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被易烊千璽惹哭了。
邋遢的服裝,亂成雞窩的頭發(fā),充滿憤怒與恨意,卻交織著溫柔與堅定的掙扎眼神,從來沒有見過的易烊千璽全在《少年的你》里見到了。
有人說:《少年的你》是2019年最佳國產(chǎn)電影,沒有之一。
還有人說:這是第一部真正意義上聚焦和探討校園霸凌的電影,讓我們避無可避。
說實話,我從來沒有見過一部像《少年的你》那么真實和殘酷的校園電影。
它打破了所有美好的幻想,讓我們看到在校園這片象征希望的地方,竟然還有令人窒息的陰暗角落;
天真爛漫的孩子身上竟然上演著,令無數(shù)成年人都毛骨悚然的欺負、侮辱與霸凌……
我看到了一個女孩的絕望、無助與不甘;
看到一些孩子的迷失與瘋狂;
更看到了兩個傷痕累累的孩子的救贖與被救贖。
陳念(周冬雨飾),年級前幾名,性格內(nèi)斂,視高考為第一大事。
小北(易烊千璽飾),輟學無業(yè),打架混日子,從沒考慮過明天。
就是這樣兩個南轅北撤毫無交集的人,卻因為暴力、苦痛被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
01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故事的起因是源于一個女孩,胡小蝶的自殺。
就在高考前2個月,從教學樓一躍而下。
是學業(yè)壓力?還是考前焦慮?眾說紛紜。
而只有他們自己班的同學知道,是校園霸凌。
可面對警察調(diào)查,他們卻無一例外地保持緘默。
他們怕,怕影響高考。
他們更怕,下一個霸凌對象就是自己。
而陳念的出現(xiàn),打破這一僵局。
她是唯一一個對胡小蝶釋放善意的人。
她看到胡小蝶出事,情不自禁地難受、流淚、顫抖,當其他人懷著獵奇心理事不關(guān)己地拍照時,她卻脫下自己的衣服蓋在胡小蝶身上,為她保留最后的體面和尊嚴。
也是因為這一善意,警察向陳念咨詢有關(guān)胡小蝶生前的事。
這一次,陳念選擇了沉默。
因為高考在即,她不想惹事。
因為媽媽一直告訴她,忍一忍就過去了。
可她放過了那些校園霸凌的人,那些人卻沒有放過她。
因為「多管閑事、和警察交流」,她成了下一個被霸凌的對象。
她的座位,被人弄臟,她孤零零地環(huán)視周圍,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幫她。
體育課上,被人排擠,她自己一個人回教室,卻被排球狠狠地打倒在地上。
放學,本來是一天的解放,可對她來說是噩夢的開始。
那些人跟在她身后,藏在巷角里,突然間出現(xiàn)把她踹翻在地……
電影中有句出現(xiàn)很多次的話:「想活命,就閉嘴」。
胡小蝶閉嘴了,可她卻被逼入絕境。
陳念閉嘴了,可她卻成為受害者。
周圍人閉嘴了,可加害者卻變本加厲。
中國論文網(wǎng)有一篇《校園暴力旁觀者的調(diào)查研究》,清楚地記錄了旁觀者對校園暴力的反應:
在旁邊看的,19.8%;
不記得了,占17.2%;
趕緊溜走,占16.8%;
嚇呆了,不知所措,占9.2%;
上去制止施暴者,和在旁邊吶喊加油的,只有1.8%和1.6%。
陳念看著人群里那一張張冷漠的臉,她突然想到胡小蝶生前曾質(zhì)問她:
「她們欺負我的時候,你們?yōu)槭裁床蛔鲂┦裁???/span>
她終于明白,孤立無援的胡小蝶為何走入絕境?
當有人說胡小蝶太懦弱,勸陳念忍一忍時,陳念反問:
「懦弱的何止她,也是你和我?!?/span>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加害者固然可恨,可旁觀者也是幫兇。
避無可避,于是,陳念選擇絕地反擊。
想看她出丑,她偏不,硬著頭皮也要告訴老師;
被球打,她就使勁把球打回去;
自己無法解決,她就選擇報警。
因為不反抗,就只能等著別人欺負。
02
他還是個孩子,請千萬不要放過他
《少年的你》原著里有這樣一段話:
嘲笑和排斥從幼兒園開始,誰說人之初性本善呢?誰說他們只是孩子呢?
孩子的等級劃分、拉幫結(jié)派和打壓異己,偏偏是最原始、最殘酷的。
他們不像成年人那樣偽善,所以他們看不起誰,討厭誰,就光明正大地表現(xiàn)出來,光明正大地欺壓他,嘲笑他,孤立他,打擊他。
實施校園霸凌的人是以「魏萊」為首的三個女孩。
她們沒什么是非觀,更沒有同理心。
他們不尊重生命,更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可以毀掉一個無辜的人。
哪怕被警察盤問,魏萊仍然帶著一臉無辜地微笑:胡小蝶心理素質(zhì)不好自殺,和我有什么關(guān)系?
而魏萊的媽媽更是一臉無所謂:我女兒從小優(yōu)秀,你們一定是誤解她了。
所以,哪怕警察再憤怒,在沒有證據(jù)的情況下,仍然無法逮捕這些人。
最后,對她們只能做了退學處理。
隨之而來,是她們變本加厲對陳念的報復。
她們拿著一籠子老鼠,手工刀,在家門口堵陳念,逼得她無家可歸,躲進垃圾箱里;
她們把學霸陳念的作業(yè)撕成碎片;
拿剪刀把陳念的頭發(fā)剪得參差不齊;
一群人瘋狂地叫囂著:打她,打她!
甚至扒開陳念的衣服,錄像,冷眼旁觀著陳念的崩潰與破碎……
陳念遭遇著當初胡小蝶遭遇的一切,甚至更甚。
那些屈辱、痛苦都一層層累積,快要把陳念壓垮。
她剃了光頭,可剃不掉心底的創(chuàng)傷。
那失去光彩的眼神,那壓抑的情緒,我們都知道,陳念遲早要爆發(fā)。
她不做胡小蝶,只能走向另一個極端。
油田、魏萊堵住陳念,明明是來懇求她不要報警,卻把自己的惡劣行徑解釋成玩笑,還諷刺陳念的媽媽。
這一次,陳念終于忍不住了,她失手把魏萊推下了樓梯……
當后來警察問她:「為什么不報警?」時,陳念的眼神里充滿著絕望。
她回了一句:「有用嗎?有誰會來幫我?」
她忍讓過,也反擊過,可仍然改變不了自己的處境。
所以,她只能求助所有人眼中的混混「小北」,來保護自己。
多么諷刺。
所謂的「好學生」魏萊是惡魔一樣的存在;
朝夕相處的同學麻木地冷眼旁觀;
而沒什么教養(yǎng)和腦子的街頭混混卻成了自己的保護神。
當然,里面也有良心發(fā)現(xiàn)的人。其中一個女孩發(fā)現(xiàn)了陳念躲在垃圾箱里,她選擇沉默,放過了陳念一馬。
那個女孩也后悔過,掙扎過,可她還是被逼著欺負陳念。
因為她一個人救不了陳念,如果她不執(zhí)行,被欺負的人就是她自己。
所有人都告訴陳念,要相信大人。
可如果沒有及時懲罰霸凌者,如果大家漠視旁觀,那些受害的孩子真的寸步難行。
她們無法忍受,就只能以暴制暴。
胡小蝶和陳念就是兩個極端。
這并不只是電影,更是血淋淋的現(xiàn)實。
臺灣15歲的少年葉永志,因長相清秀,性格內(nèi)向被同學嘲諷太娘,常常欺負他,毆打他,甚至脫他褲子檢查「是不是男生」。
他曾給媽媽寫紙條求救:「媽媽,你要救救我?!?/span>
葉永志的母親向?qū)W校反映,學校卻一直沒有進行處理。最后一次被打中要害,這個少年倒下再也沒起來。
不要再說那些加害者還是孩子,不懂是非。
就是因為他還是個孩子,千萬不要放過他。
如果繼續(xù)變本加厲,毀掉的不只是自己,還有別的孩子光輝燦爛的一生。
03
沒有被善待過的人,更易識破善良
陳念的形象是一忍再忍。
可善良卻長在她的骨子里。
她偶然的一次出手相助,讓代表著不羈、叛逆的壞孩子「小北」強勢闖入自己的世界。
與其說,陳念救了小北,不如說他們是在互相救贖。
陳念的媽媽欠錢不敢回家,只留她一個小姑娘應對一地狼藉。
小北從13歲起,就被拋棄,一個人像雜草一樣摸索著野蠻長大。
兩個傷痕累累的人,緊緊靠在一起,像兩只被遺棄的小獸一樣互相舔舐著傷口,來對抗這個無理的困局。
從未感受過善意的小北,第一次感受到溫暖,他像溺水者一樣貪婪地享受著那份難得的氧氣。
他沒有錢,沒有學歷,卻竭盡所能地對陳念好。
只因為「陳念,是第一個問我疼不疼的人。」
陳念救了小北一次,小北就還了她好多次。
在陳念被逼到不敢回家的時候,是小北收留了她;
在那群人一次又一次欺負陳念的時候,小北默默地幫她一個一個警告回去;
在陳念害怕一個人走在路上的時候,小北收起滿身的刺,戴著帽子,像影子一樣默默跟在陳念身后保護她;
甚至在陳念失手犯錯之后,小北收拾干凈殘局,不惜往自己身上潑臟水,制造證據(jù),一個人對抗所有猜忌和懷疑。
審訊的時候,女警察問男警察,會有人那么傻替別人頂罪嗎?
男警察鄭易說:你不會,我也不會,可他們是少年。
少年有一腔熱血,更有滿懷赤誠。
你想堅強,我可以讓,
你想逞強,我陪你裝。
小北沒有什么信念,可陳念就是他的信念:
只要你贏,我才不算輸。
小北可以挨打受傷,可陳念不能被欺負:
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
小北可以沒有未來,可陳念值得更好的未來:
你往前走,我一定在你后面。
只因為他是少年:
「喜歡一個人,就要給她最好的結(jié)局?!?/span>
04
《少年的你》從頭到尾都在渲染高考的氣氛。
陳念因為高考,一忍再忍。
小北因為高考,犧牲自己,也要成全陳念。
魏萊因為高考,跪下請求陳念,不要報警。
就像電影中老師說的:「現(xiàn)在坐在最后一排的同學,只要努力,不一定是最底層的人。」
所有孩子,都知道,高考給了他們重生的機會和希望。
然而,因為校園霸凌,所有人都脫軌了。
魏萊再也沒有了「未來」;
警察鄭易實現(xiàn)了「正義」,勸陳念自首,可內(nèi)心卻充滿自責和遺憾;
陳念雖然考了那么高的分,也判刑4年。
到最后,沒有一個贏家。
《少年的你》中有一句話:
「高考完了,我們就成為大人了,
但從來沒有一節(jié)課教過我們,如何變成大人?!?/span>
你會發(fā)現(xiàn),每一個人的結(jié)局,都能從原生家庭里找到烙印。
如果小北沒有被拋棄,是不是有人疼愛,不會小小年紀就滿身傷痕?
如果陳念的媽媽關(guān)注到女兒的近況,是不是不會留她一個女孩子與惡魔交手?
如果同學們不事不關(guān)己,如果老師們嚴查到底,如果能早將施暴者繩之以法,不會出現(xiàn)胡小蝶、陳念這樣的悲???
如果那個施暴女孩的父親能理智,不家暴,是不是她也不會用暴力解決問題?
如果魏萊的父母不一味地逼迫她優(yōu)秀,關(guān)注一下她的心理健康,發(fā)現(xiàn)問題早矯正教育,是不是一切都不會發(fā)生?
可惜,沒有人告訴這些孩子,怎樣變成更好的大人。
他們自己,迷惘又彷徨,跌撞而踉蹌。
要用多少傷,花多少力量去掙扎、成長?
《少年的你》上映后,網(wǎng)上留下了上萬條留言。
其中有一條留言很扎心:
「幸好,陳念有小北,而我只有自己?!?/span>
校園霸凌真的不是個例,它真真切切地發(fā)生在我們每一個人身邊。
如果不重視,不解決,會有越來越多的胡小蝶、陳念和魏萊。
我忘不了女警察逼問陳念的時候,陳念絕望吼出的那句:「你敢讓自己的孩子來到這樣的世界嗎?」
你敢嗎?
這是一個光想一想就讓人不寒而栗的問題。
就像導演曾國祥在采訪中所說:
「我們到底要留一個什么樣的世界,給少年去成長?」
小孩子可以無知無畏,但社會不能聽之任之。
「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的少年浪漫固然可貴,可面對校園霸凌:
需要零容忍的態(tài)度,
需要立法更加完善保護,
更需要你、我、他所有人的一起努力。
《少年的你》英文譯名是「better days」 ,脫身苦海,向陽而生。
沒有一個孩子生來就該深陷泥潭,哪怕生活在陰溝里,也要給他們仰望星空的機會。
愿所有的孩子都能被溫柔以待,
愿學校真的是我們擁有的樂園。
小孩子不能碰,這是我們的底線。
我們保護得了少年,才能保護世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