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爆竹一聲除舊,桃符①萬戶更新。
履端,是初一元旦;人日,是初七靈辰②。
元日獻(xiàn)君以《椒花頌》,為祝遐齡;元日飲人以屠蘇酒,可除癘疫③。
新歲曰王春,去年曰客歲④。
火樹銀花合,謂元宵燈火之輝煌;星橋鐵鎖開,謂元夕金吾之不禁⑤。
二月朔為中和節(jié),三月三為上巳辰⑥。
冬至百六是清明,立春五戊為春社⑦。
寒食節(jié)是清明前一日,初伏日是夏至第三庚⑧。
四月乃是麥秋,端午卻為蒲節(jié)⑨。
六月六日,節(jié)名天貺;五月五日,序號天中⑩。
端陽競渡,吊
屈原之溺水;重九登高,效桓景之避災(zāi)。
五戊雞豚宴社,處處飲治聾之酒;七夕牛女渡河,家家穿乞巧之針。
中秋月朗,明皇親游于月殿;九日風(fēng)高,孟嘉帽落于龍山。
秦人歲終祭神曰臘,故至今以十二月為臘;始皇當(dāng)年御諱曰政,故至今讀正月為征。
東方之神曰太皞,乘震而司春,甲乙屬木,木則旺于春,其色青,故春帝曰青帝。南方之曰祝融,居離而司夏,丙丁屬火,火則旺于夏,其色赤,故夏帝曰赤帝。西方之神曰蓐收,當(dāng)兌而司秋,庚辛屬金,金則旺于秋,其色白的,故秋帝曰白帝。北方之神曰玄冥,乘坎而司冬,壬癸屬水,水則旺于冬,其色黑,故冬帝曰黑帝。中央戊己屬土,其色黃,故中央帝曰黃帝。
夏至一陰生,是以天時漸短;冬至一陽生,是以日晷初長。
冬至到而葭灰飛,立秋至而梧葉落。
上弦謂月圓其半,系初八九;下弦謂月缺其半,系廿二三 。
月光都盡謂之晦,三十日之名;月光復(fù)蘇謂之朔,初一日之號;月與日對謂之望,十五日之稱。
初一是死魄,初二旁死魄,初三哉生明,十六始生魄。
翌日、詰朝,言皆明日;谷旦、吉旦,悉是良辰。
片晌即謂片時,日曛乃云日暮。
疇昔、曩者,俱前日之謂;黎明、昧爽,皆將曙之時。
月有三浣:初旬十日為上浣,中旬十日為中浣,下旬十日為下浣;學(xué)有三余:夜者日之余,冬者歲之余,雨者晴之余。
以術(shù)愚人,曰朝三暮四;為學(xué)求益,曰日就月將。
焚膏繼晷,日夜辛勤;俾晝作夜,晨昏顛倒。
自愧無成,曰虛延歲月;與人共語,曰少敘寒暄。
可憎者,人情冷暖;可厭者,世態(tài)炎涼。
周末無寒年,因東周之懦弱;秦亡無燠歲,由嬴氏之兇殘。
泰階星平曰泰平,時序調(diào)和曰玉燭。
歲歉曰饑饉之歲,年豐曰大有之年。
唐德宗之饑年,醉人為瑞;梁惠王之兇歲,野莩堪憐。
豐年玉,荒年谷,言人品之可珍;薪如桂,食如玉,言薪米之騰貴。
春祈秋報,農(nóng)夫之常規(guī);夜寐夙興,吾人之勤事。
韶華不再,吾輩須當(dāng)惜陰;日月其除,志士正宜待旦。
【注釋】
①桃符:據(jù)說桃木有壓邪驅(qū)鬼的作用。古人在辭舊迎新之際,在桃木板上分別畫上“神荼”、“郁壘”二神的圖像,懸掛于門首,意在祈福避禍。后來人們?yōu)榱藞D省事,就直接在桃木板上寫上“神荼”、“郁壘”二神的名字,這就是最早的門神。
②履端:開端。人日:傳說天地初開時,第一日為雞日,之后依次為狗日、豬日、羊日、牛日、馬日,七日為人日,八日為谷日。靈辰:人日的別稱,意為吉祥的時刻。
③椒花頌:《晉書·列女傳·劉臻妻陳氏》:“劉臻妻陳氏者,亦聰辨能屬文,嘗正旦獻(xiàn)《椒花頌》。其詞曰:‘旋穹周回,三朝肇建。青陽散輝,澄景載煥,標(biāo)美靈葩,爰采爰獻(xiàn),圣容映之,永壽于萬?!焙笥媒坊瀬碇感履曜T~。屠蘇酒:屠蘇是一種草名,也有人說,屠蘇是古代的一種房屋,因為是在這種房子里釀的酒,所以稱為屠蘇酒。據(jù)說屠蘇酒是漢末名醫(yī)華佗以中藥入酒浸制而成,具有益氣溫陽、祛風(fēng)散寒、避除癘疫之邪的功效,后由唐代名醫(yī)孫思邈流傳開來。
④王春:孔子編的《春秋》第一句就是“元年春,王正月”?!霸甏骸笔侵隔旊[公元年的春天,“王正月”是指周王室制定的歷法的正月。春秋時,諸侯并起,周室孱弱,不同諸侯國和周王室是可以有不同的紀(jì)年方式的,比如魯隱公元年同時也是周平王四十九年,但是紀(jì)月方式只能根據(jù)王室歷法。這就是所謂的“正朔”,也就是正統(tǒng)。因此用王春代表新的一年,有尊重正統(tǒng)君主的意思??蜌q:舊的一年。
⑤火樹銀花合:唐代
蘇味道《正月十五夜》
中有“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之句。正月十五為元宵節(jié),又稱燈節(jié)或上元節(jié),且因其為春節(jié)的最后一個高潮,家家戶戶皆張燈結(jié)彩,熱鬧慶祝,火樹銀花合就是形容煙花燈火燦爛輝煌的情景。金吾:漢代禁止夜行的官。古代通常在城中實行宵禁,這里的星橋鐵鎖開,指元宵節(jié)時取消了夜禁。
⑥朔:農(nóng)歷每月初一稱朔。中和節(jié):唐德宗李適在貞元五年(公元789年)制定,本來在二月初一,后將土地神生日納入其中,改為二月初二,人們在這天互相贈送瓜果百谷。上巳辰:即上巳節(jié),三月上旬的巳日,稱上巳。后來定為三月三日。
⑦百六:一百零六天。五戊:戊是天干的第五位,五戊是立春后的第五個戊日。春社:春天祭祀土地神的活動。
⑧寒食:春秋時晉國貴族介子推曾從晉文公流亡國外,助晉文公復(fù)國有功,但文公回國后賞賜隨從臣屬時,沒有賞到他。因此他與母親隱于山中。晉文公縱火燒山,想逼他出來,但介子推抱樹不出,被燒死。晉文公命令百姓每年在這一天禁火,故名寒食。初伏:第一個伏日,按中國古代歷法,這是夏天的開始。庚:天干的第七位。
⑨麥秋:小麥成熟的時候。蒲節(jié):古人端午節(jié)時在門上掛菖蒲葉,可以避邪;或在端午節(jié)時將菖蒲泡在酒中,飲之可以避瘟疫,所以端午節(jié)又稱蒲節(jié)。
⑩天貺:澶淵之盟后,宋真宗想在泰山封禪,以洗刷城下之盟,彰顯自己的功業(yè),于是詐稱有天書降下,改元大中祥符,并于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十月在泰山舉行了莊嚴(yán)隆重的封禪祭祀儀式。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六月六日,宋真宗下詔稱天書再降,定六月六日為天貺節(jié)。貺,賞賜之意。天中:古人認(rèn)為五月五日時,正是中夏,故稱這一天為“天中節(jié)”。
端陽競渡:屈原在端午節(jié)投汨羅江而死,楚人為祭奠他,在這天將粽子投入江中,并進(jìn)行劃龍舟競賽,表示當(dāng)時搶救屈原的迫切之情。后來吃粽子和賽龍舟成為傳統(tǒng)風(fēng)俗。重九登高:相傳費(fèi)長房對桓景說,九月九日,你家中有難,只有全家人插著茱萸登山飲菊花酒,才能避禍,桓景聽從了他的話。晚上回家一看,家中的雞犬牛羊都死了。后來重九登高就成為一種風(fēng)俗。
五戊:立春、立秋后的第五個戊日。古人以此為春社、秋社之日。治聾之酒:傳說在社日飲酒可以治耳聾。乞巧:七夕的傳統(tǒng)活動,就是向織女乞求一雙巧手的意思。七夕是傳說中隔著“天河”的牛郎和織女在鵲橋上相會的日子,女孩子們就在這天晚上向織女乞巧,傳統(tǒng)的乞巧方式有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等。
明皇親游于月殿:明皇即唐玄宗。傳說道士羅公遠(yuǎn)以杖為橋,引明皇到月宮一游,明皇覺得月宮的音樂很好聽,就憑記憶譜寫了一首《霓裳羽衣曲》。孟嘉帽落于龍山:晉代孟嘉任桓溫的參軍時,桓溫在龍山宴請幕僚,忽然孟嘉的帽子被風(fēng)吹落于地,而孟嘉并未發(fā)覺。在他去廁所時,桓溫命把帽子放到他原來坐處,并讓人寫了幾句嘲笑他的詩文。孟嘉回來后看見,當(dāng)即以文應(yīng)對,文辭優(yōu)美,四座皆服。見《晉書·桓溫傳》。
臘:古代陰歷十二月的一種祭祀,冬至后第三個戌日祭祀眾神。御諱曰政:古時農(nóng)歷一月是天子召集大臣議政的月份,所以名“政月”。秦始皇名嬴政,秦時為避諱,改“政月”為正月,并沿用至今。
古人用陰陽五行來解釋季節(jié)和方位,將金木水火土五行與東西南北中及春夏秋冬相配,又和八卦及天干對應(yīng),它們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是:中央:戊己,黃色,屬土;春:東方,甲乙,青色,震位,屬木;夏:南方,丙丁,紅色,離位,屬火;秋:西方,庚辛,白色,兌位,屬金;冬:北方,壬癸,黑色,坎位,屬水。
日晷:又稱“日規(guī)”,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量時間的一種儀器,通常由銅制的指針和石制的圓盤組成。
葭灰:葭莩(蘆葦里的白色薄膜)燒成的灰。古人用葭灰置于律管中,放密室內(nèi),以占?xì)夂?。某一?jié)候到時,某律管中葭灰即飛出,示該節(jié)候已到。
晦:農(nóng)歷每月的最后一天。漢代許慎《說文解字》:“晦,月盡也?!彼罚恨r(nóng)歷每月的第一天。漢代許慎《說文解字》:“朔,月一日始蘇也。”望:農(nóng)歷每月十五日,即月滿之日。此時日在東方升起,月在西方落下,遙遙相望,故稱望日。
魄:這里指月出或月沒時的微光。初一是月亮無光,故曰“死魄”。初二時月亮大部分還是無光,所以說“旁死魄”,旁是大的意思。初三時月亮有了光,所以說“哉生明”,哉是開始的意思。始生魄:開始生月魄?!渡袝た嫡a》:“惟三月哉生魄?!笨讉鳎骸霸率彰飨巧?。”
詰朝:指次日早晨。谷旦:良辰,晴朗美好的日子,古時常用為吉日的代稱。
曛:日落時的余光。
疇昔:往昔,以前。曩者:以往,以前。昧爽:指黎明。昧,昏暗不明。爽,明亮。
三浣:古代官員每十天發(fā)一次俸祿,休息一次,洗衣洗澡,稱為一浣。三余:漢末董遇好學(xué),曾對人說:“學(xué)者當(dāng)利用三余,夜者日之余,冬者歲之余,雨者晴之余?!?br>朝三暮四:古時有個養(yǎng)猴的人,發(fā)栗子喂猴,說:“早上三個,傍晚四個?!北姾锝耘?。又說:“早上四個,傍晚三個。”眾猴皆喜。見《莊子·齊物論》。亦載于《列子·黃帝》。后以朝三暮四指用詐術(shù)行騙,也指經(jīng)常變卦,反復(fù)無常。日就月將:每天都有些成就,每月都有所前進(jìn)。形容積少成多。
焚膏繼晷:點(diǎn)上燈燭,接續(xù)日光。形容日夜不停,非常勤奮地工作或讀書。膏,油脂,這里借指燈燭。晷,日光。俾晝作夜:把夜晚當(dāng)做白晝一般利用,形容夜以繼日地工作或?qū)W習(xí)。俾,使,把。
虛延:虛度。寒暄:問寒問暖。
寒年:寒冷的年份。燠歲:暖熱的年份。按照古人天人相應(yīng)的觀念,寒年和燠歲都是不正常的年景。
泰階星:古代的星座名,又名三臺星,共六顆星,兩兩并排,如階梯狀。古人認(rèn)為這些星分別代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和庶人。泰階星平正,天下就大治,稱泰平,后來寫做太平;泰階星斜,則天下大亂。玉燭:指四時之氣和暢,時序調(diào)和。
醉人為瑞:唐德宗時,連年戰(zhàn)亂,饑荒頻仍,幾乎無人釀酒,如果偶爾有人喝醉,大家都認(rèn)為是祥瑞之兆。野莩:野外有餓死的人。
桂:木名?!墩f文解字》:“江南木,百藥之長。”騰:形容物價上漲很快。
祈:向上天或神明求福。報:這里指祭祀。夙興:意為天不亮就起來做事情。
除:這里指歲月的流逝。待旦:等待天明。
【譯文】
爆竹一聲除舊歲,新的一年又來臨了;門上換上了新的桃符,以迎接新的一年。
正月初一日是元旦稱為首祚;正月初七日是人日稱作靈辰。元旦將椒花酒獻(xiàn)給君王,是借此祝頌他長壽。請鄉(xiāng)鄰朋友喝屠蘇酒,可以驅(qū)除瘟疫百病。
新正別名首春,去年則稱客歲;火樹銀花合,是形容元宵節(jié)的燦爛輝煌;星橋鐵鎖開是說元宵節(jié)這一天開禁,放下吊橋聽任城內(nèi)外游人自由往來觀賞燈火。
二月初一是中和節(jié),三月初三日為上巳春浴之時。冬至后第一百零六天是清明節(jié),立春后的第五個戊日叫做春社;寒食節(jié)在清明節(jié)的前一天;初伏日則是夏至后第三個庚日。
四月麥?zhǔn)焖苑Q為麥秋;端午日飲菖蒲酒所以又稱為蒲節(jié);六月初六日是天貺節(jié);五月五日稱為天中節(jié)。
端午節(jié)龍舟競渡,以悼念溺水身死的屈原;重陽節(jié)登高山插茱萸飲茱萸酒,是效法桓景避災(zāi)的故事。
春秋二社日,家家戶戶殺豬宰雞祭祀土地公神,大家爭飲可以醫(yī)治耳聾的酒。七月初七牛郎織女渡河相會,婦女在庭院擺上香案,祭拜織女乞求得到織布繡花的巧技術(shù)。
中秋之夜月光分外清朗,唐明皇夢游月宮;重陽節(jié)登龍山,山風(fēng)將孟嘉的帽子吹落在地上。
秦人每年歲終祭神稱為臘,因此至今日皆稱十二月為臘月。秦始皇的名字叫嬴政,秦人避諱讀正為征,后世便沿用此例讀正月為征月。
掌管東方的神稱做太皞,乘震位而司春令,震屬木而木旺于春色青,故又名青帝;掌管南方的神稱做祝融,居離位而司夏令,離屬火而火旺于夏色赤,故又稱為赤帝;掌管西方的神稱做蓐收,當(dāng)兌位而司秋令,兌屬金而金旺于秋色白,故又稱為白帝;掌管北方的神稱做顓頊,乘坎位而司冬令,坎屬水而水旺于冬色黑,故又稱為黑帝;四方的中央屬土,土旺于四時色黃,所以中央屬于黃帝當(dāng)權(quán)。
夏至節(jié)氣一過,陰氣就啟動了,白天的時間漸漸短了;冬至節(jié)氣一到,陽氣就動了起來,太陽的影子慢慢地長了起來。
一到冬至陽氣初動,葭灰就會飛了起來;立秋一到梧桐樹上的葉子,才會紛紛飄落下來。
完全沒有月亮叫做晦,月光從無到有叫做朔,月亮一半圓一半缺叫做弦,月亮和太陽每到十五日便遙遙相對,彼此都能看得見對方,所以稱為望。初一的月亮像死灰一樣,所以叫做死魄;初二的月亮稍微有一點(diǎn)微光,所以叫做旁死魄;初三的月亮才生出光來,所以叫做哉生明;十六的月亮開始有了殘缺,所以叫做哉生魄。
翌日、詰朝都是明天的別稱;谷旦、吉時都是好時辰吉祥的日子。
片晌是說片刻的時候,日曛是說天將要晚的樣子。疇昔、曩者都是前日的別稱,黎明、昧爽都是天將破曉的時候。
一個月的時光分為三浣:初旬十日為上浣,中旬十日稱為中浣,下旬十日稱為下浣;做好學(xué)問要充分利用三余的時間,夜晚是白晝之余,冬季是一年之余,下雨天是晴天之余。
詐術(shù)可以欺人,譬如狙公飼狙的朝三暮四;為學(xué)要求日益進(jìn)步,須如詩經(jīng)上說的日就月將。
點(diǎn)起了燈來繼續(xù)日間尚未完成的工作,形容日夜辛勞。俾晝作夜是說把白天和夜晚的作息弄顛倒了。
一事無成而自覺慚愧,可以說成虛延歲月。與人交談講一些客套話,則稱為少敘寒暄。
趨炎附勢羨富嫌貧,世態(tài)炎涼人情冷暖,這是最可憎的表現(xiàn)。東周末年政治寬松,周王室太懦弱了,人民感覺不到寒冷的年份。秦始皇太兇殘了,人民感覺不到溫暖的歲月。
泰階的星宿平正,象征國泰民安稱為泰平。四時平和風(fēng)調(diào)雨順則稱為玉燭。年歲荒歉叫做饑饉之歲,年歲豐收叫做大有之年。
唐德宗時遇荒年,路上看見一個醉漢,人們便認(rèn)為是吉祥的征兆。梁惠王時遇大荒災(zāi),城郊野外到處都是餓死的人,實在很可憐。豐年玉、荒年谷都是用來形容一個人品德的珍貴。柴薪貴如桂樹,食物的價錢貴如白玉,則用來比喻物價漲到了極點(diǎn)。
春耕時祭神是祈求農(nóng)作物能豐收,秋收后祭神是報答神明的庇佑,這是農(nóng)民一定要做的習(xí)俗。夜深了才去睡覺,一大早就爬起來,是說讀書之人應(yīng)當(dāng)勤勉做事。
美好的時光一去不再回頭,讀書人理當(dāng)珍惜光陰;日月時光容易流逝,有志之士應(yīng)該及時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