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性緘默癥是指已獲得了語言能力的兒童,因精神因素的影響而出現(xiàn)的一種在某些場合保持沉默不語的現(xiàn)象,其實質(zhì)是社交功能障礙而非語言障礙。
一、兒童選擇性緘默癥的3個表現(xiàn)
1.本癥本癥多在3—5歲時起病,女孩多見,患兒智力發(fā)育正常,主要表現(xiàn)為沉默不語,甚至長時間一言不發(fā)。但這種緘默有選擇性,即在一定場合下講話,如在家里或?qū)κ煜さ娜酥v話,而在另一種場合就不講話,如在學?;?qū)δ吧娜恕?br> 2.少數(shù)患兒正好相反,在家里不講話而在學校里講話。緘默時與其他人交往,可用做手勢、點頭、搖頭等動作來表示自己的意見,或用“是”、“不是”、“要”、“不要”等最簡單的單詞來回答問題。待學會寫字后,偶爾也可用寫字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見。
3.這類患兒在上學前不易被父母發(fā)現(xiàn),患兒不愿與不熟悉的人講話,常被父母認為是膽小、害羞的緣故。直到上小學以后,表現(xiàn)為不愿回答任何問題,不愿與其他同學交談,不參加集體活動時才被發(fā)現(xiàn)?;純耗苷粘⒓訉W習,學習成績好壞不一,部分患兒拒絕上學。
二、病因
選擇性緘默癥多發(fā)生于敏感、膽怯、孤僻性格兒童,發(fā)生的原因很多,有家庭封閉、很少接觸外界造成的,長期的“老—小”關系,也有父母過分溺愛、保護或初次離開家庭、環(huán)境突變等而起病,部分病例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
三、治療
兒童緘默癥是屬于心理障礙,在治療上應以心理治療為主。成人切記:對孩子的緘默癥狀不易過多注意,不要強迫他們講話,更不要斥責他們。來到學校后,孩子不愿意說話,老師就不應該總是叫孩子回答問題,但可以讓他積極參加小朋友的集體活動,耐心引導孩子多與其他孩子交往,當他們參加集體活動或和其他孩子交往時,要給于鼓勵、贊揚,只有這樣,孩子在交往中才會逐漸講話,切忌粗暴批評和粗暴干預,因為這樣做反而會強化他們的緘默癥狀。
家庭治療:包括家庭教育和家庭游戲。家庭教育目的是改善家庭環(huán)境和家庭關系,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適宜的家庭環(huán)境,改善家庭關系,減少粗暴的呵斥,增加善意的鼓勵,如孩子主動與客人交流包括(眼神、手勢、軀體姿勢、言語等)時給以適度的鼓勵,不強迫孩子說話;家庭游戲:邀請孩子的朋友、同學和老師來家中做客,同孩子一起做游戲,讓孩子在熟悉的環(huán)境中,同他們進行交流。不鼓勵孩子使用其他的方式交流,但不能反對,以增加孩子的焦慮,誘導鼓勵孩子交談。來客由熟悉到陌生,由少到多,最終,孩子在學校接觸到的人都是自己熟悉的人,而忽略學校是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
1.避免精神刺激 對處在語言發(fā)育期的兒童要盡量避免各種精神上的刺激。培養(yǎng)兒童廣泛的興趣和開朗豁達的性格。
2.消除心理緊張因素 適當安排和改善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鼓勵他們積極參加各種集體活動。
3.轉(zhuǎn)移法 對患兒的緘默不要過分注意,避免強迫講話而造成情緒上的進一步緊張,甚至產(chǎn)生反抗心理??刹扇∞D(zhuǎn)移法,如父母陪孩子游戲,外出游玩,分散其緊張情緒。
4.行為矯正 以正強化法效果最好。在情緒松弛的基礎上,孩子的嘴剛張口講話,就給與獎勵和鼓勵;也可以用孩子最需要、最喜歡的東西作為獎勵條件,讓孩子說話。
5.藥物治療 對一些癥狀較重的患兒,如有過分焦慮、緊張、恐懼,可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少量抗焦慮藥。
兒童期的選擇性緘默癥只要治療及時,多數(shù)患兒可治愈,一般數(shù)月、數(shù)年后可恢復正常言語及社交功能,預后較好。極少數(shù)可持續(xù)到成年。那些有人格缺陷家族史的患兒預后較差。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