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事物陽剛的一面,關心守護其陰柔的一面,就像是能天下的溪谷一樣滋養(yǎng)萬物生長。能夠如同溪谷一樣滋養(yǎng)天下,就能保持自身道德品質(zhì)不丟失,回歸到嬰孩一般純真自然。知道事物正確的一面,遏制其錯誤的壯大,就是維護天下正義,能夠維護天下正義,原始質(zhì)樸的道德品質(zhì)就會不斷的回歸,達到?jīng)]有極限。知道事物榮耀的一面,包容其屈辱的一面,就像天下山谷胸懷博大包容萬物,能夠胸懷博大包容萬物與世無爭,原始質(zhì)樸的道德品質(zhì)就會充足,就能夠回歸于道。“樸”是道最基本的元素,“樸”生成了天下萬事萬物,圣人以“樸”無為的特性管理自己的行為。所以說:對待萬事萬物最好的管理方法,就是不要把其屬性片面的進行割棄。
大道無極,無極生太極,太極生陰陽,萬事萬物稟陰陽二氣而生。雄為陽為剛為強為外,雌為陰為柔為弱為內(nèi)。陰陽相生,柔弱勝剛強是道的基礎理論,所以能知道事物陽剛的一面,守衛(wèi)其陰柔的一面,讓陰陽交互流行于事物之間,像溪流一樣在事物間和順流暢滋潤事物的生長,不斷的洗刷事物因陰陽變化產(chǎn)生的污垢,這是一種愛,是對所有事物的愛,有了這樣的愛心,原始的道德品質(zhì)就會不離其身,就能回到像嬰兒一樣專氣至柔的狀態(tài)。能夠順應事物陰陽的變化,合理的給其充足的關愛,使事物成長、壯大,不為名、不圖利,就像小溪一樣默默的在事物不起眼(雌)的地方滋潤事物的成長。
知道事物正確的一面,扼守其錯誤的一面不能發(fā)生,摒棄事物錯誤的一面,就是維護天下正義,能夠維護天下的正義,更是一種大愛,是對天下的愛,這樣原始的道德品質(zhì)就不會發(fā)生改變,原始的道德品質(zhì)就會不斷日漸積累,就能達到道德無極限的狀態(tài)。道德自在人心,德是人們共同生活及行為的準則和規(guī)范,它是‘道’在世間的體現(xiàn),‘白’就是德在世間良好品質(zhì)的顯現(xiàn),就是‘道’的正氣在世間的弘揚,所以弘揚道德正氣,維護天下的正義是對天下的愛,是對’道‘的回報。域有四大,人為其一,維護世間道德正氣是做人的高尚品質(zhì),也是對道的回報,更是對天下的大愛。
大道混淪無極,無陰無陽,無善無惡,無上無下,無美無丑,無高無低。所以能夠知道事物榮的一面,包容事物辱的一面,就像山谷一樣包容天下萬物卻與世無爭,就回到了大道原始無極的狀態(tài),回歸于道成為了道的基本元素‘樸’,這是最高的修為,是人類修為的最高境界。
‘ 樸’是道的真氣,是大道最基本、最原始的物質(zhì)。樸無陰無陽、無黑無白、無榮無辱,樸生成了萬事萬物。圣人以‘樸’無為的特性管理自己的行為,對待天下事物。用謙卑柔軟之心愛天下萬物,以道德正氣行光明正大之事,以道無極特性成就萬事萬物。因此我們知道:對待任何事物的管理,都不能把其屬性片面的進行割棄。
道德一經(jīng),博大精深,用文字描述,費而隱。此篇知、守、雌、雄、黑、白、容、辱包含了很多的東西。同時學人又感到其中有很多不同于無為思想的地方。學人應知,證道的過程漫長、艱辛、寂寞、曲折、平淡。在不同的階段過程中,要取之有法,何為法?如攀巖用工具,過河用舟船的道理。證道的方法,只為一時所需,最終是要進入舍法,進入無愛無恨、無仁義道德等一切四大皆空的境界,這才是進入了大道無的最高境界。
能夠知其雄,守其雌,給萬事萬物提供無窮活力供其壯大、成長,就像山澗溪水蜿蜒、綿長,低調(diào)、平凡,這樣性格的人,自然真氣決不外泄。德是真氣的聚集,所以說為天下谿,常德不離。道的真氣能永久保留,不斷聚集,人們就能復歸于像嬰孩般的無知狀態(tài)。嬰孩般無知狀態(tài)的玄與妙。這是悟道的初期階段,就是善行,尋找‘丹頭’,佛家稱其‘忍辱’。
同樣’白‘與’黑‘,也包含了很多,為使方便,簡單講就是正確的與錯誤的。此文的”守“與上文略有不同,有固守、不超越為底線。底線是什么呢?就是’式’。為人處事立身天下,要知道正確的事能做,錯誤的事不能做。同時此文更包含“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知其可為而為之,知其不可為而不為,是謂君子之為與不為之道也!”。如此克制自己不入邪道、不起邪念,要擔負起維護天下道德正氣的責任,自然真氣不斷聚集,陽氣不斷聚集,陰氣不斷消散,加以時日一團陽氣在抱。這是悟道的中期階段,就是‘煉丹’,佛家稱其‘精進’。
‘榮’與‘辱’包含了事物所有相對的兩面性,如陰與陽,美與丑等等。能夠不以分別心看待任何事物的榮與辱,其胸懷之大像山谷像大海,無所不包容,達如此胸懷,真氣具足,就能歸真返璞,回到了大道混混沌沌的初始狀態(tài),也就是回到了大道的最高境界。這是悟道的高級階段,就是‘丹成’,佛家稱其‘禪定’。
這一章講解了做人的道理和責任,更是提供了求大道的法門。講了凡人修道到嬰孩階段、到無極階段、以至達到還淳返樸重返大道一步一階的幾個階段。緊接著‘老子’又言‘樸散則為器,圣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在講解第十八章:’大道廢,仁義出’時,已講了人們在大道時期所具有的古樸純真的性格因欲望的生長而漸漸散失,被各種欲望所替代,統(tǒng)治者懂得了這個道理,就創(chuàng)建了一種政治制度,依據(jù)民眾的欲望加以管理,進行統(tǒng)治;民眾則因自己的欲望而為自己帶上了羇絆。如此的管理怎能比得上道德社會無為自然的管理思想呢?道德社會以無為而治,沒有法律沒有制度,也沒有道德之談,公序良俗自然純真,大家自然遵守,并不需要法律來約束;人人都不必講道德,舉止言行卻自然合于道德的標準。因此,能保持民眾直樸無華的天性,不使其產(chǎn)生無端的欲望,使民眾樸素無華的性格不被分割、代替才是大治的最高手段。這就是“大制不割”。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