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按
今日晨讀,讀到高子陽老師的公號文《這樣聽課,那樣評課》。關于“這樣聽課”,子陽說,請好好地聽自己的課,這樣才會讓自己更優(yōu)秀。對于一線老師來說,有勇氣堅持聽自己的課,何其難也!關于“那樣評課”,子陽說了幾個“千萬”,笑傻我了?!叭思也灰闾峤ㄗh,千萬不要提建議”“公開發(fā)表時千萬不要點人家的名字,千萬不要把人家錯誤不當?shù)脑捳Z、做法直接寫到你的文章里”……
評課是一種共建式對話
01
這些年,在課堂現(xiàn)場,我作為聽眾聽過很多一線同行、專家學者的評課,作為上課者數(shù)次被點評,也作為評課者數(shù)次評別人的課。
我能明顯地感受到不同區(qū)域、不同學校、不同個體的評課風貌。評課是一種文化。漸漸地,置身在一個個評課文化場里,我似乎能比較敏感地捕捉到自己與這個“場”的相融度。
這是后話。
十幾年前,約是2005吧。我在昆山參加創(chuàng)意寫作教學的專題研討,就是在這次活動中,我認識了子陽和紫雨曉霞。印象中,子陽很年輕,紫雨很漂亮。鳳凰語文論壇的版主相見就像家人團聚一般。晚餐時,紫雨是最后一個到的,她大講一路上打車的故事,眾人哈哈大笑。
席間,活動主辦方領導兼學術主持S先生走過來敬酒,敬了幾位之后,他走向我說:“你叫丁素芬吧?嘴巴怎么這樣厲害呢!喝酒怎么樣?”
我一怔,腦子迅速搜“嘴巴這樣厲害”的話由。遂想起白天的教學研討,我舉手起來評課,對泰州一位老師的想象作文課提出了質(zhì)疑。那是一位清瘦的不善言辭的男老師,大約比我年長十來歲。我連續(xù)的追問讓對方有些尷尬,后來主持人S先生總結收場,結束了我們的辯論。
S先生的委婉批評讓我有些不安。慌忙回敬一杯,表示歉意、感激。
后來反思,別人上公開課,一定是用心思考、精心設計過的。短短的四十分鐘里,或許是我固執(zhí)地鉆在自己的認識圈里,誤讀了別人的用心。即便是對方在課堂實施中呈現(xiàn)得不夠好,我想提出自己的想法,也應是“禮評”,咄咄逼人的評課姿態(tài)實在不可取。
02
好的評課文化促進“真”教研。在我看來,好的評課文化包含幾個基本要素:
一是平等的對話。評課之“評”不是評頭論足,不是居高臨下的“你教我評”。上課人與評課人的關系不是醫(yī)患關系,你有問題我來診斷開藥;也不是上下級關系,你是專家我是小白,權威者掌握話語權。評課不要俯視,一覽眾山小,唯我獨尊,也不必仰視名師,矮化自我的思想,變成零智商粉絲。
評課,應該是一場平等的共建式對話。對話,就不是“你說我聽”的模式,而要是“我們一起說”。評課者提出質(zhì)疑,給出建議,教者站在原設計的角度思考所提建議是否合理,是否有可操作性,對新建議做實施層面的預估,再給予評課者回應。這就完成了一次共建對話,這樣的對話回合可以再多一些,經(jīng)過深度討論,實現(xiàn)課堂教學真優(yōu)化。
華東師大李政濤教授在評課前總要先傾聽,他提出兩三個想要了解的關鍵問題,然后靜靜傾聽,接收到關于這節(jié)課的更多信息,把教者課前設計思考、課堂實施情況、教后反思鏈接起來,全方位關注教的全程,以便更有效地開展對話。好的評課不是停留在內(nèi)容與形式上的就課論課,而要觸及教學理論與實踐的思維層。
思維對話,教評相長,是評課的美好境界。
二是開放的心態(tài)。王榮生教授認為,觀課評教的目的是謀求教學的改善。研究,必得面對問題,必須正視問題。他鄭重聲明,對一些課的批評不是針對教師個人的。并反復強調(diào),認識語文教學問題,應該樹立這樣一個原則:語文教師有課堂教學中出現(xiàn)的集團性問題乃至錯誤,不是教師個體素質(zhì)問題,可能是語文課程研制的問題。
難的是,所評之課都是公開亮相的課,或是比賽課,雖然我們會說“對課不對人”,但是課是由人來執(zhí)教的,很難將課與人完全分開。比如,常聽同行評價,某某課上得不錯,某某課上得一般。如果帶上課一同評價,只會說,某某的某一課上得真好。沒有人只夸課不見人的。某人上了某一課,這人便不可避開地和這節(jié)課的命運連在了一起。課榮人榮,課損人損。
這并不是說,評課時要挑好避劣,贊歌一片,皆大歡喜。在很多個研討場合,作為接受“檢閱”的一方,我會主動對評課老師說,自己的心態(tài)很開放,期待聽到大家真實的想法。說心態(tài)完全開放是不現(xiàn)實的,任何一位教者都希望自己呈現(xiàn)出更好的課堂,希望聽到更多的贊美之詞。但,在自己心里留下一道縫隙,讓陽光照射進來,讓這節(jié)課變得高清,讓遮蔽的問題顯露出來,這是一種多么難得的生長機遇啊!
2015年,我上《我和祖父的園子》,活動邀請了幾位學生觀察員。課后,學生觀察員對課的點評讓與會老師感到驚訝,他們從教與學的雙重角度對一節(jié)課作了全面的掃描,既有對問題設計的評價,又有對朗讀細節(jié)的關注,還有需求性建議。孩子評課本身也是一種表達力、溝通力的展示。老實說,這些孩子比我十年前的昆山評課更有“文化”。課是上給學生聽的,學生最有評課權。
三是操作的視角。聽課中,要避免兩極走向:一種是全盤皆收,失去判斷;一種是一無是處,全盤否定。我相信,沒有絕對完美的好課,也沒有絕對糟糕的壞課。再好的課,也不可能適合班級所有學生,不可能對每個個體都是最佳的。班級授課制下,我們只能盡量追求更優(yōu)化。再不濟的課,學生也不至于一無所獲。
一線教師聽評課,要讓所聽的課與自我的課堂對接起來。站在可操作的視角,思考課的優(yōu)點與不足。好的設計思想,可以吸收,好的教學操作,可以移植。子陽老師文中講到美國中小學培訓中心的一些做法,比如評課中所提建議一定要有可操作性,把操作的事說得清清楚楚。這一點,很重要。
2011年,我參加市首屆教師素養(yǎng)大賽。區(qū)教研員是一位很有思想的特級教師,磨課期間,他聽完我的課,總喜歡用問句與我交流,“這節(jié)課的時間為什么不夠呢?你覺得哪些環(huán)節(jié)可以精簡一些”“如果這樣,你覺得可不可行”……有一次,他提出了建議,我覺得難以實施,他說他來上課,我聽。上完之后,他搖搖頭,說:“嗯,看來這樣不行,我們再來研究?!辈恢蛔摰溃€樂于起而行道。遇到這樣的真師,幸哉!
我常聽數(shù)學老師提到華東師大吳亞萍教授的評課。吳教授雖然觀點犀利,但她對課堂的現(xiàn)場重構力令人佩服。有一次,我在常州聽一節(jié)七年級的語文課,吳教授對課作了點評。關于課堂差異資源如何利用,她說:“課堂不要偽開放,真正的開放是要把問題開放出來,把學生的差異開放出來?!眳墙淌趯φn中的問題設計進行重構,她的理念在這些細節(jié)中一下子明晰了。這樣的評課,如明鏡一般,照出老師們?nèi)粘=虒W的普遍性問題,并以實例與大家探討,怎樣教更符合“學”的需要和規(guī)律。
四是評學的理念。很多老師聽評課更關注教師的“教”。這節(jié)課是如何設計的,這樣的設計我怎么沒想到呢?趕緊記下來,下次試試看。這種“學教”的精神可嘉,對于年輕教師來說,也很有必要。隨著教齡的增加,我越發(fā)認識到,這種“設計本位”的聽評課有諸多不足,要適當?shù)?/p>
課堂里,學生學的狀態(tài)怎么樣?這樣的教是否匹配學生的學?需要我們投入更多維度的觀察、思考。
翻開聽課筆記本,看看所記的教師活動與學生活動占比是多少,便可知“教的流程”與“學的過程”誰在前臺。教有過程,學有經(jīng)歷,雙線并進,評教適當讓位于評學,可能是評課更需要的視角。
評學有哪些觀察點呢?比如學生的起點與生長,問題與解決,學習的需求與滿足等等。舉個例子,課堂中,有多少學生經(jīng)歷了訓練?這些孩子在課堂中的表現(xiàn)與他原有基礎有什么關系?教學設計與學生的學習需要是否匹配?如果不匹配,是高了還是低了,怎樣調(diào)整就能匹配……
03
關于評課類的書,讀過一些,各有特點,收獲頗豐。
王小慶的《帶著思想去評課》可讀性強,作者本人是位多才的思想者,公眾號“思想別裁錄”,他有點任性懶惰,更新無節(jié)奏,有時需要半年。
崔允漷教授的《課堂觀察:走向?qū)I(yè)的聽評課》可讀性也很強,且有實操性。核心詞是“課堂觀察”,由故事分享、問題解答、范式創(chuàng)新、課例研究四個部分組成,對課堂觀察的概念、意義、理據(jù)及開發(fā)與實施作了詳細介紹。這本書給我一個意外的收獲,代序《基于伙伴關系的學校變革》中有對“伙伴關系”的深入闡釋,是研究伙伴學習的重要文獻。
《聽王榮生教授評課》有點厚,王教授在導言中亮明了他的評課觀——從教學內(nèi)容角度觀課評教。書中提出了一節(jié)好課的標準,有最低標準、較低標準、較高標準。以清晰的標準評課,指向清楚,避免漫談。如“較高標準”是這樣的:教學內(nèi)容的現(xiàn)實化,想教的內(nèi)容與實際在教的內(nèi)容一致,教的內(nèi)容與學的內(nèi)容趨向一致。王榮生教授建議語文教師重點關注兩個關聯(lián):一是想教什么與實際在教什么的關系;二是教了什么與學生實際學了什么的關聯(lián)。
跨學科讀讀評課也很有意思?!堵爡钦龖椑蠋熢u課》是一本數(shù)學評課集,“吳正憲眼中的課堂”以評課實例闡述吳老師的課堂觀,“吳正憲與教師的對話式評課”與“吳正憲與學生的互動式評課”以不同的主體視角對話課堂,獲得課堂教學的要義。
《評課錄:汪潮教授評點語文課》我很喜歡讀,汪教授的評課簡潔,觀點明確。汪教授評《練字與練人相結合》一課時這樣說:
本節(jié)課有以下三個特點:
1.這是一節(jié)學習任務明確的課。教師在課始、課中、課尾都能緊扣中直對正的結構特點和書寫要領展開教學,使本節(jié)課主線明確,結構清晰,層次合理。
2.這是一節(jié)學習重點突出的課。二年級學生寫字的難點是字的間架結構。本課以中直對正的結構特點為突破口中,講、練、評、改結合,精講多練,具有良好的教學實效。
3.這是一節(jié)學習趣味濃厚的課。從興趣看,教師采用了猜字、疊羅漢游戲、順口溜、視頻教材等有趣的教學方式;從滋味看,課中滲透著濃濃的漢字文化、書法文化、師生交流文化等,練字與練人結合起來了。
給本節(jié)課提兩條建議:
一是“錯誤”來自學生真實的學習。本課中寫歪的字不應是教師設計的,而應是學生作業(yè)本上寫歪的字,最好是學生現(xiàn)場寫歪的字。
二是知識應是一種組織體系。本課預設要重點指導寫的幾個字最好是有聯(lián)系、有意義的一個詞組。這樣學生既寫了字,又記了詞,整體更加優(yōu)化。
汪教授評課中常有中肯的提醒和建設,又如:
值得提醒的是,這堂課雖然盡量體現(xiàn)了以生為本,但從整體來看,還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演繹課堂”,教學程序的安排從概括到具體。“演繹法”是一種學習程序,“歸納法”是一種更好的學習程序。
對于傳統(tǒng)課堂和現(xiàn)代課堂,我以前從理念上來區(qū)分,認為“以教師為中心”是傳統(tǒng)的,“以學生為中心”是現(xiàn)代的;后來我以時間作為標準,認為課改之前是傳統(tǒng)的,課改之后是現(xiàn)代的;現(xiàn)在我以思維來判斷,認為先概括、再具體的“演繹思維”課堂是傳統(tǒng)的,先具體、再概括的“歸納思維”課堂是現(xiàn)代的。
因為歸納更具有學的意義,它有充分的過程展開。因此,若想在課堂結構上真正實現(xiàn)從具體到概括的“學本課堂”的框架性結構變革,還需教師做更大的嘗試和努力。
如果評課都能站在“學的意義”上去反觀“教的意義”,許多問題就澄明了。我做不到,但努力思與行,慢慢靠近更好的教學樣子。
文|丁丁 編輯|小雨
讀書|聊課|說說|寫寫
丁丁de筆記
它,不僅僅是一個碼
關注我們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