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13 20:52:11| 分類: 臨床經驗 | 標簽:名醫(yī)談用方體會和訣竅------手拿三把傘(散) 一天走到晚【三】 |字號大中小 訂閱
五苓散包括八正散及其變方在當地農村使用也是非常多的,因為山高天寒霧多,地下水冷寒濕重,春冬之季容易出現以五苓散證為主的病情,秋夏之季容易出現以八正散證為主的病情。用西醫(yī)的觀點來看,這些病都與泌尿系統有密切關系。
|
藿香正氣散經加減變化后在當地使用也是非常多,因為當 女時農村衛(wèi)生條件較差,加上有些地方用水較為困難,飲用水清 潔消毒不夠,很容易患腸道疾病,其中又以寒濕性泄瀉最為常 見,使用藿香正氣散就很對證。《醫(yī)方集解》說:“治外感風寒,內傷飲食,憎寒壯熱,頭痛嘔逆,胸膈滿悶,咳嗽氣喘;傷冷,傷濕,瘧疾,中暑,霍亂吐瀉;凡感嵐瘴不正之氣者,并宜增減用之(元氣虛弱之人慎用)。”這里包含了兩個方面:一是有外邪入侵,如風寒、暑氣、嵐瘴等;二是飲食不潔或不當以至脾胃正氣受傷(注意:是正氣受傷不是元氣虛弱,元氣虛弱是慎用)。正如盛心如所說:“天時人事,兩相感召”而成之病,即可用藿香正氣散治療。但是風寒外感不是指傷寒、溫病之屬;飲食不潔或不當引起的病情不是指濕熱下利之屬?!夺t(yī)方考》說:“凡受四時不正之氣,憎寒壯熱者,此方主之。風寒客于皮毛,理宜解表,四時不正之氣由鼻而入,不在表而在里,故不用大汗以解表,但用芳香利氣之品以主之;白芷、紫蘇、藿香、陳皮、腹皮、厚樸、桔梗,皆氣勝者也,故足以正不正之氣;白術、茯苓、半夏、甘草,則甘平之品耳,所以培養(yǎng)中氣,而樹中營之幟者也……若病在太陽,與此湯全無相干。”一般情況下,下利病是可以有發(fā)熱癥狀的,泄瀉病應該沒有發(fā)熱一癥的。但是藿香正氣散所主之病是可以有發(fā)熱一癥的。記得20世紀70年代,曾出現過有發(fā)熱癥狀的泄瀉病,而且呈流行性趨勢,病人很多,當時稱之為腸道流感,全國從上到下通知,此病應該使用藿香正氣散治療,包括西醫(yī)醫(yī)院內也是提倡使用藿香正氣丸治療此病,幾乎成了當時的唯一療法,效果也十分的滿意。直至現在我們在治療以泄瀉為主的腸道疾病的時候,也多是以內有寒濕,外有發(fā)熱這兩點作為使用藿香正氣散的主要條件。當然內有寒濕癥狀是主要的,若無發(fā)熱,可以使用其他方法進行治療,但有發(fā)熱一癥就主要是使用藿香正氣散進行治療了。 藿香正氣散主要由以下三方面組成,一是芳香透散藥,其目的是為了化濕和透表,如藿香、紫蘇、白芷、桔梗等,二是培補脾胃之藥,其目的是為了培補受傷的脾胃之氣,如四君子湯之類,三是燥濕除滿藥,其目的是為了祛除寒濕和食積,如平陳湯之類。其中藿香芳香辛溫,理氣而宣內外,和中而止嘔泄,善辟穢惡而解表里,是君藥中的主藥。以紫蘇芳香透散加強藿香和中辟穢的能力以除里濕,以白芷辛溫發(fā)散加強藿香宣外而解表的能力以去表邪,以桔梗提壺揭蓋宣肺氣加強藿香開以透表祛濕,三者為君中之臣藥,但上四藥解表和中,起到治療此病的主要作用,故共同組成本方的君藥。厚樸、大腹皮行水消滿,橘皮、半夏散逆除痰,疏通里滯,是為臣藥,因本病感受之時有正氣受傷,故用白術、茯苓、甘草益脾祛濕以輔正氣,正氣一通,則邪自除,故為佐使藥。 藿香正氣散(丸)不僅在中醫(yī)臨床上使用很多,在農村、山區(qū)使用的更多,一般老百姓也多明白其中的用法。以前很多樂善好施的單位或個人都在夏秋之交,主動將藿香正氣散(丸)散發(fā)給病人或有此需要的人,有的單位甚至常年施藥,此頗有好評。現在在百姓的家庭藥箱里,藿香正氣散(丸)也多是常備藥,多數情況下,只要是腸道疾病,不需醫(yī)囑就能自己服用,可見使用之多,效果之好。 |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