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謨拉比法典》
(漢謨拉比 古巴比倫王國 約公元前十八世紀)
《漢謨拉比法典》概況
《漢謨拉比法典》是中東地區(qū)的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約公元前1792年至公元前1750年在位)頒布的法律匯編,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較為完整并且完整保存下來的成文法典。
《漢謨拉比法典》原文刻在一段高2.25米,上周長1.65米,底部周長1.90米的黑色玄武巖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
石柱上端是漢謨拉比王站在太陽和正義之神沙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權的權標的浮雕,以象征君權神授,王權不可侵犯;下端是用阿卡德楔形文字刻寫的法典銘文,共3500行、282條,現(xiàn)存于巴黎盧浮宮博物館亞洲展覽館。
《漢謨拉比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結語三部分組成,序言和結語約占全部篇幅的五分之一,語言豐富,詞藻華麗,充滿神化、美化漢謨拉比的言辭,是一篇對國王的贊美詩。
《漢謨拉比法典》正文包括282條法律,對刑事、民事、貿(mào)易、婚姻、繼承、審判等制度都作了詳細的規(guī)定。
《漢謨拉比法典》內(nèi)容從道德說到國家義務,又說到私人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其內(nèi)容包括誣陷、盜竊、窩藏、搶劫、兵役、租地、關于土地的經(jīng)濟糾紛、果園、實物租賃、商貿(mào)、托送、人質、債務、寄存保管、婚姻、繼承、收養(yǎng)、人身傷害、醫(yī)療、理發(fā)、建筑、船業(yè)、租業(yè)、委托放牧、雇工、關于奴隸的糾紛等等,涉及面之廣,規(guī)定之細,令后人乃至現(xiàn)代人贊嘆不已。
《漢謨拉比法典》形成過程
據(jù)說,古巴比倫王國國王漢謨拉比每天要處理的案件太多,難以應付,他就讓臣下把過去的一些法律條文收集起來,再加上社會上已形成的習慣,編成一部法典,并把他刻在一個高2.25米的石柱上,豎立在巴比倫的神殿里。其目的是維護社會秩序,實質是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法典據(jù)說是漢謨拉比執(zhí)政三十年后下令公布的。
古巴比倫尼亞時代以前,兩河流域(幼發(fā)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即已形成所謂在國內(nèi)建立正義的立法傳統(tǒng)。
拉格什城邦烏魯卡基那改革(約公元前2378年至公元前2371年)銘文提及“他建立先前時代的秩序”,阿卡德王薩爾貢被稱為“正義之王,講正義者”。
烏爾王烏爾恩古爾銘文記載,“遵照沙馬什(兩河流域古巴比倫人崇拜的太陽神)正義之法律,他使……正義獲得勝利”。烏魯克王辛伽什德是兩河流域迄今所知最早規(guī)定日常生活必需品,如糧食、植物油和羊毛的最高限價的統(tǒng)治者。
烏爾第三王朝時期,制定了迄今所知歷史上第一部法典(烏爾納木法典,考古學者僅發(fā)現(xiàn)其斷片),法典序言宣稱禁止欺凌孤兒寡婦,不許富者虐待貧者。
自蘇美爾城邦時期以來,兩河流域社會分化日益嚴重,奴隸和平民反抗貴族的斗爭日益尖銳,外族(山地部落)不斷入侵,蘇美爾城邦統(tǒng)治者為使國家不致毀滅,王朝不致被推翻,實施法治以抑制社會的不安,抵御外族入侵,是非常必要的。
這是兩河流域各城邦的歷代統(tǒng)治者統(tǒng)治經(jīng)驗的總結。
《漢謨拉比法典》頒布原因
古巴比倫時期農(nóng)村社會分化已很激烈,份地已經(jīng)可以買賣,抵押,轉讓和繼承,長子的繼承份額則為雙份。
占有村社份地的人必須向國庫繳納實物租稅,其數(shù)額約占收獲量的十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不等,而且還要服勞役和兵役。
根據(jù)習慣法,凡三年不納租稅和不服役者,喪失份地的占有權。絕戶、逃亡戶或三年不納租稅者的份地,都沒歸公社另行分配。
國王擁有巨大的王室(宮廷)經(jīng)濟,全國各地的神廟經(jīng)濟均從屬于王室經(jīng)濟。
王室直接支配的土地數(shù)量是可觀的,王室經(jīng)濟的基本部分(包括土地、畜群和手工業(yè)作坊等)主要集中在蘇美爾地區(qū)。
但是,古巴比倫時代王室地產(chǎn)的經(jīng)營方式,已不同于烏爾第三王朝時代的大規(guī)模集中經(jīng)營,而是將土地劃分成三公頃至十五公頃不等的份地,分配給王室服務的各類人,如王室商業(yè)代理人,軍人、手工業(yè)者、牧人和中小官吏等等,但主要是分配給所謂“納貢人”。
“納貢人”從王室領得份地,種籽,耕畜和農(nóng)具后,自行經(jīng)營,每年須向王室繳納相當?shù)氖斋@物。
“納貢人”不得出賣或抵押份地,但可以世襲占有。
古巴比倫王國國家的穩(wěn)定時間并不長久,外族入侵成為很大的威脅。
公元前十六世紀中葉,古巴比倫被赫梯人所滅,但赫梯人不久便退走了。
到公元前十六世紀末,從東北方入侵的加喜特人占領了巴比倫。
古巴比倫尼亞時代(即從伊新·拉爾沙時代至古巴比倫第一王朝滅亡),兩河流域進入法典編纂的鼎盛時期。
因這一時期奴隸制經(jīng)濟和商品貨幣關系的迅速發(fā)展,土地和奴隸的私有制以及租佃雇傭關系和高利貸活動空前增長所致。
阿摩利人統(tǒng)治下的各城邦在繼承蘇美爾立法基礎上制定了許多旨在維護奴隸主階級私有制的法典。
例如,伊新第五代國王李必特·伊絲達法典和埃什努那國王俾拉拉馬法典,而巴比倫第一王朝第六代國王漢謨拉比(約公元前1792~1750年)集以往法典編纂之大成,制定了著名的漢謨拉比法典。
此外,據(jù)考證,古巴比倫尼亞時代各城邦頒布的減免債務的所謂德政法令多達百次以上。
從蘇美爾城邦時代至巴比倫第一王朝時期,兩河流域的法治傳統(tǒng)并未中斷其連續(xù)性。
伊新國王李必特·伊絲達法典序言中說道,“我在蘇美爾、阿卡德建立了正義”。漢謨拉比法典序言幾乎以同樣的形式申明,“安努與恩利爾為人類福祉計,命令我,榮耀而畏神的君主,漢謨拉比,發(fā)揚正義于世,滅除不法邪惡之人,使強者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馬什,照臨黔首,光耀大地”。
《漢謨拉比法典》結構體系
《漢謨拉比法典》由序言、條文(282條)和結語三部分組成。
《漢謨拉比法典》序言部分,漢謨拉比列舉和頌揚了自己的豐功偉績,自稱是“巴比倫的太陽”,宣揚“君權神授”等思想,并闡明制定法典的目的是“發(fā)揚正義于世”“為人民造福”。
《漢謨拉比法典》正文包括282條法律,涉及現(xiàn)代意義上的民事、刑事、訴訟等領域,意在調解自由民之間的財產(chǎn)占有、繼承、轉讓、租賃、借貸、雇傭等多種經(jīng)濟關系和社會關系。
《漢謨拉比法典》典型地體現(xiàn)了古東方諸法合體、民刑不分的特點。
結尾部分除繼續(xù)對漢謨拉比歌功頌德外,還強調法典原則的不可改變性。
《漢謨拉比法典》基本內(nèi)容
《漢謨拉比法典》體現(xiàn)了早期奴隸制社會的特點。
(一)巴比倫人分為三級
1. 自由民上層(阿維魯穆),享有完全的權利;
2. 無公民權的自由民(穆什欽努),法律地位較阿維魯穆低,但也享有很多特權;
3. 奴隸(包括:王室奴隸、自由民所屬奴隸、公民私人奴隸);
(二)國有與有限度的私有并存的土地制度
(三)以契約為基礎的買賣婚姻制度,實行家內(nèi)繼承制度
(四)巴比倫王國債的主要形式是契約
此外還有侵權行為之債。契約有買賣、借貸、租賃、承攬、寄存、合伙、雇傭等。為了緩和社會矛盾,穩(wěn)定經(jīng)濟秩序,法典對高利貸作了限制。
(五)法典規(guī)定的刑罰手段極為殘酷
(六)一些法律條例
倘自由民宣誓揭發(fā)自由民之罪,控其殺人而不能證實,揭發(fā)者應處死;
自由民在訴訟案件中提供罪證,而所訴無從證實,倘案關生命問題,應該處死;
倘法官審理案件做出判決后又更改,則應揭發(fā)其罪行,并撤消法官席位,終身不再錄用。
(七)兩個原則
漢謨拉比法典建立在兩個最著名的原則基礎上,即“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同態(tài)復仇)和“讓買方小心提防”。
在規(guī)定對確定的傷害行為進行賠償時(“倘人毀他人之目,則毀其目”;“倘人斷他人之骨,則斷其骨”),法典從不考慮最初的傷害是否純屬意外,而是殘酷無情地堅持讓人受到皮肉之苦和受辱。
“讓買方小心提防”原則不那么殘酷無情,但看上去不像是法律。為什么國家應在一部法典里宣布賣方行詐不會受到懲處呢?
因為美索不達米亞人頒布法律主要是為了制止爭斗,他們以為這決非毫無理由-一個總想采取暴力手段的人,如果記住不論他怎樣加害于人,都會受到法律同樣的處罰,那么他也許會不再施暴。
至于“讓買方小心提防”原則,同樣也是為了制止爭斗,因為買方知道自己沒有權利,如果他去取鬧,馬上就會受到懲罰。
正是依靠這部法典,漢謨拉比時代的巴比倫社會,成為古代東方奴隸制國家中統(tǒng)治最嚴密的國家。
《漢謨拉比法典》發(fā)現(xiàn)過程
《漢謨拉比法典》石碑現(xiàn)藏法國巴黎盧浮博物館。
公元1901年12月,由法國人和伊朗人組成的一支考古隊,在伊朗西南部一個名叫蘇撒的古城舊址上,進行發(fā)掘工作。一天,他們發(fā)現(xiàn)了一塊黑色玄武石,幾天以后又發(fā)現(xiàn)了兩塊,將三塊拼合起來,恰好是一個橢圓柱形的石柱。石柱兩米半高.它的上方刻著兩個人的浮雕像:一個坐著,右手握著一根短棍;另一個站著,雙手打拱,好像在朝拜.石柱的下部,刻著像箭頭或釘頭那樣的文字.經(jīng)考證,這正是用楔形文字記錄的法律條文--《漢謨拉比法典》。
《漢謨拉比法典》石碑由三塊黑色玄武巖合成,高2.25公尺,上部周長1.65公尺,底部周長1.90公尺。石碑上部是太陽神、正義神沙馬什授與漢謨拉比王權標的浮雕(高0.65公尺、寬0.6公尺)。浮雕下面是圍繞石碑鐫刻的法典銘文,共3500行,楔形文字是垂直書寫的。
《漢謨拉比法典》不僅是人們研究古代巴比倫經(jīng)濟、政治、法律制度的極其重要的文物;同時,它還是古代巴比倫藝術的代表,尤其因為古巴比倫王國流傳下來的藝術品十分罕見,所以這個石碑就更加顯得格外珍貴,石碑的雕刻比較精細,表面高度磨光。石碑上刻滿了楔形文字,全文280條,對刑事、民事、貿(mào)易、婚姻、繼承、審判制度等都作了詳細的規(guī)定。
《漢謨拉比法典》的上部是巴比倫人的太陽神沙瑪什向漢謨拉比國王授予法典的浮雕。太陽神形體高大,胡須編成整齊的須辮,頭戴螺旋型寶冠,右肩袒露,身披長袍,正襟危坐,正在授予漢謨拉比象征權利的魔標和魔環(huán);漢謨拉比頭戴傳統(tǒng)的王冠,神情肅穆,舉手宣誓。太陽神的寶座很像古巴比倫的塔寺,表示上面所坐的是最高的神。
古巴比倫王國位于中東地區(qū)的幼發(fā)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俗稱兩河流域),大體相當于今天的伊拉克。
公元前3000多年前,在今天伊朗迪茲富爾西南的蘇撒盆地有一個強大的奴隸制王國,叫埃蘭(又譯“依蘭”),古城蘇撒就是埃蘭王國的首都。
公元前1163年埃蘭人攻占了巴比倫之后,便把刻著漢莫拉比法典的石柱作為戰(zhàn)利品搬回到了蘇撒,埃蘭王國后來被波斯滅亡。
公元前6世紀波斯帝國國王大流士上臺,又把波斯帝國的首都定在蘇撒,這個石柱法典便又落到了波斯人手中。
據(jù)史料記載,埃蘭國王攻克了巴比倫后,自感成就非凡,不甘身死名逝,于是打算在這巨大的圓柱石碑正面上刻上自己的豐功偉績??墒牵瑲ド厦娴淖舟E后并沒刻上新字,這就不知為何了。
多虧埃蘭王“手下留情”,石碑原文保存良好,僅有35條被磨損。后來在蘇撒、亞述等地發(fā)現(xiàn)了法典的泥抄本片斷,從而使石碑被磨損的部分幾乎全部得以補齊復原。
法典中部分銘文(法典第66至100條)在古代就被磨損。據(jù)考證,埃蘭王蘇特魯克納惛特約于公元前1150年前后入侵巴比倫尼亞,將該法典石碑作為戰(zhàn)利品運回蘇撒。大概,他為了在石碑上刻記自己的功績而使人磨損部分原文。但因某種原因(或許因他不久即逝世)而未能重刻。殘缺的銘文部分是依據(jù)蘇撒出土的法典復本斷片復原,部分是依據(jù)在亞述古都尼尼微和兩河流域其他城市遺址發(fā)現(xiàn)的泥板抄本予以補白。法典石碑石質堅硬,書法精工,屬于巴比倫第一王朝的典型官方文獻。
《漢謨拉比法典》摘要
序言:要讓正義之光照耀大地,消滅一切罪與惡,使強者不能壓迫弱者。
1、若有人誘捕另一個人,將禁令加在他身上,他卻不能證明,那誘捕他的必被治死。
2、如果有人控告一個人,被告到河邊跳進河里,如果他在河里下沉,他的控告者將占有他的房子。但是如果河流證明被告是無罪的,他毫發(fā)無傷,那么帶來指控的人將被處死,而跳進河里的人將占有屬于原告的房子。
3、如果有人在長老面前提出任何罪名,但不證明他所指控的罪名,他將被處以死刑。
4、使長老滿意,處以五谷銀子的罰款的,按該行為所產(chǎn)生的罰款。
5、如果法官試例,作出決定,并提出書面判決書;如果以后誤差應出現(xiàn)在他的決定,它是通過他自己的過錯,他將付十二倍的罰款由他當時的情況,他應公開從法官席的去除,再也不要他再作出判決。
6、任何竊取寺廟或者皇宮的財產(chǎn)的人將被處以死刑,而從他那里接受到贓物的人也一并處以死刑。
7、任何在沒有證人或者合同文書的情況下,于他人的兒子或者奴隸處購買白銀、黃金、男女奴隸、斧頭或者是羊、驢以及其他任何東西的人,或者為此負責的人,都將被視為盜賊且判處死刑。
8、如果被盜竊的牛、羊、驢或者是豬屬于寺廟或者皇室,盜竊者將償付三十倍的賠償;如果它們屬于國王的公民,盜竊者將作出十倍賠償;如果竊賊無力賠償,將以死抵罪。
14、拐帶他人幼子之人,將被判處死刑。
15、任何將皇宮以及公民的男女奴隸帶出城邑的人將被判處死刑。
18、如果這個奴隸拒不說出主人的名字,發(fā)現(xiàn)者必須把他帶到宮殿, 并做進一步的調查,而且這個奴隸將被遣返給他的主人。
19、窩藏他人奴隸并且被抓獲者將被處以死刑。
20、若被抓獲的奴隸逃跑,而抓獲者向奴隸所有者起誓承諾(不是有意放走),則將免于處罰。
21、如果打破房子利用裂縫強行進入住宅偷竊,他必須在那個洞前處以死刑和埋葬。
22、正在實施搶劫的搶劫犯一旦被抓獲將被處以死刑。
29、若因其子年幼無承擔能力,其母將獲得三分之一的田地以及庭院,并且撫養(yǎng)幼子成人。
51、根據(jù)皇家稅法,如果欠債者無力償還債務,則必須利用小麥或者芝麻來代替從商人那里得到的租金。
54、如果他不能償還這些小麥,就將他和他的財產(chǎn)都分發(fā)給遭受水災之苦的其他農(nóng)民。
55、如果任何人開挖溝渠以澆灌田地,但是不小心淹沒了鄰居的田,則他將賠償鄰居小麥作為損失。
61、如果一個園丁沒能完成這個田地的播種栽種,則其將負全責。
109、如果在旅店主發(fā)現(xiàn)陰謀者,但卻沒有將其抓獲并移送法辦,則店主將被處死。
110、如果修女開設酒店,或者進入酒店喝酒,則這個女人將被燒死。
130、如果一個男人強迫另一個男人的未婚妻(這個女子仍是處女且居住在她父親的家中)和他發(fā)生性關系,被逮捕后,這個男人將被處以死刑。但是,女性可以免責。
135、如果男人在戰(zhàn)爭中被俘而他的房子中沒有食物,而他的妻子改嫁并生下小孩,之后她的原夫回到家中,這個妻子將回到她原來的丈夫身邊,但是,孩子們跟隨他們(各自)的親生父親。
142、如果一個女人與她的丈夫爭吵,并且說:“我們性格不合?!北仨毺峁┫鄳淖C據(jù)、理由。如果她沒有犯過罪,而且并無過錯,但是男性離開和忽視她,則女性免罪,她將拿回她的嫁妝并回到她父親的家。
143、若女子犯罪,毀家棄夫,則投之水中。
144、如果男人娶妻,妻子為丈夫帶來陪嫁女仆,并為他生養(yǎng)孩子,那么這個男人將不被允許納娶第二名妻子;他不應娶第二個妻子。
145、如果男人娶妻,妻子卻無法為丈夫誕下子嗣,他會想娶第二個妻子;如果他另娶妻子,并帶她回家,第二個妻子將不被承認與第一個妻子有同等地位。
147、如果陪嫁女仆不能給男主人生孩子,那么女主人可以賣掉她。
149、如果女人希望離開她丈夫的家庭,那么丈夫對其嫁妝進行賠償后,她就可以離開。
150、在丈夫去世后,如果他的兒子沒有異議,那么他生前贈與妻子的田地、庭院以及屋子可以被妻子全部贈與她最喜歡的兒子,而不需要留給其他兄弟。
153、如果一個有夫之婦和一個有婦之夫共謀殺害他們的伴侶(她的丈夫和他的妻子),二人將被刺死。
154、如果一個男人與他的女兒亂倫,他將被驅逐出當?shù)亍?/p>
155、如果一個男人為他的兒子訂了一門親事,且他的兒子與女方已有肌膚之親,后來他(這個父親)卻染指兒媳,他會被捕且被五花大綁扔進水中淹死。
157、如果任何人在父親死后與母親亂倫,二人將被燒死。
186、如果一個人領養(yǎng)了一個兒子,養(yǎng)子卻對其養(yǎng)父母造成傷害,則這個養(yǎng)子將回到他的原來的家庭。
192、如果情婦或者妓女所生子對他養(yǎng)父或者養(yǎng)母說:“你(們)不是我的父親,或者我的母親?!睂⒈桓畹羯囝^。
193、如果情婦或者妓女所生子希望回到生父的家庭并拋棄了養(yǎng)父母,將被挖出眼睛。
195、打自己父親的人要被砍斷雙手。
196、挖去別人眼睛的人也要被挖出眼睛。
197、打斷別人骨頭的人也要被打斷骨頭。
199、挖出奴隸眼睛或是打斷奴隸骨頭的人要賠償奴隸價格的一半。
200、打掉同等地位者牙齒的人將會被敲掉牙齒。
218、如果在給人做手術的過程中致其死亡,或是用手術刀挖去人的眼睛,醫(yī)生將被剁手。
219、如果醫(yī)生在自由人的奴隸的身體里做大型手術,致奴隸死亡,他將必須將另一個奴隸作為補償。
220、如果用手術刀醫(yī)治腫瘤的醫(yī)生將奴隸的眼睛挖出,必須賠償奴隸價格的一半。
244、如果一個人租借公?;蛘唧H子,然而獅子卻在田野中殺死它們,它們的所有者自擔損失。
245、租用他人的牛卻將牛虐待或毆打致死者必須賠償一頭牛。
246、若租借公牛卻弄斷牛腿或者脖子韌帶的人,要賠償一只牛。
247、租借公牛卻挖出其眼睛者將賠付牛價的一半。
249、若有人租用公牛,該牛卻因非人為原因死亡,租借者向神靈起誓自己沒有過錯以后可以被免罪。
282、若奴隸忤逆主人,一經(jīng)定罪,主人可以割下他的耳朵。
《漢謨拉比法典》條文分類
一、關于訴訟審判的規(guī)定(1至5條):
其中第二條規(guī)定十分有趣,在法庭上,當一方控告另一方犯有某種罪行,然而提不出證據(jù),被告一方也拿不出反駁的證據(jù)。這時,法官便會宣布把被告一方扔進幼發(fā)拉底河中,如果沉溺了,證明被告一方有罪。沒收其全部家產(chǎn)歸原告一方;假如不被淹死,則證明無罪。那就處死原告一方,同時把原告一方的財產(chǎn)沒收歸被告一方所有。這叫做交河神審判。
二、關于保護私有財產(chǎn)的規(guī)定(6至126條):
其中規(guī)定盜竊或隱藏他人奴隸的人處以死刑;欠債到期不還的人,責令其妻子和兒子兩人到債主家里充當奴隸三年,第四年恢復自由。
三、關于婚姻、家庭與財產(chǎn)繼承(127至195條)。
四、關于人身保護和“同態(tài)復仇法”(196至214條):
其中規(guī)定“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打瞎奴隸的眼睛同打瞎耕牛的眼睛一樣處理,殺死奴隸同殺死耕牛一樣不償命,只賠償經(jīng)濟損失。建筑設計師設計的房屋倒塌,若壓死了屋主,把建筑師處死,若壓死的是房主的妻子或兒子,就把建筑師的妻子或兒子處死。
五、關于勞動、報酬、工具和責任事故的追究(215至241條)。
六、租賃牲畜、船只以及傭工和報酬(242至;277條)。
七、關于奴隸的規(guī)定(278至282條):
法典明確規(guī)定:奴隸是不受法律保護的工具和財產(chǎn),奴隸不屬于人的范疇,不是權利主體。
《漢謨拉比法典》評價
進步性
《漢謨拉比法典》是古東方法從習慣法階段進入成文法階段的體現(xiàn)。
《漢謨拉比法典》獨立于宗教之外,以強制性規(guī)范確立奴隸主階級的統(tǒng)治秩序,有效調整古東方早期奴隸制國家的社會關系。其法律特征之鮮明、條文規(guī)定之縝密、文字表述之準確,都是人類其他早期法所不能比擬的。
局限性
《漢謨拉比法典》體現(xiàn)了刑法的殘忍與嚴苛,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同現(xiàn)代法律的人道主義精神、平等精神是不同的。
《漢謨拉比法典》前言內(nèi)容“要讓正義之光照耀大地,消滅一切罪與惡,使強者不能壓迫弱者?!笨此票磉_出了該部法典的公正公平,人人平等,但通過其內(nèi)容可以發(fā)現(xiàn)該法典是實則是在保護皇權貴族和奴隸主本身,種種不公平的條款其實反映了當時的階級歧視,不是公平的法律。
《漢謨拉比法典》的歷史意義
《漢謨拉比法典》較為完整地繼承了兩河流域原有的法律精華,使其發(fā)展到完善地步。
《漢謨拉比法典》公開確認奴隸主階級的統(tǒng)治地位,嚴格保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并對各種法律關系作了比較全面的規(guī)定。
《漢謨拉比法典》的制定也是中東地區(qū)的古巴比倫王國奴隸制中央集權強大的標志之一,它消除了原來各城邦的立法,把全國法令統(tǒng)一起來。
《漢謨拉比法典》是古代東方文明的燦爛明珠,代表了古東方文明的偉大成就。
《漢謨拉比法典》確立的一些原則,特別是有關債權、契約、侵權行為、家庭以及刑法等方面的一些原則:如關于盜竊他人財產(chǎn)必須受懲罰,損毀他人財產(chǎn)要進行賠償?shù)姆稍瓌t以及誣告和偽證反坐的刑罰原則,法官枉法重處的原則等,均對后世立法具有重大影響。
《漢謨拉比法典》不僅被后起的古代西亞國家如赫梯、亞述、新巴比倫等國家繼續(xù)適用,而且還通過希伯來法對西方法律文化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中世紀天主教教會法中的某些立法思想和原則便淵源于該法典。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