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不考則不可讀,傷寒論更是如此,陸淵雷傷寒論今釋以辯偽為一大特色,胡希恕精于臨床對方證了然于心,黃煌老師更是當今經(jīng)方人的旗幟,然而對黃連湯和黃芩湯的方證我始終躊躇,由于在經(jīng)方問答板塊提出這一問題未得到滿意解答,故不畏淺薄將自己對兩方證的看法與各位分享、探討,若有重復(fù)發(fā)帖嫌疑還請版主海涵(問答板塊關(guān)注的人太少了)。
171,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姜湯主之。黃芩湯方
黃芩三兩(味苦寒) 甘草二兩(炙,味甘平)芍藥二兩(味酸平) 大棗十二枚(掰, 味甘溫)
——若嘔者,加半夏半升,生姜三兩。172,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黃連湯方
黃連(味苦寒) 甘草(炙,味甘平) 干姜(味辛熱) 桂枝(去皮,味辛熱)各三 兩 人參二兩(味甘溫) 半夏半升(洗,味辛溫) 大棗十二枚(掰,味甘溫)
這兩個條文有幾個疑點:1,太陽少陽合病,為何不用桂枝?根據(jù)白虎加桂枝湯治太陽陽明合病及協(xié)(挾)熱利的桂枝人參湯可以知道這里根據(jù)張仲景的用藥特點應(yīng)該是有桂枝的;
2,腹中痛,為何不用芍藥?根據(jù)小建中湯、當歸芍藥散等可以看出張仲景是慣用芍藥治腹痛的,不管是寒證熱證,小建中湯就是虛寒證,配伍合適照樣用。
3,前面是“與黃芩湯”,后面何來“黃芩加半夏生姜湯主之”?那前面是不是也是
“主之才好”?4,三條疑點同時出現(xiàn),是巧合嗎?基于以上分析,這兩條應(yīng)是:
“171,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連湯。”“172,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黃芩湯主之。欲嘔吐者,黃芩加半夏生姜湯主之。”這樣一來,兩條方證就從藥證上看就恰好合適不是嗎?如果大家認為條文沒錯,請寫下您的分析或者臨床的實際情況,謝謝!
以上思路來自
50味藥證,僅供參考!
黃芩湯證之病情表現(xiàn)是自下利,病機趨勢是邪從下出,且沒有外證表現(xiàn),故不與桂枝解外,而與黃芩清熱,芍藥養(yǎng)血(因為下利傷血,故與芍藥養(yǎng)血),順其病勢從下而解。這是從病勢趨向而用方,所以說“與黃芩湯”,不說“黃芩湯主之”。
若嘔者,是心下有水氣,故加半夏生姜溫散心下之水。這是嘔利并作的寒熱錯雜證,應(yīng)是黃芩加半夏生姜湯所主,故說“黃芩加半夏生姜湯主之”。
黃連湯證之病情是胸中有熱,胸中居人體高位,雖有腹中痛,但是沒有下利,故其病勢宜從外解,因而用桂枝佐黃連解邪從外而出。
腹中痛者,加芍藥應(yīng)是血不足而引起的筋脈攣急疼痛,故加芍藥以養(yǎng)血,血暢則痛止;腹中痛者,加人參應(yīng)是胃津不足引起的腹中痛,故加人參以養(yǎng)津,津行則痛止。從條文所述之“胃中有邪氣來看,應(yīng)是胃中有水氣,水氣欲上犯故欲嘔吐。水氣停滯腹中,必腹中津液不足,所以與人參養(yǎng)胃津,半夏散水氣,使津液行、水氣散則腹痛止。如理中丸方:“腹中痛者,加人參,足前成四兩半”。
故從病機分析,黃芩湯證自下利而沒有外證,所以不用桂枝;黃連湯證沒有下利,且病位較高,當從外解,故有桂枝。
171條是熱利,用藥要偏于寒,黃連湯中的桂枝干姜不宜,黃芩湯正好。
172條重點在胃中有邪氣,以致上熱下寒,其腹痛是寒痛,不能用芍藥,不能用黃芩湯這種偏寒的方子。黃連湯,桂枝干姜去寒,寒去痛止。
簡單說,一個是熱證,一個是寒熱夾雜證。
樓主大膽懷疑,見解獨到,而且與臨床實際相符。黃芩湯因有芍藥,治療腹痛特別靈,不僅是熱利腹痛便血,還是痛經(jīng)血塊。而黃連湯對腹瀉效果好,尤其是酒后腹瀉嘔吐,不少患者反饋,服用黃連湯后,原本粘滯不爽的大便也變成形暢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