂殿秋】仙女下
唐 · 李白
仙女下,董雙成,漢殿夜涼吹玉笙。曲終卻從仙官去,萬戶千門惟月明。 河漢女,玉煉顏,云輧往往在人間。九霄有路去無跡,裊裊香風生佩環(huán)。
如果我們對照一下詞譜,會發(fā)現(xiàn)李白這首詞有不合平仄的地方。桂殿秋單調(diào)二十七字,因此這首詞其實應該是兩首,一首是《桂殿秋·仙女下 》,一首是《桂殿秋·河漢女 》,那么按照詞譜對比,就發(fā)現(xiàn)第一首三字平仄出律,第二首也有三字平仄出律,這又是為什么呢?難道李白也會填錯詞嗎?
原來,在初唐、盛唐、中唐都是沒有專業(yè)填詞人的,文人宴樂都是隨手作詞,寫完了自己也沒當回事,一些詞就被軍妓、民間彈唱者流傳,敦煌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曲子詞”也是這么來的。因此這些詞多數(shù)情況下被認為是詩而不是詞。這些作品長短句參用,一般被認為是“三五七言詩”。但如果李白的這兩首桂殿秋被詞譜收錄了的話,那便是詞了。因為欽定詞譜是康熙年間編制的,龍榆生詞譜就更晚了,這些詞譜認定哪首詞為詞的原譜,那首詞就作為詞體了,因此李白的這兩首桂殿秋到底算不算詞呢?我覺得應該算的,只是沒有被后來的詞譜作為標準而已。
李白的詞雖不算多,但他的詞基本都被作為詞譜正體了,比如除了本文前面講過的幾個,還有《憶秦娥·簫聲咽》、《連理枝·雪蓋宮樓閉》、《秋風清·秋風清》等都被列為詞譜的正體,由此可見李白詞的分量之重了。一千多年來,文人們對“李白詞”的爭議就從未停息過,歸納李白詞的作品,若不論其真?zhèn)渭笆欠窨蓺w入詞體,大約有20余首,如《清平樂》《菩薩蠻》《憶秦娥》等。實際上,從唐末五代《花間集》以來,所有的唐宋詞選集、總集,在具體操作中,都沒有忘記李白,至少在序跋題記中也要提上一句。
通過以上較為細致的分析,我們完全可以認為,盛唐飛歌中,李白不僅是填詞高手,并足以證明,他也可稱之為百代詞曲之祖。李白不僅在詩歌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在詞史上同樣具有崇高地位,他不但是偉大的詩人,也是最早的優(yōu)秀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