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學
解 表 劑
凡以解表藥為主要組成成分,具有發(fā)汗、解肌、透疹等作用,可以解除表證的方劑,統(tǒng)稱為解表劑,屬于八法中的“汗”法。
肌表是入身的藩籬,所以外感六淫傷人,首先出現(xiàn)表證。所謂表證,是指六淫之邪侵入肌表而見發(fā)熱、惡寒、頭痛、身痛、脈浮等一系列癥狀者,此時邪氣輕淺,應用辛散輕宣的藥物使邪氣從肌表而出,如果失時不治或治不得法,六淫之邪不能及時從外而解,則可內(nèi)陷而變生他癥,故解表劑在外感病的治療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汗法冠八法之首是寓有深義的。
由于外感六淫有寒熱之別,入體有虛實之異,故解表劑分為辛溫解表、辛涼解表和扶正解表三類,分別適用于表寒證、表熱證及虛入外感六淫而致的表證。表寒證可因素體陽盛或素有內(nèi)熱而邪從熱化,故辛溫解表劑中可配伍適量的清熱藥;同樣辛涼解表劑中亦可配伍適量的辛溫藥,但是這種寒熱配伍必須切合病情,主次分明,否則互相牽制,反失其功,這一點必須結(jié)合代表方劑的組方持點具體分析、細心體會,才能真正理解與掌握。扶正解表劑中的扶正藥作用為助藥力以祛邪,必須適量而用,以防過量戀邪而有礙解表。
解表劑除主要用于解除表證外,還可用于治療:①麻疹初起。解表劑具有宣通肌表作用,可使疹毒由肌表向外透達,故麻疹初起可選解表劑。由于麻疹屬于時邪疫毒所致,初起見肺衛(wèi)風熱證,故宜用辛涼解表劑。②水腫初起。解表劑具發(fā)散之功,能使水從汗液排泄,又可使肺氣宣發(fā)肅降,通調(diào)水道,小便增多而水腫去。③瘡瘍腫毒、痢疾、瘧疾初起。此類疾病初起多有發(fā)熱惡寒等表證,使用解表劑一方面解除表證,一方面使邪從外走,里邪出表??傊徽摵尾?,只要有表證出現(xiàn),都可選用解表劑。
解表劑多用辛散與輕宣之品組方,煎藥不宜太久,以兔藥性耗散,作用減弱。解表劑宜溫服或服后避風寒,增加衣被,以助取汗。解表取汗,以遍身漿策微汗為佳,不可太過與不及,汗出不徹,病邪不解,汗出過多,易耗氣傷津甚或亡陽亡陰。若表邪未盡,又出現(xiàn)里證者,應先解表后治里,表里俱急者則表里雙解。若病已入里或麻疹已透、瘡瘍已潰、虛證水腫、吐瀉失水等均不宜用解表劑。服解表劑后,禁生冷、油膩之品,以免影響藥物的吸收及藥效的發(fā)揮。
7.1 辛溫解表
辛溫解表劑,適用干外感風寒表證,臨床癥見發(fā)熱惡寒,頭項強痛,肢體酸痛,囗不渴,無汗或汗出而仍發(fā)熱惡風,舌苔薄白,脈浮緊或浮緩,常用藥物有麻黃、桂枝、羌活、荊芥、防風、蘇葉等。邪在肌表,常致肺失宣降,故常配伍宣肺止咳化痰之品;肺氣受阻者常配理氣藥;風寒夾濕者,常配怯濕藥。代表方為麻黃湯、桂枝湯、九味羌活湯、小青龍湯等。
麻黃湯
《傷寒論》
組成 麻黃去節(jié),三兩(9g) 桂枝二兩(6g) 杏仁去皮尖,七十個(6g)甘草炙,一兩(3g)
用法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服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將息。
功用 發(fā)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 外感風寒表實證。惡寒發(fā)熱,頭疼身痛,無汗而喘,舌苔薄白,脈浮緊。
方解 本方證病因為外感風寒。風寒束表,營衛(wèi)首當其沖,寒性收引凝滯,致衛(wèi)陽被遏,故惡寒。衛(wèi)氣奮起抗邪,邪正交爭,故發(fā)熱。腠理閉塞,故無汗。衛(wèi)氣受邪,營陰郁滯,經(jīng)脈不通,故頭身疼痛。肺主氣,合皮毛,外邪束表,毛竅閉塞,肺氣不宣,故上逆而咳喘。綜上所述,本方證病機為風寒束表,肺失宣降。
根據(jù)以上病機,治當發(fā)汗解表,宣肺平喘。方中麻黃味苦辛性溫,入肺與膀胱經(jīng),善開揍理,其有發(fā)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故用以為君。桂枝解肌發(fā)表.溫經(jīng)散寒,既可助麻黃發(fā)汗解表,又可溫經(jīng)止痛,透營達衛(wèi)而解除頭身疼痛,用為臣藥。杏仁降利肺氣,與麻黃相配一宣一降.加強止咳平喘之功,為佐藥。炙甘草既可緩和麻桂合用之峻烈,使不致汗出太過而耗傷正氣,是使藥而兼佐藥之用。藥僅四味,但配伍嚴謹,組方得當。徐大椿贊曰;“治太陽諸證,無一味不緊切,所以謂之經(jīng)方?!?div style="height:15px;">
配伍特點 麻黃、桂枝相配,-一發(fā)衛(wèi)氣之郁以開腠理,一透營分之郁以和營衛(wèi),相須為用,以增強發(fā)汗解表之功。
證治要點 以惡寒、發(fā)熱,無汗而喘,脈浮緊為證治要點。
桂枝湯
《傷寒論》
組成 桂枝三兩(9g) 芍藥三兩(9g) 甘草炙,二兩(6g) 生姜三兩(9g)大棗十二枚,擘(3枚)
用法 上五昧,嘆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如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考,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劑。禁生冷、黏滑、五辛、酒酪、臭惡等物。
功用 解肌發(fā)表,調(diào)和營衛(wèi)。
主治 外感風寒表虛證。頭痛發(fā)熱,汗出惡風,鼻鳴干嘔,苔白不渴,脈浮緩或浮弱者。
方解 外感風寒表虛證,《傷寒論》渭之太陽中風,證因風寒束表,營衛(wèi)不和所致。風為陽邪而上行,衛(wèi)為陽氣而主外,同類相召,兩陽相并。風邪鼓動衛(wèi)陽之氣外泄,邪正相爭,故令頭痛、發(fā)熱而衛(wèi)強,即《傷寒論》“陽浮熱自發(fā)”。衛(wèi)傷則固護津液功能減弱,故令汗出而營弱。其惡風者,衛(wèi)氣不能固表之象也。鼻鳴干嘔,乃因肺胃同司肅降,邪擾于衛(wèi),肺胃之氣不利所致。風寒在表應以辛溫發(fā)散而解表,但本方證屬表虛,腠理不固,故以解肌發(fā)表,調(diào)和營衛(wèi),即祛邪調(diào)正兼顧為治。方中桂枝為君,助衛(wèi)陽,通經(jīng)絡,解肌發(fā)表而祛在表之風邪。芍藥為臣,益陰斂營,斂固外泄之營陰。桂芍等量合用,一治衛(wèi)強,一治營弱,散中有收,汗中寓補,使表邪得解,營衛(wèi)凋和。生姜辛溫,即助桂枝辛散表邪,又兼和胃止嘔。大棗甘平,意在益氣補中,且可滋脾生津。姜、棗相配,是為補脾和胃、調(diào)和營衛(wèi)的常用組合。炙甘草調(diào)和藥性為使。
配伍特點 發(fā)中有補,散中有收。辛散而不傷陰,酸斂而不礙邪,解表中寓斂汗養(yǎng)陰之意,和營中有調(diào)衛(wèi)散邪之功。
證治要點 本方以發(fā)熱,惡風,汗出,脈浮緩為證治要點。
7.2 辛涼解表
辛涼解表劑,適用于外感風熱表證。癥見發(fā)熱、有汗、微惡風寒、頭痛、口渴、咽痛、咳嗽、舌苔薄白或兼微黃,脈浮數(shù)等。常用辛涼解表、輕清宣透的藥物,如薄荷、桑葉、菊花、柴胡、牛蒡子、葛根等為主組成的方劑。因其風熱為病,首先犯肺,致肺氣失宣,同時使津液耗傷,壅結(jié)成毒。故此類方劑,每常配清熱解毒、宣肺利咽、生津止渴之品,如銀花、連翹、桔梗、蘆根之類。
桑菊飲
《溫病條辨》
組成 桑葉二錢五分(7.5g) 菊花一錢(3g) 杏仁二錢(6g) 連翹一錢五分(5g) 薄荷八分(2.5g) 桔梗二錢(6g) 甘草生,八分(2.5g) 葦根二錢(6g)
用法 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
功用 疏風清熱,宣肺止咳。
主治 風溫初起。但咳,身熱不甚,口微渴,脈浮數(shù)。
方解 本方主治為風溫初起。所謂風溫是指感受風熱病毒所引起的外感熱病。溫邪上受,首先犯肺,故以咳嗽為主癥。受邪輕淺,敵身不甚熱,口微渴。病機為風溫襲肺,肺失宣降。
根據(jù)以上病機,治以疏風清熱,宣肺止咳。方中桑葉、菊花甘涼清輕,疏散上焦風熱,且桑葉善走肺絡,能清宣肺熱而止咳嗽,同為君藥。薄荷協(xié)桑、菊以疏散上焦風熱;杏仁、桔梗宣肺降氣,而止咳嗽,共為臣藥。連翹苦辛寒而質(zhì)輕,清熱透表;蘆根甘寒,清熱生津止渴,共為佐藥。甘草調(diào)和諸藥,與桔梗相配尚能利咽止咳,為使藥。
證治要點 以咳嗽、發(fā)熱不甚、微渴、脈浮數(shù)為證治要點。
臨床應用及加減變化
l)本方主治風溫初起,邪在肺衛(wèi),以咳嗽為主的風熱表證?!稖夭l辨》稱本方為“辛涼輕劑”,言其藥輕力薄。若邪甚病重者,可仿原方加減。如“二三日不解,氣粗似喘”,是兼氣分有熱,可加石膏、知母;若“肺中熱甚’’,咳嗽較頻,可加黃芩,清熱止咳;口渴者,加天花粉,清熱生津。此外,若肺熱咳甚傷絡,咳痰夾血者,可加白茅根、藕節(jié)、牡丹皮之類涼血止血;若咳痰黃稠,不易咯出者,可加瓜蔞皮、浙貝母之類,清化熱痰。
2)本方能疏風清熱,加決明子、夏枯草加強清解肝經(jīng)風熱之力,可以治療風熱眼疾;加牛蒡子、馬勃、玄參、板藍根、土牛膝,可治乳蛾。
3)本方不僅用于風溫初起,吳塘(鞠通)尚用本方治療感受秋燥,癥見干咳無痰者。此即葉桂(天士)所謂“溫自上受,燥自上傷,理亦相等,均是肺氣受病”之理。
使用注意 風寒咳嗽禁用本方。本方藥味系輕清之品,故不宜久煎;若肺熱甚者,可加味使用本方,否則藥輕病重,難以奏效。
現(xiàn)代研究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本方有顯著的抗病原微生物、解熱、抗炎、祛痰止咳、增強免疫功能及抗過敏作用?,F(xiàn)代臨床主要用于咳嗽明顯而全身中毒癥狀較輕之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氣管炎。發(fā)熱等全身中毒癥狀較重者需加清熱解毒藥方可獲良效。另外,本方還可治療急性扁桃體炎、流行性結(jié)膜炎屬風熱者。
銀翹散
《溫病條辨》
組成 金銀花一兩(15g) 連翹一兩(15g) 苦桔梗六錢(6g) 薄荷六錢(6g) 竹葉四錢(4g) 生甘草五錢(5g) 荊芥穗四錢(4g) 淡豆豉五錢(5g) 牛蒡子六錢(6g)
用法 共杵為散,每服6錢(18g),鮮葦根湯煎,香氣大出,即取服,勿過煮。肺藥取輕清,過煮則味厚入中焦也。病重時約二時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輕者三時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
功用 辛涼透表,清熱解毒。
主治 溫病初起。發(fā)熱無汗或有汗不暢,微惡風寒,頭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紅,苔薄白或微黃,脈浮數(shù)。
方解 溫病初起,邪在衛(wèi)分,邪正相爭,衛(wèi)表開合失司,故發(fā)熱,微惡風寒,無汗或有汗不暢溫邪上犯,故咽痛咳嗽;溫邪傷津則口渴,邪在衛(wèi)分,故舌尖紅,舌苔薄白或微黃,脈浮數(shù)。綜上所述,本方證病機為溫病初起,邪在肺衛(wèi)。
根據(jù)以上病機,治宜辛涼透表,清熱解毒,外散在衛(wèi)之風熱,內(nèi)清在肺之熱毒。方中重用銀花、連翹為君,既有辛涼解表、清熱解毒作用,又具芳香辟穢的功效。在透解衛(wèi)分表邪的同時,兼顧了溫熱病邪多夾穢濁之氣的持點。薄荷、牛蒡子疏散風熱,清利頭目,且可解毒利咽;荊芥穗、淡豆豉辛而微溫,助君藥發(fā)散表邪,透熱外出,此兩藥雖屬辛溫之品,但辛而不烈,溫而不燥,與大隊辛涼藥配伍,可增強辛散透表作用,皆為臣藥。蘆根清熱生津,竹葉清上焦熱,桔梗宣肺止咳化痰,同為佐藥。甘草既可調(diào)和諸藥,又可合枯梗清利咽喉,屬佐使之品。
配伍特點 本方配伍持點有二,一是辛涼之中配以小量辛溫之品,既有利于透邪,又不悖辛涼之旨。二是疏散風邪與清熱解毒并用,具有外散風熱、內(nèi)清熱毒之功。
證治要點 以發(fā)熱,微惡風寒,咽痛,口渴,脈浮數(shù)為辨證要點。
類方比較 本方與桑菊飲同為辛涼解表之劑,同有疏散風熱作用,均可治療溫病初起,二方均有連翹、桔梗、甘草、薄荷、蘆根等五味藥物,但銀翹散中有銀花配伍荊芥穗、豆豉、牛蒡子、竹葉,解表及清熱之功較強,適用于熱邪較重,重在衛(wèi)表之證;桑菊飲中有桑葉、菊花、杏仁,肅肺止咳之功大,適用于衛(wèi)表之邪較輕,重在邪傷肺絡,以咳嗽為主癥,發(fā)熱不重,口微渴者。
7.3 扶正解表
扶正解表劑適用于體質(zhì)索虛而又感受外邪的患者。體質(zhì)素虛包括氣虛、血虛、陰虛、陽虛。這類患者,若單純解表,則正虛不堪發(fā)散,單純補虛,則易留邪,故用藥必須邪正兼顧方可。常以解表劑分別配伍益氣、助陽、滋陰、養(yǎng)血藥物組成方劑,使表證得解,正氣不傷。代表方劑如敗毒散、再造散、參蘇飲,加減葳蕤湯等。
敗毒散
《小兒藥證直訣》
組成 柴胡洗,去蘆 前胡 川芎 枳殼 羌活 獨活 茯苓 桔梗炒 人參各一兩(9g) 甘草半兩(5g)
用法 上為末,每服二錢(6g),入生姜、薄荷煎。
功用 散寒祛濕、益氣解表。
主治 氣虛外感證。憎寒壯熱、頭項強痛、肢體酸痛,無汗,鼻塞聲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滿,舌淡苔白,脈浮而按之無力。
方解 本方所治證候系正氣素虛,又感風寒濕邪所致的氣虛外感證。風寒濕邪郁于肌表,故憎寒壯熱,無汗,頭項強痛,肢體酸痛。風寒犯肺,肺氣失宣,故鼻塞聲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悶,因其正虛氣弱,無力祛邪外出,故脈雖見浮,但重按無力。
根據(jù)以上病機,治宜散寒祛濕,益氣解表。方中羌活、獨活并為君藥,辛溫發(fā)散,通治一身上下之風寒濕邪。川芎行血祛風,柴胡辛散解肌,并為臣藥。桔梗升氣, 枳殼下氣,二藥一升一降,氣機得調(diào),胸悶自除,咳痰減輕。前胡疏風祛痰,茯苓滲濕祛痰,皆為佐藥。甘草調(diào)和諸藥,兼以益氣和中;生姜、薄荷為引,且助解表之功,皆屬佐使之品。配以小量人參補氣,使正氣足則能鼓邪外出,還可使散中有補,不致耗傷真元。
證治要點 以憎寒壯熱,肢體酸痛,無汗,脈浮按之無力為證治要點。
瀉 下 劑
凡以瀉下藥為主組成,具有通便、瀉熱、攻積、逐水等作用,治療里實證的方劑,稱為瀉下劑。屬“八法”中的“下法”。
里實證所及范圍甚廣,包括氣滯、瘀血、停痰、積飲、食滯、便秘、蟲積等諸多有形之邪所引起的病證,本章只討論治療里實便秘和實熱水飲證的方劑,余證治法另見其他專章。
由于病因不同,里實便秘的表現(xiàn)有熱結(jié)、寒結(jié)、燥結(jié)之不同。同時體質(zhì)又有虛、實之差異,故又有正虛里實的情況存在。而水飲內(nèi)停有陽水、陰水之分,本章見證屬水熱互結(jié)的陽水。根據(jù)以上適應證,本章方劑可分為寒下、溫下、潤下、逐水和攻補兼施五類。另外,由于病情有輕重,病程有長短,所以具體應用時,還有峻下、緩下之別。
使用瀉下劑,必待表邪已解,里實已成;若表證未解,里實已成,則應視表里證的輕重,先表后里,或表里雙解;若兼血瘀、蟲積或痰濁,宜分別配伍相應的藥物治之;對老年體虛、孕婦、產(chǎn)婦或正值經(jīng)期,病后傷津以及亡血者,均應慎用或禁用。另外,瀉下劑大都易傷胃氣,故得效即止,懼勿過劑。同時,服藥期問應忌食油膩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以防重傷胃氣。
8.1 寒 下
寒下劑適用于熱結(jié)里實便秘證,癥見大便秘結(jié),脘腹脹滿,疼痛拒按,潮熱譫語,苔黃,脈實等,多以寒下法為治。常以大黃、芒硝瀉熱通便為主,若兼氣滯不行,多配以厚樸、枳實、木香等以行氣導滯,代表方如大承氣湯;若兼水熱互結(jié),則可與甘遂、葶藶子等配用以攻逐利水,代表方如十棗湯。
大承氣湯
《傷寒論》
組成 大黃四兩,酒洗(12g) 厚樸八兩,去皮,炙(15g) 枳實五枚(12g) 芒硝三合(9g)
用法 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內(nèi)大黃,更煮取二升,去滓,內(nèi)芒硝,更上微火一兩沸,分溫再服。得下,余勿服。 J
功用 峻下熱結(jié)。
主治
l)陽明腑實證。大便不通,頻轉(zhuǎn)矢氣,脘腹痞滿,腹痛拒按,按之硬,甚或潮熱譫語,手足撒然汗出,舌苔黃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脈沉實。
2)熱結(jié)旁流。下利清水,色純青,臍腹疼痛,按之堅硬有塊,口舌干燥,脈滑實。
3)里熱實證之熱厥、痙病或發(fā)狂等。
方解 本方主治雖然有三,但以陽明腑實證為中心,其他熱結(jié)旁流,以及里熱實證之熱厥、痙病或發(fā)狂等,與陽明腑實證癥狀雖異,病機則同,皆為實熱積滯內(nèi)結(jié)腸胃,熱盛而津液大傷所致。
陽明主里,統(tǒng)屬胃腸,以通降為順,傳化物而不藏。傷寒之邪人里化熱,或溫熱之邪內(nèi)侵中焦,與胃腸中宿食、燥屎相結(jié),氣機阻滯,腑氣不通,故大便秘結(jié),頻轉(zhuǎn)矢氣,脘腹痞滿疼痛;糟粕結(jié)聚燥屎結(jié)于腸中,故腹痛拒按,按之則硬;熱在陽明,日哺(申至酉時)為陽明旺時,故日哺發(fā)熱,如潮汛之有信;熱擾神明,故神昏譫語;里熱內(nèi)盛,津液被蒸迫外泄,故見汗出;四肢察氣于胃,故手足濺然汗出較為明顯;有形之熱消灼津液,真陰欲竭,故舌苔黃燥,焦黑起刺。以上諸癥前入歸納為“痞、滿、燥、實”四字。“痞”是自覺胸脘有壓重、緊張、悶塞感;“滿”是指脘腹脹滿,按之有抵抗;“燥”是指熱灼津傷,腸中糞便,既燥且堅;“實”是指熱邪與燥屎互結(jié),正盛邪實,大便不暢,腹痛拒按,苔黃,脈實等。
熱結(jié)旁流乃里熱熾盛,燥屎結(jié)于腸中,邪熱蒸迫腸中糞水從旁而下,雖下利清水而腹痛不減。熱厥是由實熱積滯,閉阻于內(nèi),陽氣被遏,不達四肢所致。四肢雖厥而肚腹仍熱,揚手擲足,煩躁不安。熱盛于里,陰液大傷,筋脈失養(yǎng),又可出現(xiàn)抽搐,甚至胸滿口噤,臥不著席,腳攣急之痙病,如邪熱內(nèi)擾,則見神昏,甚至發(fā)狂。
根據(jù)以上實熱積滯內(nèi)結(jié)腸胃,熱盛而津液大傷的病機,治宜峻下熱結(jié),以急下實熱燥結(jié),存陰救陰,即“釜底抽薪,急下存陰”之法。方中首選苦寒之大黃蕩滌胃腸為君,以芒硝咸寒泄熱、潤燥軟堅為臣,與大黃相須而用,助其瀉積泄熱之力。燥實內(nèi)結(jié),腑氣不通,故又佐枳實行氣破結(jié),厚樸下氣消滿,既利肺、胃、大腸之氣而除脘腹痞滿脹痛,又藉其推蕩之力,助硝、黃瀉下熱結(jié)。四藥合用,共奏峻下熱結(jié)之功。
本方峻下熱結(jié),可承順胃氣下行,使塞者通,閉者暢,故名之曰“承氣”。
配伍特點 瀉下與行氣并重,行氣以助攻下,瀉下以助行氣。
證治要點 以數(shù)日不大便,脘腹脹滿,苔黃厚而干,或焦黑燥烈,脈沉數(shù)有力為證治要點。
8.2 溫 下
溫下劑,適用于寒結(jié)里實之證,癥見大便秘結(jié),腹痛喜溫,手足不溫,甚或厥冷,舌苔白膩,脈沉緊等癥。寒凝非溫不散,積滯非下不除,故本類方劑常用瀉下藥大黃配伍溫里藥附子、干姜等組成,如大黃附子湯、溫脾湯。若寒實冷積,暴急發(fā)病者,則多以辛熱峻下的巴豆為主組方,如三物備急丸。
大黃附子湯
《金匱要略》
組成 大黃三兩(12g) 附子三枚,炮(9g) 細辛二兩(3g)
用法 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若強人煮取二升半,分溫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進一服。
功用 溫里散寒,通便止痛。
主治 寒積腹痛。便秘腹痛,脅下偏痛,發(fā)熱,手足不溫,舌苔白膩,脈弦緊。
方解 本方主治寒實冷積,正氣未傷之證。陽氣不足,脾胃虛寒,運化失健,久而成寒積,故腹痛,大便秘結(jié)。脅下偏痛乃寒凝氣滯之象。發(fā)熱乃寒積內(nèi)結(jié),阻遏陽氣,陽氣被郁之故,并非內(nèi)有邪熱,一般在臨床上并不明顯。四肢厥逆乃寒邪內(nèi)侵,陽氣不通,不達四末之故,舌苔白膩,脈緊弦,亦是寒實之象。
寒實內(nèi)結(jié),非溫不散,非下不去,故治以溫里散寒,通便止痛。方中附子大辛大熱,溫里散寒,止腹脅疼痛為君。大黃瀉下通便,蕩滌積滯為臣。細辛辛溫宣通,散寒止痛為佐。綜觀全方,大黃性雖苦寒,但與大量附子相配,則去性存用,三藥合用,共奏溫下之功。
證治要點 以便秘腹痛,手足不溫,舌苔白膩,脈弦緊為證治要點。
8.3 潤 下
潤下劑,適用于腸燥便秘之證。癥見大便秘結(jié),小便短赤,或身熱,口干,腹脹或痛,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等。其成因有二:一是素體火盛,腸胃干燥,或溫燥太過,熱邪傷津而致大便秘結(jié);二是腎陽不足,或病后腎虛、關門不利而致大便秘結(jié)。前者宜潤腸與寒下法同用,如麻仁、杏仁等配伍大黃,代表方如麻子仁丸;后者宜潤下法與溫腎同用,常用溫補滋潤通便藥如肉蓯蓉、當歸等為主組成方劑,代表方如濟川煎等。
麻子仁丸
《傷寒論》
組成 麻子仁二升(20g) 芍藥半斤(9g) 枳實半斤,炙(9g) 大黃一斤(12g)厚樸一尺.炙,去皮(9g)杏仁一升,去皮,熬,別作脂(10g)
用法 六味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漸加,以知為度。
功用 潤腸瀉熱,行氣通便。
主治 脾約證。腸胃燥熱,脾津不足,大便秘結(jié),小便頻數(shù)。
方解 本方主治乃腸胃燥熱,脾津不足之便秘,《傷寒論》稱之為“脾約”。脾主為胃行其津液,今胃中燥熱,脾受約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輸膀胱,而致小便頻數(shù),分利太過,腸失濡潤,故見大便干結(jié)。
根據(jù)“燥者潤之”、“留者攻之”的原則,治以潤腸瀉熱、行氣通便。方中用麻子仁潤腸通便為君藥;大黃苦寒泄熱、攻積通便,杏仁降氣潤腸,白芍養(yǎng)陰和里,共為臣藥;枳實、厚樸下氣破結(jié),加強通便之功為佐;使以蜂蜜、潤燥滑腸。諸藥合而成丸,共奏潤腸通便之功。
本方是在小承氣湯基礎上,減輕大黃、厚樸用量,加質(zhì)潤多脂的麻仁、杏仁、芍藥、蜂蜜而成,一則益陰增液以潤腸通便,二則甘潤之性以減緩小承氣湯攻下之力,而且原書用法中提到“飲服十丸,日三服,漸加”,服用量小,這都說明本方重在緩下,其目的在于潤腸通便。
本方又名麻仁滋脾丸、脾約麻仁丸、脾約丸。名“滋脾”、“脾約”者,都是明喻本方主治胃腸燥熱、脾津不足、“其脾為約”之意。
配伍特點 本方潤而不膩,攻而不峻,具有“攻潤相合”的配伍持點。
證治要點 以大便秘結(jié)、小便頻數(shù)、舌苔微黃為證治要點。
十棗湯
《傷寒論》
組成 芫花熬 甘遂 大戟各等份
用法 三味等份,各別搗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棗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納藥末。強人服一錢匕(2g),羸人服半錢(lg),溫服之,平旦服。若下后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錢。得快下利后,糜粥自養(yǎng)。
功用 攻逐水飲。
主治
l)懸飲??韧傩孛{引痛,心下痞鞭,干嘔短氣,頭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舌苔滑,脈沉弦。
2)水腫。一身悉腫,尤以身半以下為重,腹脹喘滿,二便不利。
方解 本方所治病證,皆由水飲壅盛于里所致。水積脅下、咳唾引痛者,謂之懸飲。水飲迫肺,肺氣不利,故咳唾短氣,水停胸脅,氣機受阻,故胸脅作痛,甚或胸背掣痛不得息。飲為陰邪,隨氣流行,停于心下,氣結(jié)于中,則心下痞硬。水氣犯胃,胃失和降,則見干嘔。水停胸脅,清陽不升,飲邪上擾,則頭痛目眩。脈沉主里,弦主飲、主痛。所謂實水即水腫屬實證者。水濕壅盛,停積脘腹,上下充斥,內(nèi)外泛溢,故一身悉腫。濕性重濁,其性下趨,故身腫下半身為重,水濕內(nèi)積,攻竄上迫,則肺氣壅實不降,阻滯氣機則腑氣不暢、氣化不行,故腫脹喘滿、二便不利。
以上二證,臨床表現(xiàn)雖異,而水飲內(nèi)積、邪正俱實則同,懼非一般化飲滲濕之劑所能勝任,治必峻劑攻逐。方中甘遂善行經(jīng)隧之水,大戟善泄臟腑之水,芫花善除胸脅伏飲痰癖,三者皆峻,各有專攻,合而用之,相須相濟,逐水飲、除積聚、消腫滿之功甚著,經(jīng)隧、臟腑、胸脅積水皆能攻逐。然三者秉性毒峻,大凡毒藥治病,峻劑攻邪,最易傷人正氣,損害脾胃,故配大棗肥者十枚煎湯去滓后溫服,意在大棗之甘,益氣和中護胃,緩和三藥峻毒,一則使逐水而不傷正氣, 再則減少藥后不良反應。
證治要點 以咳唾胸脅引痛,或水腫腹脹,二便不利、脈沉弦為證治要點。
和 解 劑
凡具有和解少陽、調(diào)和肝脾、調(diào)和寒熱、表里雙解等作用,治療傷寒邪在少陽、肝脾不和、寒熱錯雜以及表里同病的方劑,統(tǒng)稱和解劑,屬于“八法”中的“和法”。
和解劑原為治療邪入少陽而設,少陽屬膽,位于半里半表,既不宜發(fā)汗,又不宜吐下,惟有和解一法講為適當。然膽附于肝,互為表里,肝膽二經(jīng)發(fā)病可相互影響,且肝膽疾病又可累及脾胃,導致肝脾不和,如脅脹或痛、脘脹腹痛、神疲食少,大便搪泄,脈弦緩等。若中氣虛弱,寒熱互結(jié),又可導致腸胃不和,癥見心下痞滿,嘔吐下利等。此外,表證末除,里證又急者,僅解表而里證不去,治其里而外邪難解。故和解劑除和解少陽以治少陽病外,還包括調(diào)和肝脾以治肝郁脾虛,調(diào)和寒熱以治寒熱互結(jié),表里雙解以治表里同病,所以本章方劑可分為和解少陽、調(diào)和肝脾、調(diào)和寒熱、表里雙解四類。
和方之制,和其不和也。故凡病兼虛者,補而和之;兼滯者,行而和之;兼寒者,溫而和之;兼熱者.涼而和之;兼表者,散而和之;兼實者,攻而和之。凡邪在肌表,或邪已入里,陽明熱盛者,皆不宜使用和解劑。
9.1 和解少陽
和解少陽劑,適用于傷寒邪在少陽證,癥見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以及口苦、咽干、目眩、脈弦等。常用柴胡與黃芩或青蒿相配的主組方。兼有氣虛者,佐以益氣扶正之品,以防邪深入;若兼濕邪者,佐以通利濕濁之品,導邪下泄。代表方如小柴胡湯, 蒿芩清膽湯。
另外,瘧疾由邪伏膜原所致,以往來寒熱為主癥。膜原居半表半里,古人亦有“癥不離少陽”之說,所以本節(jié)方劑亦可用于治療瘧疾。但瘧疾有多種證候,治法與方劑也不是和解劑所能概括,仍應根據(jù)證候予以辨證選用恰當?shù)闹畏ㄅc方劑。
小柴胡湯
《傷寒論》
組成 柴胡半斤(24g) 黃芩三兩(9g) 人參三兩(9g) 甘草三兩炙(6g)半夏半斤,洗(9g) 生姜三兩,切(9g) 大棗十二枚,擘(4枚)
用法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 和解少陽。
主治
l)傷寒少陽證。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
干,目眩,舌苔薄白,脈弦者。
2)婦人熱入血室。經(jīng)水適斷,寒熱發(fā)作有時;以及瘧疾、黃疸等病而見少陽證者。
方解 本方為和解少陽,治療少陽證之主方。少陽為三陽之樞,一旦邪犯少陽,徘徊于半表半里之間,外與陽爭而為寒,內(nèi)與陰爭而為熱,故往來寒熱,為少陽證之典型癥狀。少陽經(jīng)脈起于目銳眥,下耳后,入耳中,其支者,會缺盆,下胸中,貫膈循脅,絡肝屬膽,故邪在少陽,經(jīng)氣不利,郁而化熱,故見口苦、咽干、目眩、胸脅苦滿之癥。肝膽郁熱不解,橫逆犯胃,胃失和降,故見心中煩熱,喜嘔,嘿嘿不欲飲食。舌苔薄白,是邪在半表半里,未入里化熱之征。脈弦是肝膽為病,少陽經(jīng)氣郁滯,不得疏泄之主脈。若婦人經(jīng)期感受風邪,而寒熱發(fā)作有時,系邪熱內(nèi)傳,熱與血結(jié),故經(jīng)水不當斷而斷。
根據(jù)以上病機,治療之法,宜和解少陽。方中柴胡味苦平微寒,主升主散,為少陽經(jīng)專藥,用之輕清升散,可清透少陽半里之邪從外而解,重用為君;黃芩味苦寒,善清少陽相火,使半里之邪,得以內(nèi)徹,故為臣藥;君臣配合,一散一清,共解少陽半表半里之邪。膽氣犯胃,胃失和降,佐以半夏、生姜和胃降逆。人參、甘草、大棗益氣和中,既扶正以助黃疸祛邪,又實里以防邪入,亦為佐藥,甘草又能調(diào)和諸藥為使。
配伍特點 以祛邪為主,兼顧正氣,以和解少陽為主,兼和胃氣,使邪氣得解,樞機得利,脾胃調(diào)和,則諸證自除。
證治要點 以往來寒熱,胸脅苦滿,苔白,脈弦為證治要點。
9.2 調(diào)和肝脾
調(diào)和肝脾劑,適用于肝脾不和的病證。其證多由肝氣郁結(jié),橫犯脾土,或因脾虛不充,肝失疏泄,而肝木乘脾,以致脘腹胸脅脹痛,神疲食少,月經(jīng)不調(diào),腹痛泄瀉,以及手足不溫等證。常用疏肝理氣藥如柴胡、枳殼、陳皮等,與健脾藥如白術、茯苓、甘草等配伍組方。代表方如四逆散、逍遙散。
四逆散
《傷寒論》
組成 甘草炙(6g) 枳實破,水漬,炙干(6g) 柴胡(6g) 芍藥(6g)各十份
用法 上四味,島篩,白飲和,服方寸匕(3g),日三服。
功用 透邪解郁 疏肝理氣。
主治
l)陽郁厥逆證 手足不溫,或身微熱.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痛或泄利,脈弦。
2)肝脾不和證 脅肋脹悶,骯腹疼痛.脈弦等。
方解 本方在《方寒淪》中主冶“少陰病,四逆”。四逆證成因不一,見證亦各有區(qū)別。本證緣于邪傳經(jīng)入里,氣機為之郁滯,不得疏泄,導致陽氣內(nèi)郁,不能達于四末,而見手足不溫,屬于熱厥或陽厥之范疇.與陽衰陰盛的四肢厥逆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正如李中梓(士材)所說“此證雖云四逆,必不甚冷,或指頭微溫,或脈不沉微,乃陰中涵陽之證,惟氣不宣通,是為逆冷?!备斡羝t氣不宣通,不通則痛,故脘腹或胸脅痛;肝郁脾滯不能升清降濁,是以瀉利下重;肝失疏泄,脾失健運,影響水道通調(diào)或及于心,或及于肺,則病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
根據(jù)以上肝郁氣滯、肝脾不和的病機,治以透邪解郁,疏肝理脾。方中柴胡入肝、膽經(jīng),升發(fā)陽氣,疏肝解郁,透邪外出,為君藥。芍藥斂陰養(yǎng)血,柔肝止痛,與柴胡合用,斂陰合陽,條達肝氣,且可使柴胡升散而無劫陰傷血之弊。佐以枳實理氣解郁,泄熱破結(jié),與柴胡為伍,一升一降,加強調(diào)暢氣機之功,共奏升清降濁之效;與芍藥相合,可理氣血,治腹痛煩滿。使與甘草,益氣和中,調(diào)和諸藥,與芍藥相合,更能緩急止痛。四藥合用,共奏透邪解郁,疏肝理脾,和中緩急之功。
配伍特點 一散一斂,舒陽氣而和陰氣,且升散而無劫陰之弊,一升一降,調(diào)暢氣機,共奏升清降濁之效。
證治要點 以手足不溫,或脅肋疼痛,脈弦為證治要點。
逍遙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 甘草微炙赤,半兩(4.5g) 當歸去苗,銼,微炒 茯苓去皮,白者 芍藥 白術 柴胡去苗,各一兩(9g)
用法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6g),水一大盞,燒生姜一塊切破,薄荷少許,同煎至七分,去渣熱服,不拘時候。
功用 疏肝解郁,養(yǎng)血健脾。
主治 肝郁血虛脾弱證。兩脅作痛,頭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往來寒熱,或月經(jīng)不調(diào),乳房脹痛,脈弦而虛者。
方解 本方是為肝郁血虛,脾失健運之證而設。肝主藏血,體陰而用陽,主疏泄,喜條達而惡抑郁,脾主運化,為氣血生化之源,木土相關,常相互影響。若七情郁結(jié),肝失調(diào)達,肝氣郁結(jié)而乘脾,思慮過度,陰血暗耗,或脾失健運,營血化生不足而不能濡養(yǎng)肝體,肝氣橫逆,于是形成木不疏土、土不榮木的變化。足厥陰肝經(jīng)“布脅肋,循喉嚨之后,上入頑顆,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于巔”,故肝郁血虛則兩脅作痛,頭痛目眩;郁而化火,故口燥咽干;肝藏血,主疏泄,肝郁血虛在婦女則可見月經(jīng)不調(diào),乳房脹痛。脾失健運則見神疲食少。脾為營之本,胃為衛(wèi)之源,脾胃虛弱則營衛(wèi)受損,不能調(diào)和而致往來寒熱。
根據(jù)以上分析,本方證病機是肝郁血虛,脾失健運,重點是肝郁,故治宜疏肝解郁,養(yǎng)血健脾。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以順肝性,使肝氣得以條達為君。當歸、白芍養(yǎng)血柔肝,補肝體而助肝用,使血和則肝和,血充則肝柔,共為臣藥。白術、茯苓益氣健脾,使營血生化有源。炙甘草益氣和中,又可助茯苓、白術以健脾氣,又可配白芍以緩急止痛。用薄荷、生姜者,意取薄荷辛散之性,助柴胡以疏散郁之氣,透達肝經(jīng)郁熱,生姜煨過,降逆和中,且能辛散達郁,俱為佐藥。柴胡為肝經(jīng)引經(jīng)藥,又兼使藥之用。諸藥配伍,氣血兼顧,肝脾共調(diào),立法全面,用
藥周到,故為調(diào)和肝脾之名方。
配伍持點 一是疏肝與養(yǎng)血并施,使血和則肝和,血充則肝柔;二是柔肝與
鍵脾相配,實脾土而御木侮,木榮則土旺,為氣血兼顧,肝脾共調(diào)之方。
證治要點 以兩脅作痛,神疲食少,月經(jīng)不調(diào),脈弦而虛為證治要點。
9.3 調(diào)和腸胃
調(diào)和腸胃劑適用于邪犯腸胃,寒熱夾雜,升降失常而致心下痞滿,惡心嘔吐,脘腹脹滿,腸鳴下利等癥。常用干姜、黃芩、黃連、半夏等辛開苦降為主,配以人參、甘草補氣和中組成方劑,代表方如半夏瀉心湯。
半夏瀉心`湯
《傷寒論》
組成 半夏半升,洗(12g) 黃芩 干姜 人參各三兩(9g) 黃連一兩(3g) 大棗十二枚,擘(4枚) 甘草三兩,炙(9g)
用法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 寒熱平調(diào),散結(jié)除痞。
主治 寒熱互結(jié)之痞證。心下痞,但滿而不痛,或嘔吐,腸鳴下利,舌苔膩而微黃。
方解 本方在《傷寒論》原系小柴胡湯證誤下,損傷中陽,少陽之邪乘虛入內(nèi)而致寒熱互結(jié)的心下痞證。胃居中焦,為陰陽升降之樞紐,中氣虛弱,寒熱互結(jié),遂成痞證。滿而不痛者,未與有形之邪博結(jié)也;中氣既傷,升降失常,故上見嘔吐,下見腸鳴下利。
; 根據(jù)以上病機,治宜調(diào)其寒熱,益氣和胃,散結(jié)除痞之法。方中以辛溫之半夏為君,辛開散結(jié),苦降止嘔。臣以辛溫之干姜溫中散寒。再用苦寒的黃芩、黃連泄熱開痞。四藥相配共成寒熱平調(diào)、辛開苦降之劑。脾胃俱虛,當有所補,故用人參、大棗為佐,甘溫益氣,以補脾虛。使用甘草補脾和中,調(diào)和諸藥??v觀其組成,乃小柴胡湯去柴胡、生姜加黃連、干姜而成。
配伍特點 寒熱并用以和其陰陽,苦辛合用以調(diào)其升降,補瀉兼施以顧其虛實,為本方的配伍持點。
證治要點 以心下痞滿,嘔吐瀉利,苔膩微黃為證治要點。
9.4 表里雙解
表里雙解劑適用于表里同病,表里同病有表寒里熱,表熱里寒,表實里虛,表虛里實以及表里俱寒,表里俱熱,表里俱虛,表里俱實等多種情況,本節(jié)主要選取治療外有表證.里有寒癥以及表證未解,里熱已熾證候的方劑,常用解表藥配合相應攻下藥、清熱藥組成。代表方劑有大柴胡湯、葛根芩連湯等。
大柴胡湯
《金匱要略》
組成 柴胡半斤(12g) 黃芩三兩(9g) 芍藥三兩(9g) 半夏半斤(12g) 生姜五兩(15g) 枳實四枚炙(9g) 大棗十二枚 大黃二兩(6g)
用法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 和解少陽,內(nèi)瀉熱結(jié)。
主治 少陽陽明合病。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嘔不止,郁郁微煩,心下痞硬,或心下滿痛,大便不解或下利,舌苔黃,脈弦數(shù)有力者。
方解 本方主治少陽與陽明合病,以少陽為主的病證。邪在少陽,故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嘔不止與郁郁微煩,則較小柴胡湯證之心煩喜嘔為重,心下痞硬或滿痛、便秘、苔黃、脈弦數(shù)有力,為邪人陽明,化熱成實之象,若里氣壅實,升降不利,里熱下迫,大腸傳導失司,又可見協(xié)熱下利之熱結(jié)旁流征象。
由上可見,本方證乃邪犯少陽,陽明兩經(jīng),癥兼少陽、陽明之候。病在少陽,本應禁下,但在邪熱內(nèi)結(jié),胃象已實的情況下,必須表里兼顧,故治以和解少陽,內(nèi)瀉熱結(jié)。方中柴胡專入少陽,疏邪透表為君藥。配黃芩和解清熱,以除少陽之邪,輕用大黃并配枳實,內(nèi)瀉陽明熱結(jié),又兼行氣消痞,共為臣藥。芍藥緩急止痛,配大黃可治腹中實癰,配枳實可調(diào)和氣血;半夏和胃降逆,重用生姜,止嘔之功更著,以治嘔逆不止;大棗和生姜相配,能和營衛(wèi)而行津液,并調(diào)和諸藥為使藥。
本方系小柴胡湯去人參、甘草,加大黃、枳實、芍藥而成,亦是小柴胡湯與小承氣湯兩方加減合成,茲將上方加減之具體藥物及其意義分析如下。
因少陽之邪漸次傳里.陽明實熱已結(jié),且正氣不虛,故不用小柴胡湯之人參、甘草,嘔逆不止,故重用小柴胡湯之生姜,以加強止嘔之功,且生姜還有協(xié)柴胡加強散邪之功。本方治證雖有陽明熱結(jié),然其僅心下痞硬滿痛,而未涉及全腹,可見其程度較輕,故方中僅用小承氣湯之半(大黃用量減半,并去厚樸),加芍藥主要是為了加強本方緩急止痛之功。
配伍特點 和解少陽之中寓內(nèi)瀉陽明之用,既不悖少陽禁下之旨,又表里同治,使少陽與陽明得以雙解。
證治要點 以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心下滿痛,嘔吐,苔黃,脈弦數(shù)有力為證治要點。
溫 里 劑
凡以溫熱藥為主組成,具有溫里助陽、散寒通脈作用,能清除臟腑、經(jīng)絡間的寒邪,用以治療陰寒在里的方劑,統(tǒng)稱溫里劑,屬于''八法”中溫法的范疇。
里寒證是與表寒證相對而言的,專指寒在臟腑、經(jīng)絡間的病證,其中有因 體陽虛寒從中生者;有因外寒直中,深人臟腑、經(jīng)絡者;有因誤治邪陷,表乘虛人里者;有因過用寒涼,損傷陽氣者,但總不外外寒人里與寒邪內(nèi)生兩方面無論內(nèi)生之寒,還是外人之寒,都必然會引起經(jīng)脈的收引和氣、血、津液的凝澀呈現(xiàn)出氣血運行不暢,津液輸布失調(diào)等諸多病理變化,故里寒證不僅有但寒不熱喜暖倦臥,口淡不渴,小便清冷,苔白脈沉的一般見癥,還會因氣血不得流暢, 液不能溫化而出現(xiàn)諸如疼痛、吐利、痰飲、血瘀等病變。故溫法常與理氣、活血怯濕、化飲、治痰等法合用。里寒之證,五臟六腑皆可出現(xiàn),且有在臟腑與在經(jīng)絡之別,其病機同中有異,具體治法也有所不同。本章方劑重點討論脾胃虛寒、 中陽氣衰亡和經(jīng)絡寒凝所致的病證,故相應分為溫中怯寒、回陽救逆、溫經(jīng)散寒三類,至于溫法與其他治法結(jié)合治療里寒證所涉及的方劑,可參閱有關章節(jié)。
使用溫里劑,應仔細辨明寒熱、真假。內(nèi)真熱外假寒之證,切不可誤投溫 之劑,以防火上添油。陰寒太盛服熱藥人口即吐者,可熱藥冷服,或少佐寒涼 品,以為反佐之用。本類方劑用藥多為辛熱溫燥之品,對于素體陰虛或有失血 傷者,不可過劑,以防劫陰動血,或使寒去熱生。若素體陽氣虛弱,經(jīng)用本劑治療后,里寒雖去而陽氣尚虛者,可配合補益劑治療。至于四時寒暑,地土方隅, 須作為遣藥定量之參考。
ll.l 溫中祛寒
溫中怯寒劑,適用于中焦虛寒證。脾胃屬土,位居中州,主受納,腐熟水谷運化轉(zhuǎn)輸精微,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總司入體之氣機升降。中焦虛寒 胃失受納,脾失運化,升降失司,化源不足。癥見脘腹冷痛,嘔吐瀉利,食欲不振,肢體倦怠,手足不溫,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脈沉細、沉緊或沉弦等。常用干姜、吳榮英、蜀椒、生姜等配伍補氣健脾藥組成方劑。代表方劑有理中丸,吳萊萸湯,小建中湯、大建中湯等。
理中丸
《傷寒論》
組成 人參 千姜 甘草炙 白術各三兩各。,
用法 上四味,搗篩,蜜和為丸,如雞子黃許大,以沸湯數(shù)合和--丸研碎溫服之。日三服,夜二服。腹中未熱,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湯。湯法:以四味依兩數(shù)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日三服。服湯后,如食頃,飲熱粥一升許,微自溫,勿發(fā)揭衣被。
功用 溫中散寒,補氣健脾。
主治 脾胃虛寒證。脘腹疼痛,喜溫喜按,自利不渴,畏寒肢冷,嘔吐,不欲飲食,舌淡苔白,脈沉細;或陽虛失血;或小兒慢驚;或病后喜唾涎沫;或霍亂吐瀉,以及胸痹等由中焦虛寒所致者。
才解 本方治療乃中虛有寒,不能運化,升降失常,清濁相干所致的脾胃虛寒證。中焦虛寒,升降失職,故為吐利腹痛,不欲飲食,甚則霍亂吐瀉,舌淡苔白脈沉細等。陽虛失血,乃脾陽虛弱,血失所統(tǒng),離經(jīng)妄行之故。小兒慢驚_曾、由先天不足,后天失調(diào)或過服寒涼之品,或大病后調(diào)理不善,戕傷脾胃陽氣,致土衰不能榮木,木虛不能養(yǎng)筋所致。病后喜唾涎沫,久久不已,是脾氣虛寒,不能攝津,津上溢于口所致。胸痹乃由上焦陽氣不足,陰寒之邪上乘胸中之氣痹而不通所致。
綜觀本方,雖治多病,究其實質(zhì),,總不離中焦虛寒,故可異病同治,以溫中散寒、補氣健脾。方以千姜辛溫大熱,溫中怯寒為君,配伍入?yún)匮a元氣,振奮脾胃納運為臣。君臣配伍,甘溫益氣,辛甘助陽,溫而兼補,除中焦虛寒之功大增。脾陽不足,脾氣不運,水濕易生,敵佐以白術,甘苦性溫,健脾燥濕。炙甘草甘溫益氣,健脾和中,又能調(diào)和諸藥,為佐使之藥。諸藥合用,使中焦陽氣振奮,脾胃納運升降得以調(diào)理,統(tǒng)血攝液之力得以增強,吐利腹痛、失血喜唾諸癥自愈,實為一首溫補脾胃之圣劑。
配伍特點 全方藥共四昧,藥少力專。干姜配人參,是一溫一補,溫補并行,以溫為主。干姜配白術,是一溫一燥,溫中燥濕,正是脾之所喜。人參配白術,又是一補一燥,補氣燥濕,可復脾之運化。如此組方,溫、補、燥并行不悖,相須相濟,可使寒濕去,陽氣復,中虛得補,健運有權(quán),中焦虛寒之證,自可得解。
證治要點 以中焦虛寒所致之冷痛吐利為主癥;以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脈沉遲或沉細為證治要點。
11.2 回陽救逆
回陽救逆劑,適用于心腎陽衰,陰寒內(nèi)盛或內(nèi)外俱寒,甚則陰盛格陽或戴陽虱腎陽乃一身陽氣之根,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病至心腎陽衰,多為陰寒極盛,真陽將亡之重證。臨床多表現(xiàn)為四肢厥逆,畏寒蜷臥,嘔吐腹痛,下利清谷,精神委靡,脈沉微細,或冷汗淋漓,脈微欲絕等全身性陰寒癥狀。甚至陰盛格陽于外,或虛陽浮越于上,而見身熱干嘔煩躁,兩額淡紅如妝等真寒假熱征象。此時,非大劑溫熱不足以驅(qū)散陰寒,回陽復脈,挽救危亡。故常用附子、干姜、肉桂等為主組成方劑。若出現(xiàn)亡陽氣脫者,又須與補氣藥入?yún)⑾嗯?。若陽氣衰微,陰盛逼陽,陽浮于上或格陽于外,須少佐寒涼之品,以為反佐,或采用冷服法亦可防邪甚拒藥。代表方劑有四逆湯,回陽救急湯。
四逆湯
《傷寒論》
組成 附子生用,去皮、碎15g、 干姜8g、 甘草炙6g
主治:少陰病。四肢厥逆,惡寒倦臥,嘔吐不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脈微;或太陽病誤汗亡陽。
功用:回陽救逆
附子 君藥 溫腎壯陽,祛寒救逆
干姜 臣 溫中散寒,助陽通脈
炙甘草 佐使 補脾胃,調(diào)諸藥,緩姜附燥烈辛散之性,解附子毒
配伍特點一、取姜附大辛大熱之品,協(xié)同相須,加強破陰復陽之力。二、附子、干姜一君一臣,脾腎兩顧,既壯先天腎陽,又溫后天脾陽,脾腎之陽共建; 三、峻中寓緩,使破陰復陽而無辛烈暴散之虞。
第三節(jié) 溫經(jīng)散寒
適用于寒邪凝滯經(jīng)絡諸證。本類證候,多由陽氣外虛,營血內(nèi)弱,復為寒侵,經(jīng)脈滯澀,血行不暢。癥見手足不溫,肢體痹痛,肌膚麻木,關節(jié)屈伸不利,或發(fā)為陰疽。
當歸四逆湯
《傷寒論》
當歸12g、 桂枝去皮9g、芍藥9g、細辛3g、甘草炙6g、 通草6g、 大棗25枚
功效:溫經(jīng)散寒,養(yǎng)血通脈
主治:血虛寒厥證。手足厥寒,口不渴,或腰、股、腿、足疼痛,舌淡苔白,脈沉細或細而欲絕。
當歸三兩(15g) 桂枝三兩(15g)君藥補血和血、溫通血脈,白芍:養(yǎng)血和營和當歸補益營血,和桂枝內(nèi)和氣血,細辛溫經(jīng)散寒,通草通暢經(jīng)脈,大棗益氣健脾養(yǎng)血,甘草益氣健脾,調(diào)和諸藥。
四君子湯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 人參去蘆 白術 茯苓去皮'婦, 甘草炙各等份
用法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15g),水一盞,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時候;入鹽少許,白湯點亦得。
功用 益氣健脾。
主治 脾胃氣虛證。面色曉白,語音低微,氣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脈虛弱。
方解 方中人參甘溫,益氣補虛為君。白術苦甘溫,健脾燥濕為臣,扶助運化,合人參益氣健脾,為順脾喜燥惡濕之性,佐以茯苓滲濕健脾。苓術平溫合用健脾祛濕愈力。炙甘草益氣調(diào)中為使。四藥合用,共奏益氣健啤之功。方名四君子,以取其作用平和之意。
配伍特點 以補氣藥與健脾祛濕藥結(jié)合運用,而以補氣為主,使脾胃健運,則濕濁亦除。
證治要點 以面色毗白,食少,氣短,四肢無力,舌淡苔白,脈虛弱為證治要點。
附方
l)異功散(〈〈小兒藥證直訣〉〉:即四君子湯加陳皮各等各6g,上為細末,每服二錢(69),水一盞,加生姜五片,大棗二個,同煎至七分,食前溫服,量多少與之。功用:益氣健脾,行氣化滯。主治:脾胃氣虛兼氣滯證。飲食減少,大便塘薄,胸脘痞悶不舒,或嘔吐泄瀉等?,F(xiàn)用于小兒消化不良屬脾虛氣滯者。
2)六君子湯(《醫(yī)學正傳〉〉:即四君子湯加陳皮3g,半夏4.5g,上為細末,作一服,加大棗二枚,生姜三片,新汲水煎服。功用:益氣健脾,燥濕化痰。主治:脾胃氣虛兼痰濕證。食少便塘,胸脘痞悶,嘔逆。
3)香砂六君子湯(《古今名醫(yī)方論〉〉):人參3g, 白術6g,茯苓6g,甘草2g, 陳皮2.5g,半夏3g, 砂仁2.5g,木香2g,上加生姜6g,水煎服。功用:益氣化痰,行氣溫中。主治:脾胃氣虛,痰阻氣滯證。嘔吐痞悶,不思飲食,脘腹脹痛,消瘦倦怠,或氣虛腫滿。
4)保元湯(《博愛心鑒〉〉):黃芪9g,人參3g,炙甘草3g,肉桂1.5g,(原書無用量,今據(jù)《景岳全書》補) ,上加生姜一片,水煎,不拘時服。功用:益氣溫陽。主治:虛損勞怯,元氣不足。倦怠乏力,少氣畏寒,以及小兒痘瘡,陽虛頂陷,不能發(fā)起灌漿者。
以上四方均為四君子湯加味而成。異功散益陳皮側(cè)重于益氣健脾,行氣化滯,適用于脾胃氣虛兼氣滯證;六君子湯配半夏、陳皮,重在益氣和胃,燥濕化痰,適用于脾胃氣虛兼有氣逆或痰濕證;香砂六君子湯伍半夏、陳皮、木香、砂仁,功在益氣和胃,行氣溫中,適用于脾胃氣虛,寒濕氣滯證。三方配伍的共同點均為補氣藥與行氣化痰藥相配,使補氣而不滯氣,消除痰濕的停留,促進脾胃的運化,宜于脾胃氣虛兼有氣滯痰濕中阻之證。保元湯中應用補氣藥為主,配伍少量肉桂以助陽,功能益氣溫陽,適用于小兒元氣不足諸證。
12.2 補 血
補血劑適用于血虛的病證。心主血,肝藏血,脾統(tǒng)血,故血虛往往影響它臟的功能而表現(xiàn)為面色萎黃,頭暈目眩,唇爪色淡,心悸怔忡,月經(jīng)不調(diào),舌淡脈細等癥狀。常用補血藥如熟地、當歸、芍藥、阿膠、龍眼肉等,氣能生血,血瘀則氣滯,又因為血易因虛而滯,故常常與補氣、活血、理氣之品相配,
四物湯
《仙授理傷續(xù)斷秘方》
組成 熟生地12g、 當歸9g、白芍藥9g、川芎6g
用法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159),水一盞半煎至七分空心熱服。
功用 補血和血。
主治 營血虛滯證。心悸失眠,頭暈目眩,面色無華,婦人月經(jīng)不調(diào),量少或經(jīng)閉不行,臍腹作痛,舌淡,脈細弦或細澀。
方解 方中熟地甘溫味厚,而質(zhì)柔潤,長于滋陰養(yǎng)血,用為君藥。臣以當歸補血養(yǎng)肝,和血調(diào)經(jīng),佐以白芍柔肝和營,川芎活血行氣,調(diào)暢氣血。四物相配,補而不滯,滋而不膩,養(yǎng)血活血,可使營血調(diào)和。
配伍特點 方中地、芍為陰柔之品,與辛溫的歸、芎相配,則補血而不滯血,和血而不傷血。
證治要點 以頭暈心悸,面色無華,舌淡,脈細為證治要點。
本方原治外傷瘀血作痛,《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用于婦人諸疾。本方是補血的主方,又是調(diào)經(jīng)的要劑。蒲輔周說:“凡血瘀者,俱改白芍為赤芍,血熱者,改熟地為生地,川芎量宜小,大約為當歸之半,地黃為當歸之二倍?!标栔魇柰ǎ幹魇諗z,如果歸、芎之用量重于地、芍,則陽勝于陰,陰從陽化而主疏通;若地、芍之用量大于歸、芎,則陰勝于陽,陽從陰化而主收攝,使肝藏血而止崩漏,若地、芍與歸、芎用量相等,疏通與生血、藏血功能均衡,又可行血、養(yǎng)血、潤燥。汪昂說:“四物地、芍、歸、芎用量相等,血家百病此方通?!闭f明本方不是單純的補血方劑,而是血虛能補、血燥能潤、血溢能止、血瘀能行的調(diào)血方劑。
12.3 氣血雙補
氣血雙補劑,適用于氣血兩虛的病證。癥見面色無華,頭暈目眩,心悸,食少倦怠,氣短懶言,舌淡,脈虛無力等。常用補氣藥如入?yún)?、黃芪、白術等與補血藥如當歸、熟地、白芍、阿膠等共同組成方劑。代表方如八珍湯等。
代表方劑
八珍湯
《正題類要》
組成 人參 白術 白茯苓 當歸 川芎 白芍藥 熟地黃各9g、甘草炙5g
用法 加生姜二片,大棗五枚,水煎服。
功用 益氣補血。
主治 氣血兩虛證。面色蒼白或萎黃,頭暈目眩,四肢倦怠,氣短,心悸怔忡,飲食減少,舌淡苔薄白,脈細弱或虛大無力。
方解 方用四君子湯合四物湯加姜、棗而成,人參、熟地,益氣補血,共為君藥。白術、茯苓健脾利濕,助人參益氣健脾,當歸、白芍養(yǎng)血和營,助熟地補益陰血,共為臣藥。佐以川芎人血分,活血行氣, 補而不滯,炙甘草益氣和中,姜、棗調(diào)補脾胃。諸藥合用,共收益氣補血之功。
證治要點:以氣短乏力,心、悸失眠,頭目眩暈,舌淡脈細無力為證治要點。
l)十全大補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人參6g、肉桂去粗皮3g、川芎6g、地黃洗酒蒸,焙12g、茯苓9g、白術焙9g、甘草炙3g、黃芪去蘆12g、川當歸洗,去蘆9g、白芍9g,上為細末,每服9g,用水一盞,加生姜三片,棗子二個,同煎至七分,不拘時候溫服。功用:溫補氣血。主治:氣血不足,飲食減少,久病體虛,腰膝無力,面色萎黃,精神倦怠,以及瘡瘍不斂,婦女崩漏等。
12.4 補 陰
補陰劑適用于陰虛的病證。陰虛病證常與五臟皆有關系,而與肝、腎關系最為密切。每以形體消瘦,頭暈耳鳴,虛煩失眠,腰腿酸軟,舌紅少苔,脈細或細數(shù)等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常用補陰藥如熟地、麥冬、沙參、阿膠、龜板等為主組成,由于陰虛易從熱化,故常應配伍清熱降火之品,或滋水潛陽之品。陰虛火旺者,配伍降火藥。此外,根據(jù)兼夾證和藥物持性的不同,有時常配補陽、理氣、健脾滲濕之品。常用代表方有六味地黃丸、大補陰丸、炙甘草湯、一貫煎等。
六味地黃丸(原名地黃丸)
《小兒藥證直訣》
組成 熟地黃24g、 山萸肉、干山藥各12g、澤瀉 、牡丹皮、茯苓去皮各9g
用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空腹溫水化下三丸。
功用 滋陰補腎。
主治 腎陰虛證。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盜汗,遺精,消渴,骨蒸潮熱,手足心熱,舌燥咽痛,牙齒動搖,足跟作痛,小便淋漓,以及小兒囟門不合,舌紅少苔,脈沉細數(shù)。
方解 方中重用熟地滋陰填髓,大補真陰,為君藥;山英肉溫補肝腎而固精,山藥健脾即腎益精,共為臣藥,三藥合用稱為三補,君臣相合,滋腎、養(yǎng)肝、益脾,三陰并補,以腎為主。腎陰虧損,虛火上炎,則腎濁不降,故佐澤瀉制水滲濕而琺腎中邪水,且防熟地之滋膩戀邪;丹皮清熱除肝火而瀉陰中伏火,并制山茱萸之溫澀;茯苓淡滲脾濕,并助山藥之健運,三藥稱為三瀉,滲濕濁、清虛熱,平其偏勝以治標,均為佐藥。諸藥相配,滋而不寒,溫而不燥,標本兼顧,以瀉助補,共成滋陰壯水之劑。
配伍特點 本方的配伍待點有二,一為三補三瀉,補中寓瀉,以補為主,補不留邪,滋而不膩;二為肝、脾、腎三陰并補,而以補腎陰為主。
證治要點 以腰膝酸軟,頭暈目眩,口燥咽干,舌紅少苔,脈沉細數(shù)為證治要點。
l)本方由錢乙從《金匱要略》的腎氣丸減桂枝、附子而成,原方主治小兒 “五遲’’(即小兒立遲、行遲、發(fā)遲、齒遲、語遲,多由先天發(fā)育不良所致)。后世廣泛用于腎陰虧虛的各種病證。若陰虛而火旺甚者,加知母、玄參、黃柏等以加強清熱降火之功。兼有脾虛氣滯者,加焦白術、砂仁、陳皮等以防礙氣滯脾。腰膝酸軟甚者,加杜仲、牛膝以強壯筋骨,小便數(shù)多者,去澤瀉加益智仁以固精縮尿。耳鳴耳聾者,加石菖蒲、磁石、五味子。錢乙指出:“血虛陰衰,熟地為君;精滑頭暈,山茱萸為君;小便淋漓,澤瀉為君;心虛火盛及有瘀血,丹皮為君;脾胃虛弱,皮膚干澀,山藥為君。言為君藥,其分用八兩,地黃只用臣藥分兩。”
2)知柏地黃丸(又名知柏八味丸,《醫(yī)宗金鑒》):即六味地黃丸加鹽炒知母、鹽炒黃柏各6g,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服6g,溫開水送下。
功用:滋陰降火。
主治:陰虛火旺證。骨蒸潮熱,虛煩盜汗,腰脊酸痛,遺精等證。
3)杞菊地黃丸(《醫(yī)級》:即六味地黃丸加枸杞子、菊花各9g,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g,空腹服。
功用:滋腎養(yǎng)肝明目。
主治:肝腎陰虛證。兩目昏花,視物模糊,或眼睛干澀,迎風流淚等。
4)都氣丸(《醫(yī)貫》:即六味地黃丸加五味子6g,用法同上。
功用:滋腎納氣。
主治:腎虛氣喘,或呃逆之證。
4)麥味地黃丸(原名八仙長壽丸,《壽世保元》:即六味地黃丸加麥冬9g,五味子6g,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g,空腹時用姜湯送下。
功用:滋補肺腎。
主治:肺腎陰虛,或喘或咳者。
12.5 補 陽
補陽劑適用于陽氣虛弱的病證,臨床上常見的陽虛有心陽虛、脾陽虛、腎陽虛。有關心脾陽虛的方劑,散見于溫里劑等章。本節(jié)主要論述腎陽虛的方劑。腎陽虛證見面色蒼白,形寒肢冷,腰膝酸痛,下肢軟弱無力,小便不利或小便頻數(shù),尿后余瀝,男子陽痿早泄,女子宮寒不孕,舌淡苔白,脈沉細,尺部尤甚等。常用補陽藥附子、肉掛、鹿角膠、巴戟天、杜仲等為主組成,經(jīng)常配伍熟地、山萸肉、山藥、拘杞子等滋陰藥,即張介賓所謂“善補陽者,必于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若陽虛氣化不行,水濕停滯者,常配伍滲濕利水藥如獲苓、澤瀉、車前子等。代表方劑如腎氣丸、左歸丸。
腎氣丸
《金匱要略》
組成 干地黃24g、薯蕷(即山藥)、山茱萸各12g、 澤瀉、茯苓、牡丹皮各9g、 桂枝、 附子各3g。
用法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酒下十五丸6g,日再服。
功用 補腎助陽。
主治 腎陽不足證。腰痛腳軟,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尤甚,陽痿早泄,舌淡而胖,,脈虛弱,尺部沉細,以及痰飲,水腫,消渴,腳氣,轉(zhuǎn)胞等。
方解 方中重用生地黃滋補腎陰為君藥,山茱萸、山藥補肝脾而益精血,輔助地黃滋補腎中之陰。又加附子溫補命門之火,桂枝溫陽氣,二藥辛熱入腎,又于水中補火,溫助腎中陽氣,升發(fā)少火,鼓舞腎氣,茲陰藥居多,溫陽藥較輕,其立方之旨,即取“少火生氣”之義,而非峻補。正如何琴所言:“此腎氣丸納桂、附于滋陰藥劑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補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腎氣也。”若桂附量大,則化燥化火,傷陽食氣,變生他證。佐以澤瀉、茯苓,滲濕泄?jié)岬?,加之桂、附,溫陽化氣以作動力,則更能去水濕,消陰翳。丹皮清泄藥于補中寓瀉,使邪去,則補乃得力,并防滋陰藥之膩滯。諸藥合用,溫滋而不膩,使腎陽抗奮,氣化復常,則諸癥自除。
配伍特點 本方配伍特點:一為補陽與補陰配伍,陰陽并補,而以補陽為主;二是滋陰之中配入少量桂、附以溫陽,目的在于陰中求陽,少火生氣,故方名“腎氣”。
證治要點:以腰痛腳軟、小便不利或反多,舌淡而胖,脈虛弱而尺部沉細證治要點。
12.6 陰陽并補
陰陽并補劑,適用于陰陽兩虛的病證。癥見頭暈目眩,腰膝酸軟,陽痿遺精,畏寒肢冷,自汗盜汗,午后潮熱等。常用補陰藥如熟地、山茱萸、龜板、何首烏、拘杞子和補陽藥如肉蓯蓉、巴戟天、附子、肉桂、鹿角膠等共同組成的方劑,并根據(jù)陰陽虛損的情況,分別主次輕重。代表方如地黃飲子、龜鹿二仙膠等。
地黃飲子
《黃帝素問宣明論方》
組成 熟生地12g、巴戟天去心、山茱萸、石斛、肉蓯蓉浸酒焙干各9g、附子炮 、五味子、 官桂、白茯苓、麥門冬去心、石菖蒲 、遠志去心各等份6g
用法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9一159),水一盞半,加生姜五片,大棗一枚,薄荷五七葉,同煎至八分,不計時候。
功用 滋腎陰,補腎陽,開竅化痰。
主治 喑痱。舌強不能言,足廢不能用,口干不欲飲,足冷面赤,脈沉細弱。
方解 方用甘溫的熟地黃與酸溫的山茱萸相配,補腎填精;肉蓯蓉、巴戟天溫壯腎陽,四藥含用以溫補下元為君。配伍附子、肉桂之辛熱,以助溫養(yǎng)下元,攝納浮陽,引火歸元。石斛、麥冬、五味子滋陰壯水,其中五味子與山茱萸合用尤可固腎收脫,使腎氣攝納有根,共為臣藥。石菖蒲、遠志、獲苓合用,開竅化痰,配諸補腎藥尤能交通心腎,是為佐藥。用法中少加薄荷,辛涼輕散,善利咽喉,引諸藥上行以宣竅,姜、棗以和中調(diào)藥,諸藥合用,使下元得以補養(yǎng),浮陽得以攝納,水火相濟,痰化竅開,則喑痱可愈。
配伍特點 補陰藥與補陽藥相伍,陰陽并補,滋陰涵陽,水火相濟;補腎與化痰相配,補腎重于化痰,是為標本同治,重在治本。治上與治下同用,治下補腎培其源,治上化痰潔其流,是為上下兼顧,而以治下為主。
證治要點 以舌喑不語,足廢不用,脈沉細弱為證治要點。
理 血 劑
凡以理血藥為主組成,具有活血化瘀或止血作用,用治瘀血或出血病證的方劑,統(tǒng)稱理血劑。屬于“八法”中“消法”之范圍。
注意事項 1.首先必須辨清血證的致病原因
2.新瘀如宮外孕等證急,宜用湯劑,力大效速;久瘀如癥瘕等證,宜用丸劑小量常服,以漸消緩散,祛瘀不傷正。
3.逐瘀過猛易傷正氣,止血過急易致留瘀。
1 活血祛瘀
活血祛瘀劑,具有通暢血行,消除瘀血作用,適用于瘀血證。瘀血證多因肝氣郁結(jié),疏泄不利,或陽氣虛損,鼓動無力,或寒客經(jīng)脈,澀滯血液,或熱入營血,血與熱結(jié),使血液運行不暢或遲緩而致。以刺痛、痛處不移、拒按,腫塊、按之堅硬,紫紺,肌膚甲錯,舌紫黯,舌上有青紫斑或紫點,脈細澀等為主要表現(xiàn)。
活血祛瘀劑中常配伍理氣藥和益氣養(yǎng)血藥,既使氣行血活,又使瘀祛而正不傷;又因血性屬陰,得溫則行,遇寒則凝,此類方劑多加人溫經(jīng)通脈藥以助溫運血行,消散瘀血,且活血化瘀劑中藥物不宜過于寒涼,以防凝血之弊。由于瘀血證成因較多,病機有寒熱虛實不同,所以需根據(jù)病因病機配伍用藥。若肝失疏泄,氣滯血瘀,配伍疏肝解郁行氣藥;正氣虧虛鼓動無力,瘀血內(nèi)阻,配伍補氣藥使氣旺血行;寒凝血瘀,配伍溫經(jīng)祛寒藥以溫經(jīng)活血;血熱相搏之熱瘀,配伍清熱涼血藥以清熱活血等。代表方劑如桃核承氣湯、血府逐瘀湯、補陽還五湯、溫經(jīng)湯等。
血府逐瘀湯
《醫(yī)林改錯》
組成:桃仁12g、紅花9g、當歸9g、生地黃9g、川芎5g、赤芍6g、牛膝9g、桔梗5g 柴胡3g、枳殼6g、甘草3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活血祛瘀,行氣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證。胸痛、頭痛,日久不愈,痛如針刺而有定處,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內(nèi)熱煩悶,或心悸怔忡,失眠多夢,或急躁易怒,入暮湖熱,唇黯或兩目黯黑,舌質(zhì)黯紅,舌邊有瘀斑,或舌面有瘀血點,脈澀或弦緊。
方中桃仁、紅花、當歸、赤芍、川芎活血怯瘀;生地涼血清熱又可滋陰養(yǎng)血合當歸養(yǎng)陰潤燥使瘀去而不傷正;牛膝活血祛瘀,通利血脈,且功擅苦泄下降,引胸中瘀血下行。柴胡疏肝解郁,升達清陽;桔梗開宣肺氣,合積殼升降上焦之氣而理氣寬胸,又可載藥上行,使藥力作用于胸中;積殼行氣寬中。甘草調(diào)和諸藥。合而用之,活血行氣,使瘀去氣行,諸癥可除。
配伍特點:血府逐瘀湯中藥物的配伍,是以氣血相互關系、氣機升降運動、邪正辨證關系等理論為依據(jù)。具有既行血分瘀滯,又解氣分郁結(jié),氣血同治,升降并用以及活血怯瘀不傷正的特點。
證治要點:以胸痛,痛有定處,舌黯紅或有瘀斑為辨證要點。
2. 止 血
具有制止體內(nèi)外出血作用,適用于出血證。出血證多因火熱迫血妄行或陽氣虛弱,不能固攝,或瘀血阻滯,血不歸經(jīng)等,使血溢脈外而致,以咳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等為常見。
常根據(jù)病因選擇相應的止血藥為主組方,并審因論治,配伍用藥。如熱證出血以涼血止血藥為主配伍清熱瀉火涼血之品;虛寒性出血證以溫經(jīng)止血藥為主伍益氣溫陽健脾之品等等。
上部出血忌用升提藥,可酌配牛膝、大黃等引血下行; 下部出血忌用沉降藥,可酌用焦芥穗、黑升麻、黃芪以助升舉。
十灰散
《十藥神書》
組成:大薊、小薊、荷葉、側(cè)柏葉、茅根、茜根、山梔、大黃、牡丹皮、棕櫚皮各等份9g用法:上藥各燒灰存性,研極細末,用紙包,碗蓋于地上一夕,出火毒。用時先將白藕搗汁或蘿卜汁磨京墨半碗,調(diào)服9g,食后服下。
功用:涼血止血。
主治:血熱妄行。嘔血、吐血、咯血`嗽血、衄血,血色鮮紅,舌紅,脈數(shù)。
方解:方中大薊、小薊、荷葉、側(cè)柏葉、茜草、白茅根涼血止血,為君藥。棕櫚皮收澀止血;桅子清熱瀉火,大黃導熱下行,泄熱化瘀,兩藥清降并用,折火熱上逆之勢,是''釜底抽薪’’之意;牡丹皮涼血散瘀,配伍大黃使止血而不留瘀,均為臣佐藥。上十味藥燒炭存性以加強收澀止血作用。以藕汁或蘿卜汁磨京墨調(diào)服藥末,意在增強涼血化瘀止血之功。
配伍特點: 以涼血止血藥為主,配伍收澀止血、清降止血、化瘀止血藥物。涼血與清降并用,收澀與化瘀兼顧,止血作用較強,是一首急救止血方劑。
證治要點:上部出血,以血色鮮紅,舌紅脈數(shù)為辨證要點。
祛痰劑
凡以祛痰藥為主組成, 具有消除痰飲作用,治療各種痰病的方劑,統(tǒng)稱為祛痰劑。
痰病成因很多,治法因之各異。如脾失健運,濕聚成痰者,治宜燥濕健脾化痰;火熱內(nèi)盛,灼津為痰者,治宜清熱化痰;肺燥津虧,虛火爍液為痰者,治宜潤燥化痰;脾腎陽虛,寒飲內(nèi)停 或肺寒留飲者,治宜溫化寒痰;痰濁內(nèi)生,肝風內(nèi)動,挾痰上擾者,治宜化痰熄風。
1.燥濕化痰劑
主治濕痰證,癥見痰多易咯,胸脘痞悶,嘔惡眩暈,肢體困倦,舌苔白膩或白滑,脈緩或滑等。常用燥濕化痰藥如半夏、南星等為主,配伍健脾理氣藥如白術、陳皮等組成方劑,代表方如二陳湯。
二陳湯
《大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 半夏(湯洗七次 ) 橘紅各五兩(各15g)白茯苓三兩(9g) 甘草炙一兩半(4.5g)
用法 上藥每服四錢(12g)用水一盞,生姜七片,烏梅一個,同煎六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
功用 燥濕化痰,理氣和中。
主治 濕痰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胸膈痞悶,惡心嘔吐,肢體倦怠,或頭眩心悸,舌苔白潤,脈滑。
方解方中以半夏為君,取其辛溫性燥,善能燥濕化痰,且又降逆和胃。以橘紅為臣,理氣燥濕祛痰,助半夏化痰之力,一則理氣使氣順痰消。痰由濕生,濕自脾來,故佐以茯苓健脾滲濕,俾濕去脾旺,痰無由生;煎加生姜者,以其降逆化飲,既能制半夏之毒,又能助半夏、橘紅行氣消痰,和胃止嘔;復用少許烏梅收斂肺氣,與半夏相伍,散中有收,使祛痰而不傷正,并有欲劫之而先聚之之意。以甘草為使藥,調(diào)和藥性兼和中。諸藥合用,標
本兼顧,燥濕化痰,理氣和中,為祛痰的通用方劑。方中半夏、橘紅以陳久者良。故方以“二陳”為名。
證治要點 本方主治濕痰。以咳嗽痰多易咯,舌苔白膩或白潤,脈緩、滑為證治要點。
2 清熱化痰
清熱化痰劑,適用于熱痰證。癥見咳嗽痰黃,黏稠難咯;以及由痰熱所致的胸痛、眩暈、驚癰等,常用清熱化痰藥如瓜蔞、膽南星等為主組成方劑,代表方如清氣化痰丸、小陷胸湯等。
清氣化痰丸
錄自《醫(yī)方考》
組成 陳皮去白 杏仁去皮尖 枳實麩炒 黃芩酒炒 瓜萎仁去油 茯苓各一兩(各6g) 膽南星 制半夏各一兩半(各9克)
用法 姜汁為小丸,每服6g,溫開水送下。
功用 清熱化痰,理氣止咳。
主治 痰熱咳嗽。痰稠色黃,咯之不爽,胸膈痞悶,甚則氣急\嘔惡,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
方解 以瓜萎仁、黃芩為臣,瓜萎仁甘寒,長于清肺化痰,黃芩苦寒,善能清肺瀉火,兩者合用,瀉肺火,化痰熱,以助膽南星之力。治痰當須理氣,故佐以枳實下氣消痞,“除胸脅痰癬”;橘紅理氣寬中,亦可燥濕化痰;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故又佐以茯苓健脾滲濕,杏仁宣利肺氣,半夏燥濕化痰。諸藥配伍,共奏清熱化痰,理氣止咳之效,使熱清火降,氣順痰消,則諸癥自愈。
證治要點 本方為治熱痰的常用方劑。以咳嗽,痰稠色黃,苔黃,脈數(shù)為證治要點。
3 潤燥化痰
潤燥化痰劑,適用于燥痰證。癥見痰稠而粘,咯之不爽,咽喉干燥,甚則嗆咳,聲音嘶嘎等。常用潤肺化痰藥如貝母、瓜萎等為主組成方劑,代表方如貝母瓜蔞散。
貝母瓜萎散
《醫(yī)學心悟》
組成 貝母一錢五分(5g)瓜蔞一錢(3g)花粉 茯苓 橘紅 桔梗各八分(2.5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潤肺清熱,理氣化痰。
主治 燥痰咳嗽??┨挡凰?,澀而難出,咽喉干燥,苔白而干等。
方解 方中以貝母為君,取其清熱潤肺,化痰止咳開痰氣之郁結(jié)。臣以瓜萎仁潤肺清熱,理氣滌痰通胸膈之痹塞。佐以天花粉潤燥生津,清熱化痰;橘紅理氣化痰,使氣順痰消;茯苓健脾滲濕,以杜生痰之源;桔梗宣利肺氣,令肺金宣降有權(quán)。如此配伍,潤燥與理氣合用,則肺得清潤而燥痰自化,宣降有常則咳逆自止。
證治要點 本方為潤燥化痰之劑。以咯痰難出,咽喉干燥,苔白而干為證治要點。
4 溫化寒痰
溫化寒痰劑,適用于寒痰證。癥見咳痰清稀色白,舌苔白滑等。常用溫肺化痰藥如干姜、細辛為主組成方劑,代表方如苓甘五昧姜辛湯。
苓甘五味姜辛湯
《金匱要略》
組成 茯苓四兩(12g)甘草三兩(9g) 干姜三兩(9g) 細辛三兩(5g)五味子半升(5g)
用法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次。
功用 溫肺化飲。
主治 寒飲咳嗽??忍盗慷?,清稀色白,胸膈不快,舌苔白滑,脈弦滑等。
方解 方中以干姜為君,取其辛熱之性,既溫肺散寒以化飲,又溫運脾陽以化濕。細辛為臣,以其辛散之性,溫肺散寒,助干姜散其凝聚之飲;以茯苓之甘淡,健脾滲濕,不僅化既聚之痰,尤能杜生痰之源。佐以五味子斂肺氣而止咳,與細辛、千姜相伍,一散一收,散不傷正,收不留邪,且能啟肺司開合之職。使以甘草和中,調(diào)協(xié)諸藥。綜合全方,溫散并行,開合相濟,使寒飲得去,肺氣安和,藥雖五味,配伍嚴謹,實為溫化寒飲之良劑。
證治要點 本方為治寒痰的常用方劑。以咳嗽痰稀色白,舌苔白滑為證治要點
治 風 劑
凡以辛散祛風藥或熄風止痙藥為主組成,具有疏散外風或平熄內(nèi)風作用,用治風病的方劑,統(tǒng)稱治風劑。
風病范圍廣泛,可分為外風與內(nèi)風兩類。外風是指風邪外襲,侵人人體之肌表、經(jīng)絡、肌肉、筋骨、關節(jié)等部位而引起的疾病,也包括風邪毒氣從皮膚破損之處侵襲人體而致的破傷風。內(nèi)風是指由于臟腑功能失調(diào)而引起的風病,即內(nèi)生之風。內(nèi)風實證多因肝經(jīng)熱盛,熱圾動風或肝陽偏亢,肝風內(nèi)動;虛證多因陰虛動風或血虛生風。主要臨床表現(xiàn)有眩暈、震顫、四肢抽搐、語言蹇澀、足廢不用,或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口角渦斜、半身不遂等。治宜平熄內(nèi)風。
1 疏散外風
疏散外風劑,適用于外風證。本節(jié)所論述的外風諸病,主要指風邪侵襲經(jīng)絡、肌肉、筋骨、關節(jié)等處而致者,至于外感風邪,病在肌表,以表證為主要表現(xiàn)者,已在解表劑中涉及。.
外風治宜疏散,疏散外風劑常用辛散祛風藥如羌活、獨活、防風、白芷、荊芥、川芎、白附子等為主組方。因風為百病之長,寒、濕`熱邪常依附于風邪侵襲人體,所以多與散寒、除濕、清熱藥合用。由于風邪傷人經(jīng)絡,易致氣血凝滯不行,故常配伍活血化瘀藥使血脈流通,使滯留之風邪隨之消除,即“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
川芎茶調(diào)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 川芎 荊芥去梗,各四兩(120g) 白芷 羌活 甘草各二兩(60g)細辛去蘆一兩(30g) 防風去蘆,一兩半(45g)薄荷八兩(240g)
用法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6g),食后清茶調(diào)下,常服清頭目。
功用 疏風止痛。
主治 風邪頭痛。偏正頭痛或巔頂作痛,惡寒發(fā)熱,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脈浮者。
方解 方中川芎性味辛溫,用量較重,善于祛風活血,上行頭目而止頭痛,長于治少陽、厥陰經(jīng)頭痛(頭頂痛或兩側(cè)頭痛)《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謂其“主中風入腦頭痛”,《珍珠囊》稱其為“諸經(jīng)頭痛之要藥”;白芷、羌活具有疏風止痛之功,且白芷善治陽明經(jīng)頭痛(前額部),羌活善治太陽經(jīng)頭痛(后頭痛牽連項部),三藥同為君藥。薄荷、荊芥疏風止痛,清利頭目;防風、細辛發(fā)散表邪,祛風止痛,且細辛長于治少陰經(jīng)頭痛,四藥同為臣藥。佐以茶葉苦涼,上清頭目,降火生津,制約風藥的過于溫燥與升散;使以炙甘草調(diào)和諸藥,緩急止痛。諸藥合用,疏風止痛,善治一切風邪頭痛。
本方配伍特點有二,一為集合擅長祛風止痛的藥物于一方,祛風止痛效果顯著;二為大隊辛溫升散的風藥之中配伍一味苦涼清降的茶葉,升降并用,制約風藥的過于溫燥與升散。
證治要點 以頭痛,鼻塞,脈浮為辨證要點。
2 平息內(nèi)風
平息內(nèi)風劑,適用于內(nèi)風證。內(nèi)風之病,源于內(nèi)在臟腑功能失調(diào),即“風自內(nèi)生”、“諸風掉眩,皆屬于肝”、“諸暴強直,皆屬于風”,不是外感風邪而引起,但因其表現(xiàn)與外風尤其是外中風相似,所以稱為“內(nèi)風”。內(nèi)風有虛`實之分,其病因病機、臨床表現(xiàn)、治法用藥各不相同。
羚角鉤藤湯
《通俗傷寒論》
組成 羚角片一錢半,先煎(4.5g) 雙鉤藤三錢,后入(9g) 霜桑葉二錢(9g)滁菊花三錢(9g) 鮮生地五錢(15g) 生白芍三錢(9g) 川貝母四錢,去心(12g)淡竹茹鮮刮,與羚角先煎代水,五錢(15g) 茯神木三錢(9g) 生甘草八分(3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涼肝息風,增液舒筋。
主治 肝熱生風證。高熱不退,煩悶躁擾,手足抽搐,發(fā)為痙厥,甚則神昏,舌絳而干,或舌焦起刺,脈弦而數(shù)。
方解 方中羚羊角咸寒,歸肝、心經(jīng),涼肝息風止痙;鉤藤甘、微寒,歸肝、心包經(jīng),清熱平肝,息風止痙,共為君藥。桑葉苦甘、寒,歸肺、肝經(jīng),清熱平肝息風,菊花辛甘苦、微寒,歸肝、肺經(jīng),清熱平肝息風,二藥為臣藥,助君藥涼肝息風。鮮生地、生白芍、生甘草酸甘化陰,滋陰增液,柔肝舒筋;川貝母、鮮竹茹清熱化痰;茯神寧心安神,以上為佐藥。使以生甘草調(diào)和諸藥。諸藥合用,涼肝息風,增液舒筋而肝風可息。
配伍特點 本方配伍特點為涼肝息風藥為主,配伍滋陰、化痰、安神之品。
證治要點 以高熱不退,煩悶躁擾,手足抽搐,脈弦數(shù)為辨證要點。
安 神 劑
凡以安神藥物為主組成,具有安神定志作用,用以治療神志不安疾患的方劑,稱為安神劑。
本類方劑在臨床運用時,一般是按虛、實分類論治,但在病因病機方面常是互為因果,癥狀上每摻雜出現(xiàn),故在遣方選藥方面,又必須標本兼顧,或重鎮(zhèn)與滋養(yǎng)同時使用。安神劑中重鎮(zhèn)安神類多由金石藥物組成,滋養(yǎng)安神類多由滋膩補養(yǎng)藥組成。二者長期應用都有礙脾胃運化,當中病即止,不可久服。脾胃虛弱者宜慎用或配合補脾和胃、理氣藥使用。某些藥物如朱砂,可蓄積中毒須炮制得法,且不宜久服。金石類安神藥如磁石、龍骨等均應打碎先煎、久煎,以求性味透達。
13.1 重鎮(zhèn)安神
重鎮(zhèn)安神劑,適用于心陽亢盛,火勢擾心所致的煩亂、失眠、驚悸、怔仲、癲癇等,常以重鎮(zhèn)安神藥如朱砂、磁石、龍齒、珍珠母等為主組方,以潛鎮(zhèn)心肝偏盛之陽,由于火勢擾心,故常配伍黃連等清熱瀉火藥以撤火勢。陽亢多熱,易耗傷陰血,故又常配伍生地黃、當歸等滋陰養(yǎng)血藥。代表方如朱砂安神丸、磁朱丸。
朱砂安神丸
《醫(yī)學發(fā)明》
組成:朱砂15g、 黃連18g、 炙甘草16g
生地黃18g、當歸18g
功用:重鎮(zhèn)安神,清心瀉火。
主治:心火亢盛、陰血不足證。失眠多夢,
驚悸怔忡,心煩神亂,舌紅、脈細數(shù)。
方解 由于本方主證乃心神不安,敵治以鎮(zhèn)心安神。心火偏亢,當鎮(zhèn)其火,陰血不足,當補其陰血。方中朱砂,色赤入心,性寒清熱,質(zhì)重寧神,用為君藥。黃連苦寒,清心瀉火除煩,助君藥清心安神為臣。生地滋陰清熱,當歸養(yǎng)血和營,補其不足之陰血,共為佐藥。炙甘草甘緩益氣,和藥護中,既益耗散之心氣,又防朱砂、黃連寒鎮(zhèn)而傷胃,是為佐使。五藥相配,既瀉偏亢之心火,又鎮(zhèn)浮游之心神,更補耗傷之陰血,兼益耗散之心氣,實為標本兼顧之劑。使神志安寧,諸癥自愈。
證治要點 以驚悸失眠、舌紅、脈細數(shù)為證治要點。
2.補養(yǎng)安神劑
適用于陰血不足、虛陽偏亢、神志不安的證候。常因思慮過度、心血暗耗,或心肝血虛、心神失養(yǎng);或心腎陰虛、虛火內(nèi)擾所致。癥見虛煩不眠、心悸怔仲,健忘多夢等。常以補養(yǎng)安神藥物如酸棗仁、柏子仁、五味子、茯苓、小麥等組成方劑。
天王補心丹
《攝生秘剖》
組成:酸棗仁、柏子仁炒、當歸身酒洗、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各9g、生地黃酒洗12g、人參去蘆、丹參微炒、玄參微炒、白茯苓去皮、五味子烘、遠志去心炒、桔梗各5g
功用:滋陰養(yǎng)血,補心安神。
主治:陰虛血少,神志不安證。心悸失眠、虛煩神疲、夢遺健忘、手足心熱、口舌生瘡、舌紅少苔、脈細而數(shù)。
方解 方中重用生地滋陰養(yǎng)血為君;玄參、天門冬、麥門冬滋陰以清虛熱;當歸、丹參補血養(yǎng)血、潤燥生津,使心血足而神.志安;人參、襖苓益氣寧心,共為臣藥;酸棗仁、柏子仁、五味子、遠志養(yǎng)血安神,其中酸棗仁、五味子又可斂心氣之耗散,遠志開通心氣使魂魄自寧;朱砂為衣鎮(zhèn)心安神,兼治其標,桔梗一味為使,取其載藥上行使藥力上人心經(jīng)。綜觀全方,滋陰、養(yǎng)血、益氣、安神并用,補中寓清,標本兼顧,使陰血充、`心火降,則神志自安,諸癥亦除。
證治要點 以心悸失眠、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為證治要點。
酸棗仁湯
《金匱要略》
組成:酸棗仁炒15-30g、茯苓6g、
知母6-9g、川芎6g、甘草3g
功用:養(yǎng)血安神,清熱除煩。
主治:虛煩不眠證。失眠心悸,虛煩不安,
頭目眩暈咽干口燥舌紅、脈弦細。
方解: 方中酸棗仁味酸色赤入心、肝經(jīng),養(yǎng)血補肝,寧心安神,重用為君。茯苓益氣寧心;知母滋陰清熱助君藥酸棗仁安神除煩。佐以川芎行氣活血,條達肝氣,與酸棗仁相配,一酸收,一辛散,相反相成,養(yǎng)血調(diào)肝。甘草和中緩急,調(diào)和諸藥為使。諸藥合用,共奏養(yǎng)血安神、清熱除煩之功。
配伍特點 方中酸棗仁與川芎配伍,酸收辛散并用,酸收以補肝之體,辛散以利肝之用。
證治要點 以虛煩不眠、咽干口燥,舌紅,脈弦細為證治要點。
甘麥大棗湯
《金匱要略》
組成:甘草9g、小麥15-30g、大棗十枚
功用:養(yǎng)心安神,和中緩急。
主治 :臟躁。精神恍惚,常悲傷欲哭,
不能自主,心中煩亂,睡眠不安,
甚則言行失常,呵欠頻作,
舌淡紅苔少,脈細微數(shù)。
方解 方用小麥為君,養(yǎng)肝補心,除煩安神;配以甘草,補養(yǎng)心氣,和中緩急為臣藥;佐以大棗益氣和中,潤燥緩急。三藥合用,共奏養(yǎng)心安神、和中緩急之效。
證治要點 以精神恍惚,悲傷欲哭為證治要點。
固澀劑
凡以收澀藥為主組成,具有收斂固澀作用,用治氣、血、精、津滑脫散失之證的方劑,統(tǒng)稱固澀劑。本類方劑根據(jù)《素問.至真要大論》》“散者收之”的原則立法,屬于“十劑”中“澀可固脫”之范圍。
1 固表止汗
固表止汗劑,適用于體虛衛(wèi)外不固,陰液不能內(nèi)守所致的自汗或盜汗證。常用益氣固表藥配伍收澀止汗藥如黃芪、牡蠣、麻黃根等為主組方,代表方劑如玉屏風散、牡蠣散。
玉屏風散
《丹溪心法》
組成: 防風6g、黃芪12g、白術12g
用法:研末,每服三錢(9g),水一盅半,姜三片,煎服。
功用:益氣固表止汗。
主治:表虛自汗。汗出惡風,面色咣白,脈浮虛。亦治虛人腠理不固,易于感冒。
方解:方中重用黃芪甘溫,內(nèi)可大補脾肺之氣,外可固表止汗,為君藥。白術健脾益氣,助黃芪以加強益氣固表之功,為臣藥。兩藥合用,則“氣旺表實”,使津液不易外泄,外邪不易內(nèi)侵,是為“補”法。佐以防風走表祛風邪并御邪,助黃芪益氣御風。黃芪得防風,固表而不斂邪;防風得黃芪,法邪而不傷正。
配伍特點:以補氣固表藥為主,配伍少量走表怯風邪之品,使補中寓散,散中有補。
證治要點:以自汗惡風,面色恍白,舌淡脈虛為辨證要點。
2.斂肺止咳劑
斂肺止咳劑,適用于久咳肺虛,氣陰耗傷之咳嗽、氣喘自汗、脈虛數(shù)者。常用斂肺止咳藥如罌粟殼、五味子、烏梅等配伍益氣養(yǎng)陰藥如入?yún)ⅰ⒛z等為主組方,代表方劑如九仙散。
九仙散
《醫(yī)學正傳》
組成:人參另燉、款冬花、桔梗、桑白皮、五味子、 阿膠、貝母各2g、烏梅6g、罌粟殼6g蜜炙
用法:為末,作一服,加生姜一片,棗一枚,水二盞,煎一盞,溫服。
功用:斂肺止咳,益氣養(yǎng)陰。
主治:久咳肺虛證。久咳不已,咳甚則氣喘自汗,痰少而黏,脈虛數(shù)。
方解:方中重用罌粟殼,其味酸澀,功專斂肺止咳,為君藥。五味子酸甘溫,烏梅酸澀平,二藥收斂肺氣而止咳,配合君藥加強斂肺止咳之力,為臣藥。人參補益肺氣;阿膠滋養(yǎng)肺陰;款冬花、桑白皮、貝母降氣化痰,止咳平喘,兼清肺熱,并可潤肺,以上均為佐藥。桔梗宣肺祛痰,載藥上行,直達病所,是為使藥。諸藥合用,斂中有散,降中寓升,共奏斂肺止咳,補益氣陰之功。
配伍特點:斂中有散,降中寓升,但總以收、降為主。這是本方配伍的一大特點。
證治要點:以久咳不止,氣喘自汗,脈虛數(shù)為辨證要點。
3 澀腸固脫
澀腸固脫劑,適用于瀉痢日久不止,脾腎虛寒,大便滑脫不禁之證。常用澀腸固脫藥如罌粟殼、肉豆蔻、訶子、赤石脂等配伍溫補脾腎藥如補骨脂、肉桂、干姜、人參、白術等為主組方,代表方劑如真人養(yǎng)臟湯、四神丸、桃花湯。
真人養(yǎng)臟湯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人參6g、當歸9g|、白術12g、肉豆蔻面裹12g、肉桂去粗皮3g、炙甘草6g、白芍15g、木香9g、訶子12g、 罌殼20g
用法:上銼為粗末,每服二大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渣,食前溫服。忌酒、面、生冷、魚腥、油膩。
功用:澀腸止瀉,溫中補虛。
主治:脾腎虛寒,久瀉久痢。瀉痢無度,滑脫不禁,甚至脫肛墜下,腹痛喜溫喜按,或下痢赤白,或便膿血,日夜無度,里急后重,臍腹癘痛,疲倦乏力,不思飲食,舌淡苔白,脈遲細。
方解:方中重用罌粟殼酸澀,澀腸止瀉,為君藥。肉桂辛、甘、熱,溫腎暖脾,散寒止痛;肉豆蔻辛溫,溫暖腎脾,澀腸止瀉;訶子苦、酸、澀,澀腸止瀉;瀉痢日久,耗傷氣血,故用人參、白術益氣健脾生血。以上藥物同為臣藥,助君藥共奏溫腎暖脾之功,而增澀腸固脫之效,則虛寒瀉痢,臍腹療痛諸證可愈。久痢陰血耗傷,故用當歸、白芍養(yǎng)血補血滋陰;脾腎虛寒,氣機阻滯,故以木香調(diào)氣導滯,并能止痛,以上三味共為佐藥。使以炙甘草調(diào)和諸藥,且能健脾益氣,合白芍緩急止痛。
4 澀精止遺
澀精止遺劑,適用于腎虛封藏失職,精關不固之遺精;或腎氣不足,氣化失常,膀胱失約之尿頻或遺尿。常用固精縮尿藥桑螵蛸、蓮子、芡實等配伍溫補腎氣藥如沙苑蒺藜、益智仁、烏藥等為主組方,代表方劑如金鎖固精丸、桑螺蛸散、縮泉丸。
縮泉丸
《婦人良方》
組成:烏藥、 益智仁等份。
用法 :酒煎,山藥末為糊,丸約桐子大,
每服七十丸,鹽、酒或米飲下。
功用:溫腎怯寒,縮尿止遺。
主治:下元虛寒證。小便頻數(shù),或遺尿不止,舌淡,脈沉弱。
方解:方中益智仁辛溫,溫補脾腎,固 精氣,縮小便,為君藥。烏藥辛溫,調(diào)氣散寒,能除膀胱腎間冷氣,溫散下焦虛 冷,以助膀胱氣化,固澀小便以止小便頻數(shù),為臣藥。更以山藥糊丸,健脾補腎,固澀精氣,為佐使藥。三藥合用,溫腎祛寒,使下焦得溫而寒去,則膀胱之氣化復常,約束有權(quán),尿頻遺尿自可痊愈。
證治要點 以尿頻,遺尿,舌淡,脈沉弱為辨證要點。
5 固崩止帶
固崩止帶劑,適用于婦女崩漏或帶下不止之證。常用固崩止帶藥如椿皮、白果、煅龍骨、煅牡蠣等為主組方,隨病癥不同需配伍不同藥物。若崩漏因脾氣虛弱,沖脈不固而見出血量多色淡質(zhì)稀者,配伍益氣健脾、補益肝腎藥如黃芪、白術、山茱萸、白芍等;因陰虛血熱,損傷沖任而見血色深紅或黏稠紫黑者,配伍滋陰清熱藥如龜板、白芍、黃芩、黃柏等。若帶下因腎虛濕熱下注而見黃帶臭穢者,配伍補腎清熱怯濕之山藥、芡實、車前子、黃柏等;因脾虛肝郁、濕濁下注而見白帶清稀者,配伍健脾怯濕藥如白術、山藥`人參、蒼術、車前子等。代表劑如固沖湯、固經(jīng)丸、易黃湯、完帶湯。
易黃湯
《傅青主女科》
組成:山藥炒30g、鹽黃柏6g、芡實30g 、車前子3g、白果12g
功用 :補腎清熱,祛濕止帶。
主治:濕熱帶下。帶下色黃,其氣腥穢舌紅, 苔黃膩
方解:方中重用炒山藥、炒芡實補脾益
腎,固澀止帶,《本草求真》說:“山藥之補,本有過于芡實,而芡實之澀,更有勝于山藥’’,二者同為君藥。白果收澀止帶,兼除濕熱,為臣藥。黃柏苦寒入腎,清熱燥濕;車前子甘寒,清熱利濕,共為佐藥。五藥合用,重在補澀,輔以清利,使腎虛得復,熱清濕祛,帶下.自愈。
配伍特點 : 補澀與清利兼施,補澀為主。
證治要點:以帶下色黃,其氣腥穢,舌苔黃膩為辨證要點。
清熱劑
1. 清氣分熱
清氣分熱的方劑具有清熱除煩,生津止渴的作用,適用于熱在氣分、熱盛津傷之證。癥見壯熱煩渴,多汗,脈洪大滑數(shù)等,實即《傷寒論》的陽明經(jīng)證;亦可用于熱病后氣分余熱未消,氣陰兩傷之證,證見身熱多汗,心胸煩悶,口干舌紅、脈虛數(shù)等,本類方劑常以清熱瀉火、清心除煩的石膏、知母為主,由于熱邪最易耗氣傷津,故又多配人參、麥冬等益氣生津,代表方如白虎湯、竹葉石膏湯。
白虎湯
《傷寒論》
組成 石膏一斤,碎(50g) 知母六兩(18g) 甘草二兩,炙(6g) 粳米六合(9g)
用法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 清熱生津。
主治 陽明氣分熱盛證。壯熱面赤,煩渴引飲,汗出惡熱,脈洪大有力。
方解方用辛甘大寒之石膏為君,清肺胃氣分之熱,達熱出表,并能止渴除煩;巨藥知母,味苦性寒質(zhì)潤,寒協(xié)石膏以清熱,潤協(xié)石膏以生津,君巨相配,加強清熱生津之功。佐以甘草、粳米甘緩和中,既能益氣生津,又能緩和石膏、知母大寒傷中之弊;炙甘草兼以調(diào)和諸藥為使。藥雖四味,但配伍嚴謹,效專力宏,清熱生津之功顯著。
配伍特點 一是取辛寒之品與苦寒質(zhì)潤之品相配,使清熱生津之力倍增;二是寒涼藥中配伍補中護胃之品,以防寒涼傷胃,祛邪而不傷正。
證治要點 以身大熱,汗大出,口大渴,脈洪大(即“四大證”)為證治要點。
2.清營涼血
清營涼血是用于營血有熱的兩種方法。熱入營分,以身熱夜甚,神煩少寐,時有譫語,或斑疹隱隱,舌絳脈數(shù)為主證,清營的作用是清熱養(yǎng)陰,解毒透熱。營分有熱,多由氣分傳變而來,故清營透熱的功用,是清除由淺入深邪熱,一從外透,一從營解,故清營分熱常用水牛角、生地等配伍銀花、連翹、竹葉促其透熱轉(zhuǎn)氣,代表方如清營湯。熱入血分,以每多迫血妄行而致出血、發(fā)斑,而且絡傷血溢每易留斑,熱與血結(jié)亦可留瘀。涼血的作用,是清血分之熱以止血,散血分之瘀以消瘀,故清血分熱常用水牛角、生地配用丹皮、赤芍等散瘀涼血,代表方如犀角地黃湯。
清營湯
《溫病條辨》 .
組成 水牛角(30g) 生地黃五錢(15g) 元參三錢(9g) 竹葉心一錢(3g)麥冬三錢(9g) 丹參二錢(6g) 黃連一錢五分(5g) 銀花三錢(9g) 連翹二錢,連心用(6g)
用法 上藥,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
功用 清營解毒,透熱養(yǎng)陰。
主治 熱入營分證。身熱夜甚,神煩少寐,時有譫語,目常喜開或喜閉,口渴或不渴,斑疹隱隱,脈數(shù),舌絳而干。
方解 方中水牛角,苦咸性寒,清熱涼血解毒,寒而不遏,且能散瘀,為君藥。生地涼血滋陰,麥冬清熱養(yǎng)陰生津,玄參滋陰降火解毒,三藥為熱甚傷陰者設,且助君藥清營涼血,共用為臣。佐以銀花、連翹、黃連、竹葉清熱解毒以透邪熱,使入營之邪透出氣分而解。丹參性涼,入心、肝經(jīng),活血祛瘀,以防熱與血結(jié),為佐使之品。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養(yǎng)陰透熱之效。
配伍特點 一是涼血藥配伍滋陰清熱之品,是為熱傷營陰,漸迫及血者設。二是清熱涼血藥中,伍以清宣透熱之品,意在為熱邪初入營分,不致郁遏,能使熱邪轉(zhuǎn)出氣分而解,是透熱轉(zhuǎn)氣之法。三是涼血藥配伍活血藥,以防熱與血結(jié)。
證治要點 以身熱夜甚,神煩少寐,斑疹隱隱,舌絳而干,脈數(shù)為證治要點。
犀角地黃湯
《備急千金要方》
組成 水牛角(30g) 生地黃八兩(24g) 芍藥三兩(24g) 牡丹皮二兩(9g)
用法 上藥四味,嘆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二服。
功用 清熱解毒,涼血散瘀。
主治
l)熱入血分證。身熱譫語,斑色紫黑,舌絳起刺,脈細數(shù),或喜忘如狂,漱水不欲咽,大便色黑易解等。
2)熱傷血絡證。吐血、便血、衄血、尿血等,舌紅絳,脈數(shù)。
方解冶以清熱解毒,涼血散瘀。方用水牛角為君清營涼血,解毒清心;臣以生地,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一可復已失之陰血,二可助君藥解血分之熱邪;芍藥養(yǎng)血斂陰,且可助生地涼血而和營,丹皮清熱涼血,活血散瘀,兩味用為佐使。
配伍持點 一是清熱之中兼以養(yǎng)陰,使熱清血寧而無耗血動血之慮;二是涼血與散血并用,涼血止血而無冰伏留瘀之弊。
證治要點 以各種失血,或斑色紫黑,神昏譫語,身熱舌絳為證治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