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只要生活在人類社會當中,就需要與別人進行交流和交往,對于每一個人來講,社會交往都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活動。因為人類不可能脫離社會獨自生存,只要生存在社會當中,就需要和別人交流和交往。
在社會生活當中,與別人交流和交往是一種比較深的學問,有的人把這個學問修的很好,有的人卻完全不懂得如何與別人社交。
在人與人的交流和交往過程當中,存在著許多的方法和方式,比如說在以前,網(wǎng)絡和信息并不發(fā)達的時代,人們經常會通過書信以及當面的肢體和語言來達到交流的目的。
雖然現(xiàn)在網(wǎng)絡和信息已經非常發(fā)達了,人們可以擺脫距離和時間的束縛,就算是遠隔千里之外的人,也能夠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面交流。
但是在種種的交流方式當中,語言交流仍然是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最為常見,最為普遍以及最為基礎的一種交流方法。
交流是一種藝術
說話是一種學問,與別人說話更是一種藝術,掌握好與別人說話的技巧,能夠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也能夠經營好自己的人際關系,讓自己在社會當中能夠混的更好。
所以,提高自己的語言造句能力,非常有必要。
在生活當中我們和別人說話的時候,經常會脫口而出一些口頭禪,有一些口頭禪非常具有適用性,能夠在與很多人交流,以及在很多場合當中用得上。但是也有的人口頭禪很容易引起別人的反感,會給別人留下一種不好的印象。
心理學家認為,要是一個人經常把以下的這四句話掛在自己的嘴邊,當做自己的口頭禪,那么也就證明了這一個人的語言教學能力非常弱,本質上來說是一個不會與別人聊天的人。
經常說這四句話的人不會聊天
(1)第一句話是,我認為你說的不對,應該是這樣的。
經常把這一句話當做自己口頭禪的人,在和別人交流的過程當中,會給人一種否定他人觀點的的印象。
不管是誰被別人否定,內心當中自然會產生一種不好的感受,其實換位思考就能夠發(fā)現(xiàn),當自己在公眾場合表達意見的時候,遭到別人的反對,內心也同樣會不好受。
所以我們在和別人交流的時候,盡量不要說出否定別人觀點的話,或許我們可以換一個說法來表達自己的不同觀點,但是不能直接否定他人。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因為急于求成,就會否定孩子的一些做法,其實這是消滅他們的天性,不僅不能夠把孩子教好,反而還會釀成他們叛逆的心理。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把自己和孩子放在一個不對等的地位上,認為孩子一定要聽自己的話才是正確。
其實只要父母放下身姿,愿意和孩子保持一個平等的視角溝通,孩子或許會更加愿意接受父母的教育,這才是父母與孩子正確的溝通。
(2)第二句話是經常說出嗯和哦的詞匯。
社會發(fā)展到當今,網(wǎng)絡交流已經成為人們與他人交往的一種新方式,很多人在網(wǎng)上和別人交流的時候,經常會有這樣的一種感受。
那就是自己非常興奮的和對方說了一堆事情,也打了一大段話來分享自己的感受,但是對方看了之后給出的反饋卻非常的冷淡,很可能只有簡簡單單的一個嗯和哦。
收到這樣的回復,會給人留下一種敷衍的感覺,也會讓分享者的內心受到很大的傷害,認為自己的分享并不被他人接納。
而作為被分享者的一方,你應該要知道,這其實是一種不禮貌的方式,出于禮貌也應該給出對方一定的回應。
(3)第三句話是,你真厲害或者是太好了。
說出這兩句話的通常來講是在贊美對方,而且往往會以一種比較興奮和激昂的語氣來說出,雖然說從字面上來看,的確是在夸贊和表揚對方,但是卻會給他人留下一種失真的感覺。
這種夸張的表揚和贊美,并不會讓對方感覺到是在真正的贊美和表揚自己,也會讓對方給你留下一種虛偽的印象。
真正的贊美和表揚,是通過具體的事例或者優(yōu)點去表達的,而不僅僅是通過這種表面意義上的贊美。
(4)第四句話是,這有什么了不起的。
能夠把這句話作為口頭禪的人,或許他們在生活當中遇到了一些不如意的事情,說出這句話,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安慰自己,撫慰自己的情緒。
但是要是把這句話對別人說,或許意義就不太一樣了,說這樣的話,不僅僅不能夠安慰到對方,還會給對方一種看不起她的感覺。
語言是一種藝術,我們在生活當中與別人交往,本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每個人在與他人進行社會交往,都是在不斷的學習和交流的過程當中,希望大家都可以不斷的提高自己的語言交際能力。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達
編輯 | 梅菜扣肉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