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穆如·晚晴——紀念陸儼少誕辰110周年專題展”將在龍美術館、上海中國畫院美術館、陸儼少藝術院同時拉開帷幕。展覽規(guī)??涨?,不僅數量之巨、作品之精,而且展覽以學術的角度,全面、立體地還原了陸儼少藝術的一生。
龍美術館西岸館展覽現(xiàn)場
上海中國畫院展覽現(xiàn)場
陸儼少藝術院展覽現(xiàn)場
從早年摹古到自然寫生,再到自我面貌的創(chuàng)作。既有陸儼少早年臨摹王蒙、唐寅等古人的作品,又有陸儼少五六十年代的自刻印章;既有黃山、雁蕩山、閔江等實地寫生,又有驚險奇崛的峽江題材;既有珍貴的杜甫詩意圖,又有壯闊瀟灑的毛主席詞意圖;既有巨幅《羅浮新顏》、《沁園春·雪》、《三峽圖》,又有精彩無比的《古今山水人物冊》、《唐宋詩意山水冊》、《山水清音冊》。
大家認識陸儼少是從“峽江”、“杜甫詩意”開始的。此次展覽特別安排兩個章節(jié)來呈現(xiàn)這兩個主題,“江山如此多嬌”展示了11件峽江系列作品;“云山發(fā)興”展出了19件杜甫詩意圖。
在“峽江系列”中,陸儼少藝術院藏的這件《三峽圖》稱得上是陸儼少先生晚年峽江系列的代表作。此作畫于1987年,時聞國家在籌建三峽水電站,這便勾起了陸儼少對早年游歷三峽的記憶。憑著記憶,一氣呵成地完成了此畫。畫作完成時,陸儼少讓攝影家蔡斯民拍下了他與《三峽圖》的合影,可見陸儼少對于此畫的滿意程度。
圖片橫向瀏覽
陸儼少《三峽圖》 紙本設色 91.5×354.5cm 1987年 陸儼少藝術院
此畫尺幅巨大,留白、勾云、墨塊、勾水等技法運用自如,奔騰的江水,流動的朝云,動態(tài)的山脈走勢,使讀者觀之如有一副動態(tài)的畫面呈在眼前。在筆墨的表現(xiàn)上,筆墨愈發(fā)老辣灑落,江水以陸式勾水之法寫就,旋波洄洑,壯麗奇詭,兩岸危巖峭壁,筆墨磊落灑脫,運筆輕重緩急,提按轉承,山脈的蓄勢由左上角而下,由高而緩。山石之上林木、云霧掩映,林木以中鋒勾其枝干,再以點葉寫就而成,布局安排錯落有致,朝云則以勾云之法,由左至右,通貫全幅,與山勢、流水相呼應。使觀者覽之,峽江之險,猶若眼前。
陸儼少對峽江為何如此鐘情?這與陸儼少早年經歷有關。
陸儼少《巫峽高秋》47×68.5cm 1978 年
陸儼少《峽坼云霾》137.7×68.8cm 1984 年
1946年,帶著抗戰(zhàn)勝利后的喜悅,陸儼少急切地想回到故鄉(xiāng)。但是由于船票緊張,也沒辦法購到機票和車票,陸儼少決定攜一家九口搭載運輸木材的木筏順江而下。一路川江水急,礁石林立,峽灘險涂,兇險萬分。這種特殊的經歷讓陸儼少先生有了領悟峽江險水的過程,對于這段經歷感受,在他的晚年《自述》中曾寫道:“山石之奇,長林古木,各家各派,無不齊備。至于各灘,因灘石結構不同,水勢亦無有相同者,真是千變萬化,各盡其致”。他還引用杜甫的詩來形容這次經歷“幸有舟楫遲,得盡所歷妙?!笨梢妽{江經歷對于陸儼少先生的繪畫是有著多么重要的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畫水是最能體現(xiàn)陸儼少“峽江”畫成就的藝術語言。謝稚柳先生曾評價陸儼少畫水“古今畫水莫若予”,徐邦達先生亦譽其為“五百年一人而已”。陳佩秋先生也說“陸先生畫水、畫旋渦,由里而外,筆總是拎得起來,真正做到了骨法用筆!”
陸儼少 《杜甫詩意圖》43.5×27cm
陸儼少對“杜甫詩意”有著難舍難分的情愫。因為陸儼少與杜甫有著同樣的入川經歷,被哮喘折磨的痛苦,和憂國憂民的家國情懷,兩人可謂“同病相憐”。同時他又被杜甫的詩文和人格魅力所折服,他看的最多的也是杜詩,所以陸儼少把杜甫又當知己,又當師長,一生深愛杜詩。
龍美術館(西岸館)“云山發(fā)興”場景照
1959 年,陸儼少完成了《杜甫詩意百開冊》。70年代末遺失了30 多幅,1989 年陸儼少又予以補全。而在1991年6至7月間,陸儼少重畫《杜甫詩意圖百開冊》中的16開,目的是取代1989年所補之“紙筆不佳者”。該冊完整集合了陸儼少早中晚年的山水面貌,從中可見陸儼少中年的工致縝密、靈氣 流溢的風格與晚年變法后的雄健豪放、簡約渾厚之氣象。但他并沒有用新作替換舊作,如今所見百開冊仍是1989年補足之冊,而1991年新作,捐給了陸儼少藝術院。如今陸儼少藝術院藏有《陸儼少杜甫詩意圖》30件。
陸儼少 《杜甫詩意圖》 (杜甫詩意百開冊早年散佚作品)43.5x27.5cm x10
此次在龍美術館展出的19件杜甫詩意圖,其中,《陸儼少杜甫詩意冊》十開為早年散失的三十五開中10件,它們歷經周折,從海外流轉回來,十分珍貴;7件是陸儼少藝術院館藏,另外2件是陸儼少生前摯友收藏,“云山興發(fā)”便承載了陸儼少先生與杜甫詩意的聚散離合。
古今人物山水冊(12開)29×34cm×12
龍美術館所藏《古今人物山水冊》,是陸儼少1961年所畫。這套冊頁共十二開,可以說對傳統(tǒng)山水畫法的總結,而且不拘于門派,南北二宗具有涉獵。既有學習宋人燕文貴、郭熙的圖式皴法,又有擬寫元人王蒙、倪瓚的筆意;既有唐伯虎堅硬爽朗的樹石,又有石濤靈動活潑的筆墨。這套冊頁顯然不是對臨,而是陸儼少基于30年代在南京看到的故宮藏畫。由此看見,陸儼少過人的記憶力和高超的理解能力。
(古今人物山水冊)之一
有意思的是,此套冊頁雖為仿古,其中兩開出現(xiàn)了今天的事物,一為水文站,一為夜診。尤其是夜診中的自行車讓整幅畫既滑稽又活潑。然而,這新元素的注入卻與傳統(tǒng)畫面融合地恰到好處,毫無任何違和感。
(古今人物山水冊)之二
為何陸儼少這么畫,也許他在第十二開的題跋中,接著石濤的“筆墨當隨時代”闡述了原因:
“石濤有云:筆墨當隨時代,此一句是頂門棒喝。因思予以前自謂學古人,實則僅僅得其糟粕而已。一千年來,山水畫中頹廢出世思想與今時代精神寧有些子湊合否乎?此猶水火不能相容,而予恬然自安,不思其過,又復侈言筆墨,夫所謂筆墨者,充其極不過優(yōu)孟衣冠,今時亦何用此古人之翻板?離開思想內容,不反求諸本,孤立以言筆墨,未見其有當也。學古人要為今用,故必有所創(chuàng),創(chuàng)而后能合,往者已矣,迷途知返請自今始?!?/p>
陸儼少《人物畫圖》
中國畫院有豐富的陸儼少作品館藏。此次展覽中,上海中國畫院展出了陸儼少現(xiàn)實題材作品近30件,50-60年代的人物畫69件。
其中,50-60年代的人物畫是為入藏上海中國畫院以來第一次集中亮相。這些人物畫大部分都刻畫人民生活、勞動的情景。有女焊接工人、社員,有解放軍戰(zhàn)士、收割水稻的農民,有小孩與老人,還有少數民族。陸儼少還在畫稿上寫道:
“唐宋以前的畫家,都是山水人物兼擅并能的,到了明清以后,才把它機械地分開來,畫山水的多半不能畫人物了,要知道勞動創(chuàng)造世界,在山水畫中處處可以碰到勞動人民和他們所創(chuàng)造的事物。如果離開了他們,不去反映它,山水畫是不能想象的。所以在這組畫稿里將以較大的份量來描繪勞動人民和各種生產工具、偉大建設等,以資示范。學者掌握了這些,山水畫才能較好地為社會主義服務?!?/p>
陸儼少《與灘爭田》1964 年
陸儼少《 引水上山》 138×68 1964年
陸儼少現(xiàn)實題材的中國畫創(chuàng)作于五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末,雖說是響應國家號召,藝術為人民服務、為社會服務,但這些作品亦不失為陸氏山水精品。這一時期的陸儼少有許多出去寫生的機會,因而他的筆下常常會出現(xiàn)鋼鐵廠、造船廠、水電站、臨海農場,出現(xiàn)一大會址、海防、井岡春色、烈士紀念廣場,還有林蔭大道、療養(yǎng)院、人民公社、新安江風貌。他把傳統(tǒng)中國畫的筆墨運用到了描寫新事物上,二者不但不矛盾,反而被陸儼少結合地恰到好處。如《雁蕩耕牧》、《與灘爭田》、《引水上山 送肥到社》描繪的是勞動人民進山開墾耕田、促進生產的新中國景象。而從其構圖、筆墨技法上都是從傳統(tǒng)中來。渾厚的山水皴法,精致的人物畫線條,遠山云霧繚繞的處理手法,無不讓人感到這分明傳統(tǒng)的山水畫。
雁蕩山
陸儼少《靈峰聳秀圖》1963年 48x34.5cm
70年代末以后,陸儼少先生開始變得忙碌起來,繁忙的工作之余,他有機會去雁蕩山、井岡山、桐廬、黃山等風景名勝區(qū)寫生。尤其是雁蕩山,陸儼少曾反復畫過。
陸儼少《雁蕩山圖》42×152cm
從眾多寫生作品來看,陸儼少先生將傳統(tǒng)山水技法運用到自然山川是多么的恰到好處。而且為了將不同地方的獨特性表現(xiàn)出來,他不拘一法,南北各家各派都有借鑒與融合。不僅如此,有時畫中他還會借鑒西畫技法。
陸儼少《書法》
陸儼少 書法《書李太白詩》18×137cm 1977 年作
陸儼少藝術院二樓書法冊頁專題展中展示了難得一見的陸儼少藝術院館藏陸氏書法冊頁。這套冊頁原本一百四十開,展覽從中挑選六十開。這些書法冊頁大約創(chuàng)作于70年代,所寫內容為唐宋詩詞。
陸儼少先生書法少由魏碑入手,后轉習王字一脈,參之以楊凝式、蘇軾、米芾、杜牧諸家之長,數十年潛心探臨,各去其短,遂自成面目。晚年用筆追求鋒在筆中,結體去方為圓,取沉著痛快意,線條“勁拔而綿和,圓齊而光澤”。取法無不來自前人卻又讓人不能察辨其所從出,是其山水畫之外的又一大成就。
陸儼少藝術學術研討會
此外,10月23日,還將在龍美術館(西岸館)舉辦兩場學術研討會,上午的專家主題發(fā)言與下午的專家圓桌會議,分別對陸儼少的書畫成就與藝術風格展開主題發(fā)言與研究討論。歡迎廣大藝術愛好者與專家學者參加。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