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冬令進補,開春打虎”。在冬季,人體和自然的特點是“藏”,就是收斂、內(nèi)蓄精氣。因此,進補適合在冬季進行?! 『芏嗳?,特別是中老年朋友都希望通過進補增強體質(zhì)、防病治病、延緩衰老。然而,人們往往對該不該補、補什么、怎樣補認識模糊。專家提出,科學進補必須遵循以下三項原則。
一是辨證進補原則。補藥適用于各種虛弱不足的病癥,比如久病體虛、勞累過度、婦女產(chǎn)后、外科手術(shù)后,或慢性病變、年老體衰等,都可以辨證選用補藥進行調(diào)補。一般是缺什么就補什么,如氣虛補氣,血虛補血,陰虛滋陰,陽虛壯陽。
二是適度原則。補藥并不是萬能的,也不是多多益善。很多補藥都有一定的偏性,如補血藥(如紅棗、熟地、桂圓肉、阿膠等)性質(zhì)粘膩,過量服用會傷脾胃,造成腹脹、食欲下降等。補陽藥(如鹿茸、附子、肉桂等)則藥性溫燥,過量服用則助火傷陰。補陰藥(如生地、知母、麥冬等)性味苦寒,如果過量服用則會損傷人體陽氣,致使陰寒之邪在體內(nèi)凝結(jié)。
三是食補為本原則。中醫(yī)特別強調(diào)食物的補益功效,而某些食物本身就具有藥物的治療功效。因此,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藥補不如食補”。不論是虛證患者還是健康人都可以進行食補,達到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的目的。專家認為,食物的營養(yǎng)作用是任何補品都不能替代的,應(yīng)該是“紅、黃、綠、白、黑”各色五谷雜糧都吃,多種營養(yǎng)全面、均衡地吸收。
最后,專家提醒,保健品畢竟不同于藥品,只能發(fā)揮輔助治療的作用,不能取代疾病的常規(guī)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