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桂枝干姜湯是一張臨床常用良方,也多用于心臟病的治療,那么它到底怎么用?這就需要從中醫(yī)辨證角度將它說清楚。今天我們就略作探討。
【方劑組成】柴胡半斤、桂枝三兩(去皮)、干姜二兩、瓜蔞根四兩、黃芩三兩、牡蠣二兩(熬)、甘草二兩(炙)。
【用法用量】以水2400毫升,煮取1200毫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溫服200毫升,日三服。初服微煩,復(fù)服汗出便愈。
首先從組方上分析。
先看方名,柴胡桂枝干姜湯。方名中的三味藥當(dāng)然是最重要的。
其中,柴胡的意義是說明這是少陽病,這是小柴胡湯的加減方。
桂枝,辛甘溫,功效有三,解肌祛風(fēng)、溫通心陽、平?jīng)_降逆?!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記載有“補(bǔ)中益氣”的功效。
桂枝作用心脾,溫通心陽、平?jīng)_降逆都以其為基礎(chǔ)。
溫通心陽就是增強(qiáng)心陽的氣化功能,心陽本身可以鎮(zhèn)攝寒水,同時心陽還可以溫暖腎陽,幫助腎陽溫化寒水,以維持水液代謝的正常。
心陽虛除了可以影響心臟本身的功能,出現(xiàn)心悸等癥狀外,還經(jīng)常出現(xiàn)水氣泛濫的癥狀,其方中都有桂枝,如五苓散、苓桂術(shù)甘湯、苓桂甘棗湯、茯苓甘草湯等。
桂枝補(bǔ)中益氣,作用部位在脾。桂枝湯的功效就是補(bǔ)脾胃以祛除寒邪,以補(bǔ)脾胃為主的小建中湯就是桂枝湯的變方。
而脾有運(yùn)化功能,其運(yùn)化水濕的功能是人體水液代謝的基礎(chǔ),脾虛就會生濕,《內(nèi)經(jīng)》甚至認(rèn)為“諸濕腫滿,皆屬于脾”,補(bǔ)脾本身就有利濕的作用。
故說桂枝是利水藥并不為過。
干姜,辛熱,功能溫中散寒、回陽救逆、溫肺化飲。
干姜的辛熱可以加強(qiáng)附子溫腎回陽,在陽衰陰盛,甚至陽虛欲脫的時候常同用,如四逆湯之類。
干姜溫中散寒,用于脾陽虛弱,寒濕阻滯中焦,如理中湯;干姜也是溫化寒飲的主藥,如小青龍湯、甘草干姜湯之類。
則該方用干姜也可與寒濕和寒飲有關(guān)。
甘草,甘平偏溫,首先可以益氣健脾。
和桂枝配伍,即是桂枝甘草湯,可以溫通心陽;和干姜配伍,即是甘草干姜湯,治療虛寒肺痿的多涎唾,即可以溫肺化飲。甘草的在該方中的作用也與水飲有關(guān)。
栝蔞根,即天花粉,甘、微苦,微寒。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消腫排膿等。
其清熱生津止渴效用最多,第96條小柴胡湯證或渴的時候就是去半夏,加人參合前成四兩半,栝蔞根四兩,顯然是清熱生津止渴。
但是,《傷寒論》中也用天花粉來利水,牡蠣澤瀉散即是其例。
牡蠣,咸,微寒。滋陰潛陽,重鎮(zhèn)安神,軟堅(jiān)散結(jié),收斂固澀,制酸止痛。
《傷寒論》中也它用來利水,特別是和栝蔞根同用,有較強(qiáng)的利水作用,這是張仲景的用法。
從方劑組成分析,其主治水飲,養(yǎng)陰生津則不是主要的。
如果“小便不利、渴、但頭汗出”是津液損傷,化源不足所致,則僅用栝蔞根來養(yǎng)陰生津,藥力明顯不夠,更何況還用了辛溫的桂枝、辛熱的干姜,都有傷津的可能,于理不合。
再則,手少陽之腑為三焦?!秲?nèi)經(jīng)》認(rèn)為 “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鄙訇柌绊懭沟墓δ埽顾啦煌〞?,水液代謝障礙,就會產(chǎn)生水飲。
三焦功能障礙,水道不暢,水飲泛濫,是少陽病的基本病變。
如小柴胡湯證有嘔,雖然有“邪在膽,逆在胃”的機(jī)理,但也有水飲犯胃的機(jī)理。
小柴胡湯的止嘔,一方面用柴胡、黃芩,清膽熱,使膽不犯胃;一方面用半夏、生姜,溫化痰飲,降逆止嘔。
其或然證中有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黃芩,加茯苓;咳,去人參、大棗、生姜,加五味子、干姜,都與水飲有關(guān)。
并且,《傷寒論》第230條明確指出,用小柴胡湯以后,“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少陽病,三焦水道不通暢,津液不能暢達(dá)全身,出現(xiàn)小便不利、渴、但頭汗出,也就并無費(fèi)解之處。
通過以上分析,該方病機(jī)應(yīng)該是少陽病有水飲。
往來寒熱、胸脅滿微結(jié)、煩,是少陽病的基本表現(xiàn);小便不利、渴、但頭汗出,是三焦阻隔,水道不暢,津液輸布障礙的表現(xiàn)。
至于“微結(jié)”是和“胸脅滿”連接,還是獨(dú)立,都不影響對病機(jī)的理解,似乎不是重要的問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