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一提起終南山,國人很容易將其和世外修仙的隱士聯(lián)系在一起。畢竟古代一直有“自古修道,終南為冠?!钡恼f法,甚至有太乙真人鬼谷子這樣的名人在此隱居修行的傳說,加上終南山風景幽靜旖旎,氣候適宜適合修行。從古至今,也確實是隱士們歸隱的最佳圣地。
不過,中國近代經(jīng)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種戰(zhàn)亂和國恨家仇讓中國百姓在這世俗的紅塵中羈絆匍匐前行。很多國人似乎都忘了終南山自古以來,還有著這么一群超然度外的隱士。
直到上世紀70年代,一位美國的漢學家比爾·波特來到終南山尋找隱士,走訪了近20年,寫下一本關(guān)于終南山隱士生活的暢銷書籍《空谷幽蘭》,這個被國人遺忘的幾百年的群體又被推到了臺前。
波特通過在終南山的“尋隱之旅”探尋了中國隱逸傳統(tǒng)文化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同時也掀起了我國新一代年輕人對隱逸文化的好奇。 如今,終南山似乎已成了一個隱居的“旅游勝地”,毫不夸張地說,每一個現(xiàn)代人都有著對隱士生活的窺探欲。
但侯大師是一位年紀輕輕就扎根終南山的隱士,當年還是風華正茂的時候,他就選擇來到了終南山,沒想,這一扎根就是30年。如今,他被奉為“終南山第一隱士”。
但侯大師一直和世俗保持著適當?shù)木嚯x,他算是入了道教,拜老子為祖師。他在終南山隱居的30多年里,每天早晨食露水,午飯晚飯都是清水白菜。生活方式相當原始,沒有手機,甚至沒有電力,只有一介草屋和一畝田頃,完全就是古代隱士的生活。
這種環(huán)境下堅持生活30年,對現(xiàn)代人來說無疑比坐牢還難受。而但侯大師卻怡然自得,每天堅持早上起來打坐,然后開始閱讀研究道家書籍,下午勞作,日落而歸,晚上休憩。如果不是在現(xiàn)代,這是一種近乎完美的生活。
30年如一日,但侯大師也從20歲出頭的青年到了知天命的年紀,如今,他仍然在終南山上堅持自己當年的信仰。有人或許會疑惑,30年間,但侯大師的家人沒來找過他嗎?難道家里人贊同他隱世而居的理念嗎?
其實是找過的,據(jù)但侯大師自己敘述,當時家人找到他時,沒認出來眼前這個但侯大師就是自己的親戚。長年累月的隱士生活習慣,也逐漸改變了但侯大師的外貌和氣質(zhì),從他身上已經(jīng)完全看不出來世俗的氣息,儼然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他家人見到他時,還以為他是當?shù)匾晃坏篱L。
如今,我們看但侯大師的人生軌跡肯定無法理解,會覺得他這是一種逃避社會,不愿承擔責任的行為,不但是對自己不負責,更是對家人不負責,難免有點自私。但反過來想,他也是這個現(xiàn)代社會的積極對抗者,不畏世俗眼光,這是需要何等的勇氣。且堅守初心不受誘惑,30年始終如一,這又是何等的毅力和專心。這一點上,他已經(jīng)贏了大部分還在紅塵中掙扎的世人。
雖然但侯大師的生活方式不值得提倡,但他的對待誘惑的心態(tài),和超強的精神毅力還是值得現(xiàn)代人學習的。不管在何處,不管身居何種職業(yè),持之以恒,堅守初心永遠是最重要的品格。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