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茯苓甘草湯方
【方劑組成】茯苓9克,炙甘草3克,生姜9克,桂枝6克
【用法】水煎溫服。
【方解】茯苓伍生姜治心下悸,加于桂枝甘草湯中,則治桂枝甘草湯證又見嘔而小便不利或心下悸者。
【仲景對(duì)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73條: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
注解:原條文
“傷寒汗出”后,似脫漏“脈浮數(shù),小便不利”七字。“不渴”后似脫漏“而嘔”二字,不然則無法理解。
大意是說:傷寒證,里有停水,雖發(fā)汗汗出而表不解。若脈浮數(shù),小便不利而渴
者,宜五苓散主之;若上證不渴而嘔者,宜茯苓甘草湯主之。
《傷寒論》第356條:傷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當(dāng)服茯苓甘草湯,卻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
注解:水停心下,甚則心悸,故厥而心下悸者,知為水飲逆迫心下所致,先宜茯苓甘草湯以治水,水去則厥自已。若舍水而但治厥,不但厥不得治,則水漬于胃更必致下利之證。
按:失眠而心悸者,多為水飲,本方增量茯苓加龍骨牡蠣有良效(參見桂枝甘草
加龍骨牡蠣湯方證)。
【辨證要點(diǎn)】桂枝甘草湯證又見心下悸者。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