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有你,才真的了不起
唐朝有個人,被譽為詩仙,因為他的詩都不按凡人套路出牌——雄奇、脫俗。
他就是李白(701-762),我們熟知的青蓮居士。李白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東),生于安西都護府所屬的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附近),幼時隨父遷居蜀中綿州昌隆 (今四川江油)。
李白他爸是土豪,所以,李白是妥妥的富二代。他年輕時已博覽群書,才華橫溢,善作詩賦,為人性格豪放,輕財任俠,愛好劍術??傊?,自我感覺棒極了。如果給李白一根棍子,他有自信撬動整個帝國。
然而......整個帝國讓李白先醒醒,別做夢。商人之家有錢,但帝國看不起他們的“臭錢”,想通過科舉做官撬動帝國,資格審查這一關,就過不了。李白沒有資格參加科舉。
科舉路走不通,李白只好換了一條路——干謁,即向高官貴族推銷自己。
有錢沒門兒,但是,有錢可以任性。李白喜愛山水,世界那么大,有錢說走就走。他25歲左右出蜀,長期在各地漫游。
如果李白有朋友圈
他票圈封面必定是名山大川
走遍了大唐的風景區(qū),結交了無數名人,上至公主,下至道士。目的只有一個:有朝一日一飛沖天當上宰相,實現“濟蒼生”“安社稷”的政治抱負。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李白的折騰,名氣暴漲,奉詔入長安之前,他的才華和詩歌已名滿天下,京城長安更是無人不知,就連皇帝都聽過他的名字。
天寶元年(742),經道士元丹丘和玉真公主的推薦,42歲的李白奉詔入長安,玄宗殊禮接見,命為翰林待詔,名動京師。但他沾沾自得,恃才傲物,不肯低眉事人,因此遭無數人妒忌和迫害,一年多之后被玄宗賜金放還。
安史之亂起,李白隱居廬山,靜待時機。當永王李璘向他拋出了橄欖枝時,李白以為機會終于來了,于是下山進入永王幕府。萬萬沒想到,李璘要爭奪帝位,而且還失敗了。受株連的李白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晚年漂泊困苦,投靠安徽當涂族叔李陽冰,最后還死在了老李家中。
他出生于西域,長于四川,深受西域文化、四川道教文化的影響。李白常與隱士、道教徒交往,嗜酒求仙,有出世思想,后來還做了道士。
李白的詩反映了盛唐時代上升發(fā)展的氣魄。風格雄奇豪放,想象豐富,善于運用夸張、比喻等手法,語言流暢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對后世詩人產生很大影響。
不過,大唐詩壇一哥之爭,還是相當激烈的。有多少人捧李白,就有多少人捧杜甫,還有一大撥人,包括外國人捧白居易。而李白,自己也曾很識相地在崔顥的詩面前,低下了高貴的頭顱。
李白自幼喜好劍術,崇尚武藝高強的俠客義士。后來他到東魯,跟隨劍術大師裴旻學習劍術。李白的功夫很好,他一輩子都自認為是一個俠客。
他經常是一副俠客裝扮,帶著一把劍,想要行俠仗義。李白視金錢如糞土,在揚州的時候,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散金三十萬,專門救濟落魄的士人。
月圓,李白的妹妹。任華是李白的粉絲,比李白年輕。武諤,李白的門生,曾向李白學習武藝。
開元二十二年(734),李白路過襄陽時,前去拜見韓朝宗,韓當時任荊州長史兼襄陽刺史。李白寫了自薦書《與韓荊州書》給韓朝宗。文章首先贊美韓朝宗善于識拔人才。接著李白以毛遂自比,介紹自己的經歷、才氣和抱負。
但是,韓朝宗收到李白的自薦信后無動于衷,既沒有舉薦,也沒有重用李白。所以當時的人感慨韓朝宗不能像平原君一般愛惜人才。
李白出身商人家庭,根據當時的法律規(guī)定,他無法參加科舉考試。而且他個性不羈,所以轉而希望通過隱居學道、交游名士,壯大自己的聲譽,以求干謁直取高位,實現其濟蒼生、安社稷的理想。
天寶元年(742),李白應詔進長安見唐玄宗。李白道德品行和詩文俱佳,玄宗很器重,于是把他留在翰林院。李白以為玄宗讓做起草詔書的翰林學士,原來不是,是讓李白做翰林待詔,陪著皇上,進行詩文娛樂而已。
李白受到玄宗接見,其中李白的老朋友元丹丘起了重要作用。元丹丘是道士,在當時頗有名,與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過從甚密。他向玉真公主舉薦李白,玉真公主轉而把李白推薦給玄宗。
李白做了翰林待詔,沒有品級,并不是一個正式的官職,在翰林院期間,他一直沒有被授予正式的官職。
據說有一次李白奉詔入宮,在玄宗面前,李白讓高力士幫他脫靴,因此得罪了高力士。高力士當時是玄宗身邊的紅人,位高權重。
賀知章欣賞李白,重視李白詩文,驚為天人之作。另外一說,李白成長于蜀地,那里道教氛圍濃厚,李白也頗有仙風道骨,所以賀知章才稱呼李白為“謫仙人”。
晁衡,日本人,唐玄宗時期留學中國。學識淵博,擅長作詩,與李白、王維等有密切往來。
魏顥,李白的超級粉絲,長期自費跟蹤李白,追星的瘋狂程度不亞今人。下文他還會隆重出場。
張垍,宰相張說的兒子、駙馬。李白第一次入長安的時候曾經求助于他,但是張垍虛與委蛇,沒有幫忙。
李白當上翰林待詔,是第二次入長安的時候(天寶元年)。
李白擔任翰林待詔以后,仍舊好酒,常常因為喝酒耽誤工作,而且李白為人恃才傲物,玄宗對此不滿。
宰相李林甫又向玄宗進讒言說李白壞話,于是在天寶三載(744)春天,李白被迫離開翰林院。玄宗賜給他一筆錢,李白帶著錢出長安往東而去。
李白讓高力士幫他脫靴一事,有些史學家認為不可信。
李白被排擠出京城后,他回到東魯(今山東)家中。李白本可以留在東魯安靜生活,但他是一個不安分的人,為了高遠的理想,又踏上了漫游的旅途。
天寶四載(745),他將由東魯南游越州(今紹興),臨行前他寫了《夢游天姥山別東魯諸公》,描繪夢中游歷天姥山。盡管離開翰林數年,但是政治上受挫的憤怨仍然郁結于懷。
李白一生經常出入名山大川,崇尚修仙隱居生活,他對于名山仙境的向往,其實也是對權貴另一種形式的抗爭。
大約在天寶十一載(752),李白與岑勛、元丹丘兩個朋友在一起飲酒,地點是元丹丘的潁陽山居。會友飲酒,人生快事。
李白當時懷才不遇,于是借著酒興,寫成《將進酒》一詩,淋漓盡致地抒發(fā)滿腔不平。這首詩是李白的名作,情極悲憤而狂放,語極豪縱又沉著。
詩中,岑夫子即岑勛,丹丘生即元丹丘。
李白在世的時候,名氣就很大。魏顥,原名萬,后改顥。他當時是個年輕人,非常崇拜李白,是一個追星族。為了一睹偶像風采,魏顥從他隱居的王屋山出發(fā),一路追到浙江的天臺山。但是,運氣極差,每次都是李白前腳剛走,魏顥后腳就到。
魏顥跋涉三千里,歷經半年,最后終于在廣陵(今揚州)見到了偶像李白,見面的時間是天寶十三載(754)。魏顥激動地奉上長詩《金陵酬李翰林謫仙子》。李白信任魏顥,把一部分詩文交給他,讓他幫忙編詩文集。
后來,魏顥編了《李翰林集》。魏顥在《李翰林集序》里稱贊李白“蜀之人無聞則已,聞則杰出。是生相如、君平、王褒、揚雄,降有陳子昂、李白,皆五百年矣?!?/span>
白居易的詩歌在日本平安時代(794—1192)非常受歡迎,因為其閑適詩和感傷詩中追求自然之美,以及超脫寧和的心境,引起了日本人內心深處的共鳴。
嵯峨天皇,日本平安時代初期的天皇,809—823年在位。
嵯峨天皇和白居易處于同一時代,非常喜歡白居易的詩。他在宮廷專門設置了《白氏文集》(其中詩三十七卷、文三十四卷)侍讀官,將學習白詩定為今后天皇的“必修課程”。
李白《贈汪倫》一詩約寫于天寶十四載(755)安史之亂爆發(fā)前,當時李白受汪倫之邀游桃花潭時所作。汪倫曾任縣令,任滿辭官,住在涇縣桃花潭。
杜甫比李白小11歲。李白是個性張揚的天才詩人,在世時就名滿天下,交友十分廣泛。天寶三載(744),李白離開長安之后東行,在洛陽認識了杜甫,兩人一見如故,成為朋友。天寶五載(746),李杜兩人再次見面,此后未再見面。
分開后,杜甫一直關注著李白,在李白晚年因加入永王幕府而獲罪時,杜甫還寫詩為李白辯護。杜甫一生寫了約20首詩給李白,既寫思念之情,又稱贊李白。
但李白只寫了4首回贈(其中2首被認為是他人偽作)。李白朋友眾多,而且他不是特別留戀和牽掛個人感情,所以寫給杜甫的詩少。
天寶十四載(755),安史之亂爆發(fā)。當時,李白帶著妻子宗氏隱居廬山,靜觀其變。玄宗下令,諸皇子擔任各戰(zhàn)區(qū)統帥。永王李璘趁機起兵,希望自立奪權。李璘派出謀士韋子春,三次邀請李白加入幕府。
但李白不知永王實際上想自立,以為永王只是想平亂。李白很愉悅地答應了,于至德二載(757)下山入永王幕府。沒想到,李璘很快兵敗身死,李白也鋃鐺入獄。幸虧有崔渙、宋若思等人營救,李白才免于一死,接著被流放夜郎。
李平陽,李白的女兒。當時李白的女兒李平陽、兒子李伯禽都在東魯(今山東)。
開元二十二年(734),34歲的李白與好友韋冰同游江夏(今湖北武漢江夏區(qū))黃鶴樓。李白詩興大發(fā),但準備作詩時卻抬頭發(fā)現,崔顥的《黃鶴樓》詩赫然題在樓上。李白當時年輕氣盛,非要寫出一首超越崔顥的詩不可。
但就是沒有靈感,寫不出來,搞得李白很郁悶。到了黃鶴樓對面江上的鸚鵡洲,李白竟然在鸚鵡洲上連踢帶踹。一旁的韋冰讓他歇一會兒,并替他踹了鸚鵡洲,逗得李白哈哈大笑。
13年后,天寶六載(747),李白游覽金陵(今江蘇南京)的鳳凰臺,寫下了七律《登金陵鳳凰臺》。又過了13年,上元元年(760),60歲的李白來到江夏,與老朋友韋冰重游鸚鵡洲,寫下了一首《鸚鵡洲》七律。
李白孜孜求索26年,仿擬崔顥的《黃鶴樓》,寫了這兩首律詩,但是都沒有超過崔顥。七律是字數句數、平仄押韻、粘合對仗等限制較多的一種詩體,這對于寫詩多是一揮而就、文不加點的李白來說,無疑是一種束縛,因此他很少寫律詩。
寶應元年(762)十一月,李白在安徽當涂去世。李白遇赦之后,晚年生活困苦,投靠當時任當涂縣令的族叔李陽冰,不久在其家中去世。李白去世前將詩文稿交給李陽冰,請其代為整理,李陽冰將其詩文編為《草堂集》。
關于李白之死,有一種很流行的說法——李白在當涂的江上飲酒,因醉跳入水中捉月而淹死。這種說法很符合李白的個性,但是并不可靠。據記載,李白死于慢性膿胸穿孔或酒精中毒,也可能是死于其他原因,未有確論。
李白死后幾十年,唐文宗御封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張旭的草書為“三絕”。宋代文學家蘇軾稱贊李白“以英瑋絕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詩人盡廢”?,F代詩人余光中評價李白:“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