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探究
莊子的《逍遙游》需要探討的問題很多,你只要打開不同的選本,就可以看到各家注釋差異很大。我們的這本書與教材的解釋就有許多不同之處,與一般的選本也有許多的不同。為了正確理解文意,我們現(xiàn)在提出四個問題,請大家潛心探討。這對于提高我們的探究能力和閱讀能力都是很有幫助的。
第一個問題:“息”字作何解釋?
“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對第一個“息”字,有的版本解為“休息”。郭象《莊子注》:“夫大鳥一去半歲,至天池而息?!?/span>教材屏棄了這一說法,釋為“風”。依據(jù)是此句與前文“海運”照應,古有“六月海動”之說,海動必有大風,有大風鵬鳥始可借風力而南徙。對第二個“息”字教材沒有正面注釋,但對這個句子的翻譯是“都是生物用氣息相吹拂的結果”,可見教材是把這個“息”字釋成“生命的氣息”?!督處熡脮返摹皡⒖甲g文”和教材的解釋一樣。沈增善先生在《還我莊子》一書中的解釋與此不同,他認為這兩句話的連結點就是那個“息”,因此兩個“息”字必定意思相同,第一個“息”字應當照第二個“息”字來解釋,都釋為“生命的氣息”。
你認為這個“息”字應當怎樣解釋?正確解釋這個詞對于理解文意有何好處?
第二個問題:誰向天上看?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查閱所有注釋《莊子》的著作,都把“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看成是人站在地面仰視天空而發(fā)出的疑問,而把“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看成是大鵬從高空向下俯瞰地面發(fā)生的感嘆。但是,本書不是這樣解釋的。本書認為這里都是描寫大鵬,先描寫大鵬向天上看,再描寫大鵬向地下看。你認為前人的解釋正確嗎?本書的解釋有沒有道理?為什么?
第三個問題:課文為什么反復?
讀莊子《逍遙游》不可避免地遇到一個難題,大鵬南徙在文中反復三次,蜩與學鳩(斥鴳)笑大鵬反復兩次,莊子的文章以簡練著稱,《內七篇》遍說天地萬物僅寥寥萬余字,但是為何在本文中如此地不避重復?這是不是沒必要的簡單重復?傳統(tǒng)的說法是,莊子這樣做是為了證明故事的真實性,先引用《齊諧》,證之以書,后引湯之問棘,驗之以史,不外乎叫人信其真有。王夫之在《莊子解》中說:“鯤鵬之說既言之,重引《齊諧》,三引‘湯之問棘’以征之,外篇所謂‘重言’也。所以必重言者,人之所知盡于聞見,而信所見者尤甚于聞。見之量有涯,而窮于所不見,則至大不能及,至小不能察者多矣。詘于所見則弗獲,已而廣之以聞。有言此者,又有言此者,更有言此者。有是言則人有是心,有是心則世有是理,有是理則可有是物。人之生心而為言者,不一而止,則勿惘于見所不及,而疑其非有矣?!?nbsp;
第四個問題:《逍遙游》的主題。
《逍遙游》的篇旨,歷來理解不一。晉時向秀與郭象的注釋是:“小大雖差,各任其性。茍當其分,逍遙一也?!闭J為大鵬鳥與雀鴳盡管大小不同,但都是逍遙的。東晉支道林認為,只有“至人乘天地之正而高興,游無窮于放浪”才能算是真正的逍遙。清人王夫之、劉武、宣穎等均取支說。二說之外,還有主張以鯤鵬之大而化為篇旨的。清人林西仲謂“大字是一篇之綱”(《莊子因·逍遙游》),浦江清亦云:“以大為道,以小為陋,此類思想即逍遙游之正解。”(《浦江清文錄·逍遙游之話》)
前人的分析有沒有道理?你認為對作品的主題怎樣理解較為妥當?
探究思路:
第一個問題:本書認為沈先生關于這兩句話的連結點就是那個“息”字,兩個“息”字必定意思相同的說法是很有見地的,但是不應當用第二個“息”字的意義來解釋第一個“息”字,恰恰相反,應當用第一個“息”字來解釋第二個“息”字,這兩個“息”字都應當釋“風”:大鵬憑借六月的大風離開北海;霧氣、塵埃這些微小的東西也是憑借風的吹拂而活動。這是莊子從“以息”,即“有所待”這一思路出發(fā),由鵬“去以六月息”推而廣之,聯(lián)想到天空中的其他小生物也是“以息相吹”。先說大,次說微,由大的事物推及到小的事物,說明這一現(xiàn)象的普遍性。莊子把這個觀點說明白了,就為下文反駁蜩與學鳩作了鋪墊。只有這樣分析,才能見出莊子說理的邏輯。
把“息”字的意思弄明白之后,對“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這個句子就知道應當怎樣理解。教材的解釋是:山野中的霧氣,空中的塵埃,都是生物用氣息相吹拂的結果。這樣的解釋莫名其妙。生物氣息吹拂的結果怎么會是霧氣、塵埃呢?所以出現(xiàn)錯誤,原因是弄錯了句子的結構。這不是一個表判斷的句子,而是一個省略的并列復句,如果補全的話當是:野馬之以息相吹也,塵埃之以息相吹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三個分句,前兩個分句說具體的事物,最后的分句說一般的事物,最后的分句是對前面兩個分句的總括。所以這個句子正確的解釋應當是:山野間飄浮的霧氣,天空中飄動的塵埃,空中所有的這些活動之物都是憑借風的吹拂而活動。
第二個問題:對這個句子,把前面的部分說成是人站在地面向天上看,而把后面的部分說成是飛在空中的大鵬向下看,這樣理解是不合邏輯的。首先,人站在地面,連飛在九萬里高空的大鵬尚且看不見,怎么會想到看見蒼天的極頂呢?其次,如果是人向上看,句子的結構是:“人之視上也,……?其視下也,……?!蹦敲淳渥雍竺娴倪@個“其”字當是指代“人”,但是這個“其”只能指代“鵬”。所以傳統(tǒng)的說法是錯誤的。
本書認為這兩個句子都是寫大鵬,是莊子想象大鵬在高空仰視天空,俯瞰大地。全句的結構是“其視上也……,其視下也……”,句前省略了“其視上也”,“其”指代鵬。大鵬飛在九萬里的高空,先向上看,見不到天的極頂,再向下看,也見不到地面。莊子這樣描寫讓人想象宇宙之大,“不知其幾千里”的鵬在不知有多少個“九萬里”的天空中飛翔,大鵬高飛必須要以廣袤無際的高空為背景。
理解莊子行文的這種省略的寫法,對于理解文意是很有益處的。比如上面提到的“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就是“野馬之以息相吹也,塵埃之以息相吹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的省略。又如莊子說宋榮子“雖然,猶有未樹也”,這“未樹”者指的是什么呢?莊子省略不說,讀到后面論列子之時“彼于致福者,未數(shù)數(shù)然也”,至此才知道宋榮子“未樹”者是指其尚“數(shù)數(shù)于致福者”。列子“猶有所待者也”是指什么?莊子又省略不說,讀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才知道“有所待者”指的是“有己”。古人寫文力求簡練,省略是簡練的手段之一。
第三個問題:本書認為,王夫之的說法只是從形式看問題,“有言此者,又有言此者,更有言此者。有是言則人有是心,有是心則世有是理,有是理則可有是物”,這個說法有點“三人成虎”的味道,不具足夠的說服力。要說清楚莊子為什么不避重復,還得從內容分析入手。
莊子開篇敘大鵬,是為了創(chuàng)設一種逍遙的境界,好像大鵬達到了真正的逍遙。后引《齊諧》,寫大鵬“去以六月息”,再寫野馬、塵埃“以息相吹”,是為了說明在空中活動的事物,不論大小都需要憑借風。接著莊子寫大鵬高飛時仰觀俯瞰,說明大鵬高飛要以無限的高空為背景。“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這個句子是對上文的歸結,“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與上文“去以六月息”句相照應,“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則是與“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句照應。這個歸結句子說明大鵬南徙,不僅需要憑借大風,而且還要憑借高空。這就為駁斥蜩與學鳩作了鋪墊。因為蜩與學鳩“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它們自以為不需要風和天空作憑借。莊子說那只是“小知不及大知”,蜩與學鳩同樣需要憑借風和天空,它們和大鵬的區(qū)別只是憑借物的大小不同。為什么再次引用《列子》里的說法呢?我們看這段文字,寫鯤鵬突出其逍遙,寫斥鴳表現(xiàn)其“飛之至”,也是逍遙。斥鴳笑大鵬,意思是說,我這樣不是很逍遙嗎?為什么還要像大鵬那樣“飛九萬里而南”的逍遙?莊子認為斥鴳只是小的逍遙,而鵬則是大的逍遙,斥鴳不知道逍遙之外還有逍遙,以此說明其無極之外還有無極的觀點。所以莊子說“此小大之辯也”,要區(qū)別大小兩種不同境界的逍遙。由上述分析看出,莊子每次引用都有深意,他是從不同的側面、不同的角度,逐步深入地來說明他的逍遙游的觀點。所以這些反復就不只是為了強調它的真實,而主要是為了深化自己的觀點,表現(xiàn)莊子高超的思辯力和邏輯性。
第四個問題:向秀和郭象的觀點明顯不符合莊子的想法,在莊子看來,無論是大鵬還是雀鴳都是不逍遙的。林西仲等謂大者逍遙,小者不逍遙,也不是莊子的觀點,莊子認為雖然“小知不及大知”,大鵬和雀鴳有所區(qū)別,不能等量齊觀,但都是不逍遙。比較起來,支道林算是說到了點子上。他不僅看出什么是莊子心目中的逍遙,而且看出莊子是借大鵬、雀鴳談論人生。我們在這本書里采用了支道林的觀點,把《逍遙游》當作是一篇莊子談其人生觀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莊子把人分成四等,眾人、圣人、神人、至人,這四種人、四種境界有大小高低的區(qū)別。莊子不屑汲汲于功名利祿的眾人,將其視之若斥鴳、蜩、學鳩之類的俗人;莊子贊美無名、無功的圣人、神人,仰慕至人。莊子認為至人“無已”、“無待”,達到了逍遙的最高境界。什么叫逍遙?在《莊子·天運篇》中說:“逍遙,無為也?!?/span>也就是本文中所說的“無己”、“無待”,都是指的無拘無束,自由自在,超然物外,沒有自己,人與外物混然為一體的境界,這是一個無條件的絕對自由的境界。這種無條件的絕對自由,雖是一種超脫的想象,但它體現(xiàn)了莊子追求的人生最高目的。
當然,“詩無達詁”,對莊子的《逍遙游》這篇意義深刻的文章,可以作出不同的解讀。郭象、林西仲的解讀也是其中一種,雖然不一定是成功的解讀。我們閱讀《逍遙游》,如果能不囿于成說,對《逍遙游》做出新的理解,且言之成理,那將是非常有意義的。
訓練提高
1.下面句中加點字的讀音有誤的項是(
A.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tuán)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B.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è)者,而后乃今將圖南。
C.適百里者,宿舂(chōnɡ)糧。
D.彼其于世,未數(shù)數(shù)(shǔshǔ)然也。
E.我決起而飛,搶(qiǎnɡ)榆枋而止
2.找出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⑦北冥有魚,其名曰鯤。
B.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
C.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
D.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
E.有魚焉,其廣數(shù)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曰鯤。
F.我騰躍而上,不過數(shù)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
答:
6.品讀下面句子,回答后面括弧內的問題:
A.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B.之二蟲,又何知?(莊子認為“之二蟲”不知什么?)
C.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shù)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斥鴳笑大鵬與蜩與學鳩笑大鵬有什么不同?)
D.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莊子認為眾人可悲的地方在哪里?)
E.此小大之辯也。(這里的“小”與“大”指的是什么?)
答:
7.從古今語言不同的角度分析下面句子的特點:
A.《齊諧》者,志怪者也。
B.去以六月息者也。
C.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
D.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答:
8.下面兩個句子括弧內的文字是傳統(tǒng)的解釋,但本書沒有采用。你認為本書的解釋是否合理,請說說自己的看法。
A.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林澤之中浮動的霧氣,空氣中飛動的塵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種生物的氣息吹動所致。)
B.“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天色深藍,這是它的真正顏色呢,還是因為天高遠而看不到盡頭呢?鵬鳥在天空往下看,也不過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樣罷了。)
答:
9.細讀下面文字,回答問題: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xiāng),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數(shù)數(shù)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數(shù)數(shù)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1)寫出文中的通假字:
答:
(2)解釋文中加點字的意義:
效:
數(shù)數(shù):
答:
(3)具體指出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義:
A.其自視也,亦若此矣。
C.彼其于世,未數(shù)數(shù)然也。
E.彼于致福者,未數(shù)數(shù)然也。
答:
(4)把下面兩個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A.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
B.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答:
(5)就這段文字的說理,寫一段二三百字的鑒賞文字。
答:
10.下文選自《逍遙游》的最后一節(jié),讀后請回答問題:
惠子(宋國人,姓惠名施,做過梁惠王的相?;菔┍臼乔f子的朋友,為先秦名家代表,但本篇及以下許多篇章中所寫惠施與莊子的故事,多為寓言性質,并不真正反映惠施的思想)謂莊子曰:“吾有大樹,人謂之樗(chū,一種高大的落葉喬木,但木質粗劣不可用)。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guī)矩,立之塗,匠人不顧。今子之言大而無用,眾所同去也。”莊子曰:“子獨不見貍狌(貍,lí,野貓。狌,shēnɡ,黃鼠狼)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指出游的小動物。敖,通“遨”,遨游);東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機辟(捕獸的機關,就是夾子,碰到機關就會自動關閉。辟,通“閉”),死于罔罟(ɡǔ,網(wǎng)的總稱)。今夫斄牛(牦牛。斄,lí),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為大矣,而不能執(zhí)鼠。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于無何有之鄉(xiāng)(指什么也沒有的地方),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A.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
C.何不樹之于無何有之鄉(xiāng),廣莫之野。
答:
(2)把下面兩個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A.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guī)矩,立之塗,匠人不顧。今子之言大而無用,眾所同去也。
B.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于無何有之鄉(xiāng),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答:
(3)在這段文字里,惠子對莊子給予了什么評價?惠子是怎樣得出這個評價的?
答:
(4)莊子是怎樣反駁惠子的?
答:
(5)在這段文字里,莊子用了許多比喻,這些比喻的含義是什么?
答:
解析與答案
1.解析:數(shù)數(shù)然,猶“汲汲然”、“弊弊焉”,急急忙忙的樣子。數(shù),shuò。搶,qiānɡ,觸、碰、撞。
答案:D、E。
2.解析:①培通憑。②知通智。④辯通辨。⑤而通耐。⑥已通矣。⑦冥通溟。⑧決,通趐。⑨惡通烏。
答案:B。
3.解析:A、C、D三項的“其”均用作第三人稱代詞,相當“他(它)”,B項“其”,用于選擇問復句,連詞,相當“是……呢,還是……呢?”
答案:B。
4.解析:A項之,動詞,到、往。B項之,助詞,定語的標志,相當“的”。C項之,代詞,這。D項之,助詞,用于主謂之間。
答案:A。
5.解析:聯(lián)系成語學習文言,既復習了成語,又學習了文言詞語,是一種一石雙鳥的學習方法,可以起到事半日功倍的效果。
答案:A怒,表示氣勢很盛,如怒濤排壑、心花怒放。B膠,表示粘住,如膠柱鼓瑟。C搶,表示碰撞,如呼天搶地、搶呼欲絕。D果,表示充實,飽足,如衣不蔽體,食不果腹。E修,表示長,如修竹茂林。F仞,表示長度,七尺或八尺,如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6.解析:這是對文中關鍵語句的理解題,A項首先是在對代詞“之”指代意義的理解,即蜩與學鳩譏笑大鵬的什么,其次要分析蜩與學鳩的那段話炫耀了自己的什么。B項要聯(lián)系上文分析莊子指斥了蜩與學鳩在哪些方面的無知。C項是比較分析題,不能把莊子的引用看成是簡單的重復。D項從字面看好像是指眾人羨慕彭祖長壽是可悲,此題要求分析句子的內在意義。E項“小”“大”是個抽象詞語,要求根據(jù)上下文將抽象詞語的意義具體化。
答案:A項前文寫大鵬
7.解析:學習文言文除了要注意古今語言在詞語意義上區(qū)別,在詞語運用上的區(qū)別,還要注意古今語言在句式上的區(qū)別。
答案:A項是判斷句,它的基本特征是:主語和謂語都是名詞或名詞性的結構,其標志是“……者,……也”。B項是狀語后置,介詞結構“以六月息”在現(xiàn)代漢語中放在動詞“去”之前作狀語,文言里放在動詞后作補語。C項賓語前置句,“莫之夭閼”是否定句,代詞“之”作賓語時,要前置于動詞“夭閼”之前。D項賓語前置句,疑問代詞“奚”作介詞“以”的賓語,要前置。
8.解析:這是一道探究思考題,目的在啟示我們不要僅僅拘泥于前人的一種說法。探究時要把重點放在分析產(chǎn)生分歧的原因,結合上下文比較哪一種說法更為妥當。文中這種情形還有很多,在“課文解讀”中多有說明,閱讀時要細加體會。
答案:A項,傳統(tǒng)說法與本資料分歧有二:一、傳統(tǒng)資料把“野馬也,塵埃也”看成是句子的主語,“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看成是句子的謂語。本資料認為“野馬也,塵埃也”與“生物”是一種復指的關系,后者是對前者的概括。二、“息”字,傳統(tǒng)說法釋為“生命的氣息”,本資料釋為“風”。本資料這樣處理的依據(jù)是:因為上文寫大鵬“徙于南冥”是“以六月息”,這里寫空中生物的活動也是“以息相吹”,兩個“息”字意義相同,這樣才能見出莊子的思路:由大而?。灰姵銮f子的觀點:無論大還是小,它們的運動都“以息”,即“有所待”。按照傳統(tǒng)的說法,無法看出作者思路的連貫性。B項,傳統(tǒng)的說法把“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看成是人站在地面仰視天空而發(fā)出的疑問,而把“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看成是大鵬從高空向下視地面。本書認為這兩句都是寫大鵬,是莊子想象大鵬在高空仰視天空,俯瞰大地。全句的結構是“其視上也……,其視下也……”,句前省略了“其視上也”,用的是蒙后省的方式。照傳統(tǒng)理解,這個句子的結構便是“人之視上也……,其視下也……”,那么,句中的這個“其”字當能指代“人”,這便不合邏輯。
9.(1)答案:知通智,而通耐,辯通辨,有通又,反通返,辯通變,惡通烏(何)。
(2)解析:這都是課文中的重點詞語,閱讀時必須明白它們在文中的意義。
答案:效,功效,在文中是“勝任”的意思。比,合、親近、團結,如朋比為奸。征,信,文中是“取信”的意思。數(shù)數(shù),同“汲汲”,意思是“拼命追求”。御,駕馭、乘。至,最、極。
(3)解析:這里列出的都是指代性的詞語,“未樹”實際也是“未樹者”。閱讀時,對文中一些重要的指代性詞語,能否根據(jù)上下文確定它的指代意義,是衡量閱讀理解能力高低的重要標志,也是高考常見的測試點。
答案:A項指代斥鴳,意思是這四種人像斥鴳一樣見識短淺,自以為達到了逍遙的境界。B項指代上述四種人,宋榮子譏笑他們熱衷于塵世間的功名利祿。C這個“世”不是泛指“塵世”,而具體指的是上述四種人追求的人世間的功名利祿。D“未樹”即“未樹者”,指沒有達到的境界,也就是“于致福者猶數(shù)數(shù)然”。E項“致福者”從本文看不出所指是什么,從《列子·黃帝》篇所記“列子御風”的故事中看,當指“是非利害”。F從下文看當是指“己(自我)”,莊子認為列子還是沒有擺脫自我,未能達到“無己”的境界。
(4)解析:翻譯的求是“信、達、雅”,也就是“忠實、通順、優(yōu)美”,其中“忠實”“通順”是最基本的。忠實,就是要忠于原文。要做到這一點,對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必須有準確的理解。如本題中的舉、加、勸、沮、分、辯、已、正、惡等。
答案:略。(參看“課文解讀”相關部分)
(5)解析:這是一道語言鑒賞題,要求對文章的說理進行鑒賞。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明確文章說明的論點,然后分析文章怎樣論證或說明論點,也就是分析文章說理的技巧和方法、思路和邏輯。
答案:這段文字的中心是說明只有至人才真正達到了逍遙的境界。文章通過對人世間的四類人,即眾人、圣人、神人、至人的一一分析,得出這一結論?!?/span>知效一官,行比一鄉(xiāng),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的眾人,深受功名利祿的束縛,像斥鴳、蜩與學鳩一樣,目光短淺,遠遠沒有達到逍遙的境界。圣人宋榮子“彼其于世,未數(shù)數(shù)然也”,但是,他沒有擺脫人世間是非利害的束縛,依然沒有達到逍遙的境界。神人列子“于致福者,未數(shù)數(shù)然也”,不計是非利害,有如大鵬,御風而行,但他“猶有所待者”,尚未完全擺脫“己”。因此,只有無名、無功、無己的至人,即“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才是真正的逍遙者。這段文字作者采用剝筍之法,由外及里,層層推進,直至最后亮出中心。
10.(1)答案:擁通臃(一說通“癰”),塗通途,莫通漠,辟通避。
(2)答案:A。我有一棵大樹,人們都叫它“樗”。它的主干粗大臃腫,但是不符合繩墨取直的要求,它的樹枝彎彎扭扭,也不適應圓規(guī)和角尺取材的需要。雖然生長在大路旁邊,木匠連看也不看。現(xiàn)今你的言談,同樣是大而無用,大家都會離去,不理睬你。
B.如今你有這么大一棵樹,卻擔憂它沒有什么用處,怎么不把它栽種在什么也沒有生長的地方,讓它生長在無邊無際的曠野里,然后你悠然自得地徘徊于樹旁,優(yōu)游自在地躺臥于樹下。大樹不會遭到刀斧砍伐,也沒有什么東西會去傷害它。雖然沒有派上什么用場,可是哪里又會有什么困苦呢?
(3)解析:本題旨在找出文中的論點,探討說理的方法和技巧。
答案:惠子對莊子的評價是:子之言大而無用,眾所同去也。依據(jù)是:樗樹大而無用,“匠人不顧”,用的是類比推理的方法。
(4)解析:惠子說莊子之言大而無用,莊子當然不能說我的話怎么有用,于是從“大而無用”入手,把惠子大而無用的說法駁倒了,惠子的觀點也便不攻自破。
答案:惠子說大而無用,莊子先撇開不說,從反面說小而有用之物,黃鼠狼是很小的動物,它能靈利地去捕獵物,卻往往被誘捕了去,喪了性命,這是“用”的結果。莊子用這個寓言說明,惠子一味追求功利的“用”,其本身就是錯誤有害的。接著以斄牛為喻,進一步指出,有用無用、大用小用,不能簡單地在同一層次上議論,要從不同層次上去看。高層次的大用,在低層次看來很可能是無用;而低層次的有用,從高層次而言則是無用。在上面論說的基礎上,莊子正面反駁惠子所說的樗樹無用的觀點,指出如果讓它受斧斤之害,從這個低層次來看,則是無用;但如果把它放入“無何有之鄉(xiāng)”,從這個高層次來看,你可以“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則是大用。
(5)解析:比喻說理是莊子散文的突出特征,根據(jù)上下文意深入理解這些比喻的含義(也就是比喻義)是理解莊子文意的關鍵。
答案:莊子用黃鼠狼的故事比喻世人,意思是人如果像黃鼠狼獵物一樣,一心去捕捉機會,追逐名利,只能是以害人開始,以害己告終。莊子用斄牛作比喻,說明人的“用”有大小高低之分,大的事物不一定有小用。莊子用“無何有之鄉(xiāng)”比喻他追求的理想境界,這境界就是不“候敖者”、不“執(zhí)鼠”、“不夭斤斧”,一句話擺脫一切世俗的功名利祿,做到“無為”“逍遙”。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