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備戰(zhàn)高考 | 詩詞鑒賞知識點匯總,考前提分必看喲~
高中語文
于老師說
最近看到很多同學在呼喚老師推一篇詩詞鑒賞技巧,今天就滿足你們啦~我覺得這篇總結還是很有用的,建議你們收藏下來專心備考哦~
詩詞鑒賞知識點總結許興紅
詩歌創(chuàng)作的目的是抒情,而詩人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借助詩中的形象委婉含蓄地表現(xiàn)出來的。因此,鑒賞古詩詞,首先必須把握古詩詞的形象。所謂形象就是主觀情意和外在物象融合的結晶,是浸潤著作者濃郁主觀情感的意象。它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三種。
一、掌握鑒賞人物形象的方法和審答規(guī)范
1.鑒賞方法:因形悟神
詩歌中的人物形象既指詩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如《尋詩兩絕句》中的陳居士),也指詩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詩人自己)。每首詩必有抒情主人公形象,但不一定有詩中人物形象。詩中的人物形象只是抒情主人公表達情意的途徑之一。
古詩的人物形象往往以片段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因此理解分析人物形象時要特別抓住詩中描寫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心理、肖像及所處的環(huán)境等片段文字,因形悟神(人物形象特點)。另外,要關注詩人所處的背景及詩人對其的情感態(tài)度等。
古詩中常見的人物形象有:①不慕權貴、傲岸不羈的形象,②心憂天下、憂國憂民的形象,③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的形象,④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形象,⑤友人送別、思念故鄉(xiāng)的形象。
2.審題答題規(guī)范:兩審兩答
“兩審”指審題時要審清兩點:①分清是詩中人物形象還是詩人自己的形象,②是要求分析還是概括。
“兩答”指答題兩步驟:①什么形象(中心詞應是“形象”);②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結合詩歌內(nèi)容分析)和形象的意義(聯(lián)系情感、主旨分析)。
二、掌握鑒賞景物形象(含意境)的方法和審答規(guī)范
1.鑒賞方法:融情造境
(1)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是指詩歌中描繪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梢允乔橹兄?,有單個景物形象,有由多個景物形象(意象)組合成的意境。
詩歌傳統(tǒng)意象比較固定,如楊柳代表惜別,月亮代表思鄉(xiāng)懷人等。但在具體詩歌中有變數(shù)。
鑒賞景物形象,一要注意景物描寫的方式,如動靜、色彩,來把握景物特點和詩人的感情;二要抓住意象來分析意境,探知詩人的感情。
(2)意境
意境:意,作者的情感;境,詩中所描繪的圖景。意境指詩歌通過意象所表現(xiàn)出來的情調(diào)和境界。意境和意象的關系,簡單地說,是境生于象而超乎象。意象是詩歌藝術的基本單位,而意境則是指全篇作品所營造的整體藝術境界;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而意境則是意象疊加、組合之后的升華。
由于意境一詞較為復雜,故在高考中常用“氛圍”(偏重外部環(huán)境)、“心境”(側重內(nèi)心世界)、“境界”(外部與內(nèi)部的融合)等詞語稱呼。
2.審題答題規(guī)范:細辨析、巧回答
“細辨析”指在審題時要仔細辨析意象類試題與意境類試題。意象類試題常見提問方式有:①請找出××(意象)。②××(意象)蘊含什么樣的情感?③××意象在詩中有何作用?意境類試題常見提問方式有:①請概括詩中描繪的景象(畫面)。②××(句、聯(lián)、片、全篇)渲染了什么樣的氛圍?③該詩是如何營造意境的?
“巧回答”指針對這兩類題巧妙地回答。意象類題應是怎么問怎么答。(詳見后面的“微點突破”)意境類題回答則要注意:
畫面描述題的答題模式一般為:描繪了一幅(某時某地,視題而定)+描述畫面+意境特點(或孤寂冷清或恬靜優(yōu)美等的)+畫面。(還可接著分析蘊含的思想感情)
答意境營造題,要注意其兩種方式:觸景生情和融情于景。
答意境(畫面)特點,要注意參照以下專業(yè)術語:
豪放類:雄渾開闊、雄奇瑰麗、浩瀚遼闊、廣袤高遠、曠達灑脫。
清幽類:清新明麗、寧靜恬淡、淡雅閑適、和諧靜謐、恬靜優(yōu)美。
傷感類:凄清冷寂、孤寂冷清、哀怨低沉、凄慘蕭條、蒼涼悲壯。
婉約類:纏綿悱惻、哀婉動人、委婉含蓄、蘊藉風流、朦朧縹緲。
超脫類:超脫世俗、遠離塵囂、高雅脫俗、超凡脫塵、風致雅潔。
華美類:富麗堂皇、華美絢麗、華妙艷麗、瑰麗神奇、色彩斑斕。
三.掌握鑒賞事物形象的方法和審答規(guī)范
1.鑒賞方法:因物尋志。
詩歌中的事物形象,即詠物詩或雜詩中的形象,如駱賓王《詠蟬》中“蟬”的形象,陸游《卜算子·詠梅》中“梅”的形象等。鑒賞物象往往由物及人,從物人一體的角度來把握事物的特點。即先要借助相關語句或關鍵字詞來把握事物的特征,再聯(lián)系創(chuàng)作背景進行有關作者思想感情的深層分析。
2.審題、答題規(guī)范:關注提問方式,答題緊扣“物”“志”。
鑒賞物象題的提問方式有兩種:一是把物象的外在特點和內(nèi)在情意分成兩問提問;二是把這兩問合成一問,作整體提問,如“該詩(聯(lián)、闋)描繪了泉的什么形象?”
答題一般要扣住“物”與“志”兩方面,其一般步驟為:①描述物象的基本特征,②結合實際表現(xiàn)手法具體分析,③揭示物象的社會意義(作者的情感、志向、節(jié)操等)。
3.什么是意象?
意象就是物象與情意的組合。象即詩中的形象,它不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含詩中所寫的景和物。意即作者的情思。詩歌意象因物象不同,有的是景,有的是物;有的是事,有的是人;有的是單一的,有的是多個的。古詩詞中的意象,一般有相對固定的寓意,如“梅”一般是“孤獨”“寂寞”“孤芳自賞”“高潔偉岸”的代名詞,“蟬”則是“惜時光”“傷別離”“苦遠游”“感身世”的同義語。
鑒賞古詩形象的要點在于鑒賞意象。高考考查意象,由淺入深地從三個角度入手:①找意象,②析特點,③說作用。
(一)、找出合乎題干要求的意象
無意象無以為詩。古詩中使用的意象往往有多個;高考題要求找出意象,都帶有一個特定要求;要找準意象,需要吃透題目要求。再者,最重要的是表述,要采用名詞或名詞化答法。不過,最終要看題干要求。
(二)、分析意象的內(nèi)涵(特點)
①要揣摩把握詩中意象自身特點。首先,要抓住描述該意象的關鍵性詞語,把握其外在特征。為此,要特別關注意象的時令色彩和冷暖色調(diào)。因為不同季節(jié)、不同色調(diào)所呈現(xiàn)出的特征,尤其是情感特征是不同的。其次,要抓住“物”與“志”“情”的契合點,挖掘其內(nèi)在的品質(zhì)特征。
②詩中不少意象由于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以及民族特殊的審美習慣,有其特定的意義和內(nèi)涵,如“柳”“月”“紅豆”等,分析時可以聯(lián)系,但必須結合詩人當時的具體處境和特定心境,尤其是具體語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三)、分析意象的作用
分析意象的作用,主要圍繞以下幾方面展開:
①渲染氣氛、奠定基調(diào)等營造意境方面的作用。
②塑造環(huán)境或背景的作用。它多表現(xiàn)為通過多個意象組成群,為人物的活動提供環(huán)境或背景。
③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這是最主要的。一些傳統(tǒng)意象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往往是固定的,如“江湖扁舟”“月落烏啼”傳達出“詩人的羈旅之苦”,“空城落花”傳達出“作者對國勢衰危的哀嘆”“一腔的愛國情”。意象在傳達情感方面的作用由具體詩歌而定。
④襯托人物節(jié)操或性格,多表現(xiàn)在詠物詩中。
⑤結構上的線索作用。有的意象貫穿始終,則往往為線索。
四、把握思想感情的途徑和要訣
(一)、理解、領悟思想感情的三種途徑:題材、形象、手法
1.題材→思想感情
古詩的思想感情與詩歌的題材有密切關系,相同的題材,其情感也有共同之處。因此,從題材入手切入對思想感情的理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具體內(nèi)容詳見本章專題一“從題材類別入手讀懂古詩”部分)
2.形象(意象)→思想感情
詩歌總要具體描繪形象的,在描繪出的形神兼?zhèn)涞男蜗?意象)中寄寓作者的主觀情感,間接地表情達意。寫景則借景抒情,詠物則托物言志。景、物是詩人情感的最好載體。把握古詩中的形象(意象),就能理解其中的思想感情。(具體內(nèi)容詳見本章考點一“鑒賞古詩的形象”)
3.手法(抒情方式)→思想感情
試指出下列詩句的抒情方式(如是間接抒情,則要指出具體的抒情方式)和蘊含的思想感情。
詩句
抒情方式
(1)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
思想感情:年華消逝、壯志難酬
(2)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抒情方式:借景抒情
思想感情:憂國傷時、亂世離愁
(3)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抒情方式:用典抒情
思想感情:報國無門、壯志難酬
(4)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
思想感情:建功立業(yè)、保家衛(wèi)國的豪情
(5)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抒情方式:借景抒情
思想感情:羈旅異鄉(xiāng)之苦
(6)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抒情方式:敘事(細節(jié))抒情
思想感情:離別之苦、不舍之情
(7)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與間接抒情相結合
思想感情:邊關鄉(xiāng)愁
(8)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
(9)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  思想感情:亡國之痛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
思想感情:蔑視權貴、傲岸不羈
(10)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與間接抒情相結合
思想感情:美好易逝、青春短暫
(11)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用典抒情
思想感情:厭惡官場、向往田園山水
(12)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抒情方式:借物抒情
思想感情:堅貞不屈、愛國不渝
(13)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錢。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
思想感情:關心、同情百姓疾苦,卻無能為力的愧疚
(14)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與間接抒情相結合
思想感情:昔盛今衰、物是人非、自然永恒
【點撥】理解、領悟思想感情需要注意其抒情方式。古詩的抒情方式有三種類型:直接抒情、間接抒情以及兩種方式相結合。其中間接抒情有借景抒情,借物(事、人)抒情,借古諷今,用典抒情等。它主要體現(xiàn)在:①寫景句(要抓住景物特征揣摩含蓄之情),②狀物句(要抓住雙層情感,一是關乎“物”的,二是“物”中寄托的情志),③表達有特點的句子(如用了比喻、象征、對比、襯托等手法,要還原其本義;如用了用典、反語等手法,要理解其曲折之情)。
(二)、理解、領悟思想感情的要訣:抓、品顯隱性“情語”
1.找出下列詩句中的“情語”。
(1)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愁)
(2)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獨)
(3)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椗?。(杜牧《秋夕》)[冷、涼(暗含冷寂)]
(4)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孤、獨(暗含孤傲)]
所謂“情語”,就是詩中能直接或間接表明作者情感的語言。對于考生來說,能抓住并品讀“情語”,是準確、快速把握詩歌思想感情的最可靠途徑,也是一種“看家本領”。
從傳達詩歌情感、主旨的程度上看,“情語”有顯性與隱性之說。顯性“情語”是指可以明顯看出詩歌情感類型的詞語,如含有“愁”“怨”“憤”“恨”“憂”“凄”“喜”“樂”“思”“憐”“淚”“閑”“愴”“悵”等字眼的詞語,這些詞語多為動詞或形容詞,表意功能明顯,大多數(shù)情況下決定了詩歌抒情的方向和基調(diào)。顯性“情語”是需要在第一時間內(nèi)予以關注的。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情語”有時藏在“景語”等其他語言之中。
隱性“情語”在傳達情感、意圖時較為含蓄、間接,但至關重要。描摹景、物、事、人等要素的詞語一般是隱性“情語”,它們雖然不是“詩眼”,但能暗示作者的思想感情,這種語言叫“景語”。如《夢江南》中“搖曳碧云斜”的“搖曳”“斜”就暗示了感情的紛亂不寧。另有一些典故語,需要挖掘典故之本義,探尋作者之用意;含有表達技巧的語言(如擬人、比喻、雙關、反語、借代等),需要還原其基本義。還有一些表情態(tài)、語氣的虛詞,如“但”“惟”“空”“又”等,也是應該引起注意的隱性“情語”。弄清上述隱性“情語”的含義及其表達作用,就如同撥開疑云迷霧,能讓真相充分顯露。
如何抓住“情語”呢?顯性“情語”一般會在標題、正文中的首句(聯(lián))及尾句(聯(lián))中出現(xiàn),一定要盯住這些“情感”部位。隱性“情語”一般藏在正文描寫景物等的文字中,多在中間部位。有時也會在注釋里出現(xiàn),所以尋找要特別細心。
五、掌握情感題的審答規(guī)范
(一)、審題:兩看一定
“兩看”,一看所給語言材料的位置和內(nèi)部的層次(指詞、句、聯(lián)、片等),二看是整體型還是局部型。整體型指把握全詩的思想感情,它需要分成幾個局部(層次)來看;局部型指分析詞、句、聯(lián)、片的情感,它更需要聯(lián)系全詩甚至標題分析。
“一定”指定題型,明確是概括題還是分析題、評價題、比較題。
(二)、答題:用好術語,因題而異
1.答題要用感情術語
如答“惜別之情”“關切之情”,“惜別”“關切”是行話,如將“惜別”改為“舍不得”,“關切”改為“不放心”,雖然意思也能表達清楚,但不是行話,總讓人覺得別扭。同樣的意思用自己的話回答,既不準確,也容易丟分。因此,最好使用感情術語。常用的感情術語有:惆悵、苦悶、閑適、愁苦、歡樂、悲傷、憂郁、感傷、寂寞、孤獨、煩惱、沉悶、焦急、離恨、哀怨、憂愁、迷戀、思念、恬淡、仰慕、同情、憎惡、激憤、欣喜、歡快、向往、忠貞等。
2.答題要多角度、多層面
古詩情感中,有單項(單一)的,更有多項(豐富、復雜、變化)的。有鑒于此,需要多角度、多層面地挖掘。另外,要根據(jù)所給的語言材料的內(nèi)部層次來確定答題要點,如所給的是“一聯(lián)”,恐怕有兩個要點;如是“一片”,則恐怕更多。
3.主要題型答題模式
(1)感情概括題(要求直接說出所表達的情感)答題模式:
基于何種原因(或情境)產(chǎn)生的感情基調(diào)(變式可只答感情基調(diào))。
示例:兩首詩都寫到“燈前”,這兩處“燈前”各自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2014·新課標全國Ⅱ)
“感情基調(diào)”多用表示感情的一至兩個雙音節(jié)詞表示,如惆悵、孤獨、欣慰、憤懣、激憤、悲憤、閑適、恬淡等?!霸?或情境)”是出于什么原因(或情境)而產(chǎn)生的這種感情,如陸游《書憤》表達的是一種悲憤之情,這種感情是由報國無門而產(chǎn)生的。
(2)感情分析題答題模式:
①分析+概括:先分析具體詩句,后概括出情感內(nèi)涵。
②概括+分析:先概括情感內(nèi)涵,后分析具體詩句。
這里的“分析”,就是要結合語言,說出感情的依據(jù)和來由。分析既要扣住所給文字,又要兼顧全詩,處理好整體與局部的關系。同時,要抓住具體的詞句、意象分析,不可籠統(tǒng)空泛。必要時,還要結合情感表現(xiàn)手法分析。
(3)情感比較題答題步驟:
比較類試題是近幾年高考考查較熱的題型。做情感方面的比較題,要先通讀詩詞,把握詩詞描寫的意境;再結合題干中要求的情感比較角度,尋求詩詞的差異性或相同性;后注意點面結合,既要有總體概括,又要有具體分析。
1、理解、領悟景中情
中國古典詩歌雖說內(nèi)容紛繁復雜,但細究起來就兩部分內(nèi)容:寫景、抒情。這是中國詩的特點所在,也是高考考查的重點所在。而分析景物中的情感正是考生的弱項。那么,如何透過景語找出并分析內(nèi)在的情感呢?
從理論層面,從詩的整體角度要把握情與景的內(nèi)在關系和處理方式。情與景的內(nèi)在關系有兩種:一是情與景之間的一致性(相似性),即通常說的“哀景哀情,樂景樂情”;二是情與景之間的相反性,即通常說的“樂景哀情,哀景樂情”。作者處理情與景的方式(或叫安排)有三種:
①純寫景——情景交融,景中含情;
②前景后情——觸景生情;
③前情后景——以景襯情。
從技術層面、操作角度,要做到:
①抓住景語中的情感暗示語。(詳見前面“隱性‘情語’”內(nèi)容)
②抓住景物前面的修飾語及后面的動詞、形容詞,把握景物特征,從特征中捕捉背后的情感特征。如“江風引雨入舟涼”要求分析“江風引雨”背后的惜別深情,就應抓住后面的“涼”字,一個“涼”字寫出了風裹著雨、雨挾著風、風雨交加的凄涼景象,烘托了離別時悲涼的心情。
③從冷暖體味悲喜。“墨分五彩,詞含一情。”冷暖是從色彩學的角度將詞匯分為兩大情感色系,以體味詩詞文賦中所傳達出來的或悲或喜的思想感情。冷色調(diào)詞語傳達出來的多是悲傷,暖色調(diào)詞語傳達出來的多為喜悅。
2、理解、領悟典中情
古人創(chuàng)作詩歌時,有時借助一些典故來表現(xiàn)深刻的主題。運用典故既能使語言精練,又能增加內(nèi)容的豐富性、表達的生動性和含蓄性,從而收到言簡意深、耐人尋味的表達效果,增強詩歌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如果我們關注這些典故,了解這些典故,無疑會有助于把握作品的主題和情感。例如樓蘭:樓蘭國王貪財,多次殺害前往西域的漢使,后傅介子出使西域,計斬樓蘭王。故“樓蘭”常代指邊境之敵。如王昌齡《從軍行》:“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庇秩缋畎住度虑罚骸霸笇⒀聞?,直為斬樓蘭?!?div style="height:15px;">
這就要求我們在理解時將典故所涉及的古人古事與詩人的現(xiàn)實狀況進行多角度的對比,準確把握詩人的感情。在高三復習備考過程中,應注意積累古詩詞中常見的典故,牢固記憶這些典故的含義。
典中情也有兩個層面:一是作者對典故中的人、事的情感態(tài)度,二是作者借此要寄寓的情感態(tài)度。
古詩常見典故的含義:
典故
含義
紅豆
愛情或相思
夢蝶
做夢、夢幻
傳信的使者
陽關
古關名,后指送別之曲
商女
歌女,代指統(tǒng)治者不顧國家興亡而醉生夢死
投筆
棄文從武
桑榆
暮年
碧血
為正義事業(yè)而流的血
黍離
國家昔盛今衰的傷感
折腰
屈身事人
采薇
隱居避世
班馬
惜別之情
折桂
科舉及第
爛柯
離家年久
高山流水
知音或高雅的樂曲
六、掌握四類表達技巧的特點和效果
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是指準確判斷詩歌所運用的手法技巧,并賞析其表達效果。表達技巧是一個較寬泛的概念,主要包括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表現(xiàn)手法和結構技巧(藝術構思)四大部分。
(一)、全面掌握14種修辭手法
《考試說明》規(guī)定常見的修辭手法為:比喻、比擬(擬人、擬物)、借代、夸張、對偶、排比、反復、設問、反問。另有古典詩歌常用的修辭手法,如對比、頂真、互文、雙關等。對于修辭手法的鑒賞,就是要明確辨識和判斷修辭手法是什么,掌握和了解各種修辭手法的特點,分析和評價它們對于塑造形象、表達情感和體現(xiàn)主旨的作用。
(二)、重點掌握兩種表達方式:描寫、抒情
表達方式主要指記敘、描寫、議論、抒情,其中最主要的是描寫和抒情。這兩種表達方式與表現(xiàn)手法有交叉、重合之處。
1、描寫
描寫從對象上看主要有景物描寫和人物描寫,考查的重點是景物描寫。描寫講究角度:遠景與近景,俯瞰與仰視等。講究方法:多種感官結合,如常見的視聽結合,從味覺、觸覺入手等。講究手法:正側結合、動靜結合、虛實結合、聲色結合、明暗結合、點面結合、白描工筆、細節(jié)描寫等。“虛實結合”放在“表現(xiàn)手法”中講,這里重點談談正側結合、動靜結合、細節(jié)描寫三種技巧。
正側結合
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多用于人物的刻畫,正面描寫指通過對人物的肖像、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等方面的描寫直接表現(xiàn)人物;側面描寫又叫間接描寫,通過對周圍人物或環(huán)境的描繪來表現(xiàn)所要描寫的對象。例如形容女子容貌美,“明眸皓齒、貌若天仙”即為正面描寫,“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則為側面描寫。側面描寫有時比正面描寫更能使對象鮮明、突出,給讀者留下更多的想象余地。
動靜結合
動靜結合,是指在一首詩歌中既有動態(tài)描寫,又有靜態(tài)描寫。一般有兩種表現(xiàn)形式:一是以動寫靜,二是以靜寫動。動靜結合,往往和襯托相關,動態(tài)和靜態(tài)相互結合,相互映襯。
以動寫靜(或稱“以動襯靜”),動靜結合。如王維《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皓月當空,青松如蓋,是靜景描寫;山泉清冽,流瀉山石之上,是動景描寫。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勢增大,從石上流過,淙淙有聲,以動襯靜,反襯出山中的寧靜。賈島《題李凝幽居》中“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以響襯靜,與王籍《入若耶溪》中“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有異曲同工之妙。
以靜寫動,動靜結合。如李白《望廬山瀑布》中“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借這形如香爐、經(jīng)日光照射而云蒸霞蔚、紫煙繚繞的高大山峰,為壯美的瀑布制造闊大而神奇的背景,突出瀑布這一主要景觀。瀑布自“前川”奔瀉而下,近看自然極有動感,然而詩人卻在“遙看”,著一“掛”字,便化動為靜了,使得整條瀑流如玉簾垂空,又如白練高懸。第三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由靜轉動,極寫瀑布懸空飛注、勢不可當?shù)臍鈩荨?div style="height:15px;">
細節(jié)描寫
細節(jié)描寫,是指對古詩詞中的人物、環(huán)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細微事實所作的具體、深入的描寫。古詩詞一般篇幅短小,不會有大量篇幅的細節(jié)描寫,但是,即使是短小的篇章,也不可忽視其中的細節(jié)描寫。細節(jié)描寫能起到烘托環(huán)境氣氛、刻畫人物性格和心理、揭示思想情感等作用。
2、抒情
詩歌最大的特點是抒情性,抒情是古詩創(chuàng)作中運用最多、最重要的表達方式,它可分為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間接抒情又分為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借事抒情、借典抒情、托物言志等,這幾種與表現(xiàn)手法重合。
(三)、重點掌握七種??嫉谋憩F(xiàn)手法
表現(xiàn)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點。它的含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的等同于表達技巧。下面重點介紹幾種??嫉谋憩F(xiàn)手法。
1.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借景抒情是古詩最常用、高考最??嫉谋憩F(xiàn)手法。雖然從專業(yè)角度看,它與融情于景是有區(qū)別的,但在實際考試中這兩種手法是等同的。借景抒情,是指借助客觀景物的描寫來抒發(fā)詩人的主觀感情,它往往使情感含而不露,蘊藉悠遠,深切動人。
當用樂景寫哀情或用哀景寫樂情時,一般不叫“借景抒情”,而叫“樂景寫哀”或“哀景寫樂”,或者干脆叫“反襯”。
2.托物言志(托物言情)
詩人在表達自己的情感心志時,不是直接抒情,而是將情志寄托在對某一外物的詠嘆描摹之中,從而收到情蘊物中、物涵情志的藝術效果。
3.虛實結合(虛實相生)
虛實結合是對于一個描寫對象,可以寫其眼前之景、現(xiàn)實之景,也可以寫假設之景、想象之景、回憶之景。前者是實寫,后者是虛寫。虛實結合,可以使虛景與實景得以補充映襯,相得益彰,使形象鮮明,并使詩歌容量增大。
4.襯托
襯托又稱“映襯”“陪襯”。為了表現(xiàn)、突出主要的人或物,詩人常常用另一種或另一些與之相似、相關或相反的次要事物作背景來陪襯,分為正襯、反襯兩種。正襯,就是用次要內(nèi)容從正面襯托主要內(nèi)容,也叫“烘托”“旁襯”,如李白《贈汪倫》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用“桃花潭水”形象地烘托出汪倫對詩人的深厚情誼。
反襯,就是用次要內(nèi)容從反面烘托主體。一般包括美丑相襯、樂哀相襯、動靜相襯、明暗相襯、有無相襯等。
5.對比
對比,是為了充分顯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現(xiàn)事物的本質(zhì)特征,加強詩歌的表達效果和感染力,把具有明顯差異、矛盾和對立的雙方安排在一起,進行對照比較的表現(xiàn)手法。
6.聯(lián)想想象
聯(lián)想、想象是兩種重要的思維方式,也是詩歌創(chuàng)作的重要藝術手法。聯(lián)想是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它屬于“記憶”的范疇。如“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詩人由柳枝的紛披下垂、婀娜多姿聯(lián)想到翠綠的絲帶。想象是依托已知形象進而創(chuàng)造出新的藝術形象。它比聯(lián)想更為重要,沒有想象,就沒有詩歌的魅力,如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就是一個想落天外的典型例句。
7.化用典故(用典)
用典是中國詩歌創(chuàng)作的傳統(tǒng)特色之一,分事典和語典兩種。事典是借用歷史故事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表明對現(xiàn)實生活中某些問題的立場和態(tài)度、個人的意緒和愿望等,屬于借古抒懷。語典指引用或化用前人詩文名句,目的是加深詩詞中的意境,促使人聯(lián)想而尋意于言外。
古詩詞中次常用的表現(xiàn)手法
1.借古諷今(借古喻今、借古傷今)
借古諷今在詠史詩、懷古詩中是最常見的,借對歷史上的人、事的評價來諷喻時事,表達情感,向當權者提出忠告等。
例如《赤壁》:“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面對赤壁之戰(zhàn)懷古,實則是預感到唐朝將亡,發(fā)出慨嘆。詩中含一哲理:興盛與衰亡,有著歷史的必然,但是誰成誰敗,何時成何時敗,也有偶然性。
2.比興
比興是中國詩歌中一種傳統(tǒng)的表現(xiàn)手法,通俗地講,“比”就是譬喻,是對人或物加以形象地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鮮明突出。有的詩歌是個別地方采用比,而有的則是整個形象都是比,就像后代的詠物詩?!芭d”就是起興,是借助其他事物作為詩歌發(fā)端,以引起所要歌詠的內(nèi)容。有的“興”兼有發(fā)端與比喻的雙重作用,所以后來“比興”二字常連用,專用以指詩有寄托之意。如《孔雀東南飛》開頭用“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起興,用具體的形象來激發(fā)讀者的想象,不由得讓人從美禽戀偶聯(lián)想到夫妻分離,這樣就給全詩籠罩上一種悲劇氣氛,起到統(tǒng)攝全詩、引起下面故事的作用。又如《迢迢牽牛星》,整首詩借牛郎與織女隔河相望而不能團聚的民間故事來比喻一個飽含離愁的少婦的相思之情,含蓄蘊藉而又哀婉動人。
3.對寫法(對面落筆、一筆兩面)
對寫法是指詩人在寫人敘事時不從自己角度著筆,而從對方角度入手,進行懸想揣測,從而曲折達意,收到委婉旁襯的藝術效果。這種表達技巧常見于表現(xiàn)親情的作品中。單方面寫思鄉(xiāng)念親,只是一層意思。如果轉換角度,寫出兩地的思念,情感的表現(xiàn)將更加細膩動人,耐人尋味。如柳永《八聲甘州》的下片:“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xiāng)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愁?!庇捎谒細w心切,聯(lián)想到自己的妻子也一定是同樣渴望自己回家,想象著妻子會常常在妝樓上癡癡地凝望遠處的歸船,多少次誤以為丈夫乘著帆船歸來了,然而船到近前帶來的卻是無盡的失望,此時的妻子一定會產(chǎn)生埋怨之情,怨丈夫長久滯留在外不想家。至此,詞人由聯(lián)想又回到現(xiàn)實,道出自己也如此的愁苦。本是自己望鄉(xiāng)懷人,卻說“佳人”切盼自己回去;本是自己倚欄凝愁,卻說“佳人”不知自己的愁苦。
因為對寫法主要是懸想,所以也叫“折繞聯(lián)想”。
(四)、關注結構技巧(藝術構思)
結構方面的技巧主要有:照應、過渡、線索、懸念、開門見山、卒章顯志、以景結情等。
1.卒章顯志。在詩歌的結尾運用直抒胸臆的手法,點明志向、詩歌的主旨。
2.以景結情。指詩歌在議論或抒情的過程中,戛然而止,轉為寫景,以景代情作結,結束全詩,使得詩歌“此時無情勝有情”,顯得意猶未盡,可以使讀者從景物描寫中馳騁想象,體味詩歌的意境,產(chǎn)生韻味無窮的藝術效果。
表達技巧口訣歌
修辭兩表加結構,表達技巧四類應。
修辭四比夸借代,表達方式描議情。
語行肖心細節(jié)人,動靜虛實視聽景。
表現(xiàn)聯(lián)想象典襯,借景托物古今諷。
過渡照應景結情,線索卒顯結構明。
【注】“兩表”指表達方式、表現(xiàn)手法,“四比”指比喻、比擬、排比、對比,“象”指象征。
七、掌握表達技巧題的審答規(guī)范
一、審題規(guī)范
表達技巧題題干用語一般包括題型、范圍(區(qū)間)、角度、數(shù)量、步驟等方面的要求。審題,就是要審清這些要求。在審清這些要求前,首先要辨析表達技巧這個概念。
“表達技巧”是個寬泛概念,與“表達特色”“藝術手法”“寫作特色”“藝術表達”等都屬同義語。從實際命題和使用這一概念看,各省市還是有不同理解的。一部分題目是具體地要求考生回答“表達技巧”中的一種,如“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抒情有什么特點”“描寫上有什么特色”。一部分題目只是籠統(tǒng)地要求考生回答“藝術手法”,如“運用了什么藝術手法”“表達技巧是怎樣的”“有什么獨特的手法”??忌痤}主要糾結在這一點上。這時不妨在“表現(xiàn)手法”“表達方式”“結構方法”“修辭手法”上全面排查,選取最突出、最明顯的“手法”答題,以免偏題或答非所問;或者按修辭、表現(xiàn)手法、表達方式、結構技巧的順序考慮作答。如果方向明確,則應結合某個方面的具體技巧,準確判定。
“表現(xiàn)手法”也是個較模糊的概念。一般命題上將這個概念等同于“表達技巧”,這樣一來,連“修辭手法”也算在“表現(xiàn)手法”中了。
再者,在各種表達技巧中確實有交叉、重疊的部分。如一部分描寫方法就與表現(xiàn)手法相重疊;如“用典”,有人看作是修辭手法,有人認為是表現(xiàn)手法。這些都可看作例外情況,學習時可特殊對待。
其次,要審清下列要求:
1.審題型
從題干提問的形式來看,題目類型主要有兩種:明考型和暗考型。所謂明考型,就是直接要求答出表達技巧,題干中明確含有“表達技巧”“修辭手法”“抒情手法”“表現(xiàn)手法”等信息。這是主要題型。所謂暗考型,就是題干中不直接含有“表達技巧”“修辭手法”等提示,而是以“如何寫”“怎樣寫”“如何表現(xiàn)”“賞析”等用語來提問。對于暗考型,答題時必須有表達技巧在其中。
2.審范圍(區(qū)間)
指鑒賞范圍的大小。依照范圍大小,可分為局部型和全詩型。局部型是指對詩歌的某句某聯(lián)(闋)等表達技巧的判斷,全詩型是指對全詩的表達技巧的判斷。分清范圍對做題大有幫助。“整體看手法”,意謂鑒賞全詩的表達技巧首先、優(yōu)先從表現(xiàn)手法角度切入;“局部看修辭”,意謂鑒賞局部的表達技巧首先、優(yōu)先從修辭手法角度切入。
3.審角度
此類題的提問角度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大(寬)角度,即題干直接提問表達技巧是什么;一種是小(窄)角度,即具體到描寫手法、抒情手法、修辭手法、表現(xiàn)手法、表達方式、行文結構等方面的某一個角度。分清提問的大小角度是答題的關鍵。大角度,要從幾個角度入手,優(yōu)先考慮某個角度。小角度,角度很明確,不能亂答:問修辭手法,就不能答表現(xiàn)手法;問表現(xiàn)手法,就不能答修辭手法,等等。不能混淆概念,答錯角度。
4.審數(shù)量
在答題時,要注意根據(jù)題干提示的相關信息審清楚答題的數(shù)量,即要分清楚題干中“一”與“些(多)”、“主”與“次”的區(qū)別。題干中說“哪種”,則只能答一種;題干中說“哪些”,則要多角度切入,不能少答;題干中說“主要”(突出),則一般只答出一種,至多兩種。因此,要求答一個的,絕不能答多個;要求答多個的,絕不能少答;要求答主要的、突出的,絕不能答次要的、不突出的。這樣,才能確保答題的規(guī)范和準確。
5.審步驟
從答題步驟來看,表達技巧題可以分為兩種:簡單型和完整型。所謂簡單型,就是只答出所運用的表達技巧的名稱即可,不需要作分析說明。所謂完整型,就是答題時要包含完整的步驟,即實行“三步走”:指出表達技巧(是什么)——分析表達技巧(為什么)——點明表達效果(怎么樣)。答題時要根據(jù)題目設問數(shù)量和分值分配來確定是簡單型還是完整型。一般來說,題目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小問題構成且各自之間不相關聯(lián),或者說題目只有一問且賦分在一分或兩分以內(nèi),則可以確定為簡單型,答題時只需答出相關術語即可;如果題目只設置了一個問題且賦分較高(一般達到三四分或以上),則可以確定為完整型,答題時就要考慮步驟的完整性、要點的齊全性,力求做到立足文本,點面結合,答題規(guī)范。
(1)答題步驟中,簡單型只要答出表達技巧的名稱即可。完整型分三步走,其中第二、三步要注意:
分析表達技巧一般要說出三個要點,如答“借景抒情”,則包括何景、何情、景與情的關系;“對比”則要答出誰與誰對比,在哪方面(點)上對比等。點明表達效果時應答出兩個要點,如答“借景抒情”,則包括何景、何情、景與情的關系;“對比”則要答出誰與誰對比,在哪方面(點)上對比等。點明表達效果時應答出兩個要點:一是該技巧本身的效果,二是該技巧在文中的效果(重點)。
(2)表達技巧種類較多時,應“多中取主”“多中取特”,就是說在眾多表達技巧中優(yōu)先考慮、首要選取那個最主要、特征最明顯的技巧。
(3)處理好大類與小類的關系。如“情景交融”是個大類,它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觸景生情兩種,一般要答準是這兩種中的哪一種。比喻包括明喻、暗喻、借喻三種,如能準確答出是哪一小類,當然好。不過,最好不要答得如此細。襯托分為正襯、反襯兩種,一般說來,要答出哪類襯托。當然,如不能確定,亦可只答襯托。
(4)對于“暗考型”表達技巧題,答題時必須要答出表達技巧,但又不能只答出表達技巧。答題模式與“明考型”有所不同。
(5)在使用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的表達技巧時,如果其中的情與景的關系形成相反關系(即樂景哀情或哀景樂情),則這時根據(jù)“多中取特”的原則,一般答“以樂景寫哀情”或“反襯”。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高考復習:古典詩詞鑒賞專題教學案
語文詩歌鑒賞13篇
語文秘笈| 詩歌鑒賞??碱}型及答題技巧最全整理,適用所有高中生!請查收
2024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 古代詩歌閱讀方法指導及模考真題練習
古代詩歌鑒賞解題指導教案合集
高考詩歌鑒賞之試題類型的答題思路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