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宇文所安《追憶》的回憶
作者:napsol
摘要:
我把這本書看成是一種心理的“現(xiàn)象學描述”。我們每一個人的每一個舉動都是回憶,只不過大多數(shù)情況我們不知道我們在回憶誰。同樣,我們也有可能成為無名的被回憶者。我們在回憶的同時改編著自己的記憶。于是,一種文學的創(chuàng)作有了可能。我們復現(xiàn)的可能永遠也不能是那個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
正文:
說來也怪,就在我讀這本書的同時,我們一位朋友正在洛陽三賦《黍離》。
國慶節(jié),我在家見了 這位朋友。他并不是去曹操墓湊熱鬧,也不是去殷墟欣賞青銅器或甲骨殘章。他是來“衛(wèi)國”采風的。帶著閱讀《邶》《鄘》《衛(wèi)》的熱情,他的腳踏進了淇河,接 著是帝丘,之后是楚丘。他所去的地方,或許今天只能在歷史地圖上發(fā)現(xiàn),或許只是一片廢墟,或許連廢墟也沒有,或許都不知道是否曾經(jīng)在那里存在過,然而,他 真正的到了“衛(wèi)國”,到了急子和壽曾經(jīng)乘舟離開的地方。我不知道他回憶到了什么東西,總之很激動,那本《詩經(jīng)》始終陪伴著他,他在衛(wèi)國的故地重新朗讀那些 篇章。如今,他又帶著《詩經(jīng)》,帶著閱讀《王風》后的激情去了成周?;蛟S今天的洛陽還比不上當初周的大夫所看到的宗周王城的狀況,兩千多年的風霜可以磨盡 一切歲月的痕跡,然而,那落于紙上的《黍離》,卻永遠的可以從人的心底發(fā)出?!妒螂x》構(gòu)成了我們與兩千年前的歷史對話的一個中介。
我很能理解這位朋友的心情,因為我也曾有這樣的感受:第一次到二程故里、第一次到朱子墓,我看到的絕不是一個個片段,歷史的片段在幫我還原屬于我的“伊洛淵源”。
也許是由于這個原因,我在一開始就沒有把《追憶》僅僅當作一部關于“中國古典文學”或者美學的研究的著作,我把這本書看成是一種心理的“現(xiàn)象學描述”——至少我是深刻的感受著回憶的力量的,我的確可能擁有那種心理。
“詩人邂逅相遇的一職,人類的失落與大自然的周而復始之間的對比,在詩人胸中引起的不安和激情,失落造成的空白所留下的輪廓,它們吸引了詩人的注意力,使他留連忘返”。然而,不僅僅是詩人,也是世人,也不僅僅是失落,還有更多的情愫可能使我們留連忘返。
我們的生活實質(zhì)上就 是回憶,我們的知識本身或許就是回憶,柏拉圖把知識的獲得概括為回憶,在我看來,并不僅僅是建立在一種靈魂學說之上的考慮,它可能是歷史的靈魂的不斷浮 現(xiàn)。我們每一個人的每一個舉動都是回憶,只不過大多數(shù)情況我們不知道我們在回憶誰。同樣,我們也有可能成為無名的被回憶者。歷史上留下的有名有姓的被回憶 者太少太少。可是,我們有誰希望就這樣離去呢?我們總希望我們能夠被人記起,不管是流芳百世還是遺臭萬年?;蛟S莊子說這樣是痛苦的,就像他筆下的骷髏不愿 意放棄“難眠之樂”一樣。然而,這個世上畢竟沒有幾個人愿意做荒郊中的白骨,即是最后,我們很有可能連白骨都不如?;貞浰坪跤幸环N力量,連接此岸和彼岸, 把可能屬于彼岸的世界,重新又拉回到此岸。每個人都借助“回憶”去實現(xiàn)自己的沖動,“不朽”成為有朽者所努力編織的幻想。然而,每一個不朽者都活在其他有 朽者的記憶當中,甚至連我們自身也一樣,我們也是活在我們此刻的記憶當中的。
記憶,真是個獨特的 東西,我們每個人都有屬于我們自己的回憶,這種回憶可能和他人的回憶完全不同,即使我們經(jīng)歷的完全相同。我們每個人在回憶的時候,同時也遺忘了很多東西, 而我們每個人選擇遺忘的似乎又不同。于是,我們在回憶的同時改編著自己的記憶。于是,一種文學的創(chuàng)作有了可能。我們復現(xiàn)的可能永遠也不能是那個曾經(jīng)發(fā)生過 的:那個世界同自然世界一樣(至少在我看來是這樣),永遠不會有相同的兩個東西,也永遠不會有相同的兩件事情。只是,回憶的相似性似乎比自然的相似性更加 困難。記憶的空白處屬于當下,也由于記憶的空白處,不管是屬我的記憶還是大家共有的記憶,都有可能獲得新的生命。
讀宇文所安的這本書不得不讓我想到很多東西。
《趙氏孤兒》馬上就 要上演,這個故事無疑是個不斷被回憶構(gòu)造的故事。基本情節(jié)可以用十分簡短的一句話概括:一個叫趙武的孩子在家族蒙難后最后恢復了家族的榮耀。這可能是我們 每個人可能共有的記憶,然而,從司馬遷開始,這個記憶就開始被演繹。在司馬遷那里多了程嬰和公孫忤臼,趙莊姬成了一位偉大的母親;今天,在陳凱歌那里,程 嬰的老婆出現(xiàn)了??墒牵卸嗌偃诉€記得,《左傳》——這個故事的原始版本中,沒有程嬰,也沒有公孫忤臼,趙莊姬的形象完全不同??墒?,我們完全被一種回憶 的沖動所引誘(可能不僅僅是宇文所安所說的引誘),我們不斷的按照我們自己的設想回憶一些事兒,甚至是回憶歷史。也或許是由于這樣的追憶,文學才豐富了起 來吧。“趙氏孤兒”還不是最夸張的故事,有興趣的人可以考察一下“孟姜女”故事的演繹過程。
其次想起了高中的時 候,高考復習,有一項是詩詞鑒賞,在老師的歸納下,絕大多數(shù)的“物品”具備了自己的象征意義,中國所有詩人的情感也被歸納為有限的二十多種。這或許就是回 憶的一種極端吧。不知道吳文英是否也做過這樣的歸納,還是這種歸納被他“生而知之”了。但是,不管怎么樣,由于我們的價值所在,“物”也有了它的價值,也 因此,物成為了物。沒有自在的物,只有被人的思維所不斷賦予含義的物,這或許就是王陽明所說的“意之所在便是物”吧。然而,這“意”在歷史狀態(tài)下更多的是 “回憶”。“柳”成為“留”即是如此,也因為此,柳樹才有了獨特的審美價值,進而可以在詩詞中不斷出現(xiàn)。
宇文所安談到了王陽 明,王陽明真的很幸運,能從貴州走出來,最終也被我們記住?;蛟S能否被多數(shù)人記住在某種程度上依賴于“天命”或者幸運吧。成為骨骸,一切都消失了,一了百 了了,可能會使我們產(chǎn)生無限的虛無感,我想,無論是莊子意義上的骷髏,還是祭祀意義上的靈魂,都在努力的超越虛無,努力的在虛無之中發(fā)現(xiàn)意義。只不過莊子 是通過泯滅生可能的意義,而禮儀則是努力的通過回憶把死者拉回來。我想起祭禮當中兩個獨特的場景。一個是祭祀之前,祭祀的人要沐浴更衣、齋戒,然后誠敬的 回憶死者生前的事兒。另一個是祭禮上的“尸”,死者的一個孫輩,充當死者,享受死者所應當享有的尊敬。無疑,這兩者都與回憶有關,只不過“尸”是通過一個 有形的實體進行回憶?;蛟S,這就是祭禮的意義所在吧,我們都被記住了,我們成了不斷被重復的被回憶者,我們似乎在這種儀式保障的回憶行為當中獲得了某種不 朽。我們今天的回憶行為,或許在功利主義者看來,是為了換取我們將來被回憶的可能性。在回憶中我們有了新的生命,在回憶中,活著的人有了希望,也正是由于 這種回憶所建構(gòu)的希望,生活具有了意義。叔孫豹的“三不朽”或許太難,但是社會性的儀式或許可以延緩“朽”的速度吧。
總有一天,我們會死去,總有一天,我們可能被遺忘,我們所要努力追求的就是抵抗遺忘,抵抗又一次死去。回憶的長度構(gòu)成了我們生命的長度,回憶的模糊標志著生命真正的消逝。
然而,也是因為如此,我們是不幸的,太多的名字被遺忘,太少的名字被記住。我們能做的僅僅是我們在回憶,而且是不能不在回憶。但是,一旦我們陷入到一種過度的回憶當中,或許我們只有可能成為一具骸骨。為了被回憶,但是,回憶并不是唯一需要做的事兒。
宇文所安提到了李清 照,提到了《陶庵夢憶》,他沒有提到《東京夢華錄》。孟元老和李清照和張岱有著同樣的心緒,而且同樣是“夢”。有多少人是用“夢”在指稱對過去的回憶啊。 宇文所安也提到了“夢”,或許是因為夢和回憶一樣吧,都只是似真似假的發(fā)生過,都只是過去后就無法被完整的再現(xiàn)吧。
這一秒,時間流逝, 我們在回憶別人的同時,我們可能也只是別人回憶的一部分吧。當我想起我可能成為別人回憶的一部分時,我沒有卞之琳《斷章》里的思緒,我有一種無名的快樂。 一個老人最害怕的就是他開始遺忘一些東西,然而一個年輕人每天又遺忘了多少的東西呢?直到?jīng)]有東西可能再被我們遺忘,我們才會意識到事情的可怕吧。
歌德一生常去那間小木屋,最后一次去的時候,他寫下了這首詩:
群峰一片沉寂
樹梢微風斂跡
林中棲鳥緘默
稍帶你也安息
在我們最后一次回憶時,我們能想起什么呢?我想每個人都不一樣吧。然而,或許我們內(nèi)心的情感在這一刻回憶時或多或少會相似吧。
這些日子過天橋,總 忍不住多看北大兩眼,因為我知道,我確定是要離開這座校園的,多看她兩眼,她或許就會被我更多的記住,當我回憶她時,她至少不會過分的模糊。然而,我也擔 心,她終究會變得模糊,因為有時候你越想記起一個人的容貌,你腦海里那個人的形象就越是模糊。我們總是無法阻擋一些東西,甚至那些東西是真正屬我的。
總有一天,我們會死去。沒人能否認這是真理。
宇文所安總是引用《論語》,我不想評價他引用的是否恰當,但我想,或許在他看來,孔夫子的氣質(zhì),或者說關于孔夫子的回憶構(gòu)成了中國人的某種氣質(zhì)吧,當然不僅僅是文學上的。最后,我想引一句《論語》作為結(jié)束:
“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關于《追憶》的更多書評見napsol《我們會……——對宇文所安〈追憶〉的回憶》
摘要:
人會做很多事情來抓住時間,讓自己變得永恒,也會想方設法去克服時間長河中的孤獨感。中國古典文學是其中的一種。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中的人們連成一片,當你知道自己會被記起,是否就不再有那么深刻的孤獨?是否離永恒更進一步?畢竟這一切的一切,起源都是來自人對現(xiàn)世的眷戀之情。
正文:
讀 完《追憶》我腦中最先冒出的念頭,是回想一下當我有沖動要寫下一些文字的時候,那種沖動究竟是什么。記錄下一些事,不想讓自己忘記,想讓自己在事過境遷后 循著文字的印記仍然能觸摸到當時的心情。有些文字會放在日志上,會希望有人看到,留言,回應。這樣,當我一個人過生活,一個人整天、整天的窩在自己屋里 時,仍然不會感到孤獨或是寂寞。
人有時是一種奇怪的動物,不能就這么讓時間流走,一定要抓住些什么。這或許說明我們是一種更為高級的東西,因為我們追求永恒。“每個時代都念念不忘在它以前的、已經(jīng)成為過去的時代,縱然是后起的時代,也渴望它的后代能記住它,給它以公平的評價……這里有一條回憶的鏈索,把此時的過去同彼時的、更遙遠的過去連接在一起,有時鏈條也向臆想的將來伸展,那是將有回憶者記起我們此時正在回憶過去。當我們發(fā)現(xiàn)和紀念生活在過去的回憶者時,不難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通過回憶我們自己也成了回憶的對象,成了值得為后人記起的對象”(21);這或許僅僅說明我們是一種更害怕孤獨的動物,“死亡后的孤獨是最高形式的孤獨,寫下來的被人回憶的希望,重新建立起了同其他人的關系。”(154)
人會做很多事情來抓住時間,讓自己變得永恒,也會想方設法去克服時間長河中的孤獨 感。比起忘情于愛欲之中,記錄是一種更容易讓人相信永恒和意義的方式。修長城,塑雕像,描摹形象,書法寫意等等等等,古今中外各種活動都滲透了人性中對稍 縱即逝的惶惶不安、對被遺忘的恐懼。中國古典文學是其中的一種。
《追憶》探尋的就是中國古典文學捕捉時間的一條特殊的路徑。不論是黍稷或是石碑承 載的是靜默的過去,語言只能將我們渡到與過去隔河相望的此岸,向彼岸的跳躍留給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詩和散文的語言和情景在宇文所安的組織下,恰恰好最適 合完成跳躍前擺渡的任務。“這些言辭是片段不全的,我們的注意力就被引向那個已經(jīng)一去不復返的生活世界。”(80) 詩歌語言的留白,成了一種明顯的提示。明確的告訴我們,那有一條河,對岸還有我們不應該忘記的地方。有一天我們也會去到那里。現(xiàn)在我們站在河的這邊張望, 有一天才會有人和今天的我們一樣,懷念逝去的我們。“詩歌中最常見的是出現(xiàn)在一首詩的結(jié)尾的沉默,在落入詩的結(jié)尾很容易落入的俗套之前就同語詞分手。這樣 的沉默為詩人提供了一種可以利用的形式,使他可以把詩的不完整作為來自生活世界的一個斷片,而發(fā)掘出它更深層一層的涵義。”(87-88)于是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中的過去、未來/以后的現(xiàn)在,才能緊緊連結(jié)在一起。
雖然語詞將我們拉入追憶之中,引向已經(jīng)消散的過去,這一切并不是一定是死人的希望和要求。“死去的人對活著的人不再感到興趣;他們毫不關心我們,也毫不關心我們替他們舉行的祭禮和葬儀。”(47)宇文所安用王陽明對死者的感懷精準的道出一個事實:這一切其實都是寫作者對自己的感情,“因為在他的心里產(chǎn)生了一種同情,產(chǎn)生這種同情是因為預見到自己也會遭受同樣的命運。”(51)“他把它們寫下來卻是為了給我們看,他在貴州是孤獨的,他自己也難免一死,死后也是孤獨的,他想借這篇文章把我們拉進來,同他建立一種關系。”(57)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中的人們連成一片,當你知道自己會被記起,是否就不再有那么深刻的孤獨?是否離永恒更進一步?
記憶的文學能讓人在自然冰冷無情的盛衰交替中感受到一絲絲的溫暖,但是并不總是那么甜蜜。宇文所安在李清照為《金石錄》所作的后序中發(fā)現(xiàn)了回憶漩渦的可怕力量。對于李清照而言,隨著趙德父對收藏越來越沉迷,那種最初伴隨有樂趣的夫妻間共同的玩物成了奴役主人的物件。(105)而宇文所安從李清照的文字中則發(fā)現(xiàn),“回憶也能成為活人的陷阱。回憶過多就會排擠現(xiàn)實。”
畢竟這一切的一切,起源都是來自人對現(xiàn)世的眷戀之情。“正是眷戀之情創(chuàng)造了歷史,一部參與了過去又規(guī)劃到未來的歷史。眷戀之情無限期地延緩了死亡……眷戀之情通過寫作而頒布出來。”(162)宇文所安看到了人心深處這種眷戀;還看到了中國古典詩詞文章如何用對過往人事物的追憶,表達著這種溫婉深刻的眷戀。只是不知道,這本撰寫記憶與對現(xiàn)世眷戀的《追憶》寄托了宇文所安怎樣的回憶,是否也能讓他在時間無情的流逝中克服孤獨,獲得永恒。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