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柴胡桂枝湯方

柴胡桂枝湯方

    柴胡四兩     黃芩一兩半    人參一兩半

    半夏二合半    炙甘草一兩    生姜一兩半

    大棗六枚      桂枝一兩半    白芍一兩半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

傷寒六七日,發(fā)熱微惡寒,支節(jié)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加桂枝湯主之?!秱摗け嫣柌∶}證并治法下》(146)

《外臺》柴胡桂枝湯方:治心腹卒中痛者?!督饏T要略·腹?jié)M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第十》

一、《劉渡舟傷寒論講稿》中劉老認為:這一條論太陽和少陽并病。先有太陽病,后出現(xiàn)少陽病,這叫太少并病。

“發(fā)熱,微惡寒,支節(jié)煩疼”,這是太陽的表邪問題。發(fā)燒,還有點兒微惡寒,為什么?因為傷寒六七天,邪氣有點兒化熱,但是還是未解的。

“支節(jié)煩疼”就是疼得厲害,這個“煩”就是疼得厲害,四肢關節(jié)很疼的,太陽的表邪還未解。

“微嘔”,嘔比較輕?!靶南轮ЫY”,“心下痞硬”、“心下痞滿”這樣的提法是重,“心下支結”比“痞滿”要輕一點兒。支就是撐支,就是現(xiàn)在說有點兒頂?shù)没?,支也可以是“邊”的意思,有兩個意思,就是說是它這個凝結是什么樣的?心的下邊頂?shù)没?,有點兒往上邊頂?shù)没?,比痞悶要輕一點兒,但這也難受了。另外,這個支結是在心的下邊,靠近兩邊,不是在正當間,是支者枝也,像樹有枝,這兩個說法都對,在臨床的時候都能反映出來。

“微嘔”和“心下支結”,是少陽的里氣不和,但是它輕,因為少陽病是“喜嘔”的,嘔比較重,少陽病的心下痞悶應當比較厲害,現(xiàn)在是“微嘔”、“心下支結”,癥狀都輕。雖然是輕,但是它是有了少陽證,就叫“太陽少陽并病”。

太陽少陽并病,要估計一下兩經誰重誰輕?太陽病重,少陽病輕,所以古人就叫“七表三里之證”,就是表證要占七成,少陽的里證要占三成。

“外證未去者”,因為它發(fā)熱惡寒,太陽的外證還沒去,單純用柴胡湯不行,因為它有“支節(jié)煩疼,發(fā)熱微惡寒”,太陽病的表證還沒去。

怎么辦?“柴胡加桂枝湯主之”,小柴胡湯基礎上加桂枝湯,加桂枝、芍藥,就是小柴胡湯和桂枝湯兩個方合在一起,這樣能夠和解少陽,治“微嘔,心下支結”,同時也治“支結煩疼”、發(fā)熱微惡寒的太陽病,這個方子多少就帶點兒發(fā)汗的意思。少陽病要禁汗,為什么這一條又要柴胡加桂枝,還有點兒治太陽解肌表的意思?這就像大柴胡湯,少陽病禁下,要是“嘔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煩者”,那么還得在柴胡湯的基礎上加上點兒大黃、枳實吧。這個它也是在柴胡湯之上,它不加麻黃,它加桂枝湯,調和點兒營衛(wèi),解太陽之邪。這是  言其變也,禁汗、禁吐、禁下是言其常,可以加大黃,可以加桂枝,言其變。

太陽少陽并病,不加柴胡湯,只用桂枝湯行不行???那是錯誤的,因為柴胡桂枝湯,在柴胡湯治少陽的基礎上兼治太陽,它就可以了。大柴胡湯以柴胡治少陽的基礎上加點兒大黃治陽明,那也就可以了,那和單純的承氣湯是不能夠混同的。

柴胡桂枝湯臨床使用的機會很多。小柴胡湯和解表里的,桂枝湯調和營衛(wèi)、調和氣血,兩方一合,人身表里內外、氣血上下,治的范圍面就廣泛了。根據(jù)劉老的個人的體會,這個方子能治什么病?柴胡桂枝湯的條文是治太陽少陽并病,劉老拿它治肝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加上一點兒紅花、茜草類的活血藥,加上點兒鱉甲、牡蠣類的軟堅藥。

因為桂枝、芍藥是調和營衛(wèi)、調和氣血,柴胡是疏利肝膽,再加上鱉甲、牡蠣軟堅消痞,紅花、茜草活血通絡,效果很好,同時這個方不太涼、不太熱,可以久服,吃個十付、二十付都不出現(xiàn)問題。早期肝硬化,柴胡桂枝湯把大棗去掉,因為脅下痞硬去大棗。

第二個就是治神經官能癥,就是肝氣竄,效果也很好。一生氣,感覺一股氣在渾身上下左右竄,他個人感覺我的氣竄到這個地方,用手這一打,趕著往外打嗝,一打嗝他就好了,西醫(yī)就叫神經官能癥,中醫(yī)說是肝氣不疏用小柴胡湯疏肝,加上桂枝、芍藥調和營衛(wèi)、調和氣血。

第三個,治痹證。痹就是現(xiàn)在說的關節(jié)炎,而且還夾有肝氣的,關節(jié)炎四肢疼痛 ,所以它這個病不僅是支節(jié)煩疼,疼得很厲害 ,而且里又有胸脅苦悶,也有一些堵得慌,還夾有肝氣 ,脈還見弦,柴胡桂枝湯效果非常好,又疏肝膽,又治渾身疼痛。這是柴胡桂枝湯。所以把這個道理體會清楚了 ,就可以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發(fā)揮它的作用,靈活性很大。

二、《經方串講》鄧楊春老師認為此方為情志疾病的“殺手”,在治療感冒的時候,有所謂的傷寒、中風之別,區(qū)別的主要點就是是否出現(xiàn)汗出現(xiàn)象,一般來說汗出明顯的患者,脈浮緩,發(fā)熱惡寒,屬中風,就可以考慮一下桂枝湯;而對于惡寒發(fā)熱,渾身酸痛,屬傷寒,就可以考慮麻黃湯。

同時,有些感冒其實是氣郁導致的,或者因為氣虛,所以一時間不可以使用麻黃湯或者桂枝湯,這個時候就可以考慮使用小柴胡湯,因為小柴胡湯是治療氣虛感冒的效用方、所以一直以來都被人所熟知,而且藥店有小柴胡顆粒,方便大家購買。

在經過很長時間的實踐之后,很多人發(fā)現(xiàn)其實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加入麻黃湯可以治療一些和傷寒、中風都有類似癥狀的感冒,而在小柴胡湯的基礎上加上桂枝湯,就能治療比小柴胡湯更為廣泛的感冒證型。

柴胡桂枝湯是由柴胡、人參、桂枝、芍藥、半夏、黃芩、生姜、甘草、大棗組成的。其中柴胡發(fā)揮著君藥的作用,而桂枝、芍藥的加入,可以增強疏肝的作用,生姜、大棗和甘草是調理脾胃的最佳搭檔,人參自然能夠發(fā)揮異常重要的補氣作用,對于很多虛證患者是非常有必要的。半夏的燥濕降逆功效,或者說半夏的通陰陽功效也是不可或缺的。黃芩一味,作為唯一的一味清熱藥,在調節(jié)整個方劑的陰陽上也有很重要的作用。于是柴胡桂枝湯治療感冒的經驗和理論就成立了,并且不斷被人們所應用。但是熟知《傷寒論》的人肯定知道,柴胡桂枝湯肯定不是為感冒而設立的,而是因為婦科疾病設立的。因為這個方治療的是感冒之后,因為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痊愈,出現(xiàn)了肢節(jié)疼痛、心煩喜嘔等癥狀。

柴胡桂枝湯很多時候是治療婦人因為情志問題,又有外感疾病的情況下,出現(xiàn)了中風的癥狀,情志癥狀,所以《傷寒論》的條文中,柴胡桂枝湯是治療婦科感冒兼情志疾病的方劑。

一般來說,風寒感冒沒有明顯的麻黃湯證患者,就可以考慮使用柴胡桂枝湯,如果有四肢不溫,汗出也不明顯,那就可以放心大膽地使用了。另外,對于很多患者只要出現(xiàn)了情志癥狀,出現(xiàn)左關脈浮滑,用柴胡桂枝湯的療效是非常好的。

柴胡桂枝湯除了治療婦科情志疾病,還可以治療腹痛、比如有的痛經患者,可以通過服用柴胡桂枝湯得到緩解。

只要出現(xiàn)腹痛,還有一些想嘔的現(xiàn)象,不管是腸胃引起的腹痛,還是月經引起的腹痛,其實都可以考慮使用柴胡桂枝湯。

由于有柴胡的緣故,柴胡桂枝湯還可以治療膽囊結石、十二指腸炎等與肝膽有關的疾病。

三、《黃煌經方使用手冊》中認為此方為:經典的太陽少陽并病方,傳統(tǒng)的和解方,具有退熱、止痛、調和營衛(wèi)的功效。現(xiàn)代研究提示能解熱、抗病毒感染、保肝、抗炎、體溫汗腺以及胃腸道的雙向調節(jié)、增強免疫、參與體液細胞免疫、鎮(zhèn)靜鎮(zhèn)痛等。適用于以消瘦、寒熱往來、腹痛、關節(jié)疼痛及皮膚損害為特征的疾病。

 【推薦處方】柴胡20g,桂枝10g,黃芩10g,人參10g或黨參15g,炙甘草5g,姜半夏10g,白芍10g,紅棗15g,生姜10g。以水1100mL,煮取湯液300mL,分2-3次溫服。

 【方證提要】往來寒熱、關節(jié)疼痛、外證未去者,或心腹卒中痛者。

 【適用人群】消瘦,營養(yǎng)狀況較差,多見病情反復、體重減輕;情緒低落,食欲不振,失眠心悸,自汗、疲乏;腹直肌緊張者,或肋下無彈性,脈弱或脈細;病情復雜表現(xiàn)多樣,有疼痛劇烈如刺,或牽扯,或如電擊者;有發(fā)熱持續(xù),皮膚損害或骨關節(jié)肌肉酸痛者;有皮膚風團、丘疹、紅斑反復發(fā)作者。

【適用病癥】首先推薦以下病癥符合上述人群特征者使用本方,亦可基于循證醫(yī)學證據(jù)辨病使用本方:

1.發(fā)熱性疾病及感染性疾病,如普通感冒、流感、肺炎、肺結核、胸膜炎、瘧疾、斑疹傷寒、恙蟲病、登革熱、肝炎、產后感染發(fā)熱等。

2.以突發(fā)性、痙攣性腹痛為特征的疾病,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膽石癥、急性胰腺炎后巨大假性囊腫、腸易激綜合征等。亦用于難治性排腸肌痙攣。

3.神經痛,如三叉神經痛、肋間神經痛、帶狀皰疹后遺癥、坐骨神經痛等。亦用于結締組織病的關節(jié)疼痛,如SAPHO綜合征。

4.過敏性疾病,如過敏性鼻炎、花粉癥、過敏性紫癜、蕁麻疹、斑禿、支氣管哮喘、打鼾等。

5.(男、女)更年期之潮熱畏寒、出汗、心悸失眠、亢奮焦慮、肩酸

6.癲癇。

【加減與合方】

1.腹瀉、口渴、浮腫者,合五苓散。

2.過敏性疾病,加荊芥10g,防風10g。

四、《連建偉金匱要略方論講稿》中認為,柴胡桂枝湯就是小柴胡湯配合桂枝湯同用,也就是說在小柴胡湯的基礎上加了桂枝、芍藥。“治心腹卒中痛者”,本病是由于感受了外來的寒邪,突然導致心腹疼痛,或心腹兩脅疼痛,這個病叫太少合病,即太陽經和少陽經同時受邪。因為寒邪侵犯人體,太陽首當其沖,但有時不光損傷了太陽經,還累及了少陽經,所以出現(xiàn)脘腹或兩脅疼痛,故將兩方合在一起。小柴胡湯調暢氣機,能夠透表,能夠和里,配合桂枝湯發(fā)表解肌,調和營衛(wèi),并且桂枝湯中芍藥配甘草能夠止痛,所以本方能治療太少合病。小柴胡湯是個和解的方。什么叫和解?所謂和解,和就是和其里,解就是解其表,這就叫和解。

柴胡、生姜解表,和里清熱有黃芩,胃氣上逆有半夏,里氣虛怕病邪里傳,有人參、甘草、大棗。病不外乎“三因”,“外感六淫,內傷七情”,還有就是“不內外因”,即“房室、金刃、蟲獸所傷?!边M一步來辨證,無非就是陰陽寒熱表里虛實。疾病再多再復雜,也離不開八綱。

通過四診,望、聞、問、切,然后辨清八綱,稱為八綱辨證。實際上陰、陽兩字是總綱,無非寒屬于陰,熱屬于陽,表屬于陽,里屬于陰,虛屬于陰,實屬于陽。治病離不開八法、八法是針對八綱的。在表,用汗法;在里,用下法;虛者用補法;寒者用溫法;熱者,用清法。對于實證我們要考慮一下。有的是用消法包括氣滯、血瘀、痰濕,包括飲食積滯,都是實證,都要用消法。而八法中的吐、下,要根據(jù)里實證的不同來運用,里實偏于在上,就用吐法;里實偏于在下,就用下法,所以說八法就是針對八綱而言的。汗、吐、下、溫、清、消、補都有了,那么“和”是怎么來的呢?如果這個病既有表證,又有里證;既有虛的一面,又有實的一面;既有寒,又有熱,以致寒熱不和,表里不和,病機又有虛又有實。在這個情況下、光發(fā)汗不行,光攻下也不行,光補不行,光消也不行,這個時候就想到“和”法。比如針對表里同病,就應和其里,解其表;既有寒又有熱,就要調和寒熱,半夏瀉心湯就是調和寒熱的方劑,既有半夏、干姜這兩味熱藥,又有黃芩、黃連這兩味寒藥。所以說“和”針對的是矛盾中的雙方,如果是單面的同題就不需“和”。比如說兩個同學吵架,班長看不下去就去調和,如果是一個人的問題就無所謂調和了。我們看病也是這樣,有兩個方面以上的問題就要和。

張仲景在《傷寒論》中不止一次地說:“陰陽自和者必自愈”。其實中醫(yī)包涵著中國古代哲學的大道理, 一切以和為貴。陰陽和就不生病,就是達到所謂的“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所以學中醫(yī)要跟古代哲學聯(lián)系起來, 要跟古代樸素的辨證方法聯(lián)系起來,它完全是跟現(xiàn)代醫(yī)學所不同的一種理論體系,而這種理論體系確實能治病。

五、《傷寒論名醫(yī)驗案精選》中記載許多醫(yī)生用此方治療肩周炎、發(fā)熱、畏寒(神經官能癥)、盜汗等疾病。

1.劉渡舟教授曾用此方治療肩背疼痛(肩周炎),患者,男,43歲,19931129日初診。左側肩背疼痛酸脹,左臂不能拾舉,身體不可轉側,痛其之時難以行走,服西藥“強痛定”可暫止痛片刻,旋即痛又發(fā)作,查心電圖無異常,某醫(yī)院診為“肩周炎”,病人異常痛苦。診時自訴胸脅發(fā)滿,口苦,時嘆息,納谷不香,有時汗出,背部發(fā)緊,二便尚調。視舌質淡,舌苔薄白,切其脈弦。辨為太陽少陽兩經之氣郁滯不通,不通則痛也。治當并去太少兩經之邪,和少陽,調  營衛(wèi)。方選柴胡桂枝湯加片姜黃:柴胡16克,黃芩10克,半夏10克,生姜10克,黨參8克,炙甘草8克,桂枝12克,白芍12克,大棗12克,片姜黃12克。服3劑,背痛大減,手舉自如,身轉靈活,胸脅舒暢。續(xù)服3劑,諸癥霍然而痊。

劉渡舟教授認為,治療肩背痛當抓住太陽、少陽、督脈三經。肩部為少陽經,背部為太陽經、督脈。久痛入絡者,其血必結,可加片姜黃、桃仁、紅花、川芎等藥活血通絡止痛。若背痛連及腰部,頭身困重而苔白膩,婦女兼見白帶量多者,常用羌活勝濕湯(羌活、獨活、藁本、防風、炙甘草、川芎、蔓荊子)而取效。

2.李平醫(yī)生曾用此方治療發(fā)熱,患者,女,44歲。發(fā)熱5天,體溫高達40.1℃。曾注射慶大霉素、安痛定等,并口服APC等退燒藥,藥后雖汗出但高熱不解。查白細胞12000,血沉、尿常規(guī),X線胸透均正常,體溫40.1℃。診其脈緩而弦,舌質紅,苔薄白。綜合病情:

發(fā)熱惡寒,頭痛少汗,四肢關節(jié)疼而煩擾,惡心欲吐,二便調。證系太少合病,以柴胡桂枝湯主之。藥用:柴胡24克,半夏10克,黨參10克,黃芩15克,桂枝10克,杭芍10克,甘草6克,生姜3片,大棗5枚。服1劑熱退,再進2劑,余癥悉除。查血象:白細胞降至正常。

柴胡桂枝湯是治療外感發(fā)燒的有效方劑。張景岳指出:“邪在太陽者,當知為陽中之表,治宜輕法;邪在少陽者,當知為陽中之樞,治宜和解,此皆治表之法也?!崩钍险J為,臨證見發(fā)熱三五天或六七天,或服他藥高熱不解者,無論兼見少陽證與否,即投本方,往往一二劑收功。同時,在使用時重用柴胡、黃芩,如高熱達38℃~40℃以上,柴胡用量可達24~30克,否則,難以奏效。

3.趙崇學醫(yī)生曾用此方治療胃寒(神經官能癥),患者,女,34歲,1990720日初診。1989年春產后受風,出現(xiàn)惡寒發(fā)熱身疼,經治好轉,但遺留全身怕冷癥狀,盛夏亦須毛衣加身,經查血沉、抗
0、血象、尿常規(guī)等無陽性所見,西醫(yī)診斷為神經官能癥,經多方治療,效果不佳??淘\:時氣溫36℃左右,患者仍穿兩件毛上衣,下著絨線褲,其形體偏胖,面色青滯無華,行走步履自然。詢其所苦,言怕冷、汗出、身疼,每遇天氣變化時加重,時有乏力,偶見惡心但不嘔吐,心下悶脹,納食、睡眠及二便尚可,脈弦長按之無力,舌梢紅苔薄白,月經時前時后,行經時腹痛并有瘀血塊。此乃外邪侵入太少兩經,陽氣郁遏不伸所致。治用柴胡桂枝湯:柴胡15克,桂枝12克,白芍12克,甘草6克,黃芩10克,法半夏12克,黨參15克,生姜10克,大棗10克。煎服5劑,怕冷減輕,不需厚衣;又進15劑,諸癥全消,身和如常人。

此證多見于女性,由太少同病,陽氣不伸所致。其證除畏寒外,常兼見身疼、汗出、惡心、苦、月經不調等,用柴胡桂枝湯太少兩和,每收奇效。

4.代立權醫(yī)生曾用此方治療盜汗患者,女,65歲。患者于1985924日以心悸收入醫(yī)院,辨證投以溫膽湯化裁治之,心悸及伴隨癥明顯好轉。然約半月,卒見睡中汗出,醒時即止,尤以頭面及胸頸部為甚,伴有惡寒、微除,口干口苦而不欲飲,胸脅脹滿,驅逆陣作,納食少進,舌苔薄白乏津,脈細數(shù)乏力。首辨陰虛火擾,熱迫汗泄使然,故擬當歸六黃湯加生龍牡、麻黃根,投藥四劑罔效;后獨取生脈飲以求斂肺止汗之意,非但于病無益,反見盜汗更劇,諸癥無減,汗出濕衣,可擰下水,每夜須換內衣三次方至天明,汗后惡風。通宵達,輾轉懼眠,痛苦難忍,如此持續(xù)已月余。細審患者脈證,乃久病正虛,衛(wèi)陽不固,復感外邪,乃致太少合病所致。遂選用柴胡桂枝湯加減,解表和里,調和營衛(wèi)。

柴胡9克,黃芩9克,法夏9克,黨參12克,炙甘草9克,桂枝6克,白芍12克,神曲18克,生姜6克,紅棗7枚。

服藥2劑,盜汗有減,寒熱未作,續(xù)進原方2劑,盜汗甚微,腹脹、胸悶、心悸時作,呃逆不除,原方加蘇梗4.5克,瓜蔞皮12克,枳殼9克,3付藥后,汗止身爽,諸恙悉除。

本案盜汗伴見惡寒微熱,又口苦、胸滿、不欲食,為太少合病,由邪侵半表半里,表里不和使然。成無己在《傷寒明理論》中對此病機闡發(fā)甚詳,其云:傷寒盜汗者,非若雜病之虛,是由邪氣在半表半里使然也。何者?若邪氣一切在表,干于衛(wèi)則自然汗出也,此則邪氣侵行于里,外連于表邪,及睡則衛(wèi)氣行于里,乘表中陽氣不致,津液得泄,故但睡而汗出,覺則氣散于表而汗止矣。故用柴胡桂枝湯太少同治,解表和里,以復人體上下升降,表里出入之機,營衛(wèi)調和則汗止。

5.蘭景寬醫(yī)生用此方治療癲癇,患者,女,19歲,1988912日初診。5年前因生氣后出現(xiàn)典型癲癇大發(fā)作,后反復發(fā)作,在多家醫(yī)院檢查,診斷為原發(fā)性癲癇,經用中西醫(yī)各種療法無效??淘\:癲癇3-5天發(fā)作一次,輕度口苦,兩脅脹,舌梢紅,苔薄黃,脈略弦數(shù),腦電圖有位置不定的零散棘波。證屬肝氣郁結,化火生風,上擾神明故發(fā)癲癇,治以疏肝解郁,降逆散結。柴胡15克,桂枝、半夏、黨參各10克,白芍20克,黃15克,甘草5克,生姜3片,大棗5枚。水煎服,每日1劑。共服150劑而愈,其中服60劑后癲癇10天發(fā)作1次,余癥消失,至90劑后一直未發(fā)作,查腦電圖未見棘波,又服60劑,鞏固療效,隨訪一年未復發(fā)。

柴胡桂枝湯治療癲癇,國內外屢有報道,治愈率達73%左右。西藥抗癲癇藥雖能在短期內控制癥狀發(fā)作,但一旦停藥,發(fā)作較前更加嚴重,并有麻痹腦末梢神經副作用。日本學者根據(jù)大部分癲癇患者在發(fā)病前存在有胸脅苦滿、精神抑郁、口苦、脈弦等癥狀,設想用柴胡桂枝湯治療。實驗表明,本方能控制癲癇發(fā)作,并促使腦部新陳代謝逐步正?;?。使用本方時注意:標本兼顧,根據(jù)具體情況適加調補藥物;守方連服2-3個月;避免勞累過度及精神刺激,保持心情舒暢,排除發(fā)病之誘因。

6.李天云醫(yī)生曾用此方治療真心痛(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男,54歲。因陣發(fā)性胸痛,氣短胸悶兩天,于1982822日以冠心病,心絞痛收住院。病人兩天前,夜間突然憋醒,心前區(qū)壓榨性疼痛,肢冷汗出,約持續(xù)2-3分鐘消失,次日又出現(xiàn)陣發(fā)性疼痛數(shù)次,痛后自感胸悶氣短,查體BP21.3/13kPa,雙肺聽診正常,心音低鈍、律整,腹軟,肝脾大小正常。經輸液治療3天,疼痛次數(shù)不減,仍胸悶憋氣,疼痛有時較劇,邀余診治。病人胸痛胸悶,心慌心煩、納呆乏力,惡寒肢冷,觀病人面色潮紅,舌質紅,舌苔黃膩,脈弦滑有力,擬胸痹證。柴胡桂枝湯加全蔞、丹參、棗仁治之。3劑,癥情大減,胸痛除,食增神爽,守方繼服,調治一周痊愈出院。

7.李天云醫(yī)生曾用此方治療脘腹劇痛(急性胰腺炎),患者,女,24歲。病人因上腹劇烈疼痛作惡心嘔吐發(fā)熱一天,擬急性胰腺炎于198276日入院。人院查體:BP16/10.7kPa,T38.5C急病容,神志清,心肺上腹部壓痛,以左上腹為著,未扣及包塊,肝脾未及,查WBC18.6×10°/L,中性85%,血清淀粉酶128單位,尿液淀粉酶64單位,入院后給予輸液,解痙止痛,抑制胰腺分泌等法治療,疼痛不減,請中醫(yī)會診,詢病人脘腹劇烈鈍痛,口苦咽干,惡心嘔吐,不欲飲食,飲入即吐,惡寒發(fā)熱,大便干結,小便黃赤,觀病人痛苦貌,面潮紅,苔膩黃,按之上腹痛,脈弦滑有力,綜觀脈證屬濕熱蘊結,三焦氣滯所致,給:柴胡桂枝湯加大黃、川楝子、公英、竹茹,水煎分2次服,日1劑。1劑疼減,發(fā)熱退,稍能食。又進3劑,諸癥大減,按之尚疼,體溫正常,二便自調,食欲增。守方繼服10劑,痊愈出院。

據(jù)報道,柴胡桂枝湯治療胸腹諸痛有良效。李氏認為,本方對急性心絞痛、膽囊炎、胰腺炎、膽道蛔蟲、闌尾炎、胃痙攣、潰瘍病等急性發(fā)作性疼痛有立竿見影之效,而對慢性腹痛治療效果稍差。推測其作用機理,可能是疏達肝膽氣機,調和表里氣血。在臨床使用時,柴胡用量不得少于20克,余藥均為10克。心絞痛屬痰阻胸陽者加瓜蔞、薤白,血脈閉阻加丹參、檀香。氣滯胃痛加川楝子、延胡,胃痙攣加木香、檳。膽道蛔蟲加烏梅、檳榔,膽結石加金錢草、雞內金膽囊炎加茵陳、川楝子胰腺炎加川棟子、公英。闌尾炎加丹皮。宮外孕加丹參、桃仁。附件炎加丹皮、紅花,腸梗阻加芒硝,腸痙攣加川棟子、檳榔。

8.趙東明醫(yī)生用此方治療腰腿痛(坐骨神經痛),患者,男,51歲,1987920日初診。緣于三個月前在勞動后飲水,頓覺汗出身涼,舒服不已。但于當晚即見惡寒,發(fā)熱,體溫達38.3℃,汗出,周身酸重不適。午夜出現(xiàn)左胯酸脹疼痛,并沿左側大腿后側、小腿后外側向足背竄痛。在當?shù)匦l(wèi)生所口服解熱鎮(zhèn)痛藥后熱退痛減,但仍汗出不已。

次日,復發(fā)熱,并感左腿痛甚,酸重無力,步履困難。經多次封閉及針灸治療,疼痛雖有所緩解,但終不能根除疼痛,并見每于左腿冷痛前有低熱、全身不適感。先后服用中藥獨活寄生湯、身痛逐瘀湯等數(shù)十劑,仍無寸效,今特邀余診治??淘\:左側腰胯酸痛,每痛即竄及左下肢,可沿后側痛及足背,足不敢著地,并訴疼痛多于發(fā)熱后發(fā)作,伴納差,自汗,面色?白,舌淡紅,苔厚白,脈象浮弦。西醫(yī)檢查:血常規(guī)在正常范圍,血沉:33mm/h,0陰性。直腿抬高試驗陽性,環(huán)跳、承山穴處有壓痛,診為坐骨神經痛(原發(fā)性)。脈證合參,證屬少陽、太陽并病,治宜和解少陽,兼以表散,柴胡桂枝湯出柴胡15克,半夏12克,黃芩10克,黨參15克,黃芪12克,桂枝15克,白芍20克,炙甘草6克,生姜3片,大棗5枚。水煎服,上藥加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早晚分二次溫服。服上藥1劑后,患者即感痛減,效不更方,又連服5劑,諸癥盡消,痊愈而歸。

本案屬痹證范疇,因過勞飲冷,汗后受涼,風寒之邪犯及太陽不解,傳及少陽發(fā)病。前醫(yī)不識,妄用祛風濕、強腰膝之品,不切病機,難以取效。當用柴胡桂枝湯太少同治,待少陽樞機通利,經氣暢通,而疼痛自消。

六、筆者曾用此方治療,有少陽證及太陽證的患者,只要有少陽證:口苦、咽干、目眩,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又有太陽表虛證:頭痛,發(fā)熱,惡風寒,自汗出,少陽證和太陽表虛證的其中幾項,就可以考慮使用柴胡桂枝湯。筆者治療一位患者,女,55歲,2022119日就診,自訴有糖尿病是10余年,有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20余年,現(xiàn)證見:四肢麻木,關節(jié)疼痛,四肢疼痛,口苦,口渴,出汗,小便頻數(shù),胃脹,腹脹,便溏,入睡困難,醒后難睡,易醒,舌質紅絳,苔白膩,脈沉弦。方用柴胡桂枝湯加減,方藥如下:柴胡24克,黃芩20克,大棗10克,黨參15克,姜半夏15克,炙甘草10克,桂枝15克,白芍30克,茯苓30克,陳皮20克,炒麥芽30克,黃連6克,丹參20克,丹皮30克,葛根30克,牡蠣30克,天花粉30克,牡蠣30克,蜈蚣1條,威靈仙20克。三劑,兩日一劑,每日三次,飯后溫服。

患者服用后反饋關節(jié)疼痛,手麻,睡眠,脾胃等癥狀明顯好轉,后1118日又來復診,續(xù)用前方加減。1125日復診諸癥明顯好轉,感覺全身輕松,舒適,續(xù)用前方加減。本方在柴胡桂枝湯的基礎上加黃連清心火,燥濕厚腸胃,幫助睡眠;加茯苓、丹參、丹皮取桂枝茯苓丸之意,活血化瘀;加葛根、威靈仙、蜈蚣通經絡止痹痛;加天花粉生津潤燥;加牡蠣鎮(zhèn)靜安神;患者胃脹,腹脹加陳皮、炒麥芽理氣消食。

臨床有很多患者既有少陽證,又有經絡不通,氣滯血瘀證,表現(xiàn)為腰痛,腿痛,手麻,頸椎病,肩周炎等,可以用此方加減祛風濕,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中藥。療效都特別好,在臨床上發(fā)現(xiàn)少陽證,患者同時經絡不通,肩周炎或腰痛等我用此方加減患者都取得較為滿意的效果,前提是得辯證準確,如無少陽證用此方則療效不佳。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微博
傷寒論、金匱要略自學課程錄(76)——太少合病之柴胡桂枝湯方證
讓中醫(yī)告訴你桂枝湯的功效:鼻腔干燥、吃飯時流清涕、大便秘結
葛根湯 柴胡桂枝湯
外證不等于表證
柴胡系方劑(2)柴胡桂枝湯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