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蘭州晨報 作者:黃建強
在中國民間傳奇故事中,董永是個家喻戶曉的名字,董永賣身葬父的故事以及他和七仙女的愛情傳奇在中國廣為流傳。根據(jù)中國十大民間傳說之一改編的《天仙配》更是讓他的形象深入人心。
原標題:賣身葬父的董永,他的身份其實不簡單
《天仙配》劇照
模印董永賣身葬父墓磚
在中國民間傳奇故事中,董永是個家喻戶曉的名字,董永賣身葬父的故事以及他和七仙女的愛情傳奇在中國廣為流傳。根據(jù)中國十大民間傳說之一改編的《天仙配》更是讓他的形象深入人心。
在甘肅省博物館里,收藏著一塊墓磚,這塊墓磚上模印的故事,正是董永賣身葬父和七仙女天人相隔,生死離別的畫面。
壹 “二十四孝”故事被搬進了墳墓
甘肅省博物館館藏的這塊“模印董永賣身葬父墓磚”文物,出自宋代,墓磚縱長25.5厘米、橫長23厘米,厚度達4厘米。這塊墓磚上有三個人物,墓磚右上角一朵云團之上,有一女子駕云而去,頻頻回首張望,似在留戀不舍;左下角一著古裝男子右手牽一小男童,仰望著云端上的女子,左手高舉,神情悲痛,似要抓住飛上云天的女子;小男童舉手望天,似在呼喊著媽媽;磚面左上角是一籬笆扎就的花園,花園里一簇形似牡丹的花兒正在怒放,右下角一尊假山旁,翠竹搖曳,地面上還有一行行青苗,似在訴說著這里曾經(jīng)是一處幸福美滿的家園。
這是一塊征集到的文物。它到底出土于哪座墓葬,不詳。
不過,“董永賣身葬父”的故事是中國古代“二十四孝”故事之一,中國古人很早就有用“二十四孝”故事的墓磚裝飾墓室的習俗。這塊文物正是宋代人按照傳統(tǒng)習俗放置在墓葬中的。
“二十四孝”流傳甚廣,影響極深。一般認為元代后期郭居敬最早訂正《二十四孝》,就是匯集唐宋時期以來民間流傳的孝子故事,整編為“二十四孝”。事實上,有關文本《二十四孝》成書問題并非傳統(tǒng)認識的那樣簡單,大量考古資料表明,早在北宋中期,黃河中下游地區(qū)就出現(xiàn)了相當成熟的“二十四孝”。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在黃河中下游地區(qū)的河南、山西、山東,以及河北、陜西和甘肅等地考古發(fā)掘了100多座宋金元時期帶有孝子圖像的墓葬。
大量資料表明,宋金元時期北方地區(qū)墓葬中“畫像二十四孝”圖像形成了一套相當穩(wěn)定,并流行的人物固定組合,即:舜子、閔子騫、曾參、郯子、老萊子、蔡順、丁蘭、董永、郭巨、孟宗、姜詩、王祥、鮑山、劉明達、劉殷、魯義姑、陸績、田真、王武子妻、韓伯瑜、楊香、元覺、曹娥、趙孝宗。
甘肅省博物館館藏的這件文物的主人公,正是“畫像二十四孝”中賣身葬父的董永。
貳 賣身葬父的董永其實是個侯爺
晉人干寶《搜神記》中《漢董永》一文記載:漢代千乘人(今山東濱州博興縣)董永,家里很貧窮,父親死后沒有錢入葬,就賣身為奴借錢安葬父親。在去財主家做長工抵債的途中,遇到一位仙女化身的女子,主動要求做董永的妻子。夫妻一同來到財主家,財主要求織出三百匹細絹才可以抵債。董永夫妻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任務?;丶业穆飞?,走到月前相會的那株槐樹下,女子才說出了真實身份“天之織女”。原來天帝為董永“賣身葬父”孝行感動,遂派自己的小女下凡,幫董永一起還債。
從干寶所述來看,董永是個漢代農(nóng)民,而且是個社會下層的“窮小子”?!端焉裼洝肥枪P記小說,歷史上是否真有董永原型?查閱史書,發(fā)現(xiàn)漢代還真有一個“千乘人”董永。
據(jù)《漢書·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記載,董永的曾祖父董忠,是漢宣帝劉詢的隨從警衛(wèi)(期門)。地節(jié)四年(公元前66年),長安男子張章找到董忠,揭發(fā)已故勛臣霍光之子霍禹謀反。董忠立即上報給上司(左曹中郎)楊惲。
霍禹被鎮(zhèn)壓后,張章、董忠、楊惲作為有功之人,均得到了朝廷的獎賞,升官加爵。董忠被封為“高昌侯”,賜千戶,后因犯法被削戶,只保留79戶。但董家從此有了爵位,其子董宏、其孫董武先后繼承高昌侯爵位。
在漢哀帝劉欣元壽二年(公元前1年),董武因其父董宏“佞邪”,被剝免了封侯。一直到建武二年(公元26年)五月,在劉秀當了皇帝(光武帝)之后次年的“撥亂反正”中,董家才被恢復了爵位,董忠的曾孫、董武之子董永,承襲“高昌侯”。如此說來,董永可不是個普通的農(nóng)民窮小子,而是一名貨真價實的“官二代”。至于其為何淪落到“賣身葬父”的地步,或與其父親爵位被剝奪、家庭突遭變故有關。
董永是個“有身份的人”,也為古人所認同。在山東臨沂吳白莊畫像石墓門楣上發(fā)現(xiàn)的一幅“董永故事”繪圖中,董永便是戴進賢冠的形象,能戴進賢冠,說明董永是個有文化的人?!案卟睢倍琅c干寶筆下的董永是同一人嗎?史書沒有確證,但故事原型十有八九是確鑿的。
叁 孝道故事緣何變?yōu)榱藧矍閯?/strong>
甘肅省博物館的“模印董永賣身葬父墓磚”中的女子,就是傳說中的七仙女,而那個小男童,傳說叫董仲,是董永和七仙女的孩子。不過從干寶故事中所述,似乎董永和七仙女只在一起一個多月時間,不大可能有孩子。那么后來故事中為何有了小孩呢?
從考古發(fā)現(xiàn)和古代傳說來看,董永的故事在西漢即已流傳。但董永的早期形象并非浪漫青年,而是一位十分難得的“孝子”,因為干寶這則故事,在當時董永作為“道德楷模”,為提倡孝道的儒家文化所贊揚和推崇。故事流傳到宋代,已經(jīng)從原來純粹的宣揚孝道變?yōu)榱耸浪椎膼矍楣适隆?/p>
董永廣為現(xiàn)代人熟悉,是因為其與七仙女之間的愛情傳奇,董永“桃花運”爆棚,天上掉下個仙女媳婦,浪漫的愛情故事和凄美的結局,非常符合宋元時期市井里巷中老百姓的胃口。
最早提及“董永遇仙”傳說的,是漢末才子曹植。曹植在其悼念父親曹操的《靈芝篇》中寫道:“董永遭家貧,父老財無遺,舉假以供養(yǎng),傭作致甘肥,債家填門至,不知何用歸,天靈感至德,神女為秉機?!?/p>
到了宋元間清平山堂話本《董永遇仙傳》中已經(jīng)明確董永妻子是“七仙女”,七月七下凡,所生之子也由“董仲”變?yōu)闈h代儒生董仲舒。更有甚者傳說“董仲”就是禍亂漢朝的“西涼軍閥”董卓。此后,有關董永與七仙女的傳說越發(fā)豐富,出現(xiàn)了《董秀才》《遇仙記》《織錦記》《槐蔭別》等各種版本的“董永遇仙”故事。
而現(xiàn)在廣為人知的黃梅戲《天仙配》,又名《七仙女下凡》《董永賣身》。《天仙配》是黃梅戲早期積累的“三十六大本”之一、黃梅戲的保留劇目之一,也是首部以電影方式出現(xiàn)的黃梅戲,講述七仙女不顧天規(guī),私自下凡與董永結為伉儷,憧憬美好生活,最終被玉帝生生拆散了的愛情故事。第二年,七仙女在天庭為董永生得一子,玉帝難容,她只好忍痛把兒子送到當年相會的老槐樹下,托夢囑董永領子。
現(xiàn)在在甘肅省博物館中看到這塊董永賣身葬父墓磚,人們不禁會在耳邊響起傳唱海內(nèi)外的愛情二重唱:“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綠水青山帶笑顏。隨手摘下花一朵,我與娘子戴發(fā)間。從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雙雙把家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