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胡某,女,48歲。患者近半年 胃脘部時常有氣逆上沖感常伴振水聲, 不容易消化,排氣多,大便不干,量少,多 夢,腰酸,行走時間長則酸困難忍,無法 繼續(xù)行走,勞累后眼瞼及下肢浮腫,怕冷 甚,舌質(zhì)淡胖或舌邊齒痕,舌苔白滑,舌 底瘀滯,脈偏沉細無力。既往史:患糖尿 病5年,子宮切除術(shù)后3年。胃鏡示:反 流性食管炎,慢性淺表性胃炎;病理示: 胃竇幽門型黏膜呈輕度慢性淺表性胃炎 方用附子理中湯合苓桂術(shù)甘湯。處方:附子 15克(先煎4小時),云苓60克,炒白術(shù)、生 姜各30克,紅參6克(另煎兌人),炙甘草 15克,桂枝12克。7劑。常法煎服。囑患 者若療效好則繼續(xù)服用至1個月。
二診:服用上方28劑后,胃氣上逆 減少80%,振水聲消失,浮腫乏力癥狀 明顯改善,現(xiàn)乳房脹痛甚,眼瞼浮腫。上 方加入香附、佛手各9克,骨碎補30克, 肉蓯蓉、補骨脂各15克,紅參改為9克。 續(xù)服14劑,告愈。隨訪半年諸癥未現(xiàn)。
按:患者之胃氣上逆、水腫考慮為脾 腎陽虛,氣虛不能溫化攝水,遂用溫陽法 健脾腎之陽、助氣化祛水濕。取方附子 理中湯,藥用附子暖下,溫腎陽,助氣化; 加桂枝取苓桂術(shù)甘湯之意,以助附子溫 陽化氣利水。處方立意始終以扶下焦陽 氣和振奮脾陽為根本,故收效很好。胃 脘部振水聲是應(yīng)用茯苓的指征,需重用云苓,一般用量30克,甚可用至60—1:20 克。二診時加用肉蓯蓉、骨碎補、補骨脂以增加溫腎助陽之力,加香附、佛手取疏肝理氣之功。
這個是什么淺表性胃病阿
慢性淺表性胃炎臨床最常見,有時可與萎縮性胃炎同時存在,胃鏡檢查有時在胃的下部見到淺表性胃炎,而在胃上部則為萎縮性病變,此種可稱為淺表-萎縮性胃炎。淺表性胃炎病變有可能完全治愈,也可轉(zhuǎn)變?yōu)槲s性胃炎。
【臨床表現(xiàn)】
上腹部疼痛是本病的常見癥狀,其痛不象消化性潰瘍那樣具有明顯的節(jié)律性,疼痛的性質(zhì)也不一樣,或脹痛、或刺痛、或隱痛、或灼痛,多在進食后痛甚,空腹時反而覺得舒服。胃脘部常有脹滿感,甚則可延及兩脅,噯氣、泛酸、惡心、嘔吐、食欲減退,甚則厭食、短氣、乏力、便溏等。舌質(zhì)多呈淡紅或暗紅色,舌苔白膩或黃膩,脈多見弦象。
【診斷要點】
①青壯年患者,表現(xiàn)為上腹部疼痛,飽脹,伴惡心、嘔吐、泛酸、納差等。②X線鋇餐檢查對本病診斷價值不大,但可以排除消化性潰瘍、胃癌等疾病。③胃鏡檢查結(jié)合直視下活組織病理檢查是診斷本病的主要方法。鏡下可見胃粘膜充血、水腫,紅白相間或花斑樣改變;可見散在糜爛及出血點,常有灰白色或黃白色滲出物?;顧z病理可見炎性細胞浸潤,腺體一般正常。
【辯證論治】
淺表性胃炎初中期多為實證(實寒、實熱),中晚期則以虛實兼見,寒熱并存,或虛中夾實證為多見。
1.實寒證。胃脘痛、飽脹、飲食喜熱惡涼,嘔吐物為冷涎或雜有酸水。脈弦或弦遲,舌質(zhì)淡紅,苔薄白或白膩。證屬胃寒氣滯,治宜溫中理氣,以良附丸(良姜、香附)為主方,寒甚者重用良姜,酌加干姜、桂枝、吳萸以增強溫中的作用(附子理中丸即可);脹甚者重用香附,并適當(dāng)增加理氣藥如木香、陳皮、蘇梗、臺烏藥之類。惡心、嘔吐為胃氣上逆,結(jié)合和胃降逆,常加半夏、茯苓、陳皮、旋復(fù)花、生姜;胃納不佳,或噯腐吞酸者,加焦三仙以助消化。胃酸多者,加吞烏賊骨粉3克,日2-3次;或在湯劑中加煅瓦楞子。胃脹而痛,舌苔白膩不退,食少便溏者為濕阻中焦之象,宜理氣燥濕健脾,常用二陳湯合平胃散加藿香、佩蘭、木香、砂仁、焦三仙、生姜。胃部有振水音、泛吐酸水,為飲停中焦,宜溫中化飲,用苓桂術(shù)甘湯、二陳湯加味。
2.實熱證。胃痛、胃脹,飲食喜冷惡熱,痛處有明顯灼熱感,口干苦,嘔吐物呈稠濁狀,并有酸臭味或苦味,大便干結(jié),尿黃,舌質(zhì)紅、苔黃膩而干,脈弦滑數(shù)。證屬肝脾郁熱,胃氣壅滯,治宜清泄肝胃、疏調(diào)氣機,用大黃黃連瀉心湯為主方,加枳殼、蒺藜、赤芍、蒲公英、八月扎、桃仁、香椽皮等以疏肝清熱。如1、2劑后痛減,腑氣已通,舌苔由黃轉(zhuǎn)為白,即應(yīng)去大黃,或改用焦大黃,以免過用而損傷正氣。
也有濕熱并重者,證見胃痛、胃脹、腹脹、胸悶、身重肢倦,不思食,口粘膩或有異味,大便粘滯不爽,尿黃、舌質(zhì)紅,苔黃膩或黃白膩相兼,脈濡數(shù)。治宜清化濕熱,宣通壅滯。用溫膽湯加味:法夏、枳殼、竹茹、陳皮、生姜、厚樸、川連、藿香、佩蘭、苡仁、滑石、冬瓜皮、焦三仙。吐酸水加左金丸或少加吳萸1-2克,煅瓦楞子15克(打碎)。惡心、嘔吐加半夏、生姜。
近年來有作者報導(dǎo),若鏡檢見淺表性糜爛、充血及淺表潰瘍者,可加入連翹、蒲公英、半枝蓮等,分泌物粘稠加生苡仁、冬瓜仁,如有十二指腸內(nèi)容物返流者,可用少量生大黃(3-6克),或制川軍,或加入黃芩、半夏、生姜,療效較佳。這些新的經(jīng)驗,豐富了中醫(yī)學(xué)治療胃痛的方法。
3.氣滯證。胃痛、胃脹、脹甚于痛,甚至空腹也脹,脹滿感常延及胸脅,脹滿與進食多少多無關(guān)系,生氣后復(fù)發(fā)或加重,常噯氣,脹痛得噯氣或排氣后明顯緩解。脈沉弦,苔薄白。證屬肝郁氣滯,胃腑失和,治宜疏肝和胃,常用柴胡疏肝散加味:柴胡、炒枳殼、白芍、制香附、陳皮、蘇梗、法夏、九香蟲、生麥芽、川楝子。痛劇者加醋炒延胡索,氣郁化火、口苦、目赤、煩躁者加黃芩、炒梔子、蒲公英、浙貝、鐵樹葉,泛酸加煅瓦楞子、左金丸。胃為水谷之海、多氣多血之鄉(xiāng),故其病變往往較為復(fù)雜,特別是在淺表性胃炎的中期,由于病程較長,一般在數(shù)年以上,易見病久氣虛,乏力,短氣,可酌加黃芪、人參或黨參,食少便溏加白術(shù)、炮姜。氣滯日久,可致瘀血阻絡(luò),證見疼痛劇烈,痛點固定,拒按,舌質(zhì)暗或有瘀斑、瘀點,或舌下青筋橫暴,脈見澀象。治宜活血理氣、疏肝和胃,常用失笑散加味,藥如蒲黃、五靈脂、丹參、延胡、川楝子、當(dāng)歸、三七、黨參、赤芍、白芍桃仁、香附、枳殼、瓦楞子等(舊說人參畏靈脂,實際上用之無妨)。
4.寒熱錯雜證。胃痛較重,脹滿,喜溫喜按,同時兼見胃部灼熱感,泛酸,口苦,惡心、嘔吐,不思飲食,腸鳴,便溏,脈象弦細,舌質(zhì)淡紅,苔薄黃或黃白相兼。辨證分析既有脾胃虛寒,又有濕熱氣滯,這種復(fù)雜的病情,在淺表性胃炎中較為常見,用方也需數(shù)方合用以兼顧之。筆者常用良附丸(良姜、香附)、小建中湯去飴糖(肉桂、白芍、甘草、煨生姜)、二陳湯(法夏、茯苓、陳皮、甘草)、金鈴子散(延胡索、川楝子)、左金丸(黃連、吳萸)合方,泛酸脹滿加煅瓦楞子、甘松、蘇梗、刺猬皮、蒲公英等。
如痛而痞脹,干嘔食臭,飲食少,大便溏滯不爽,舌體胖大,質(zhì)紅,邊有齒痕,舌苔黃膩,脈濡數(shù)或滑數(shù),則為中虛濕熱證,亦頗為臨床常見,治宜益脾胃、清熱(苦降)、燥濕(辛開)3法同施,常用半夏瀉心湯:姜夏、干姜、川黃連,黃芩、黨參、甘草,大棗?;螂涓雇捶剑喊咨帧⒏什?、延胡、川楝子、香附、蒲公英、沉香、烏藥。脹甚噯氣加木香、白蔻、蘇梗、甘松。飲食少,稍食多而噯腐吞酸者,加砂仁、焦三仙(何任方),亦平正可法。對復(fù)雜證,其辨證用藥,要求主次分明、雜而不亂,始能切中病情,取得較好的療效。
慢性淺表性胃炎多見實證或虛實夾雜證,但如久延失治、誤治,或治雖得法但長期過用寒涼溫燥之劑(這還是得法嗎),損傷胃陰胃陽,也會逐漸轉(zhuǎn)化為虛證或虛中夾實證。從辨病的角度看,則多合并萎縮性胃炎或消化性潰瘍。本病之虛證大致可分為中虛寒證、胃陰虛證2種。
中虛寒證:胃痛、胃部痞滿感,疼痛不劇烈,但綿綿不斷,喜按,喜進熱食,饑餓時疼痛,進食后可獲暫時緩解,面色蒼白或黃晦,乏力,大便稀溏或先干后溏,脈弦細無力,舌質(zhì)淡胖,有齒痕,苔薄白。治宜益氣溫中,常用香砂六君子湯加減:太子參、白術(shù)、茯苓、木香、砂仁、桂枝、陳皮、炙甘草。飲食喜暖惡寒加吳萸、良姜,惡心嘔吐加半夏、廣藿香,泛酸加煅瓦楞子、烏賊骨,便溏舌淡加炮干姜、砂仁,不應(yīng)可配吞附子理中丸;乏力加炙黃芪,脹甚屬氣滯加厚樸、青皮、陳皮,痛甚屬瘀滯加丹參、延胡索。
胃陰虛證:胃隱痛,進食后飽脹感明顯,胃中嘈雜,似饑非饑,食少,干嘔,口干舌燥,五心煩熱,大便干結(jié),脈細數(shù),舌紅少苔,有裂紋(陰虛證多有此象,但其它章節(jié)多不提),少苔或無苔。治宜甘寒養(yǎng)陰,常用沙參麥冬湯加減:南北沙參、麥冬、細生地、生枇杷葉、石斛、花粉、白芍、谷麥芽、烏梅、炙甘草、蒲公英。氣滯者可選加川楝子、綠萼梅、陳皮、蘇梗1、2味理氣舒暢開郁。大便干結(jié)加火麻仁、肉蓯蓉、紫苑、瓜蔞,以潤燥通便,嘈雜加炒扁豆、山藥、蓮子補中。陰虛胃熱,舌紅、口干、胃脘有灼痛感者加蒲公英、青木香。
慢性淺表性胃炎是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中醫(yī)辨證論治療效較好。對其證型的分類,一般都按中醫(yī)的“胃痛”病名來劃分,本篇根據(jù)臨床實際所見,分為實證(寒實、熱實、氣滯)、虛實夾雜證(寒熱夾雜、中虛濕熱、氣虛血瘀)、虛證(虛寒、陰虛)。早期多見實證,中期多見虛實夾雜證,后期多見虛證。但證型的劃分只能就大致情況而定,目的在于敘述或講授的方便,使學(xué)者得其要領(lǐng),與臨床實際情況并非完全一致,所以不能受其限制,膠柱鼓瑟,代替了醫(yī)者對具體病情的觀察和分析。在處方用藥上,即使是對證方藥,也一定要掌握分寸,例如頗為常見的氣滯證,疏肝理氣為正確的治法,理氣也摒除不了芳香藥,如果香燥辛溫藥長期使用,雖然暫時氣機可獲通利而使疼痛脹滿減輕,但另方面理氣不僅耗氣,而且辛溫香燥久用可傷胃陰,所以原則上不論理氣還是清熱、溫中、活血、消導(dǎo)諸法,一般均應(yīng)中病即止,繼之從多方面調(diào)理。此外尚須注意,確屬肝郁氣滯,有時疏肝方藥竟然無效,這有許多原因。總的來說是由于久病的病情有了變化,一則初病在氣、久病入絡(luò),血絡(luò)壅滯,治療則應(yīng)從疏通絡(luò)脈的瘀滯入手;再有陰已虛者,則愈疏愈燥,氣機不得復(fù)常,則應(yīng)從養(yǎng)血柔肝入手。此乃王旭高《西溪書屋夜話錄》中所言:“疏肝不應(yīng),必是血絡(luò)中瘀滯”,“疏肝不應(yīng),當(dāng)用柔肝”。這些都說明中醫(yī)在治療上有許多微妙所在,切不能一個病掌握幾個證型,學(xué)會幾個代表方劑就可了事。
慢性淺表性胃炎有情志不暢、飲食失調(diào)2個方面,故除藥物治療以外,尚須注意情志的調(diào)攝,飲食應(yīng)有規(guī)律、適寒溫,避免刺激性飲食及暴飲暴食等。本病常合并有淺表糜爛及消化性潰瘍,而大怒氣逆或暴飲暴食等因素,最易誘發(fā)上消化道出血,導(dǎo)致嚴重后果,需特別注意。其論治可參考本書有關(guān)章節(jié)。
--何紹奇(1944-2005,四川江油武都鎮(zhèn)<后遷梓潼>人。1980年畢業(yè)于中國中醫(yī)研究院研究生部,醫(yī)學(xué)碩士。《實用中醫(yī)內(nèi)科學(xué)》編委、《中國大百科全書傳統(tǒng)醫(yī)學(xué)卷》編委、病證學(xué)科分支副主編,兼任九嶷山學(xué)院醫(yī)學(xué)系主任、教授,河北中西醫(yī)學(xué)院教授,張仲景國醫(yī)大學(xué)名譽教授)。
詳見“愛問知識人-共享資料”上的《現(xiàn)代中醫(yī)內(nèi)科學(xué)-何紹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