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為什么要教幼兒(三歲左右)識字,我主要考慮兩個方面:第一是這么小的孩子能不能理解和接受識字內(nèi)容?從相關報道和我自身的體會而言,我認為三歲左右的孩子完全有識字的能力,很多兩三歲的孩子甚至都能認識一兩千字,而這并不是因為這些孩子智商高,僅僅是因為他們有人教而已,換句話說,絕大部分孩子只要有人教,小學前認識一兩千字都沒有問題。
教育部禁止幼兒園教一年級內(nèi)容雖然制止了幼兒教育的亂象,但同時也限制了孩子的正常發(fā)展,許多小學在接收學生時又要求孩子會拼音和簡單的算術(shù),這就顯得十分矛盾,我親戚家一個小孩掏贊助費上了一個不錯的公立幼兒園,結(jié)果升小學時因為不會拼音和算術(shù)小學都不收,后來又讀了一年的幼小銜接才上的,整整耽誤了孩子一年的上學時間。孩子三歲就可以學會的東西非要等到五六歲再去教,我覺得是比較浪費的。第二,文字是打開整個世界的鑰匙,不管是看書、看電影、旅行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離不開文字,可以說文字是掌握任何其他知識的基礎,是整個生活的基礎,人們不會把不懂數(shù)學、美術(shù)、音樂和物理的人當作文盲,卻會把不識字的人當作文盲。所以對文字的學習是沒有任何爭議的。下面就介紹一下我是怎么從三歲開始教女兒識字的。
第一步是選字。一般孩子在識字之前已經(jīng)掌握了基本的語言,我就從女兒已經(jīng)掌握的語言中挑選筆畫少的,她能理解含義的字開始教。比如筆畫、上下手耳等字,等到學過一些基本的字后再組合起來教,比如教過女和馬后就教“媽”;同時注重字與字之間的關聯(lián),比如教過“耳”就教“耳朵”,然后是“花朵”、“麻花”、“麻雀”、“孔雀”,這樣再每一次教新字的時候也能復習一下前面學的字,由簡入繁,由易入難、由少變多,注重組合與關聯(lián),這些思想是貫穿在我教女兒識字的整個過程中的。
第二是采取外部獎勵?;A知識最開始學是有難度和不容易找到樂趣的,所以我采取了外部獎勵的方式鼓勵女兒寫字識字。
女兒喜歡吃水果,喜歡看動畫片,喜歡去淘氣堡,喜歡我?guī)ス珗@玩,我一般都會滿足她的要求,但前提是每一次都要寫一行字,哪怕是吃一顆糖,吃一個蘋果我也是要求她寫完才能吃,這樣每次寫字都是和她喜歡的美好的東西聯(lián)系在一起的,我覺得效果非常好,女兒到現(xiàn)在為止,從不排斥寫字,也從不需要我去逼迫著她寫。這就像成年人只要付出少量的勞動就能獲得巨大的報酬一樣,女兒寫5到10分鐘字就可以愉快的玩耍兩三個小時,她還是很樂意的。
也許有人會問這樣會不會導致孩子對外部獎勵形成依賴,沒有獎勵就不去學習?實際上我只是通過獎勵的方式幫助女兒度過學習最初的困難期,當她寫字已經(jīng)很熟練,不會覺得寫字很難的時候她就能堅持寫下去了,現(xiàn)在每天吃過早飯就讓女兒寫一頁字,已經(jīng)形成習慣, 不需要任何獎勵了,對于后面增加的學習量也是玩一會寫一會,沒有特別的獎勵。但是我為了增加女兒寫字的趣味性,給她專門做了一張獎勵表,每完成一項就貼一個小圖案。
第三是一定要圖文并茂。四歲半之前我教女兒識字主要靠描紅,一組6個字連續(xù)描10天,平均每天只學0.6個字,還容易忘,后來我給女兒制作了識字卡,每次描紅之前都看著圖片念幾遍,現(xiàn)在每組12個字教3天,大約10天復習一次,平均每天學3.6個字,比之前單純靠描紅的效率和效果都好很多。此外,我還給女兒做了一面識字墻,也能幫助女兒加深印象。
第四讀繪本與講故事。繪本字少畫多,我經(jīng)常用指讀的方式給女兒讀繪本,女兒所有的字都是我教的,所以我十分清楚哪一個學過,哪一個沒有學過,在讀繪本的時候遇到教過的字就讓她自己念,她不會的或者沒有教過她的我才念。 這樣在讀繪本的時候又加強了對字的認識,而且我只問她學過了,不會讓她感到有難度。講長一點的故事時由于字太多,女兒不愿意自己念,我會從中挑一些剛剛教過她或者感覺她記得還不是很牢固的字,假裝自己不會去提問她,她也很樂意告訴我。
第五是堅持。我從女兒快三歲時開始教她寫字識字,從最開始每天只寫一行,到增加到三行,再加到一頁,再到現(xiàn)在每天寫三頁,兩年多的時間里幾乎沒有中斷過,我想這才是增加女兒識字量最大的保證。
女兒每天描紅一頁,寫詞語一頁,寫帶拼音的一頁,一般分四次寫完。
當然,我沒有讓女兒上幼兒園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女兒的學習時間,對于上幼兒園的孩子來說,也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每天少寫一點。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