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方為古代治療黃疸病之陽黃與谷疸病的熱重于濕型的常用方、專方。
其用藥組成、劑量及煎服方法如下:
茵陳蒿六兩,梔子十四枚(擘),大黃二兩(去皮)。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陳,減六升,內(nèi)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當利。尿如皂莢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黃從小便去也。
此方用藥量特殊者為梔子,用了十四枚。
根據(jù)實際稱重,十枚梔子約重10克,所以十四枚梔子大概重14克,按一兩計算。
茵陳蒿湯推薦量(克):
原方原量:茵陳蒿90,梔子15,大黃30。
常規(guī)標準量:茵陳蒿18,梔子3,大黃6。
梔子
經(jīng)方中醫(yī)程醫(yī)生說明:
1.出處與釋名:
此方兩見于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因為茵陳蒿用量最大,所以命名為茵陳蒿湯。
市面上有售成藥“茵梔黃”者,即是取此方所用三藥之名字來命名的。
2.方證:
在傷寒論中,有兩條,出現(xiàn)在陽明病篇,為瘀熱在里證以及熱重于濕之陽黃證:
第236條:陽明病,發(fā)熱汗出者,此為熱越。不能發(fā)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引水漿者,此為瘀熱在里。身必發(fā)黃,茵陳蒿湯主之。第260條: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茵陳蒿湯主之。
在金匱要略中出現(xiàn)在黃疸病篇,為治療谷疸之專方。原文為:
谷疸之為病,寒熱不食,食即頭眩,心胸不安,久久發(fā)黃,為谷疸,茵陳蒿湯主之。
結(jié)合以上兩條,我們重新定義此方之方證如下:
陽明病,脈遲,身目黃,便頭汗出,小便不利而赤,或渴引水漿者,茵陳蒿湯主之。
3.藥證:
茵陳與梔子二藥都是治療黃疸之要藥,此方即是在此二藥的基礎(chǔ)上,再加入大黃而成。
茵、梔、黃三藥都具有寒性、燥性、降性,所以,此方也是針對濕證、熱證、升證而設(shè)立的方子。
黃疸病原則上屬于熱證。肝病原則上屬于濕證。其常見癥狀如小便不利性于升證。
所以,從以上分析,本方正好是兼?zhèn)湟陨先卟C之治療方劑。
4.病癥:
從方證與藥證分析,此方主要用于黃疸之陽黃證:
陽黃,是指屬于熱證、實證的黃疸,黃疸色澤鮮明,并有口干、身熱有汗、便秘、尿黃、舌質(zhì)紅、苔黃;
可見,黃疸伴見大黃證,便屬于陽黃的范圍。
中醫(yī)——上腹微滿,胸部、心臟部苦悶不快,胸有阻塞感,口渴、便秘、腹?jié)M、小便不利、頭汗出、頭眩、發(fā)黃等證。
西醫(yī)——急性黃疸型肝炎、黃疸、流行性肝炎、血清肝炎、蕁麻疹、皮膚瘙癢癥等疾病。
5.人證:
沒有特別之處,但要身體強壯,身黃無汗。
6.煎服方法:
一是注意黃疸病使用大黃,其目的不在通大便,而在瀉熱活血。所以,大黃的用量要比承氣湯小。用于湯劑時,還可以使用酒制大黃。大黃經(jīng)過酒炒以后,瀉下作用有所減輕,而清熱活血作用有所增強。
二是先煮茵陳蒿,其用義在于茵陳蒿體輕量多,先煮以利于藥物有效成分充分煎出。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