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踏上文學之路開始,詹姆斯·喬伊斯就已經(jīng)展露了常人難及的敏銳、忍受孤獨的決心和令人絕望的才華。在朋友的動員下,23歲的他斷斷續(xù)續(xù)寫了15篇關于都柏林人的短篇小說,涵蓋了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從童年、少年一直寫到中年、死亡,全書的共同主題是“揭露許多人認為是一個城市的偏癱或麻痹的靈魂”,書中的人物,全都平平無奇、乏善可陳,但如果你能忍受喬伊斯的絮絮叨叨,就一定會在臨近結尾的時刻,感受到頓悟在某個瞬間降臨,仿佛天啟。書中人因此一下子重建對人生的理解,而我們也得以發(fā)現(xiàn)日常生活中一直被忽視并且無法修復的裂縫。而這種裂縫,是我們和百年前的都柏林人所共有的經(jīng)驗。比如《一次遭遇》描述了兒童對成年人的恐懼和懷疑;《阿拉比》說的是少年在情愛的灼燒下手足無措;《伊夫琳》描寫了女孩想要擺脫卻無法擺脫原生家庭的深邃恐慌。我們很容易理解《一朵小云》一個缺乏行動力又被家庭消耗的男人的嚴重焦慮,也會一眼看穿《一場慘劇》里面那個中年渣男關于寂寞和薄情的自省。于是在白紙黑字定格的那一刻,《都柏林人》就成了寫給我們所有人的作品。
他向我描述他會怎樣抽打這樣一個男孩,就像在披露一個復雜精妙的秘密。他的嗓音,在他單調地將我引入這個秘密時,變得幾乎帶有愛意,似乎在懇求我理解他。——《一次遭遇》
除了隨意的幾個詞之外,我從沒跟她說過話,但她的名字卻像號令一樣召集起我全身愚蠢的熱血。她的形象甚至在最不利于浪漫的地方也伴隨著我?!栋⒗取?/span>
他毀掉了他正直的生活;他感到自己被驅逐出生活的盛宴。曾有人似乎愛過他,而他自己拒絕了她的生命與快樂:他判她有罪,導致她羞愧而死。他知道那些圍墻下一蹶不振的生靈正在注視著他,盼望他離去。沒人想要他;他被生活的盛宴所擯棄。
他掉頭重返他所來的那條路上,車頭的旋律在他的耳中回響。他開始懷疑記憶所告知的那些事是否真實。他在一棵樹下駐足,等待著節(jié)奏消失。在黑暗中他既感覺不到她靠近自己,也聽不到她的聲音。他花了幾分鐘等待著,傾聽著。他什么都聽不到:萬籟俱寂。他再側耳傾聽:鴉雀無聲。他覺得自己孤身一人?!兑粓鰬K劇》
頓悟是一瞬間發(fā)生的,可它醞釀自經(jīng)驗的日積月累,是各種偶然疊加成的必然。大家有沒有過這種經(jīng)歷,走在大街上,但心不在焉,過往的感受如同煙霧一樣散在眼前,散在天上、葉子上、過路人的肩上,你控制不了它們,任憑自己被帶到一個全新的地帶,大多數(shù)時候它讓你稀里糊涂,讓你失落,被你遺忘,極個別時候你突生靈感,像是被閃電劈中,暢快通透,似乎到了永恒高處。這些在你潛意識里發(fā)生的事情,就是現(xiàn)代作家們通過「意識流」手法努力要還原的東西,喬伊斯不僅是它的開創(chuàng)者之一,更是將之運用得最為淋漓盡致的大師。現(xiàn)如今對于每一位像樣的作家,「意識流」都是一項必備的技巧。然而在喬伊斯們開創(chuàng)它的年代,連嗜好文學和酒精的愛爾蘭本地人都無法理解他們,《都柏林人》9年都沒找到一家出版社愿意出版,好不容易出版了第一年只賣出去5本。但這沒有損害喬伊斯的信念,反倒讓他的才華有增無減。他有充足的耐心等待不朽,又能在不朽面前保持理智。
《死者》是15篇小說的最后一篇,也是20世紀最杰出的短篇小說之一。它首先描寫了一出熱鬧的圣誕宴會,沉悶保守的老一輩和開明自由的年輕人聚集到一起,他們之間的互動妙趣橫生。主人公加布里埃爾既懂生活,又懂文藝,是宴會的主軸,這讓他多少有些自命不凡。在宴會結束后,一陣炙熱的欲火侵襲了加布里埃爾,他急不可耐地把妻子帶到旅館,想跟她痛快地來一場交歡,可他言語行為上還在拿腔拿調,頗為荒唐。與此同時他的妻子,一個優(yōu)雅的美人,卻是淚水漣漣,原來是宴會上的一首歌喚起了妻子記憶,使她想起年少時死去的戀人。加布里埃爾最開始是嫉妒和嘲弄,緊接著又意識到自己的狂妄和可恥,再然后真心被那個死去的人所打動。在最后意識流形式的敘述中,加布里埃爾看著妻子入睡,自己也在意識漸漸模糊的同時弄清了事情的原委,恍惚中他覺得自己抵達了真正的愛情,也抵達了生者和死者的邊界。全文最后一段話,很容易讓我們想到曹雪芹:“他的靈魂漸漸昏昏入睡時,他還聽見那雪寂然無聲地穿過宇宙,悄然下落,像落向它們的最后歸宿,落在了所有生者和死者身上?!弊x完此書,你也許會增添迷惑,也許會流下淚水,也許會有新的感悟,但絕對不會一無所獲,我向你保證。
任何一艘船都需要了解暴雨
任何一片雪花都在尋找眼睛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