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
原文:
孔思晦,資質(zhì)端重,而性簡默,童丱時,讀書已識大義。及長,授業(yè)于導江張翌,講求義理,于詞章之習,而弗為。家貧,躬耕以為養(yǎng),雖劇寒暑,而為學未嘗懈,遠近爭聘為子弟師。至大中,舉茂才,為范陽儒學教諭。延祐初,調(diào)寧陽學。先是,兩縣校官率以廩薄不能守職,而思晦以儉約自將,教養(yǎng)有法,代去,學者皆不忍舍之。于是孔氏族人相與議:思晦嫡長且賢,宜襲封爵,奉祠事。狀上政府,事未決。仁宗在位,雅崇尚儒道,一日,問:“孔子之裔今幾世,襲爵為誰?”廷臣具對曰:“未定?!钡塾H取孔氏譜牒之,曰:“以嫡應(yīng)襲封者,思晦也,復奚疑!”特授中議大夫,襲封衍圣公。思晦以宗祀責重,恒懼弗勝,每遇祭祀,必敬必慎。初,廟毀于兵,后雖茍完,而角樓圍墻未備,思晦竭力營度,以復其舊。金絲堂壞,又一新之,祭器禮服,悉加整飭。又以尼山乃毓圣之地故有廟已毀民冒耕祭田且百年思晦復其田且請置尼山書院以列于學官朝廷從之三氏學舊有田三千畝,占于豪民,子思書院舊有營運錢萬緡,貸于民取子錢,以供祭祀,久之,民不輸子錢,并負其本,思晦皆理而復之。五季時,孔末之后方盛,欲以偽滅真,害宣圣①子孫幾盡,至是,其裔復欲冒稱宣圣后。思晦以為:“不早辨則真?zhèn)尉靡娌豢擅?,彼與我不共戴天,乃列于族,與共拜殿庭,可乎?”遂會族人,典故斥之,既又重刻宗譜于石,而孔氏族裔益明矣。元統(tǒng)元年卒,年六十七。(選自《元史·列傳第六十七》)
[注]①宣圣:漢平帝元始元年謚孔子為褒成宣公。此后歷代王朝皆尊孔子為圣人,詩文中多稱為“宣圣”。
譯文:
孔思晦,容貌端莊,姿態(tài)穩(wěn)重,性格沉默寡言。在孩童時,讀書就已能通曉大義。等到年紀大一點,就拜導江的 張翌為老師,講求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對于文章的技法,他認為很淺薄而不刻意追求。(因為)家中貧困,(孔思晦)親自耕田種地以自養(yǎng),即使是嚴寒酷暑,學習也從不懈怠,遠近的人家都爭著聘請他做子弟的老師。到了大中年間,舉薦孔思晦為秀才,并任范陽的儒學教諭。在延祐初年,調(diào)寧陽任講學。以前,兩縣的掌管學校的官員大概都因為收入微薄而不能堅守職責,可是思晦能儉省節(jié)約自養(yǎng),并且教育培養(yǎng)學生有法,等到別人代替他,學生都不忍心離開他。這時孔氏族人相互議論:思晦是嫡長子而且賢德,應(yīng)該承襲封爵,侍奉祠事。上報政府,但無結(jié)果。仁宗在位時,很崇尚儒道,有天問:“孔子的后裔現(xiàn)在是幾世了,承襲爵位的是誰?”廷臣回答說:“未定。”帝親自拿出孔氏譜牒來看說:“應(yīng)該承襲封爵位的是思晦,還懷疑什么?”特授中議大夫,襲封衍圣公。思晦因宗祀責任重大,經(jīng)常害怕不能勝任,每遇祭祀,一定恭敬謹慎。當初,因戰(zhàn)爭宗廟遭毀壞,后來雖然經(jīng)過修復,但角樓圍墻未修完備,思晦竭力經(jīng)營,來恢復原來的面貌。金絲堂壞了,又修復一新,祭器禮服一一整頓得有條理。又因為尼山是孔圣人的生長之地,原來就有宗廟,后遭毀壞,百姓冒犯耕種祭田已經(jīng)有一百多年了。孔思晦恢復了祭田,并請求設(shè)置“尼山書院”,列入學官,朝廷接受了這個建議。三氏學原來有田地三千畝,后來被豪民霸占了;“子思書院”原有經(jīng)營周轉(zhuǎn)的錢萬緡,借貸給百姓收取息錢,以供祭祀用,但時間長了,都不交息錢,還要虧本錢,思晦都進行了整理并且恢復了原樣。五代十國時期,孔子家族后裔的人數(shù)已為數(shù)不少,有些人想要以假的族譜來代替真的族譜,害得孔子子孫的身份幾乎都被剝奪了,于是,其他的后裔又想冒稱宣圣的后代。思晦認為:“不早辨別真?zhèn)?,時間長了,更不清楚,他與我不共戴天,將他們也列于族內(nèi),而在殿堂共同朝拜,可以嗎?”于是會集族人,考核典故斥責他們,以后又在石頭上重刻宗譜,孔氏族譜更加明確了。元統(tǒng)元年(1333)卒,享年六十七歲。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