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重慶市萬州區(qū)和云陽縣,建縣始于約秦昭王三十年(公元前277年),秦奪取楚國西部地區(qū)后,置朐忍縣,屬巴郡。此持續(xù)了約五百年,至三國蜀漢時,分朐忍縣西南地界置南浦縣,為萬州獨立建縣之始。又過了三百多年,至北周時期,朐忍縣更名為云安縣。初唐時期有了萬州,轄南浦縣;有了夔州,轄云安縣。
萬州在唐、宋、元三朝建制不變,明代降萬州為萬縣,并一直沿用,直到上世紀末改為萬州區(qū)。云安縣在唐代屬夔州,宋元時升為云安軍,明代改為云陽縣,仍屬夔州,清沿明制,云陽縣名稱沿用至今。
自隋代開始建州,萬州城就位于江北的都歷山下,長江和苧溪河畔。明代萬州降為萬縣,但城址未變,一直延用到清末,持續(xù)了約1400多年。三峽水庫建成后,萬州古城的一部分淹沒于水下,未淹沒的部分經(jīng)過重建改造,也早已看不出原來的樣子。萬州城西北的天生城,孤峰突起、四壁如削,相傳三國蜀漢昭烈帝劉備伐吳時,曾屯兵于此,故又名天子城。南宋末期,為了抵抗蒙古大軍的入侵,巴蜀軍民修造了一系列山城防御體系,天生城便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據(jù)點,有效抵制蒙元30多年的強大進攻。明末和清末,天生城也都曾作為軍事防御據(jù)點進行擴建,現(xiàn)已成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公元1059年冬,三蘇在自忠州往萬州的途中,經(jīng)過長江邊的木櫪觀。蘇洵在詩序中寫到:“許旌陽得道之所,舟人不以相告,即過武寧縣,乃得其事。縣人云,許旌陽棺槨猶在山上?!彼髟姙?/span>《過木櫪觀》:
聞道旌陽令,當時此學(xué)仙。
煉形初似鶴,蛻質(zhì)竟如蟬。
蘚上支棺石,云生晝影莚。
舟中望山上,唯見柏森然。
旌陽令:即晉代道士許旌陽,名許遜,又名許真君,年輕時只求修煉,不愿為仕,西晉太康元年(280年)四十三歲時,因朝廷屢加禮命,難于推辭,才就任旌陽縣令。在旌陽十年,居官清廉,政績卓著,被人們稱為“許旌陽”。大熙元年(290年)晉室大亂,許遜毅然辭去縣令,周游江湖。傳說他來到木櫪山,以宅作“觀”,潛心修道,終于煉成飛升,揚名天下。煉形:道家謂修煉自身形體。蛻質(zhì):遺體或遺骨。莚:即蔓延。北宋時期,皇室尊崇道教,民間對許遜的信仰很盛行,王安石即撰寫過《許旌陽祠記》。蘇洵過了木櫪觀后,到達武寧縣時,才聽人告知木櫪觀是著名的許旌陽修道成仙之所,他為沒能上去游覽,頗覺遺憾。
木櫪山東南面是臨江拔起的陡峭懸?guī)r,絕壁凌空,山勢宏偉險峻。不過在三峽水庫蓄水后,它已經(jīng)變成了長江邊的一座小山丘。山上的木櫪觀,早在解放后已經(jīng)被毀,僅有遺跡可尋。蘇軾跟著父親,也寫下一首《過木櫪觀》:
石壁高千尺,微蹤遠欲無。飛檐如劍寺,古柏似仙都。
許子嘗高遁,行舟悔不迂。斬蛟聞猛烈,提劍想崎嶇。
寂寞棺猶在,修崇世已愚。隱居人不識,化去俗爭吁。
洞府煙霞遠,人間爪發(fā)枯。飄飄乘倒景,誰復(fù)顧遺軀。
劍寺:指劍門關(guān),蘇軾三年前去京都應(yīng)試,來回走的是劍門蜀道,對劍門山的雄偉留下深刻印象。仙都:指三蘇剛剛經(jīng)過的豐都縣平都山仙都觀。許子:指許旌陽。斬蛟:許旌陽生平之事跡,傳說他曾斬殺蛟龍救萬民。修崇:修整并推崇。洞府:道教稱神仙居住的地方。爪發(fā)枯:指許道士化仙后的遺骨。倒景:即“倒影”,指天上最高處。蘇軾對木櫪觀中許旌陽棺槨的說法頗不以為然,人家隱居修煉的時候,沒人識得,聽說修煉飛天了,這又紛紛來瞻仰遺骨?
過木櫪觀不遠,即是武寧縣,為唐宋時期萬州的下屬縣,其在明朝初年被撤銷并入萬縣,今為萬州區(qū)武陵鎮(zhèn)。據(jù)新編《萬縣志》載:“木櫪觀在武陵鎮(zhèn)禹安村,位于長江北岸木櫪山頂。相傳'昔大禹治水過此,見眾山飄沒,唯此山木櫪不動。’故名?!痹谇懊娓⒅荩ń窀⒘辏┢薪榻B過的南宋詩人晁公溯,曾作有一首《木櫪觀》:
離離荒草滿遺宮,羽化無人殿閣空。
白鶴亦應(yīng)天上去,獨馀枯櫪起秋風。
櫪:同“櫟”,古書上指櫟樹。木櫪觀無法像豐都縣仙都觀那樣香火持續(xù)不斷,主要是取決于其所處的位置,仙都觀就在縣城旁邊,而木櫪觀則遠離縣城,交通不便。
公元1177年,南宋詩人范成大離蜀東歸,他在筆記《吳船錄》中記述:“癸丑(七月十六日)?!ㄗ灾抑荩┯中形迨?,至萬州武寧縣。八十里,至萬州。宿在江濱。邑里最為蕭條,又不及恭、涪。蜀諺曰:'益、梓、利、夔最下,忠、涪、恭、萬尤卑?!凰萁胧裾?,至此即舍舟而徒,不兩旬可至成都,舟行即須十旬?!狈冻纱笳f萬州城市井蕭條,比不得恭州(今重慶)、涪州(今涪陵),他又說溯長江入蜀的旅行者,會在萬州棄船改走陸路。事實上,范成大兩年前赴任成都府知府兼四川制置使,就是在到達萬州后改走陸路往成都去的。兩年前(1175年夏),他初到萬州,曾寫下一首《萬州》:
晨炊維下巖,晚酌艤南浦。波心照州榜,云腳響衙鼓。
前山如屏墻,得得正當戶。西江朝宗來,循屏復(fù)東去。
官曹倚巖棲,市井喚船渡。瓦屋仄石磴,猿啼鬧人語。
剔核杏馀酸,連枝茶???。窮鄉(xiāng)固瘠薄,陋俗亦寒窶。
營營謀食艱,寂寂懷磚訴。昔聞吏隱名,今識吏隱處。
下巖:即下巖寺,在云安(今云陽)境內(nèi)。南浦:即南浦縣,萬州下屬縣,治所也在萬州城?!扒吧饺缙翂Α彼木洌褐搁L江對岸的翠屏山(或稱南屏山),形似一睹屏墻,正對著萬州城的南門,長江從西南方向過來,繞著翠屏山轉(zhuǎn)向東去。“剔核”二句:范成大注解為“土人賣杏,皆先剔其核取仁以為藥也,土茶甚苦,不撿枝葉,雜茱萸煎之。”寒窶:貧寒。懷磚:出自北魏楊炫之《洛陽伽藍記·秦太上君寺》,說風俗淺薄的土民,當太守剛來時,皆懷磚叩首;而當他被下任取代將還家時,則以磚擊之,意思是人心向背速于反掌。后因以“懷磚”為風俗澆薄之民迎候地方官之典。吏隱:謂不以利祿縈心,雖居官而猶如隱者。范成大說,在這個偏僻蕭條的地方做官,真真做到了“吏隱”。
公元1177年,范成大到萬州的第二天上午,去游了萬州西山,他在《吳船錄》中記述:“甲寅(七月十七日)。早游西山?!魃街吹勤?,及山半,得平地,有泉溢為小湖,作亭堂其上,荷芰充滿,四山紫翠環(huán)之,亦佳處也。山谷題字極稱許之。湖上有煙霏閣,取題中語也?!狈冻纱笏f的西山,在萬州城外的西南方,今稱為太白巖。如今,太白巖之下是萬州區(qū)最繁華的市中心,在其南部還保留了一小片綠蔭作為西山公園。范成大游西山,寫下一首《萬州西山湖亭秋荷尚盛》:
叢薈忽明眼,山腰滟湖光。
列岫繞云錦,深林護風香。
西山即太華,玉井馀秋芳。
隔江招岑仙,共擘雙蓮房。
叢薈:茂密叢生的草木。玉井:即“玉井蓮”,古代傳說華山峰頂玉井所產(chǎn)之蓮。岑仙:岑公,名道愿,隋末隱居在長江對岸的“岑公洞”,后得道成仙。雙蓮房:即并蒂蓮,古代以為祥瑞征兆。
范成大所游覽的西山小湖,據(jù)說是北宋時擔任南浦縣令的魯有開主持修建的,初名魯池,又經(jīng)過擴建樓臺亭閣,成為萬州的游覽名勝。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二月,東歸的黃庭堅途徑萬州,太守高仲本在西山魯池設(shè)宴款待,黃庭堅為此寫下《西山南浦行記》:“西山者蓋郡西,渡大壑,稍陟山半,竹柏薈蔚之間,水泉處為大湖,亭樹環(huán)之,有僧舍五區(qū),名曰勒封院,樓殿臺觀重復(fù),出沒煙霏之間,而光影在水?!碧馗咧俦久藢⑦@篇題記刻在了魯池之畔的巖石上,這便是范成大所看到的“山谷題字”。魯池后來被稱為高筍塘,一直到上世紀末,高筍塘還有池塘水榭,約2003年池塘被填沒改建成高筍塘廣場。有黃庭堅題刻的巖石,即著名的《西山碑》,清代曾國藩曾評價為“海內(nèi)存世黃書第一”,后人蓋碑亭加以保護,其就位于高筍塘廣場一側(cè)。
前面介紹過的南宋詩人晁公溯,游萬州西山,曾作有一首《西山》:
萬州城西何所有,高山其下俯寒塘。
浮鷗藉草溪沙暖,飛鳥沖花野樹香。
他日擬從南岳隱,平生尤愛北窗涼。
道人為我收松子,剩種清陰十畝長。
南岳隱:指衡山隱士,出自唐代戴孚的《廣異記》。北窗涼:出自陶淵明的《與子儼等書》:“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羲皇上人,指太古時代的人恬淡無營,心無俗念,生活悠閑,故隱士常用以自喻。
萬州西山,后來有了新名字“太白巖”。在明朝萬歷年間,四川按察史曹學(xué)銓來萬州,指出詩仙李白曾在西山讀書,遂令修建“太白祠”。之后,明清時期的文人士大夫在山崖上留下了眾多題刻,其中清道光年間的摩崖石刻“太白巖”三個大字最為醒目。李白年輕時沿長江出蜀肯定是經(jīng)過萬州,但傳說李白曾在萬州西山上讀書飲酒,當然是后人對這位大詩人表達崇敬的美好想象。北宋名臣趙抃曾四度入蜀,在經(jīng)過萬州時留下一首詩《同萬州相里殿丞游溪西山寺》:
使君呼客入山行,曉徑前驅(qū)照彩旌。
蠻女背樵巖側(cè)避,野僧攜刺馬頭迎。
千層云水迷三峽,一哄人煙認百城。
樓閣憑馀清我聽,竹風蕭瑟澗泉鳴。
相里:復(fù)姓。殿丞:京官“殿中丞”之簡稱。萬州相里殿丞,就是姓“相里”的某人以殿中丞的職務(wù)出任萬州知州。溪西:指苧溪河西邊。趙抃說,相里知州帶我來游萬州西山,出游隊伍彩旗招展,路上遇見砍柴婦女和攜劍的僧人;我從長江三峽入蜀,一路遇見重重迷人山水和熱鬧喧擾的城鎮(zhèn),萬州西山的風景最讓我沉醉。
1101年二月,萬州太守高仲本在西山置酒款待了黃庭堅,并約黃庭堅第二天再去游覽長江對岸的岑公洞,卻不料晚上下起了雨,直到天亮都沒停,于是岑公洞之游泡湯了,黃庭堅為此寫下《萬州太守高仲本宿約游岑公洞,而夜雨連明,戲作二首》:
其一
肩輿欲到岑公洞,正怯沖泥傍險行。
定是岑公閉清境,春江一夜雨連明。
其二
蓬窗高臥雨如繩,恰似糟床壓酒聲。
今日岑公不能飲,吾儕聞健且頻傾。
宿約:事先約言。沖泥:謂不避雨雪踏泥而行。糟床:榨酒的器具。吾儕:我輩。聞?。褐^趁強健之時。黃庭堅戲言,岑公大概不想讓人打擾,所以施法讓雨下個不停;岑公年紀太大了不能飲酒,我們趁著身體還行趕緊多喝幾杯。
岑公洞本是位于萬州長江南岸翠屏山下的一個天然溶洞,明代地理著作《蜀中廣記》記載:岑公洞在大江之南,廣六十余丈,深四十余丈,石巖盤結(jié)如華蓋,左右方池有泉涌出,巖檐遇盛夏注水如簾,松篁藤蘿郁蔥蒼翠,真神仙窟也。岑公,名道愿,本江陵人,隋末避地隱此巖下,百馀歲,肌膚若冰雪,積二十年,尸解去(修道者遺棄形骸而成仙離去)。岑公洞因三峽水庫建成,多數(shù)時間都淹于水下,只在騰庫放水時,才會部分露出。黃庭堅因雨沒有游成,范成大則沒來得及,只有陸游去游了岑公洞。1178年夏,陸游寫下一首《游萬州岑公洞》:
大業(yè)征遼發(fā)閭左,軍興書檄煎膏火。
此時也復(fù)有閑人,自引巖泉拾山果。
后六百歲吾來游,洞中正夏凄如秋。
乳石床平可坐臥,水作珠簾月作鉤。
十年神游八極表,浮名坐覺秋豪小。
試問岑公迎我不?鶴飛忽下青松杪。
大業(yè):隋煬帝楊廣的年號。征遼:隋煬帝楊廣曾傾舉國之力三次征討遼東的高麗,正是因為這三次征遼戰(zhàn)爭,導(dǎo)致大量士兵、農(nóng)夫死于戰(zhàn)爭,造成中原缺乏勞動力,土地荒蕪,社會經(jīng)濟遭到嚴重破壞,從而引發(fā)隋末大規(guī)模的農(nóng)民起義,最終造成隋朝滅亡。閭左:居住于閭巷左側(cè)的人民,借指平民。膏火:照明用的油火,特指夜間讀書寫作時所用的燈火。陸游說,隋朝滅亡近六百年后我來游岑公洞,這洞中真是神仙待的地方,我最近十年游覽各地,越來越看輕名利,請問岑公,愿不愿意收留我?
1172年,陸游自夔州(今重慶奉節(jié))前往南鄭(今陜西漢中)時,由夔州溯江至萬州,然后上岸走陸路前往南鄭。1173年春,陸游已經(jīng)來到成都,曾寫下一首《偶憶萬州戲作短歌》:
峽中天下最窮處,萬州蕭條誰肯顧。
去年正月偶過之,曾為巴人三日住。
南浦尋梅雪滿舟,西山載酒云生屨。
至今夢聽竹枝聲,燈火紛紛驛前路。
殘春猶客蜀江邊,陳跡回思一愴然。
漸老定知歡漸少,明年還復(fù)憶今年。
載酒:攜酒出游。屨:古時用麻、葛等做成的鞋。竹枝聲:即《竹枝詞》的歌聲。從詩中可知,1172年正月陸游經(jīng)過萬州時,住了三日,還曾去游覽了西山。
初唐時期的著名詩人陳子昂,為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市)人,其家鄉(xiāng)在涪江之畔。約公元682年,陳子昂第二次往長安應(yīng)試,自涪江入嘉陵江,到渝州(今重慶)入長江東行,在經(jīng)過萬州時,寫下一首《萬州曉發(fā),放舟乘漲,還寄蜀中親朋》:
空濛巖雨霽,爛漫曉云歸。嘯旅乘明發(fā),奔橈騖斷磯。
蒼茫林岫轉(zhuǎn),絡(luò)繹漲濤飛。遠岸孤煙出,遙峰曙日微。
前瞻未能眩,坐望已相依。曲直多今古,經(jīng)過失是非。
還期方浩浩,征思日騑騑。寄謝千金子,江海事多違。
橈:船槳,借指舟船。騖:奔馳。磯:水邊的大石或灘中石。騑騑:馬行走不止貌。千金子:富貴人家的子弟。陳子昂描寫長江漲水時征帆疾馳的情景,前面的景色還未看得仔細,轉(zhuǎn)眼就來到了眼前;長江曲曲折折自古如此,歷史上的是是非非也都淹沒在這波濤中。陳子昂出身富貴人家,他對贊助自己赴京應(yīng)試的親朋多有感謝,但又不能保證自己一定能考試中第,因為兩年前那次考試就落第了。
1177年7月17日(農(nóng)歷),范成大上午游了萬州西山,午飯后解纜出發(fā),下午到達云安(今重慶云陽縣)境內(nèi)的下巖寺,泊船登岸游覽。關(guān)于下巖,他在《吳船錄》中描述:“沿江石壁下,忽嵌空為大石屋,即石壁鑿為像設(shè),前有瑞光閣,閣上石巖如檐,覆之水簾,落巖下排溜閣前,此景甚奇。然此水乃山頂田間灌溉之余,旱則涸矣。閣前有大荔枝兩株,交柯蔽映。入蜀道,至此始見荔枝。巖壁刻字尤多,坡、谷皆有之。坡書殊不類,非其親跡。寺屋尤弊壞。昔有劉道者創(chuàng)之,劉死,鑿巖壁以藏骨,今有石室處可辨也。”范成大并寫下一首《下巖》:
疇昔中巖一夢殘,下巖風景亦高寒。
峽中無處堪停棹,雨后今朝始憑闌。
不用苦求毫相現(xiàn),祇教長掛水簾看。
山僧勸我題蒼壁,坡谷前頭未敢刊。
疇昔:之前。中巖:位于今四川眉山的名勝。約一個月前,范成大跟送行的朋友們(其中包括陸游)在此游覽,并住一宿后話別。 毫相:佛教語,指如來三十二相之一的白毫相。后亦泛稱佛相。坡谷:即蘇東坡 (蘇軾)和黃山谷(黃庭堅)的并稱。
1059年冬,三蘇似乎于萬州匆匆而過,沒有留下什么詩作。1067年正月,蘇軾、蘇轍兄弟護送父親的靈柩回鄉(xiāng)經(jīng)過萬州,按照當時的禮制,服喪期間是不能游覽作詩,但沿途到寺廟中拜佛還是有可能。蘇軾在下巖寺留下了題記《題云安下巖》:“子瞻、子由與侃師至此,院僧以路惡見止。不知仆之所歷,有百倍于此者矣。丁未正月二十日書?!狈冻纱笏吹降奶K東坡題刻,大概就是這個,但他認為其筆跡不似蘇軾親書。范成大所看到的黃庭堅題刻,則可能是黃庭堅東歸時所作詩。1101年二月底,黃庭堅經(jīng)過下巖寺,寫下詩作《萬州下巖二首》,其一為:
空巖靜發(fā)鐘磬響,古木倒掛藤蘿昏。
莫道蒼崖鎖靈骨,時應(yīng)持缽到諸村。
鎖靈骨:即范成大的《吳船錄》中所說,下巖寺創(chuàng)寺者劉道禪師圓寂后,“鑿巖壁以藏骨”。持缽:佛教語,即持缽游行街市,以化緣乞食,是僧人為資養(yǎng)色身所作之行儀。黃庭堅有點戲說,劉禪師沒有在石室洞中,而是外出游歷去化緣和普度眾生了。
下巖寺本是江邊的一個天然巖穴,漢代即有人在此刻字造像,唐時隨佛教的興盛而成寺院。唐末,定州無極縣人劉道禪師云游至此,戀其景異而長住不去,大規(guī)模開巖造像,使寺院更成大觀,被后世尊為“開巖第一祖”。2008年,三峽水庫竣工蓄水,下巖寺隨之沒入江底,它的上面現(xiàn)在是云陽新縣城,其具體位置大概在云陽兩江假日酒店的下面。黃庭堅的詩作《萬州下巖二首》,其二為:
寺古松楠老,巖虛塔廟開。
僧緣蠶麥去,官數(shù)荔枝來。
石室無心骨,金鋪稱意苔。
若為劉道者,拽得鼻頭回。
蠶麥:指蠶與麥的收成。荔枝:即范成大所說“閣前有大荔枝兩株”。無心:佛教語,指解脫邪念的真心。金鋪:門戶的美稱。最后兩句,黃庭堅又是戲說,如果劉道禪師轉(zhuǎn)世歸來,恐怕要捏著鼻子趕緊走了。
2010年,云陽縣政府在新縣城所處的龍脊嶺上重建下巖寺。后人傳說蘇軾、蘇轍兄弟與黃庭堅曾相遇于下巖寺共同游覽,并在下巖寺旁修建了三賢祠,這當然是后人的添油加醋。因為蘇軾、蘇轍兄弟過下巖寺的時候(1059年和1067年),他們還不認識黃庭堅,而黃庭堅過下巖寺的時候(1101年),蘇軾正在從海南回返的路上。黃庭堅在上面那首詩中為什么會說劉道禪師捏著鼻子趕緊走呢?他又寫下一首《又戲題下巖》:
往往攜家來托宿,裙襦參錯佛衣巾。
未嫌滿院油頭臭,蹋破苔錢最惱人。
裙襦:裙子與短襖,借指婦女。油頭:指涂了油的頭發(fā)。苔錢:苔點形圓如錢,故曰。原來黃庭堅是看到來下巖寺的人太多,兒女混雜,覺得有污佛門清凈之地。按現(xiàn)在的眼光看,黃庭堅有點歧視婦女了。況且佛教也有大乘與小乘之分,大乘講普度眾生,希望信佛的人越多越好;小乘則注重個人修行,首先要斷除自己的煩惱。
在下巖寺舊址的長江斜對岸,有從云陽老縣城對面搬遷到新縣城對面的云陽張飛廟。范成大經(jīng)過下巖近一年后,1178年5月,陸游東歸也經(jīng)過此地并游覽,寫下一首《萬州放船過下巖小留》:
畫船四月滿旗風,飲散匆匆鹢首東。
醉里偏憐江水綠,意中已想荔枝紅。
斷碑零落莓苔遍,幽澗淙潺略彴通。
一匹寧無好東絹,憑誰畫此碧玲瓏。
淙潺:水流聲。略彴:小木橋。東絹:舊稱四川省鹽亭縣產(chǎn)的鵝溪絹,多用于繪畫。碧玲瓏:指蒼翠的山峰。陸游這一路來,一直惦記著蜀地的荔枝,過涪州時便說“不見荔枝空遠游”,這是因為時間不對,荔枝大多成熟在夏末,陸游旅行時間還早了一點,不過他還是想象下巖寺前荔枝樹上的荔枝應(yīng)該變紅了。
因三峽水庫建設(shè),1999年,云陽縣城從老縣城云陽鎮(zhèn)搬遷到新縣城雙江鎮(zhèn),往上游移動了約20來公里。公元756年,杜甫一家離蜀順江而下,到達忠州時杜甫就已經(jīng)發(fā)病,在忠州龍興寺住了些許日子后,勉強啟程到達云安,感覺無法繼續(xù)旅程,不得不暫時住了下來,這一住便是半年多,從秋天至第二年春。杜甫在云安期間,留下了三十首左右的詩作,他的“云安曲米”、“云安斗水”、“云安杜鵑”、“云安雙鯉”等,成為了后世詩人們常常模仿引用的詞匯。杜甫到達云安前,在船上寫下一首《撥悶》:
聞道云安曲米春,才傾一盞即醺人。
乘舟取醉非難事,下峽消愁定幾巡。
長年三老遙憐汝,棙舵開頭捷有神。
已辦青錢防雇直,當令美味入吾唇。
撥悶:解悶。曲米:做酒的米?!扒状骸眲t是酒名。長年三老:指船工。在船頭撐篙的,即“開頭”者,被稱為“長年”;在船尾掌舵的,即“棙舵”者,被稱為“三老”。雇直:雇用夫役的錢,此指舟費和酒資。杜甫正因病心里煩悶,這時聽到船工們興致勃勃地談?wù)撛瓢擦揖啤扒状骸保f喝上一杯就能醉人,于是自我解悶地想,那我要趕緊準備好錢,到云安后喝上幾巡,以解自己不能繼續(xù)下峽的愁煩。
杜甫詩讓云安“曲米春”酒名聲大振,例如蘇軾有詩句“天門冬熟新年喜,曲米春香并舍聞”,“蘇門四學(xué)士”之一的黃庭堅有詩句“詩比淮南似小山,酒名曲米出云安”,“蘇門四學(xué)士”之一的張耒有詩句“云安小縣曲米春,遙知美味無多子”,等等。只可惜到清末,云安酒廠因洪災(zāi)被毀,從此云安“曲米春”只留在古人詩句中了。南宋詩人鄧深,曾寫下一首《嘗云安曲米春》:
名自云安已久傳,未嘗先覺口流涎。
三杯通道正須此,一盞醺人今信然。
取醉間關(guān)憐杜老,聞香比擬憶蘇仙。
豈知閑散江湖客,快飲瞿唐滟滪邊。
通道:都說。杜老:杜甫。蘇仙:蘇軾。瞿唐滟滪:借指長江三峽。
巴陽峽,古稱“龍盤石”,位于萬州與云安交界地段,它是在地層上形成的一座大石槽,長江水就在石槽中流過,水道窄而深,到了洪水季節(jié),江水則淹沒“龍盤石”。巴陽峽亂石林立,水流湍急,航行十分險惡。2003年,三峽水庫開始蓄水,巴陽峽被淹沒,現(xiàn)今巴陽峽已經(jīng)變成了平湖。杜甫船過巴陽峽、青龍灘,終于泊到云安城下,寫下一首《放船》:
收帆下急水,卷幔逐回灘。
江市戎戎暗,山云淰淰寒。
村荒無徑入,獨鳥怪人看。
已泊城樓底,何曾夜色闌。
回灘:曲折流急的河道。戎戎:濃密貌,此指岸邊市井的晚煙之盛。淰淰:散亂不定貌。
杜甫寓居云安養(yǎng)病,不久,到了重陽節(jié),他寫下一首《云安九日,鄭十八攜酒,陪諸公宴》:
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
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
地偏初衣夾,山擁更登危。
萬國皆戎馬,酣歌淚欲垂。
鄭十八,還有其兄弟鄭十七,應(yīng)該是居住在云安的士人,喜歡作詩。云安當?shù)氐氖咳藗冊缏劧鸥Φ脑娒缃穸鸥途釉瓢?,他們自然要趁機請教,便趁著重陽節(jié)的日子,邀請杜甫宴游。衣夾:即夾衣,天冷了了需穿兩層衣服。登危:指山城之高?!叭f國皆戎馬”:指這年八、九月間正發(fā)生的動亂。在京城長安的西部,叛將仆固懷恩引回紇、吐蕃、吐谷渾、黨項等兵數(shù)十萬入寇;在西蜀成都,則發(fā)生了西川節(jié)度使郭英乂與西山兵馬使崔旰之間的內(nèi)斗兵變。杜甫感嘆其個人命運飄零和國家命運多舛,遂傷心落淚。
杜甫在云安時,居住水閣(指居所位于江邊臨水),是當時云安縣令嚴某給安排的,他贈詩給嚴某,寫下一首《水閣朝霽,奉簡云安嚴明府》:
東城抱春岑,江閣鄰石面。崔嵬晨云白,朝旭射芳甸。
雨檻臥花叢,風床展書卷。鉤簾宿鷺起,丸藥流鶯囀。
呼婢取酒壺,續(xù)兒誦文選。晚交嚴明府,矧此數(shù)相見。
春岑:春山。芳甸:芳草豐茂的原野。丸藥:揉制藥丸?!袄m(xù)兒誦文選”:指教導(dǎo)兒子讀書的情景。讓兒子背誦《文選》,兒子背不出時,杜甫隨口接續(xù)。矧:文言連詞,況且。明府:縣令的別稱。
杜甫棲居云安養(yǎng)病,但仍時時關(guān)心國家大事,他寫下一首《客居》(節(jié)選):
客居所居堂,前江后山根。下塹萬尋岸,蒼濤郁飛翻。
蔥青眾木梢,斜豎雜石痕。子規(guī)晝夜啼,壯士斂精魂。
峽開四千里,水合數(shù)百源。人虎相伴居,相傷終兩存。
蜀麻久不來,吳鹽擁荊門。西南失大將,商旅自星奔。
客居:旅舍也,即前詩所云江樓水閣?!笆衤椤薄皡躯}”二句:指因蜀中動亂使得蜀地與荊楚之間的貿(mào)易往來都受到了影響。失大將:指西川節(jié)度使郭英乂與西山兵馬使崔旰之間的內(nèi)斗兵變,結(jié)果是郭英乂被崔旰所殺,蜀中大亂。星奔:如流星飛逝,指商旅為了保命四散奔逃。
這年進入臘月,在云安養(yǎng)病的杜甫寫下了《十二月一日三首》,其一為:
今朝臘月春意動,云安縣前江可憐。
一聲何處送書雁,百丈誰家上瀨船。
未將梅蕊驚愁眼,要取椒花媚遠天。
明光起草人所羨,肺病幾時朝日邊?
書雁:鴻雁傳書,指書信。百丈:牽船的大繩。上瀨船:逆流上灘的船。杜甫聽到一聲雁鳴,看到江上的來船,不由想到跟兄弟親人之間好久沒有謀面和書信往來了。椒花:花椒香烈,且可入藥治病,故荊楚有采椒花制椒酒于歲首獻君者、長者祝壽的風俗。剛?cè)肱D月,梅花尚未開放,但也該為正月初一的椒花酒作準備了。明光:漢代明光殿,泛指宮殿。明光起草,指杜甫曾在唐肅宗身邊擔任過左拾遺。日邊:用《世說新語·夙惠》中晉明帝童年事之典故,指長安為日邊,亦借指皇帝。朝日邊:古代每逢歲首舉行“大朝會”,即百官朝見天子,杜甫于乾元元年(758年)歲首曾參加過一次大朝會。這首詩寫春意萌動而思念親人,又感嘆不能回到長安為皇帝辦事而愁緒縈懷。
杜甫的《十二月一日三首》,其二為:
寒輕市上山煙碧,日滿樓前江霧黃。
負鹽出井此溪女,打鼓發(fā)船何郡郎。
新亭舉目風景切,茂陵著書消渴長。
春花不愁不爛漫,楚客唯聽棹相將。
前兩句是清晨的景色描寫?!柏擕}”句:云安人家有鹽井,其俗皆以女當門戶,販鹽自給?!按蚬摹本洌簫{中水道狹窄,為避免行船相碰,需聽鼓聲來依次發(fā)船。三四兩句詩儼然是一幅云安民情風俗畫?!靶峦ぁ本洌捍擞谩妒勒f新語·言語》“新亭對泣”典故。新亭在今南京市,東晉初那些從中原逃到南方的士人,每至暇日聚飲新亭,面對江南風景,彼此慨嘆故國淪亡。杜甫用此典感嘆自己難回長安和洛陽?!懊辍本洌河脻h代司馬相如事。司馬相如患消渴疾,因病免官,家住茂陵。杜甫用此典比喻自己也身患消渴癥而滯留云安。楚客:杜甫自稱。云安地當南楚,詩人又是過客,故以楚客自比。相將:相隨相伴。最后兩句說,此時春花尚未開放,讓我無法抒放內(nèi)心的愁緒,只有聆聽那來來往往的船槳聲。
杜甫的《十二月一日三首》,其三為:
即看燕子入山扉,豈有黃鸝歷翠微。
短短桃花臨水岸,輕輕柳絮點人衣。
春來準擬開懷久,老去親知見面稀。
他日一杯難強進,重嗟筋力故山違。
即看:即將看到。豈有:將有。他日:指來春。故山:指長安、洛陽。這首詩擬想他日春光明麗,行將開懷賞春,則又會生出難返故里、終老峽中的擔憂和感嘆,營造出一種虛虛實實、亦喜亦憂的心境。
云陽南城門,原位于云陽老縣城,始建于明代。2002年被整體遷移復(fù)建到位于云陽新縣城中的三峽文物園。杜甫在云安養(yǎng)病至第二年(766年)春,面對云安春色,寫下一首《子規(guī)》:
峽里云安縣,江樓翼瓦齊。
兩邊山木合,終日子規(guī)啼。
眇眇春風見,蕭蕭夜色凄。
客愁那聽此,故作傍人低。
子規(guī):即杜鵑。此鳥總是朝著北方鳴叫,發(fā)出的聲音極其哀切,猶如盼子回歸,所以稱杜鵑啼歸。眇眇:孤單無依貌。杜甫最后說,子規(guī)鳥像是善解人意,知道其叫聲會勾起客旅的鄉(xiāng)愁,所以飛近人時會壓低叫聲。杜甫同時還寫過一首《杜鵑》,起首便是“西川有杜鵑,東川無杜鵑。涪萬無杜鵑,云安有杜鵑?!币虼怂未娙藗兂O矚g引用“云安杜鵑”,例如李石的詩句“花開歸去客在船,人道云安有杜鵑”,王十朋的詩句“杜陵獨念君臣義,長向云安拜杜鵑”,仇遠的詩句“東還莫為親朋戀,自古云安有杜鵑”等等。
云陽老縣城前長江江心有一處長200余米,寬10多米的砂巖石梁。在三峽大壩修建前,每年冬春枯水季節(jié)露出水面,宛如一條白龍潛于長江,故名龍脊石,又稱龍潛石,石上有歷代文人騷客留下了眾多題刻。如今龍脊石也已被整體搬遷至云陽新縣城中的三峽文物園。
杜甫在云安期間,還給老朋友岑參寄去一首詩《寄岑嘉州》:
不見故人十年馀,不道故人無素書。
愿逢顏色關(guān)塞遠,豈意出守江城居。
外江三峽且相接,斗酒新詩終日疏。
謝脁每篇堪諷誦,馮唐已老聽吹噓。
泊船秋夜經(jīng)春草,伏枕青楓限玉除。
眼前所寄選何物,贈子云安雙鯉魚。
謝脁:南朝齊著名詩人。杜甫以謝比岑來稱贊岑參的詩作?!榜T唐已老”:西漢時馮唐身歷三朝,到漢武帝時,舉為賢良,但年事已高不能為官。后常用“馮唐易老”來感慨生不逢時或表示年壽老邁。玉除:玉階,用玉石砌成或裝飾的臺階,借指上朝的石階。限玉除:意思是自己病老力衰,無法再為朝廷做事。雙鯉:出自漢樂府詩《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奔垙埑霈F(xiàn)以前,書信多寫在白色絲絹上,為使傳遞過程中不致?lián)p毀,古人常把書信扎在兩片刻成魚形的竹木簡中。因此“雙鯉”是對書信的稱謂。杜甫和岑參二人同在大明宮做諫官是在乾元元年(758年)春,此后再未謀面,至此(766年春)已經(jīng)九年,杜甫聽說岑參被貶出京為嘉州(今四川樂山)刺史,于是寄詩安慰。事實上,杜甫不知岑參因成都動亂被阻于梁州(今陜西漢中),等岑參到達嘉州看到這首詩已經(jīng)是一年多后(767年夏)。
大歷元年(766年)春末,杜甫與家人欲離開云安前往夔州(今重慶奉節(jié)),將東西搬上船后,因天色已晚,便在云安碼頭的船上過夜。當晚下了大雨,因雨濕路滑不能上岸與王十二判官作別,于是杜甫寫下了這首告別詩《船下夔州郭,宿雨濕不得上岸,別王十二判官》:
依沙宿舸船,石瀨月娟娟。
風起春燈亂,江鳴夜雨懸。
晨鐘云外濕,勝地石堂煙。
柔櫓輕鷗外,含凄覺汝賢。
石瀨:江上沖擊巖石形成的急流。云外:高山之上。杜甫一家在云安時,想必得到過王十二判官的資助,所以杜甫表示了感謝之意。
云陽縣城搬遷后,原來老縣城的樓房大部分被爆破拆除。杜甫從云安出發(fā)往夔州(今重慶奉節(jié)),寫下一首《移居夔州郭》:
伏枕云安縣,遷居白帝城。
春知催柳別,江與放船清。
農(nóng)事聞人說,山光見鳥情。
禹功饒斷石,且就土微平。
禹功:指夏禹治水的功績,傳說夏禹疏鑿三峽以通江。杜甫說,在云安縣養(yǎng)病半年,現(xiàn)在要遷居夔州城,春風拂柳中惜別云安,春江清澈中放船出發(fā),云安人說春耕正忙,云安鳥鳴情景交融,夏禹疏鑿三峽留下眾多斷石,峽內(nèi)的土地狹隘貧瘠。
杜甫在云安期間的詩作深深影響到了后世詩人的創(chuàng)作。1175年春夏之交,范成大赴任成都府知府兼四川制置使,逆流而上經(jīng)過云安,寫下一首《云安縣》:
春暮子規(guī)少,日斜紅鵠飛。
兩山多布水,一島幾柴扉。
蚓吐無窮壤,人行不斷磯。
巴陽昨夜雨,灘上水先肥。
對于一二句,范成大注解:“杜子美詩云'涪萬無杜鵑’,云安詩云'終日子規(guī)啼’,今萬州界固不聞杜鵑而云安已自少矣,紅鵠飛時滿背純赤,或云即黃鶴也。”三四句,描繪了云安城的地形和荒涼。對于后四句,范成大注解說:“峽中蚯蚓之盛,無如云安江濱墳壤戢戢無際,又多大石,岸有一石長里許者,杜子美詩云'禹功多斷石’,其實甚長,兩山間雨后瀑布數(shù)十百處,尤可觀?!标好芗?。范成大表達了云安蚯蚓很多的直觀感受:雨后蚯蚓要爬到地面上來呼吸,所以地面上到處是蚯蚓拱出的土包。有意思的是,云安的古縣名為“朐忍”,就是蚯蚓的古稱,南北朝時期的地理書《十三州志》云:“其地下濕,多朐忍蟲,因以名縣。”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