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認識中“脾火”是脾胃元氣不足而致的一種虛火(或稱虛熱),感覺東垣老人稱之“陰火”也很恰當。這與腎陽虛衰而致的虛火(龍雷之火)有類似之處但又不同,卻與陰虛而致的相火截然不同(性質不同了)。之所以產(chǎn)生,我認為一是缺乏流通(道路堵了),二是陰乘陽位(鳩占鵲巢,陽氣跑到不該呆的地方去了就成了邪氣)。 365醫(yī)學網(wǎng) 轉載請注明
?脾火多燥性而干,胃火偏火性而腫、瘡多見。 365醫(yī)學網(wǎng) 轉載請注明
《醫(yī)方集解》指出,瀉黃散“治脾胃伏火,口燥唇干,口瘡口臭,煩渴易饑,熱在肌肉。”從理論上講,脾主肌肉、四肢,脾開竅于口,唇為脾之外候,脾惡濕,主運化水濕等。脾中伏火的具體表現(xiàn)應該多見于唇、口、肌肉、四肢之處的火熱類病變,也可合有濕邪。從歷代醫(yī)家的記載來看,多見唇口干燥,唇紅唇腫、唇瘡脫屑、口瘡齦腫、弄舌舌裂,以及好發(fā)于口、舌、唇、面、四肢之瘡疹。 365醫(yī)學網(wǎng) 轉載請注明
金元醫(yī)家李東垣創(chuàng)立“陰火學說”。瀉黃散所治之熱自然不屬于“陰火”范疇,但二者似乎有一共性,就是都屬郁滯之火,用李東垣的話說是“熱伏地中”,治療都需要升散。 365醫(yī)學網(wǎng) 轉載請注明
瀉黃散出自宋代醫(yī)家錢乙所著《小兒藥證直訣》:“瀉黃散,又名瀉脾散,治脾熱弄舌。藿香葉七錢,山梔子仁一錢,石膏五錢,甘草三兩,防風四兩(去蘆,切焙)。上銼,同蜜酒微炒香,為細末,每服一錢至二錢,水一盞,煎至五分,溫服清汁,無時?!痹凇缎核幾C直訣》中,尚有兩處見到瀉黃散,一處是“目內(nèi)證”下:“黃者,脾熱,瀉黃散主之”。另一處是“弄舌”下:“脾臟微熱,令舌絡微緊,時時舒舌。治之勿用冷藥及下之,當少與瀉黃散漸服之?!睆脑闹形覀兛梢宰x到,瀉黃散主治“脾熱”。脾熱的具體表現(xiàn)是小兒“弄舌”,尚有目內(nèi)黃。后世方書多談脾虛、脾寒及脾濕者,極少談脾熱。只有在談到瀉黃散的主治時,才會提到一個似乎屬于該方的一個專用名詞:“伏火”,或稱“脾中伏火”,或稱“脾經(jīng)伏火”,或稱“脾胃伏火”?;鸹驘?,與伏火的區(qū)別在于:前者上達外散,后者郁伏不散。治療上,前者清中需瀉,后者清中需散。也許,瀉黃散的主治由“脾熱”演變成后世的“脾中伏火”,是后世醫(yī)家為了解讀方中防風、藿香的使用,以方測證的結果。 365醫(yī)學網(wǎng) 轉載請注明
瀉脾家伏火此方主之。唇者,脾之外候;口者,脾之竅,故唇口干燥,知脾火也??嗄転a火,故用山梔;寒能勝熱,故用石膏;香能醒脾,故用藿香;甘能緩脾,故用甘草;用防風者,取其發(fā)越脾氣而升散其伏火也?;騿柡我圆挥命S連?余曰∶黃連苦而燥,此有唇口干燥,則非黃連所宜,故惟梔子之苦而潤者為當耳。 365醫(yī)學網(wǎng) 轉載請注明
脾火一定要記住是脾中伏火,郁滯之火。古人云:痞塞之處,皆可伏火,即是此意。 365醫(yī)學網(wǎng) 轉載請注明
胃火屬于胃熱熾盛之火,為熱之盛,故炎上。宜清之,宜黃連、丹皮、生地黃,脾火不能生地黃和黃連。虛火有脾胃虛弱和腎陽虧虛、陰虛火旺之區(qū)別。脾火還有一個特殊現(xiàn)象:伴有濕熱,臨證注意。胃火常伴有陰虛津傷之義,火盛傷津、傷陰矣。 ???? 365醫(yī)學網(wǎng) 轉載請注明
脾火與胃火區(qū)別:脾火一定要記住是脾中伏火,郁滯之火,有氣機升降失常之味道。古人云:痞堅之處,必有伏陽,即是此意。李建民理解:伏陽者伏火也。胃火屬于胃熱熾盛之火,為熱之盛,故炎上,宜清之,宜黃連、丹皮、生地黃,脾火不能生地黃和黃連,宜炒梔子、防風、藿香,清而散之。脾火還有一個特殊現(xiàn)象:伴有濕熱,臨證注意。胃火常伴有陰虛津傷之義,火盛傷津、傷陰矣。所以胃火宜清降,脾火宜清散。注意虛火有脾胃虛弱和腎陽虧虛、陰虛火旺之區(qū)別。 365醫(yī)學網(wǎng) 轉載請注明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