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題壁詩有時也會引發(fā)不同觀點的討論或爭論,成為轟動一時的社會景觀。
北宋時期,大文學(xué)家蘇軾與大和尚佛印二人是心腹摯交,他們經(jīng)常在一起游山玩水,弈棋賦詩。佛印和尚佛法精深,道德高尚,對“酒色財氣”四個字一概不沾。而蘇軾則是性情豪爽之人。他一生飄游四海,隨遇而安,對那詩酒書劍之類,卻是隨身不離的。正因為如此,在兩個好朋友之間,便經(jīng)常會發(fā)生一些玩笑故事。
一日飯后,二人乘興來到京城大相國寺游玩。佛印見蘇軾酒后微醺,表現(xiàn)出一種狂傲不羈之態(tài),又聯(lián)想到他官場上的坎坷遭遇,禁不住拿起筆來,在相國寺粉白的墻壁上,寫下了一首打油詩:
酒色財氣四面墻,人人都在墻中藏。
若能跳出高墻外,不是神仙壽也長。
蘇軾其實飲酒未醉。他瞇眼一瞧,知道又是佛印平日勸他的那一套,心中大不以為然。當(dāng)即從佛印手中搶過筆來,也在墻上筆走龍蛇地寫下了一首詩:
桌上無酒不成禮,人間無色路途稀。
民為財富才勤奮,國有朝氣滿生機(jī)。
二人對“酒色財氣”的看法針鋒相對,各執(zhí)一端,誰也沒有打算說服誰。兩人寫罷,擲筆案頭,哈哈大笑而去。
兩首觀念絕然不同的詩,寫在相國詩的粉墻上,招來了許多人的佇足觀看,議論紛紛。流傳開來,竟弄得朝野盡知。正當(dāng)此時,當(dāng)朝宰相王安石恰好從此路過,停轎來到詩墻之前。賞閱過后,覺得二人所言,各有偏頗。他一時興起,命左右拿過筆來,稍加思索,也在粉墻上寫下了自己的一首詩。王安石的詩是這樣寫的:
飲酒不醉最為高,見色不迷是英豪。
世財不義切莫取,和諧忍讓氣自消。
王安石的見解自是與前兩首詩不同。同樣一道題目,三人寫詩,觀念各異,題在墻上,色彩繽紛。眾人看了,一個傳十,十個傳百,鬧得整個京城沸沸揚揚,竟直傳進(jìn)了皇宮大內(nèi),驚動了當(dāng)朝天子宋神宗。誰知宋神宗趙頊也是個喜歡吟詩作賦的好手,立命太監(jiān)將三首詩抄來呈上。龍目觀過以后,覺得三首詩固然都寫得不錯,但畢竟意境還屬一般,他于是拿起他的御筆,親自在御案上寫了一首“御詩”:
酒臨禮樂社稷康,色育生靈振綱常。
財足糧豐國力盛,氣凝大宋如朝陽。
皇帝位居九五之尊,他的詩自然氣度非風(fēng),詩中每一句都聯(lián)系著大宋王朝的興衰命運。皇帝的詩是否也抄在了墻上,后人則不得而知。
〈八〉
明清以后,題壁詩的熱潮逐漸消減。大概是因為題詩的人太多太濫,造成了環(huán)境的污染和眼睛的疲勞,引起了人們的詬病。并且由此產(chǎn)生了許多笑話。
在安徽當(dāng)涂李白墓的墓道和墓壁上,歷代文人墨客題下了不少的詩,大多質(zhì)量很差,并且有人借此抬高自己之名。明代進(jìn)士梅之渙看了很是反感,便也揮筆題詩一首,對此種現(xiàn)象予以諷刺:
采石江邊一堆土,太白之名曜千古。
來來往往一首詩,魯班門前弄大斧。
有一則笑話說,某人蓋了一處新房,怕人在壁面上胡亂寫字,便先在墻上寫了一句話:
“此墻不準(zhǔn)畫?!?/span>
有位過路人見了,心中不服。就在旁邊加寫了一句:“為何你先畫?”
主人看了,哭笑不得。只好又寫道:“我是怕你畫!”
誰知路人不依,繼續(xù)寫道:“你畫我也畫?!?/span>
主人無奈,于是換了口氣,客氣地寫道:“請你不要畫!”
路人心想,這還差不多。他最后寫道:“不畫就不畫”。
二人達(dá)成共識,就此收筆;可是,此時那面墻已經(jīng)被他們寫滿了。
有些人明知在墻壁上亂寫已經(jīng)不受歡迎了,但就是收不住手。清朝時期,蘇州楞伽山佛殿的墻上,已經(jīng)被人題寫得亂七八糟了,有人又?jǐn)D進(jìn)去加寫了一首。他的詩是:
望湖樓上太湖西,多少游人胡亂題。
我也胡亂寫一首,好讓大家一起泥。
明朝年間,蘇州楞伽寺還有一則笑話。有人看見墻壁上題滿了歪詩。心中很不高興。于是在墻上憤然寫道:
多時不見詩人面,一見詩人丈二長,
不是詩人丈二長,緣何放屁在高墻?
接下來,又有人對寫上面那首詩的人也不滿意。他“跟帖”寫道:
放屁在高墻,為何墻不倒?
那邊也有屁,被它撐住了!
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之下,多數(shù)人當(dāng)然就不敢隨意在墻上題詩了?!邦}壁詩”順理成章地就此絕跡。取而代之的是現(xiàn)代人的“到此一游”。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