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國際不打小孩日,這是一個爸爸媽媽承諾堅持到12點不打孩子的神奇的日子。
這個日子是由美國反體罰組織“有效管教中心(Center For EffectiveDiscipline)”1998年發(fā)起的。
在美國,一些拉美、亞裔移民家庭以及黑人家庭收入低、受教育程度也比較低,打孩子的現(xiàn)象相對于白人家庭來說還是比較普遍的,甚至存在嚴重的虐待、性侵等情況。
為了保護小朋友們的權益,美國兒童人權組織有效管理中心在發(fā)起了反對了體罰兒童的運動。
值班壹讀君:喵慧 滾滾
我們?yōu)槭裁匆蛐『ⅲ?/b>
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觀念中,小孩子常常被認為是父母的財產(chǎn),缺少獨立人格,不會像成人一樣感到羞恥?;蛘哒f,大人們覺得,即使他們感受到羞恥也不會有多嚴重的后果。
在中國封建社會的各類學校中,教師可以用戒尺任意責罰學生。明代國子監(jiān)的監(jiān)規(guī)規(guī)定:在學生員敢有毀辱師長及生事告訴者,有傷風化,定將犯人杖一百,發(fā)云南充軍。清代王譽昌崇禎宮詞:有犯老師,批本監(jiān)提督責處,輕則學長以戒方打掌,重則罰跪于圣人前。儒林外史載:本該考居極等,姑且從寬,敢過戒飭來,照例責罰。可見,體罰在中國封建教育中,早就成為一種司空見慣的教育手段。
文藝復興前的中世紀歐洲的教會學校也普遍流行體罰。樺棒、棍子等體罰工具,成了許多學校必備的教具。十七世紀英國教育家洛克一方面反對體罰,一方面認為,如果學生倔強和公開反抗,仍然可以采用體罰。十八世紀德國資產(chǎn)階級教育家赫爾巴特把整個教育學體系分為管理、教學和訓育三大部分。所謂管理,就是運用威脅、監(jiān)督、懲罰等強制性的方法,克服兒童不馴服的烈性。
總而言之,那個時候,不打不成器是東西方的共識。
各個國家如何看待打孩子?
但是隨著人類社會越來越進步,人活得越來越矯情,心理學家開始發(fā)現(xiàn),經(jīng)常遭受體罰者,將會嚴重地被不良情緒所困擾,最終導致各種人格障礙特別是反社會型人格障礙、偏執(zhí)型人格障礙和被動攻擊型人格障礙。許多心理學家認為,少年兒童缺乏父母師長的愛是這些精神病態(tài)人格發(fā)展的首要原因,而當前存在的各種體罰現(xiàn)象的深層原因,恰恰是體罰缺乏了一個愛字。
于是,隨著國際人權法對兒童權利的關注,國際上紛紛開展保護兒童權利的活動,例如倡議在2009年實現(xiàn)全球各國禁止一切形式的兒童體罰,但在國內(nèi)宣傳的力度不夠,知道的人并不多。而且由于宣傳教育不足,許多父母根本沒意識到體罰兒童其實是對人權的一種侵害。
1979年,瑞典成為第一個立法禁止體罰兒童的國家,之后陸續(xù)有30個國家禁止在家庭和學校體罰孩子。英國政府曾于1987年、1988年對公、私立學校下了體罰禁令,兩年內(nèi)一次性廢止體罰制度,但許多家長認為禁止體罰就無法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法國歷來對體罰持許可態(tài)度,包括很多家長在內(nèi)的社會各界認為老師打耳光和打屁股是具有“教育意義的”。所以,目前英國和法國,都還沒只是要求父母、老師體罰時悠著點兒,別下狠手。
在以色列、塞浦路斯等國家,是以刑法方式禁止一切體罰模式的。也就是說,如果你在這類國家打孩子,你可能會面臨監(jiān)禁、罰款等處罰方式。
目前完全禁止體罰(包括校內(nèi)體罰和家庭體罰)兒童的國家有28個:奧地利、保加利亞、克羅地亞、哥斯達黎加、塞浦路斯、丹麥、芬蘭、德國、希臘、匈牙利、冰島、以色列、肯尼亞、拉脫維亞、盧森堡、摩爾多瓦、荷蘭、新西蘭、挪威、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瑞典、西班牙、突尼斯、烏克蘭、烏拉圭、委內(nèi)瑞拉。這些地方可以說是熊孩子的天堂。
在韓國,以前可以依法打孩子
韓國大概是對“打孩子”的情形、類型、實施程序和手段有最明確具體的、操作性極強規(guī)定的國家了。
韓國教育人力資源部于2002年6月26日公布了一項名為“學校生活規(guī)定預示案”的方案,規(guī)定對違反學校紀律的學生,教師可在規(guī)定范圍內(nèi)進行一定程度的體罰。預示案對體罰原因、場所和程序作出明確規(guī)定。學生受到體罰的情形包括:不聽老師的反復訓誡和指導、無端孤立同學、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超過學校規(guī)定的罰分等;實施體罰的場所要避開其他學生,在有校監(jiān)和生活指導教師在場的情況下進行。實施體罰之前要向?qū)W生講清理由,并對學生的身體、精神狀態(tài)進行檢查,必要時可延期進行體罰。
方案對實施體罰所用的工具也做了具體的規(guī)定:對小學、初中生,用直徑1厘米、長度不超過50厘米的木棍;對高中生,木棍直徑可在1.5厘米左右、長度不超過60厘米。關于體罰的部位,男生只能打臀部,女生只能打大腿部;實施體罰時,初高中生不超過10下,小學生不超5下,程度以不在學生身體上留下傷痕為準。
不過,2011年,韓國也廢除了這種“體罰方案”,不許體罰了。
不打怎么管?打了怎么辦?
試試用“計時隔離”取代體罰吧。
當孩子不聽話、瞎胡鬧或者和別的小朋友打架時,父母可以把小朋友關進房間里獨處一段時間靜思己過,無論孩子怎么哭鬧也不能放出來。這跟“關小黑屋”有類似之處,但一定要記得“計時”,時間一到立刻放人。
“計時隔離”的時間應為兒童年齡折算成分鐘數(shù),例如9歲的孩子就以9分鐘為宜。隔離結(jié)束后要馬上督促孩子改正缺點,和孩子談以后要怎么做,而不只是關注孩子做錯了什么。
父母還可以取消孩子的福利,達到懲罰的目的。比如:“如果你不收拾好玩具,明天就沒得玩。”要注意懲罰與孩子的過錯相當,不能沒完沒了。如果孩子改正,還可以讓他們獲得額外的福利。
還要讓孩子學會彌補過失,比如:如果孩子打爛了東西,就要讓他修理好,或者花他們的零花錢請人修好。如果孩子對小伙伴使壞,就要讓孩子為他們做點好事。
如果實在忍不住打了孩子,過后又感到后悔,該怎么辦?
為了幫助孩子理解和接受挨打的事實,美國兒科學會建議:父母應該平靜地向孩子解釋挨打的原因,具體說明孩子的什么行為令他們那樣做,父母當時有多么的憤怒;父母還要為自己的失控向孩子道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