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附在每一個板塊之后,但題后保留了點撥部分,主要是為了方便學生朋友在線練習和訂正。建議學生朋友分板塊限時訓練,并對存在較多盲點的板塊進行系統(tǒng)梳理。判斷下列相關內容的解說是否正確,對的打“√”,錯的打“×”。
1.古代帝王把帝位讓給賢能的人稱為“禪讓”,“禪讓”是古代部落聯(lián)盟推選領袖的制度。( )點撥 《禮記·禮運》記載:“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眰髡f堯年老時,咨詢部落酋長的意見,推舉舜為繼承人。舜經(jīng)受住了考驗,攝位行政?!岸U”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薦;“讓”,出讓帝位。這種制度被后世的儒家稱為“禪讓”。2.“兄終弟及”指兄長死了,弟弟接替,是古代長期沿用的一種王位繼承制度。( )點撥 “兄終弟及”為商代的一種王位繼承制。商代前期王位的繼承,傳弟和傳子兩法并用。由于這種制度經(jīng)常引起統(tǒng)治階級內部的爭位斗爭,商末逐漸取消,而實行嫡長子繼承制,但兄終弟及仍偶爾出現(xiàn)于后世。3.在古代宗法社會中,嫡長子有繼承父親地位和財產(chǎn)的權利。( )點撥 嫡長子指舊時嫡妻所生的長子,又因其地位最高,故有“宗子”之稱。嫡長子繼承制始于商代,完善于西周,后世王朝多因循周制。4.“封建”,即“封邦建國”,是古代對諸侯、大夫、士逐級分封的制度。中國幾千年一直沿用這種制度,直到清王朝覆滅。( )點撥 “分封制”是商朝時期開始推行的制度。秦統(tǒng)一六國后,推行郡縣制,廢除分封制,但仍分封“列侯”等爵位;漢初分封制與郡縣制并存,吳楚七國之亂后,分封制名存實亡。5.我國古代用以封賜大臣的爵位共五等,分別為“公、侯、伯、子、男”,一直沿用到清代。( )點撥 古代的一種爵位制度,始于周代,又稱“五等爵”?!抖Y記·王制》記載:“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6.“舉孝廉”是古代一種自下而上的選官制度,即中央和地方一定級別的官吏根據(jù)考察情況,將未有官職的士人推薦給中央政府。( )點撥 “舉孝廉”是漢代察舉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順父母、辦事廉正的意思。察舉制始于漢文帝,成熟于漢武帝,后成為定制。其察舉的科目有賢良方正、文學、秀才(東漢改稱茂才)、孝廉等。其中孝廉是最重要的科目。7.征辟,是古代一種自下而上的選官制度。被征辟者經(jīng)過試用,確有能力,就正式授予官職。( )點撥 應是“自上而下”。一般由皇帝派人去聘任特別有名望的人叫作“征召”,三公以下召舉布衣入仕叫作“辟除”,合稱為“征辟”,為漢代選用官吏的一種制度?;实壅髌傅氖咳耍嗍谟璨┦炕虼t的稱號,公府辟除的士人一般通稱掾吏。8.蔭補,是指在封建制度下,因祖輩、父輩的地位或功績而使得子孫后輩在入學、入仕等方面享受特殊待遇。( )點撥 蔭補,又稱“恩蔭”,是指因上輩有功而給予下輩入學、任官的待遇。它是中國上古時代世襲制的一種變相。通常指在封建制度下,因祖輩、父輩的地位或功績而使得子孫后輩在入學、入仕等方面享受特殊待遇。9.官員遇父母亡故,一般均解除官職,守喪三年,期滿后起復,稱為“丁憂”,又稱“丁艱”。一般子遭母喪稱丁內艱,子遭父喪稱丁外艱。( )點撥 “丁憂”或“丁艱”,古代指父母之喪。古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在家守喪三年,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應考,以盡孝道。10.古代官吏告老退休稱“致仕”,也稱“休致”。官員到達退休年齡、未到退休年齡但有病或有其他原因的,均可由本人提出申請,獲準后致仕,國家據(jù)其職位,給予一定的賞賜。( )點撥 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形成于春秋時期,漢代承先秦,并進一步完善。漢代丞相以下皆須致仕,稱“歸老”“乞骸骨”。自魏晉以后,歷代相沿。判斷下列相關內容的解說是否正確,對的打“√”,錯的打“×”。11.統(tǒng)治天下的君主、帝王均稱為“皇帝”,又稱為“天子”。古人認為君主、帝王是上天的兒子,其政權是受天命建立的。( )點撥 “皇帝”始于秦王嬴政。公元前221年嬴政統(tǒng)一六國,建立秦王朝,其臣下依據(jù)三皇之名,上尊號為“秦皇”。嬴政自以為“德兼三皇,功過五帝”,自稱為“始皇帝”。此后,歷代封建君主均稱為“皇帝”。12.自秦代開始,皇帝的正室稱皇后,皇帝的母親稱皇太后,皇帝的祖母稱太皇太后,歷代相沿不變。( )點撥 《漢書·外戚傳》中記載:“漢興,因秦之稱號,帝母稱皇太后,祖母稱太皇太后,正室稱皇后,妾皆稱夫人?!?/span>13.皇帝的生父稱太上皇,簡稱上皇。無論是生是死,都用此稱。歷代皇帝傳位于太子,亦自稱太上皇。( )點撥 秦始皇追尊其父莊襄王為太上皇,漢高祖劉邦尊其父太公為太上皇。另有自稱太上皇的,多自行主持要政,始于北魏獻文帝傳位于孝文帝。14.東宮,指封建時代太子所居住的宮殿,借指太子本人。太子就是封建時代君主的兒子中被預定繼承君位的人。( )點撥 太子稱為東宮,是因為太子以諸皇子之首和儲君的身份,地位僅次于皇帝,理所當然地應該居住在除正殿,即皇帝所居住的地方之外的等級最高的地方,而東宮也就成了太子的代稱。15.帝王之女皆稱“公主”,始于戰(zhàn)國。漢代以皇帝之女稱公主,帝之姐妹稱“長公主”。公主封地稱邑,以后各代基本上都沿用漢代的這種稱謂。( )點撥 東漢末年的蔡邕注解《史記·孝武本紀》時稱“帝女曰公主,儀比列侯。姊妹曰長公主,儀比諸侯王”。點撥 “駙馬”是駙馬都尉的簡稱。西漢武帝時始置,主要職責是掌管皇帝副車之馬,原為皇帝的近侍官。魏晉以后,皇帝的女婿才加此稱號,已非實官,清代稱為“額駙”。17.掌管皇帝親族或外戚勛貴等有關事務的官員稱為“宗主”,九卿之一。( )點撥 宗主,始于秦,漢沿置。多由皇族中人充任,為皇族事務機關的長官,宗室、外戚有罪,須由其批準,才能處治。歷代職掌略同。判斷下列相關內容的解說是否正確,對的打“√”,錯的打“×”。18.中國古代朝廷中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名稱為“三公”。但朝代不同、時期不同,因而三公之官名稱不同,職掌也不同。( )點撥 三公,始于周朝,或以司徒、司馬、司空為三公,或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西漢初,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沿用秦制。東漢改名為太尉、司徒、司空。唐宋沿用此稱。明清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但已無實際職權,只用作大臣的最高榮銜。19.太師,始于商代,西周為“三公”之首,原為高級武官,軍隊的最高統(tǒng)帥。春秋時晉楚沿用,戰(zhàn)國后廢,漢代時置,后又廢除,位在太傅之上。( )點撥 歷代相沿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多為大官加銜,表示恩寵而無實職。20.司徒,“三公”之一。春秋時掌管國家的土地和人民,制定貢賦。漢時,主管教化,后世沿用。隋唐“三公”參議國事,但僅為虛銜。( )點撥 宋代司徒為宰相等官的加官,明清時別稱戶部尚書為大司徒。21.御史大夫,秦漢時僅次于丞相的中央最高長官,主要職務為監(jiān)察、執(zhí)法,兼掌重要文書圖籍。晉以后,多不置。隋唐以后雖置,但與漢制不同。( )點撥 西漢“三公”之一,隋唐以后與漢制不同,專掌監(jiān)察、執(zhí)法,為御史臺的長官。明洪武中改御史臺為都察院,御史大夫之職廢除。22.樞密使,唐代宗時以宦官掌機密,其后掌權的宦官以樞密使的名義干預朝政,至唐昭宗時開始改為士人任職。( )點撥 宋代,為分宰相之權,以樞密使掌兵權,稱為執(zhí)政,其地位僅次于宰相。23.中書令,歷代多為宦官擔任,負責宣詔命。( )點撥 中書令,漢武帝始置,西漢后期改為中謁者令,魏晉為中書省的長官之一。南北朝時期,中書令多為有文學名望的人。至唐代,非有特殊資望者不授此官。宋制略同。元代中書令權位尤重,明代廢。司馬遷獲刑后,曾任此職。24.參知政事,又簡稱“參政”。是唐宋時期最高政務長官之一,與同平章事、樞密使、樞密副使合稱“宰執(zhí)”。宋代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職。( )點撥 宰相的別稱。唐代以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共議國政,實為宰相。以他官居宰相職位的,有“參議得失”“參知政事”等名目。宋代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宰相,另設參知政事,為副宰相。宋代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皆曾任此職。遼、金、元三代相承,明代廢。元代行中書省也設參知政事,為行省的副長官,簡稱“參政”。25.尚書,始置于戰(zhàn)國,歷代相沿,是執(zhí)掌文書的官員,因尚書在皇帝左右辦事,掌管文書奏章,地位很重要。( )點撥 魏晉以后,尚書事務益繁。隋代推行六部,唐代更確定六部為吏、戶、禮、兵、刑、工。從隋唐開始,中央首要機關分為三省,尚書省即其中之一,職權更為重要。26.侍郎,本為宮廷的近侍,東漢以后,為尚書的屬官,初任稱郎中,滿一年稱尚書郎,三年稱侍郎。( )點撥 自唐以后,中書、門下二省及尚書省所屬各部均以侍郎為最高長官之副官,地位漸高。27.給事中,為將軍、列侯、九卿等的加官,給事殿中,備顧問應對,討論政事。明代在各部負責抄發(fā)章疏,稽查違誤。( )點撥 秦代始設,西漢沿置,東漢廢,魏復置。為將軍、列侯、九卿,以及黃門郎、謁者等的加官,職責是給事殿中,備顧問應對,討論政事,其性質如清代的“內廷行走”。晉代成為正式官職。28.自東漢始,尚書省成為行政的總負責機構,因事務繁多,便分曹辦事,后來曹變?yōu)椴?,至隋唐定為六部? )點撥 隋唐時期六部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的正、副首長分別為尚書和侍郎。部下設司,司的正副首長分別為郎中和員外郎。29.吏部,屬六部之一,掌管文職官吏的任免、考績、升降、調動、封勛等事務。( )點撥 除吏部外,其余為戶部,管理土地、戶口、賦稅、財政等;禮部,掌典禮、科舉、學校等;兵部,掌全國軍政;刑部,掌刑法、獄訟等;工部,掌工程、營造、屯田、水利等。六部制一直沿襲到清代。30.我國戰(zhàn)國時代中央就設有監(jiān)察官,稱為御史,一直沿襲至清代。主要職責是對百官進行糾察彈劾。( )點撥 戰(zhàn)國時代中央設有監(jiān)察官,西漢時建立了獨立的監(jiān)察機構——御史府,后改稱御史臺。歷代御史臺的長官稱御史大夫或御史中丞等。明代把御史臺改為都察院,長官為左右都御史,清代沿襲。31.“補闕”原意為補救過失,在唐代屬于門下省。主要職責是對皇帝進行規(guī)諫,大事可以廷議,小事則上封奏,并舉薦人員。( )點撥 唐代門下省稱為“左省”,中書省為“右省”,故補闕在門下省為“左補闕”,在中書省為“右補闕”,與“拾遺”合稱“遺補”。32.翰林院是中國古代以文學供奉宮廷的官署,隨時準備給皇帝講經(jīng)論典或作辭賦,或草擬詔令,或應和文章。( )點撥 封建皇帝有文學侍從,漢代的文章經(jīng)術之士待詔金馬門,沒有官號。唐代設翰林院,唐玄宗另建學士院,入院的稱翰林學士;宋代改稱翰林學士院;元代成立翰林兼國史院;明清稱翰林院。33.我國歷代都有史官。掌文史星歷,兼管國家圖書。雖然名稱各異,但職能大體相似。( )點撥 周代稱太史;秦漢稱太史、太仆、太祝;魏晉南北朝稱著作郎。唐代設史館,以他官兼任史館修撰,由宰相兼修國史,另設修饌、直館等官。元代把史館并入翰林院。明代并其職于翰林院。判斷下列相關內容的解說是否正確,對的打“√”,錯的打“×”。34.秦統(tǒng)一后,郡縣制正式形成??さ拈L官稱郡守,由朝廷任命??たh制成為后來各個朝代地方行政單位的基礎。( )點撥 郡下設縣,縣內以十里為一亭,十亭為一鄉(xiāng)。35.漢承秦制,郡的官制跟秦基本相同,只是把郡守改稱為“太守”。漢代和郡平行的還有“國”,也稱“諸侯王國”,設官仿中央。( )點撥 吳楚七國之亂后,為了削弱“諸侯王國”的勢力,便把“國”的職官加以裁削。36.唐代縣以上的行政單位稱州或郡,稱州時長官是刺史,稱郡時長官是太守。另外,首都或陪都所在地的州或一些大州叫府,長官叫尹或少尹。( )點撥 隋廢郡存州,州的長官除國都長安所在地的雍州稱“牧”,其余均稱刺史。唐代沿置,又在此基礎上進行了一些改動。37.唐初中央派官員出巡各州,監(jiān)察地方行政,稱為黜陟使,有權罷免或提升地方官吏。職權和漢代的州刺史相似。( )點撥 黜陟使,唐朝官名,“黜”是貶斥、廢除的意思;“陟”指晉升?!镑碲臁敝腹倮暨M退升降。黜陟使即是對地方官吏進行考察,并將其政績情況上報更高一級的部門,提出推薦或貶黜的建議,以便朝廷對官吏的職務升遷或貶黜。38.節(jié)度使,唐代總攬數(shù)州軍政事務的總管,原只設在邊境諸州;后內陸也遍設,造成割據(jù)局面。( )點撥 唐玄宗時,為了防止外族侵略,聚邊境數(shù)州為一鎮(zhèn),設節(jié)度使,總攬一方軍、民、財政和監(jiān)察大權。他們割據(jù)一方,形成了藩鎮(zhèn)割據(jù)的局面。39.宋代的州由中央派官員前往管理,稱為“知州”。跟州平行的還有府、軍、監(jiān),設官和州大致相同。( )點撥 宋以朝臣充任各州長官,稱“權知某軍州事”,簡稱知州。“權知”意為暫時主管,“軍”指該地廂軍,“州”指民政。明、清以知州為正式官名,為各州行政長官。40.“路”是宋代的一個行政單位,以經(jīng)略安撫使為長官,設轉運司掌管財政,以轉運使為長官。( )點撥 轉運司下設副使和判官;設提刑司掌管司法,以提點刑獄公事為長官;設提舉常平司掌管賑災及鹽鐵買賣,以提舉常平使為長官。41.明初把行中書省改稱承宣布政使司,簡稱布政司,長官為左、右布政使,掌一省之政。( )點撥 明初,沿元制,于各地置行中書省(即行省)。明洪武九年撤銷行中書省,以后陸續(xù)分為十三個承宣布政使司,分管全國府、州、縣,每司設左、右“布政使”各1人,與按察使同為一省的行政長官。42.巡撫是中國明清時地方軍政大員之一。清代巡撫主管一省軍政、民政。別稱“撫院”“撫臺”“撫軍”。( )點撥 巡撫以“巡行天下,撫軍安民”而名。清代正式成為省級地方長官,主管一省軍政、民政。地位略次于總督。43.都督,軍事長官或領兵將帥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長官亦稱“都督”,相當于節(jié)度使或州郡刺史。( )點撥 都督是中國古代軍事長官的一種,興于三國,其后發(fā)展成為地方軍事長官,明以后成為中央軍事長官。民國初年各省也設有都督,兼管民政。44.提督為武職官名,負責統(tǒng)轄一省陸路或水路官兵。( )點撥 提督全稱為提督軍務總兵官。提督通常為清朝各省綠營最高主管官,稱得上封疆大吏。以職能分,可分為陸路提督與水師提督。45.明清省下設道,長官是道員,稱分守道、分巡道,俗稱道臺。道下有府有州,府州的長官稱知府、知州。( )點撥 清代各省設道員,或有專責,如糧道、河道、茶馬道等,或作為布政使、按察使的副使。根據(jù)清代的官階制度:道員(道臺)是省(巡撫、總督)與府(知府)之間的地方長官。46.知縣為一縣的最高行政長官,僅管理一縣行政,無權管理兵事。( )點撥 “知”是主持的意思,唐代稱佐官代理縣令為“知縣事”,宋初用中央官員知某縣事,簡稱“知縣”,有戍兵駐縣,更兼管兵事。明正式將“知縣”用為一縣長官的名稱。清沿用不改。判斷下列相關內容的解說是否正確,對的打“√”,錯的打“×”。47.“征、辟、任、除、拜、授、遷”都是指任用官員,用法相同。( )點撥 “征”是皇帝特聘;“辟”是官府或高官聘用;“任”又稱“?!?,指高官保任其子弟為官,也指委任官職;“除”有“除舊官,任新官”之意,就是改任;“拜”“授”是正常授官,有時是平級調任,有時是升職;“遷”一般專指官階提升。48.“轉、徙、出、入”這幾個詞有時是平級調任,有時是升職。( )點撥 這幾個詞都指官員調動,其中“轉”“徙”泛指調動,“出”專指調離京師,有時有貶官之意,“入”專指調入京師。49.古代任官,還有攝官、兼官、加官的制度?!皵z”是代行職守;“兼”指兼職,以低職兼高職為“行”,以高職兼低職為“領”或“平”。( )點撥 漢代以低職兼高職為“行”,以高職兼低職為“領”;而到了唐宋,以低職兼高職為“守”,以高職兼低職為“行”。加官,升官,于原有官職外,兼領其他官職。50.“罷、免、解、黜、奪、放、貶、謫、左遷”都是指官員的降級免職,其中“罷、免、解、黜、奪”指解除職務,“貶、謫、左遷”指降級。( )點撥 左遷,降級使用,貶官。古代,右表示高貴的位置,左表示較低的位置,故“左遷”為貶官降職;“遷謫”側重于“謫”,即降官遠調。“罷、免、解、黜、奪”指官員因過失而解除職務。“貶、謫”指因過失而降級?!胺拧庇辛鞣?、放逐義,從色彩上講,是貶職。51.“起復”“奪情”都是指古代官員守喪期滿后,被重新任用,回到原職。( )點撥 “起復”是指古時遭父母喪的官員守制尚未滿期而應召任職,或是降職、革職及致仕之后被重新任用;“奪情”是指官員服喪期未滿而應朝廷之召出而任職,或指朝廷要員經(jīng)皇帝特準,不必去職在家守制,以素服辦公,不參加吉禮。52.“縉紳”同“搢紳”,指官紳的裝束,也用作官宦的代稱。( )點撥 類似的還有“簪纓”,是古時達官貴人的冠飾,用來把冠固定在頭上,因此也用作官宦的代稱。還有“冠蓋”指仕宦的冠服和車蓋,也用作仕宦的代稱。53.“終養(yǎng)”又稱“歸養(yǎng)”,是指因父母或祖父母年老或病重而辭官侍奉。( )點撥 如《陳情表》中的李密就是因祖母病重而“愿乞終養(yǎng)”。
參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我國古代有“五禮”之說,祭祀之事為“吉禮”,冠婚之事為“嘉禮”,賓客之事為“賓禮”,軍旅之事為“軍禮”,喪葬之事為“兇禮”。民俗界認為禮儀包括生、冠、婚、喪四種人生禮儀。禮儀還可分為政治與生活兩大類。判斷下列相關內容的解說是否正確,對的打“√”,錯的打“×”。1.冬至之日,最高統(tǒng)治者都會祭天,因為君權神授,祭天是為最高統(tǒng)治者服務的,因此一直延續(xù)到清代。( )點撥 周代人崇拜天,是從殷代出現(xiàn)的“上帝”崇拜發(fā)展而來的。古人首先重視的是實體崇拜,對天的崇拜還體現(xiàn)為對月亮和星星的崇拜。所有這些具體崇拜,在達到一定數(shù)量之后,便抽象為對天的崇拜。2.夏至之日是祭地之日,禮儀與祭天大致相同。祭地禮儀還有祭山川、土神、谷神、社稷等。( )點撥 漢代稱地神為地母,說她是賜福人類的女神,也叫社神。3.在古代,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對象不同,所用犧牲的規(guī)格也有所區(qū)別: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諸侯祭祀用少牢。( )點撥 古代祭祀所用犧牲,行祭前需先飼養(yǎng)于牢,故這類犧牲稱為牢;又根據(jù)犧牲搭配的種類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沒有牛。4.“封禪”指在都城的城郊祭天、祭地的盛典。歷代好大喜功的帝王都給予特別的重視。( )點撥 “封禪”專指在泰山的天地祭祀。《史記·封禪書》:“在泰山上筑土為壇以祭天,報天之功,故曰封。在泰山下小山上辟場祭地,報地之功,故曰禪?!?/span>5.“相見禮”是我國古禮中一種十分重要的內容,就是相互見面時的禮節(jié)。常見的有趨、拜、拱手、作揖、唱喏、長跪、鞠躬、寒暄、叉手等。( )點撥 相見禮中,下級向上級拜見時要行拜見禮;官員之間行揖拜禮,公、侯、駙馬相見行兩拜禮,下級居西先行拜禮,上級居東答拜。6.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拜見君主則面北,因此“北面”有臣服于人之意。( )點撥 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結構,前堂后室。在堂上舉行的禮節(jié)活動是南向為尊?;实劬蹠撼?,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稱王稱帝叫作“南面”,稱臣叫作“北面”。7.古代帝王臨朝的典禮儀式稱“朝儀”,是體現(xiàn)一代帝王之尊及典制完備的重要標志,具有強烈的政治色彩。( )點撥 各朝對朝儀都有嚴格的規(guī)定和等級區(qū)別。一般規(guī)定:天子面向南,“三公”面向北并以東為上,其他臣子面向北站在西。朝儀之位已定,天子和臣子行揖禮,禮畢退朝,后世泛稱人臣朝君之禮儀為“朝儀”。8.稽首,是古代漢族的一種跪拜禮,稽首與頓首、空首不同,一般說來,稽首是臣拜君之禮,頓首是國君回禮臣下之禮,空首是地位相等者互拜之禮。( )點撥 頓首是地位相等者互相之拜,空首是國君回禮臣下之拜。三者均為九拜之一。稽首,九拜中最隆重的見面禮節(jié),施禮者跪下后頭碰到地面并且要停留一會。頓首,施禮者跪下后引頭至地,稍頓即起,是拜禮中次重者??帐祝┒Y者跪而拱手,頭至手而不至于地。9.古代諸侯會定期朝見天子,叫“朝聘”。每年派大夫朝見稱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見為“大聘”;每隔五年親自朝見為“朝”。( )點撥 朝聘,古代諸侯親自或派使臣按期朝見天子。朝是諸侯國君主朝見周王﹔聘是諸侯國間有事故﹐彼此派遣卿大夫存問。朝見或聘問有一定儀式。判斷下列相關內容的解說是否正確,對的打“√”,錯的打“×”。10.古代官員遇父母之喪,必須請假回家守孝,這叫“丁憂”;服喪期滿除去喪服,謂之“服闕”。( )點撥 守孝又稱“守制”,官員在這期間(三年,實際為二十七個月)必須離職?!胺I”的“闕”是“終了”之意。11.古代男子成年時(二十歲)要在宗廟中行冠禮。因為男子二十歲行冠禮,但體猶未壯,所以稱作“弱冠”,后“弱冠”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紀,不能用于女子。( )點撥 古代的“冠”不同于現(xiàn)在的帽。古人留長發(fā),平時把長發(fā)在頭頂盤成發(fā)髻,冠是用來籠結頭發(fā)的。先秦時期,冠是貴族頭衣(即帽子)的統(tǒng)稱,老百姓沒有資格戴冠,只能用巾。12.古代女子年滿十五要行“笄禮”結發(fā)加笄,取“字”。將頭發(fā)梳成發(fā)髻,盤在頭上,以區(qū)別童年時代。( )13.古人在家廟內祭祀祖先或家族守護神的禮儀稱為“家祭”。( )點撥 唐代即有人制定家祭禮儀,相沿施行。宋代陸游有詩:“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span>14.古人在祭祀前沐浴、更衣、獨居,以示虔誠。這些活動叫“齋戒”。齋戒時要求“五思”,主要是為了使思想集中、統(tǒng)一。( )點撥 致齋三日,宿于室內。五思,思其居處、笑語、志意、所樂、所嗜?!敖洹庇址Q“散戒”,散戒七日,宿于室外,停止參加一切娛樂活動,也不參加哀悼喪禮,以防止“散思”。參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判斷下列相關內容的解說是否正確,對的打“√”,錯的打“×”。1.古人幼時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義上的聯(lián)系。字是為了便于他人稱謂,對平輩或尊輩稱字是出于禮貌和尊敬。( )點撥 有三種情況直稱姓名:自稱;用于介紹或作傳;稱所厭惡、所輕視的人。2.號,與名和字沒有根本區(qū)別,一般用于自稱,以顯示某種志趣或抒發(fā)某種情感。對人稱號也是一種敬稱。( )點撥 名和字是由父親或尊長取定,號是由自己取定,這是其根本區(qū)別。號,又叫別號、表號。3.謚號是朝廷對死去的帝王、大臣、貴族(包括其他地位很高的人)、平民按其生平事跡進行評定后,給予或褒或貶或同情的稱號。( )點撥 謚號分官謚和私謚。古代王侯將相、高級官吏等死后朝廷追加的稱號叫官謚。一般朝廷根據(jù)他們的生平事跡與品德修養(yǎng),進行一種褒揚的評價,如稱歐陽修為歐陽文忠公,王安石為王文公,范仲淹為范文正公。也有表貶抑的評價,如隋煬帝的“煬”。官謚不授予平民。私謚是一般文人學士或隱士的謚號,由其親友、門生或故吏所加。4.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的名號叫“廟號”。一般開國的皇帝稱祖,后繼者稱宗。( )點撥 廟號始于西漢,止于清朝。每個朝代的第一個皇帝一般稱太祖或高祖,以后的嗣君則稱太宗、世宗等。也有個別朝代前幾個皇帝皆稱祖,如明朝朱元璋稱太祖,其子朱棣稱成祖。5.年號是封建皇帝紀年的名號,由漢武帝首創(chuàng),他的第一個年號為“建元”。以后每一個朝代的每一個新君即位,必須改變年號,叫作“改元”。( )點撥 同一個皇帝在位時也可改元,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軍國大事或重大祥瑞災異,常常改元。明朝自第一代皇帝朱元璋開始,包括明、清兩代,皇帝不論在位時間長短,大多只用一個年號,如明太祖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也有用兩個年號的,如明英宗朱祁鎮(zhèn)、清太宗皇太極。6.“郡望”表示某一地域范圍內的名門大族。如韓愈雖是河內河陽人,但因昌黎韓氏為唐代望族,故韓愈常以“昌黎韓愈”自稱。( )點撥 “郡望”一詞,是“郡”與“望”的合稱。“郡”是行政區(qū)劃,“望”是名門望族,“郡望”連用,即表示某一地域或范圍內的名門大族。7.古代對已死皇帝多稱廟號,如唐太宗、唐玄宗等。( )點撥 唐代以后,對已死的皇帝多稱廟號;明清兩代,也用年號代稱皇帝,如朱元璋為洪武皇帝,朱由檢為崇禎皇帝,弘歷為乾隆皇帝。8.“諱嫌”就是避諱,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是古代避諱的總原則。如東漢為避光武帝劉秀諱,改“秀才”為“茂才”。( )點撥 古代臣下或晚輩不能直稱君主或尊長的名字,凡遇到和君主尊長的名字相同的字,則改用同義的字。除避君諱外,文人還避家諱,避諱中可以避單名,雙名只避其一則可。地名、官名等也有因避諱而改變的。9.古人的年齡有時不用數(shù)字表示,不直接說出某人多少歲,而是用一種與年齡有關的稱謂來代替,如“豆蔻”指十三四歲的男子。( )點撥 “豆蔻”是指十三四歲的少女。其他如“襁褓”是未滿周歲;“孩提”是兩至三歲的兒童;“垂髫”是三四歲至八九歲的兒童;“總角”是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束發(fā)”是男子十五歲;“及笄”是女子十五歲;“弱冠”是男子二十歲;“而立”是男子三十歲;“不惑”是男子四十歲;“知命”是五十歲;“花甲”“耳順”是六十歲;“古稀”是七十歲,“耄耋”是八九十歲,“期頤”是一百歲。10.古人對死的稱謂等級森嚴,如古代天子之死稱崩,太后之死稱薨,朝臣之死稱卒;張衡屬大夫,故說“永和四年卒”。( )點撥 據(jù)《禮記·曲禮下》記載:“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祿,庶人曰死?!边@是古代森嚴的等級制度的一種反映。參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判斷下列相關內容的解說是否正確,對的打“√”,錯的打“×”。1.科舉取仕始于隋代,此前,選拔官吏主要是實行“選士”“察舉”“九品中正”制度。( )點撥 “選士”,先秦時期,王室的公卿大臣基本是世襲,而中下層官吏則多是從“士”這個階層中選拔;兩漢時期,主要是通過辦太學培養(yǎng)博士弟子,或是皇帝公卿“征”“辟”人才。“察舉”始于西漢初年,漢武帝以后正式成為一種制度,由公卿列士、郡國守相在民間考察賢德才子,定期向朝廷舉薦。2.“科舉”即分科考試以取仕。始于隋唐,止于清光緒三十一年。實行分級考試,有縣試、府試、院試、鄉(xiāng)試、會試、殿試。( )點撥 隋文帝設志行修謹、清平干濟兩科,隋煬帝設進士科;唐復設秀才、明法、明書、明算諸科,又有一史、三史、開元禮、童子、道舉等科;武則天增加武舉;宋以后均用儒家經(jīng)義取仕;明清兩代文科只設進士一科,每三年舉行一次。3.“舉人”在科舉時代是指應舉之人,是各地鄉(xiāng)貢入京應試的一類考生,是沒有學歷的人。( )點撥 在唐代是沒有學歷的人。明清以秀才、舉人、進士表示三級科舉身份。鄉(xiāng)試考中者稱為“舉人”(俗稱“孝廉”)。判斷下列相關內容的解說是否正確,對的打“√”,錯的打“×”。4.中國古代歷代各級官府都會直接舉辦管理學校,稱為“官學”。由政府提供“廩膳”,選派教師,指定教材,監(jiān)選生員。( )點撥 “官學”,與“私學”相對,分中央官學和地方官學。其中朝廷直接舉辦和管轄的屬中央官學,如唐代的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弘文館、崇文館,元明清的太學、國子監(jiān)等。5.在中國古代,學校都稱為“庠”“序”,主要是教授知識,為國家培養(yǎng)人才。( )點撥 夏代稱學校為“?!?,殷代為“序”,周代為“庠”。秦代以后這些稱呼不再使用。6.在宋代,主管教育的行政機關稱為“國子監(jiān)”,同時又是國家最高學府。( )點撥 國子監(jiān)來源于國子學。由晉武帝設立,隋煬帝時期改為國子監(jiān)。在唐代,國子監(jiān)隸屬于尚書省的禮部,下轄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等。宋代沿用此制。7.我國古代藏書、校書、講學的地方稱為“書院”,主要是??苯?jīng)典、辨明典章、收羅人才。( )點撥 書院始于唐代,由唐玄宗開元十一年設立正修書院,后改稱集賢殿書院。宋代書院大興,不僅官府,就連私人也都能開設書院。其中以白鹿洞、石鼓、應天府、岳麓四大書院最為著名。判斷下列相關內容的解說是否正確,對的打“√”,錯的打“×”。8.學官是古代主管學務的官員和官學教師的統(tǒng)稱。國子監(jiān)的掌管人員為祭酒、司業(yè)。( )點撥 祭酒,古代主管國子監(jiān)或太學的教育行政長官。戰(zhàn)國時荀子曾三任稷下學宮的祭酒,相當于現(xiàn)在的大學校長。司業(yè),學官名,為國子監(jiān)或太學副長官,相當于現(xiàn)在的副校長,協(xié)助祭酒主管教務訓導之職。9.博士,古代設置的國家最高學位。秦漢時是掌管書籍文典、通曉史事的官職,后成為學術上專通一經(jīng)或精通一藝、從事教授生徒的官職。( )點撥 博士,古為官名,現(xiàn)為國家最高學位名稱。10.學政,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試,并督察各地學官的官員。( )點撥 學政,全稱“提督學政”,亦稱“督學使者”,俗稱“學臺”。清代地方文化教育行政官。掌全省學校政令和歲、科兩試。按期巡歷所屬各府、廳、州,察師儒優(yōu)劣,生員勤惰。11.教授,學官名。始于宋代,為講解經(jīng)義、掌管課試的一種文職官員。( )點撥 教授,原指傳授知識、講課授業(yè),后成為學官名。宋代中央和地方的學校開始設教授。教授遂開始成為教師的稱謂。當時宗學、律學、醫(yī)學、武學等專業(yè)都設有教授。中國漢、唐兩代太學都設有博士,教授學生,博士就是后來的教授。判斷下列相關內容的解說是否正確,對的打“√”,錯的打“×”。12.中國科舉時代,學校里的幼童稱為“童生”。( )點撥 明清科舉考試,凡考試未合格,沒被稱為秀才以前,無論年齡大小,都稱為童生,又稱文童、儒童。13.優(yōu)秀的人才稱為“秀才”,俗稱“相公”,是一般儒生的通稱。( )點撥 秀才,原為優(yōu)秀的人才,漢代以后,成為薦舉人才的科目;唐初有秀才科,后停廢;宋代凡應舉者皆稱秀才;明清稱府州縣學生員為秀才。14.科舉考試中鄉(xiāng)試第一名稱為解元。唐代投考進士的考生隨地方貢品解送入京赴試,稱為解或解送,故后世稱鄉(xiāng)試為解試。( )點撥 鄉(xiāng)試第一名為解元,即解送者中之冠,后歷代沿用此稱。15.古代向朝廷薦舉人才,泛稱貢士,唐以后亦稱科舉制度為貢舉。( )點撥 原指古代諸侯推薦給天子的士。唐、宋時,以州(府)、縣科舉考試(鄉(xiāng)貢、鄉(xiāng)舉)中試者稱鄉(xiāng)貢士。明、清時,會試中試者統(tǒng)稱貢士。16.科舉考試中,通過進士科考試,考中者稱為進士。( )點撥 唐代進士科每年一次,凡中者皆稱進士。宋代其他科逐漸名存實亡,唯有進士科最盛,舉人貢舉到中央應禮部試,尚書省列名發(fā)榜統(tǒng)稱進士。明清時進士成為考中者的專稱,舉人在會試時考中成為貢生,再經(jīng)殿試錄取為進士。17.科舉考試中一甲第一名稱為“狀元”,第二名稱為“榜眼”,第三名稱為“探花”。( )點撥 古代科舉考試順序:①縣州級考試叫“童試”,中者稱秀才;②省級考試也叫“鄉(xiāng)試”,中者稱舉人;③國家級考試叫“會試”,中者稱貢士;④經(jīng)皇上親自監(jiān)考策問叫“殿試”,中者為進士,前三名為鼎甲三元,分別為“狀元”“榜眼”“探花”。判斷下列相關內容的解說是否正確,對的打“√”,錯的打“×”。18.從漢代開始,把孔子編訂的“五經(jīng)”長期作為教學用書,后來被定為科舉應試的標準用書。( )點撥 “五經(jīng)”是指儒家經(jīng)典《詩》《書》《禮》《易》《春秋》的合稱,是孔子為了教育學生,對所搜集到的古代文獻典籍加以選擇、修訂和整理編訂的。19.“四書”是《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的合稱,一開始與“五經(jīng)”是封建學校及科舉考試的標準書。( )點撥 宋代升《孟子》為經(jīng),并取《禮記》中的《大學》《中庸》兩篇與《論語》《孟子》相配為“四書”。南宋朱熹對“四書”作了全面系統(tǒng)的注釋,明清提倡理學,遂定朱注“四書”為必讀書。科舉八股文限制在“四書”詞句中出題。故“四書”并非一開始就是科舉考試的必讀書,而是在宋元以后才成為必讀書。判斷下列相關內容的解說是否正確,對的打“√”,錯的打“×”。20.進士科是科舉考試中最為重要的科目。宋以后其他科目多廢,明清時僅存該科。( )點撥 進士科始于隋煬帝,主要考經(jīng)學和時務策。因為進士科是??疲浫∽钌?,考取最難,故此最為尊貴,地位亦成為各科之首。也因此,時人稱進士及第者為“白衣公卿”。宋代以后其他科目多僅存空名,進士科遂成為科舉制度中的唯一科目。21.明清時期在各省省城,每隔三年舉行一次鄉(xiāng)試。因于秋季舉行,所以又稱為秋試、秋闈??贾姓邽榕e人,可參加第二年在京城舉行的會試。( )點撥 鄉(xiāng)試,一般在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明、清兩代定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凡本省生員,經(jīng)科考合格者,均可應試。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欽派。中者稱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凡中式者均可參加次年在京師舉行的會試。22.明清時期各省舉人所參加的在京城舉行的科舉考試為會試,每三年一次,因在春季舉行,也叫春試、春闈,因其由禮部主辦,又稱為禮闈。( )23.科舉時代最高一級的科舉考試,因在皇宮內大殿上舉行而被稱為“殿試”,亦稱“廷試”。( )點撥 會試后再行殿試,是科舉制最高級別的考試,皇帝在殿廷上,對會試錄取的貢士親自策問,以定甲第。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為狀元,第二、三名分別為榜眼、探花。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參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