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瓷以景德鎮(zhèn)為代表,其制作精美而傳世極少,故而異常珍貴,根據時間大致分為延祐期、至正期和元末期三個階段,其中又以“至正型”為最 佳。元青花瓷開辟了由素瓷向彩瓷過渡的新時代,其富麗雄渾、畫風豪放,繪畫層次繁多,與漢民族傳統(tǒng)的審美情趣大相徑庭,實在是中國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同時也使景德鎮(zhèn)一躍成為中世紀世界制瓷業(yè)的中 心。
元青花有釉層較稀薄的,釉面好像浸入胎里,合成一體,光線比較柔和,不刺眼。一般真東西都干干凈凈,沒有作舊痕跡;假東西往往做的舊舊的,用來騙人。因此遇到干干凈凈的東西只要直接看就可以了,而遇到臟乎乎的就要小心觀察是否作舊。
元代的青花融合了很多外來元素,是跨文化審美下的產物,也有人說青花瓷從一開始就是一 款為世界市場而打造的產品,有點像蘋果公司的 iPhone??梢钥吹?,元青花不僅包含著當時的工藝,更能反映一個時代的背景特征。
元青花瓷發(fā)色不穩(wěn)定,青花色澤暈散,青花料分為兩種:一種發(fā)色濃重鮮麗呈青翠濃艷,濃厚處有黑色銹斑,俗稱“黑疵”,濃處用手撫摸時青花釉面上呈凹凸不平之感,這就是使用進口“蘇泥勃青”料所特有的呈色效果;另一種為國產料,國產料青花發(fā)色呈藍中泛灰,有的色澤呈青藍偏灰或青花發(fā)色藍中閃灰。延祐期青花發(fā)色的牡丹紋深入胎骨呈云層塊狀,像潛伏在胎骨上,呈立體感似有閃動。青花上浮與釉面緊貼,暈散青花呈炸開狀,上浮青花釉面顯有濃黑絲及小點,青花紋飾緊貼釉面,微呈凹狀,這也是鑒別景德鎮(zhèn)元青花瓷的基本要點。
一般典型元青花瓷器的圖案裝飾大多分較多層次,在器身上以主體紋飾和輔助紋飾密切結合,構成整體。其處理方法大致有兩種:一是突出一組主體紋飾,其余均為輔紋。二是有幾組主體紋飾和幾組輔紋構成。
元青花的器形是多種多樣的,除了繼承前代的形制外,又獨 創(chuàng)了許多特有的器形,有些形制甚至后代已失傳,直到新發(fā)現才能認知。由于元代青花彩瓷一度是空白,許多都是新發(fā)現才認定的。因此,遇到一些特殊的器形,不要盲目否定,一定要綜合看胎釉青料畫工和修底制胎工藝,如果都對,就要把這種器形承認下來。如果確實不對,再否認器形,以免誤判誤殺,后悔晚矣。
元青花的器型有多美?李知宴先生舉玉壺春瓶為例:“那個瓶膽就像一滴搖搖欲墜的水滴,肩收得非常大氣,仿佛鐵線游絲順勢彎下,彈性、自然的線條,增一分則多,減一分則少。你再看道光以后的玉壺春瓶,肩脖臃腫,毫無高雅端莊的氣質。”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