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音樂劇《Mozart!》到底有什么好看的?
(下文全部將這部音樂劇簡稱為“德扎”)
第一,“德扎”引用了眾多莫扎特的古典音樂作品。
● Prolog之后,第一首歌曲是《Was für Ein Kind!》,這首歌曲的前奏部分引用了莫扎特《Variations on a Dutch song by C.E. Graaf》中的第四變奏,據(jù)推斷,這首曲子應該是莫扎特在9~10歲期間所作,而“德扎”中的小Amade才6歲,該曲尚未問世:
● 當“德扎”中的小Amade被蒙上眼睛,琴鍵也被毛氈蓋住時,他給皇后演奏了這首年少時的作品《C大調快板》,學者科舍爾(L.V.Kochel)推斷,1763年,年僅7歲的莫扎特為羽管鍵琴作了該曲:
● 在父親的壓力下,Amade剛給皇后表演完彈琴,就立馬拉起了小提琴,此時他演奏的曲目是《降B大調小提琴及羽管鍵琴奏鳴曲》,此曲作于莫扎特兒時隨父親在倫敦巡演期間,時年8歲,聽來俏皮而頗有新意:
● 隨著劇情的推進,Amade打開了象征創(chuàng)作靈感的寶盒,莫扎特《G小調第二十五交響曲》第一樂章也隨著盒子打開而奏響,這首曲子是他17歲時的作品,也是其在交響曲創(chuàng)作領域步入成熟期的標志性作品之一??上В珹made的寶盒被父親一把奪過,音樂也戛然而止:
● 大主教在看莫扎特作品的樂譜,這時他的腦海里響起了莫扎特《第六號小夜曲》第三樂章的旋律,這是一首極其出色的宮廷室內樂作品,作于1776年莫扎特在薩爾茨堡宮廷服務期間,這與“德扎”劇情的時間吻合:
● 當康斯坦茨與母親起沖突時,她們兩人唱了一首《Du Hast Ihn An Der Angel》,這首歌就糅合了莫扎特《魔笛》中的夜后詠嘆調《復仇的火焰在我心中燃燒》:
● 還有《魔笛》問世后大受歡迎時響起的一些歌劇選段:
● 母親逝世、莫扎特創(chuàng)作靈感枯竭并逐漸走向死亡時,都有《安魂曲》的段落出現(xiàn):
第二,“德扎”曲風多變。
全劇共53首歌曲,除了將莫扎特自己的音樂貫穿始終,“德扎”更是囊括了流行、搖滾和古典等多種曲風,獨唱、對唱、齊唱、重唱...等多種演唱形式也是大飽耳福,聽覺享受極為立體。這些不同的音樂很酷地結合在一起來講故事,可謂獨具匠心。
第三,“德扎”有著一種獨具特色的德式“性冷淡風”。
與百老匯、倫敦西區(qū)、法語音樂劇全然不同,德奧音樂劇主題深刻,歷史深厚,與諸多音樂劇“一言不合就跳舞”的輕浮畫風對比明顯。“德扎”繼承了歐洲的戲劇傳統(tǒng)與德奧音樂的嚴謹細致,承襲著恢弘的史詩感,卻也不失輕松娛樂。
但是,“德扎”嚴肅的基調并不代表枯燥與沉悶,不論燈光舞美還是戲劇編排,它全部融入了簡單明快的現(xiàn)代元素:劇中,莫扎特以搖滾青年的形象示人,康斯坦茨一家和扎特的“老鐵”席卡內德(歌劇《魔笛》的劇作者)更是個個都穿著牛仔褲,還有充當賣菜檔口的改裝車、游樂園的升降椅和場景轉換時的投影背景等,另外,貴族們的古典華服也做出了精致修改。故事雖然已經(jīng)有兩百多年了,但卻煥發(fā)出了新的生命力。
第四,也許是最重要的一點,“德扎”的主要演員顏值超高且我很熟悉。
飾演莫扎特A角的是生于荷蘭的烏豆(烏多?凱帕什,Oedo Kuipers),他清亮的嗓音和像孩子一樣純真的表演圈粉無數(shù)。
莫扎特的B角是大豆腐(托馬斯·霍勒爾,Thomas Hohler),之所以叫他大豆腐,是因為他在文廣的上一部德語音樂劇《伊麗莎白》中飾演了伊麗莎白皇后長大后的兒子Rudolf(關于這部劇,也沒什么好說的,能說的只有:“歐洲音樂劇復興之作”)。
還有最令人癲狂的就是大主教的飾演者,在上海版中,大主教的A角是男人哥(馬克西米利安·曼恩,Maximilian Mann),B角是大表哥(馬克·賽博特,Mark Seibert),之前兩人分別在上海版《伊麗莎白》中飾演皇帝(茜茜公主的丈夫,F(xiàn)ranz Joseph)和死神(Der Tod)。Mann飾演的大主教被莫扎特氣到有苦說不出,只能打掉牙往肚子里咽。
而Mark飾演的大主教則霸氣外露,毫不掩飾自己的怒火。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