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觀摩全省優(yōu)質課大賽之后
偶然的機會,我有時間參加了全省高中語文優(yōu)質課大賽的觀摩活動。幾天時間聽了來自全省近四十位選手風采各異的課例,受益匪淺。不過,回過頭來再次在大腦中回放近四十節(jié)不同形式的課例,也引發(fā)了自己對具體的一節(jié)課如何教和什么樣的課堪稱優(yōu)質課問題的思考,現(xiàn)就具體的課堂教學涉及的環(huán)節(jié)結合自己的理解談談個人的看法。
一、關于設計導語
如果把一節(jié)課比作一篇文章,那么導語應該算是文章的開頭。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對一堂課而言,導語設計的恰當與否會直接影響到整節(jié)課開展的進程,也同樣會對教學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我們知道,導語不是一般的課堂語言,而是經過加工錘煉后形成的藝術性語言。這種語言不是一種信手拈來的一般性用語,而是立足文本,并能夠和整個教學環(huán)境、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相融合的生成性的語言,除了具有即時性特點,還帶有濃烈的情緒化色彩?;诖?,設計一堂課的導語時,我們必須要兼顧學生、教材內容和環(huán)境三個方面,并處理好三者的關系。但是,幾天課聽下來,很多老師對導語的處理往往忽略了上面的問題。有的老師可能是為了展示自己“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才氣,上課鈴響過,立即進入一種忘我的境界,以自我陶醉的神情流利地背誦一段文辭優(yōu)美的抒情性文字。仔細品味,發(fā)現(xiàn)這些文字似乎與所上的內容沒有多大的關聯(lián),至于和當時的教學情境是否搭配可想而知;有的老師則采取直奔主題的方式,鈴聲響過后,就亟不可待的說:“同學們,今天我們上……”作為一節(jié)課的組成部分,導語設計應該實用,并能夠很好的服務于一節(jié)課,有利于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只有在保證這個的前提下,我們才可以去創(chuàng)新,但是不能為了創(chuàng)新而創(chuàng)新。否則,會畫虎不成反類犬。我們知道,就導語本身而言,很多是采用有限的文字隱含豐富的意蘊,而這種文字上的“空白”是需要師生去探究和發(fā)現(xiàn)的。這就要求開課之初教師能夠用富有磁性的話語激發(fā)學生探秘的興趣。如有的老師則以審美理論、教育理論為依據(jù),緊扣文本空白,在教授紀伯倫的《奴性》一文時,開口就說:“整個地球都是我的祖國,全人類都是我的鄉(xiāng)親?!闭σ宦牐髡咭眉o伯倫的名言,引經據(jù)典,有厚度,但是如果把它與《奴性》一文的教學內容聯(lián)系起來,兩者好像沒有多大的聯(lián)系,再說,用這樣恢弘的開場白,學生可能也無法完全理解,這樣對教學的開展也難以起到積極的作用。因此,一節(jié)課導語的設計與呈現(xiàn),扣住教學內容是前提,符合教學情境是要求,激發(fā)學生興趣是關鍵,在此前提下我們可以引經據(jù)典、可以唯美。
二、關于文本朗讀
葉圣陶先生說:“學習語文,不該只用心與眼來學習,必須在眼與而之外,加用口與耳才好?!币簿褪钦f,作為“聲情并茂”的語言文字性學科,語文的學習除了看和聽,我們還要朗讀?!白x書百遍其義自見”,只有通過朗讀,把無聲的文字化作有聲的語言,把靜態(tài)的字詞句化成動態(tài)的有生命的存在,這樣才能了解文章的內容、理解思想、把握情感。朗讀可以讓讀者與作者耳與心謀,把隱于文本字里行間的意義,情感喚醒、喚活,“與作者心靈感通”。語文猶如音樂,只不過組成優(yōu)美旋律的不是音符,而是飽含生命的漢字。所以,面對所授的文章,我們不可能以默哀似的表情對待它,應該眼口耳并用,用有聲的語言去激活沉睡的文字,把靜態(tài)的符號幻化成一串串跳動的精靈,這樣才能把文本所含的意蘊真正的彰顯出來。當然,對于不同的文本,我們不可能采用千篇一律的朗讀方式進行。文體不同,朗讀各異:從方式看,可以是個別朗讀,也可以是分組朗讀,可以是男女分開朗讀,可以是集體朗讀,也可以是教師范讀,也可以是師生對話朗讀;從對文本的處理方式看,可以是整篇朗讀,可以是選擇段落的朗讀。不論采用何種方式,其出發(fā)點都是朗讀者個體或群體直觀感性的與文本進行對話,直觀而切近的去感受文本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從而與作者進行一次心靈上的淺層對話。幾天課聽下來,老師們在處理文本朗讀的問題時,有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的,也有不盡如人意者。如有老師在教學《談中國詩》一文時,盡管是一篇文化隨筆,從比較學的角度把中國詩和西洋詩進行比較,以此來批判本位文化的思想,理性大于感性。對這樣的文章朗讀是有一定的難度,但是有老師卻別具匠心的采用了師生對讀的方式,對文本進行巧妙的處理。我們知道,作為文化大師錢鐘書先生的一篇文化隨筆,《談中國詩》的一大特點是引用大量的古詩文作為文章說理的基點,而授課老師就是抓住這個特點,采取老師讀文本內容,學生朗讀引文的方式進行師生對話,了解了內容、認識了作用的同時,也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但是與之相反的,有的老師對于那些本來可以作為很好朗讀材料的文本,如《滕王閣序》《葡萄月令》《合歡樹》等,則采取直奔文本,提列幾個問題,然后進行研討交流,在教師亦步亦趨的引導下,得出預設的答案。完成這些目標后,接下來就是引申拓展的環(huán)節(jié)。至于拓展的內容,乍一看與文本似有聯(lián)系,可仔細分析才發(fā)現(xiàn),其僅僅是與文本沾邊,形似,至于神通根本無法實現(xiàn)。有一個很好的劇本,又有一群具有表演天賦的演員,原本可以上演一場上佳的舞臺劇,但是因為沒有利用好,結果這場戲死氣沉沉,觀眾也懨懨欲睡。
語文是一曲歷久彌香的音樂,是百唱不厭的老歌,它有熱烈浪漫的楚辭情調、 “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的樂府民歌風味、有“或慷慨多氣,或玄淡幽遠,或清新明麗”魏晉南北朝五言古詩格調、姹紫嫣紅、氣象萬千的唐風、“情深、境狹、意婉、色艷”宋韻,還有“自然、質樸、生動、尖新”元曲。所以,面對不同的文本我們只有動起來,或激越,或舒緩;或歡快,或低沉;或喜悅,或凄涼的進行朗讀,才能真正的品味出字里行間蘊含的情韻。
三、關于文本解讀
語文教學就其實質而言,就是解讀文字、品味思情、賞析技法??此坪唵蔚娜齻€環(huán)節(jié),但內容涉及是多方面的。就文本本身來說,體裁是多樣的。從歷史的層面看,有白話文和文言文;從文學樣式看,有散文、詩歌、小說和戲??;從表達方式看,有記敘文、說明文和議論文;從題材看,有文學類文本,有實用類文本,還有寫作教學(當然,這里的分類是有交叉重合的地方)。不同類型的文本,有各自的特點,我們不可能采用統(tǒng)一的教學方式進行?!敖虒W有法,但亦無法”,面對不同的文本,我們只能因文而異,結合教學實情,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解讀文本,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當然,就一篇文章而言,其內蘊是豐富的,思想和情感是多元的,在具體的教學中,我們不可能面面俱到。貪多不得,如果我們追求全面,往往會對每一個問題浮光掠影,這樣就導致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掌握產生夾生飯的現(xiàn)象。每一篇文章都有一條筋絡隱藏在文字的背后,抓住了筋絡,也就抓住了關鍵,提綱就可以挈領。所以,在解讀文本、設計問題時,切不可求全責備,抓住細節(jié),“于細微處見真淳”,提煉幾個關鍵性問題,緊扣文本,師生多角度、多元化的深度解讀就可以把握住文章的精髓。如《蘇武傳》的教學,有的老師從內容的層面設計了兩個問題:衛(wèi)律和李陵勸降時蘇武表現(xiàn)出什么樣的氣節(jié)?“求死”和“求生”心理的表現(xiàn)體現(xiàn)出蘇武什么樣的氣節(jié)?整節(jié)課師生抓住“氣節(jié)”進行多角度的挖掘。有點撥,有討論,有交流,課堂有動有靜;有熱烈,有平和;在有張有弛的節(jié)奏中完成了一節(jié)課。一篇經典的長篇文言大作,就其涉及的思想和內容是多方面的,但是作為一篇歷史人物傳記,文章的核心就是體現(xiàn)人物的“氣節(jié)”。老師抓住它也就是抓住了文本的精髓,而學生理解了它,也就是理解了文章的中心,抓住了中心其他枝節(jié)問題就迎刃而解了。長文如此,短篇文章也是同樣。作為經典的哲理散文詩《奴性》,紀伯倫用理性的思維,凝重的語言,闡發(fā)了對人性中的奴性的深沉思考和剖析。從文本語言的特質來看,因為是一種理性的思辨,沒有生動活潑的畫面和鮮活的人物形象,所以學生對這樣的文章興趣不大,這無形中增加了教學的難度。有的老師認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在教學中獨辟蹊徑,設計了“當下人們如何活著-怎樣活著-該如何活著”三個問題,把問題和生活鏈接,把文本與人生對接,聯(lián)系社會生活,關注世態(tài)人生進行分析。語文找準了文本與生活的對接點,所以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充分的調動起來,這樣對教學流程的推進和教學任務的完成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由此可見,不論是長文還是短文,在教學中我們都應該對文本的內容進行取舍,有舍才會有得。如果求全,往往只能寬泛而無深得;同時對不同的文體,在設計教學問題、解讀文本時應該區(qū)別對待。只有對準文本、學生、教師和編者聚焦的點,教學的畫面才能清晰,呈現(xiàn)的畫面才會完美。
四、關于課堂小結
課堂小結是對一節(jié)課所上內容的梳理和總結,是把零散細碎的知識條理化的過程。不過,課堂總結不是簡單的把所授的內容進行重復,而是立足文本,結合所授內容進行信息歸納與整合。作為一節(jié)完整的課,課堂小結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可以把課堂上學到的零碎的知識系統(tǒng)化,把對文本微觀的認識上升到宏觀認識的層面。教師可以在總結的過程中強調重要的內容,可以把課堂上疏漏的知識信息適時的補上,同時在總結的過程中可以對學生進行方法和技能的指導。不過,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既然是一節(jié)課的一個組成環(huán)節(jié),課堂小結應該是為本堂課服務的,所以它必須與課堂情境相協(xié)調,總結的內容要與所授的內容相統(tǒng)一,且有內在的聯(lián)系,切不可為了總結而總結,為了求新而求新,否則會弄巧成拙,影響整堂課的效果?;仡檸滋斓恼n,每一位老師都意識到課堂小結的重要性,所以都在完成課堂教學內容后對教學進行了總結。但是,在具體操作時卻良莠不齊。有的老師把這一環(huán)節(jié)視作自己展示文學才華的機會,所以上來就來一段優(yōu)美而抒情且辭藻華麗的文字,撇開文本,如同一篇佳作,但是與文本內容對接時,只能是三九天穿涼鞋了;有的老師在總結時僅是對所上內容進行復制;有的則是選擇與文本內容關聯(lián)不大的材料通過多媒體,像放電影一樣進行呈現(xiàn),形式多樣,但效果不佳。既然是對一節(jié)課的總結,對所授內容進行輪廓式的梳理是必要的,在此前提下能夠立足文本進行適度的延伸,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是可以的。當然,對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處理,除了是老師唱主角,也可以放權給學生,讓學生嘗試,這樣也許可以收到不一樣的效果。
當然,作為一個完整的教學流程,我們除了要關注以上幾個問題外,我們還要思考如何安排作業(yè),如何設計板書的問題。雖然一堂課可以視作一場戲。但不是純粹用來娛樂的東西。如果是單純的娛樂,一節(jié)課就失去了其應有的價值,畢竟它要承載更多的內容。所以,當該進行的流程完成后,接下來就要認真的設計與本節(jié)課內容有內在聯(lián)系的作業(yè),讓學生通過作業(yè)的完成來鞏固課堂所學的內容,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不過,就作業(yè)的形式而言,其應該是不拘一格的,可以是完全鞏固課本的內容,可以是聯(lián)系課本的適度延伸,也可以是廣義性的布置學生課外的閱讀與文本相關聯(lián)的作家的作品,以此擴大知識面,開闊視野。至于板書,雖然在電化教學手段盛行的時代有過時之嫌,但是,就一節(jié)成功的課例來說,適度板書是不可或缺的。因為好的板書是對所上內容精華的提煉,是師生用以洞悉文本內容的一個綱領,通過它我們可以掌握文本的主要內容。但是,在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板書對整堂課所起的只是提綱挈領的作用。正是這樣就要求在設計板書時只能是簡練的,并能夠反映授課內容的東西,切不可面面俱到,否則的話就失去了其應有的價值。對《奴性》的教學,老師在設計板書時,就是簡單的四個詞: 奴性 自由
人 人
左邊一個大寫的“奴性”,一個小小的“人”;右邊一個大大的“人”和一個“自由”。通過這不難看出,幾千年來因為奴性的存在和役使,人類是何等的渺小,而隨著人性的解放、自由的到來,這樣人類才變得強大,才能寫出大大的“人”字?;貧w原文,理解內容可以看出,紀伯倫通過千字的散文詩所要表達的主旨,也就是這個意思,言簡意賅的文字揭示了文章的主旨,精練而有深意;同樣在教學《蘇武傳》的時候,設計的板書是:
氣節(jié)
(衛(wèi)律)利逼-不屈——蘇武——不移-情理(李陵)
不動
一篇長長的歷史傳記散文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通過上面的板書準確的反映了出來。當然,與成功的例子相對的是不成功。有的老師在設計板書要么追求全面而繁瑣,要么設計出來的板書與授課內容關聯(lián)不大,要么是用PPT代替板書,一節(jié)課下來,板書一片空白。
總之,在當下的語文教學中,我們的語文課到底該如何教真的要認真的思考。新課改之風盛行大江南北,各種教學流派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改革創(chuàng)新是主流,但是回歸到語文課堂這個前沿,我們在追求形式創(chuàng)新的同時,內容還真的需要點真材實料。不錯,有些傳統(tǒng)的東西已經落后于時代,我們不應該抱殘守缺;而對于其中優(yōu)秀的東西我們還得遵循和繼承發(fā)揚。課堂教學是教師、學生、教材和編者在三維目標的規(guī)范下相互交流碰撞而生成的一種動態(tài)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四者關系是否融洽,配合是否默契關系到教學的成敗。不過,作為比賽型課堂,教師的秀課和做課是不可回避的,因為在短短的幾十分鐘,教師要在有限的時空中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以博得評委的好感,但是如果一味的為了展示自我而忽視了服務的對象,忽略課堂教學的本質,那就畫虎不成反類犬了。作為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學科,語文教學需要精妙的導語、精當?shù)膯栴}設計、精彩的朗讀、精準的總結和精練的板書,只有這樣,我們的語文教學才不會走樣,不至于變味.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