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太陽病,桂枝證,醫(y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
解析:
1.“醫(yī)反下之”的一個“反”字很值得思考。什么是反?南轅北轍是反,火上澆油是反,逆順是反。所以可以得出,桂枝湯與“下之”是絕對相反的兩種做法。這一結(jié)論從別處我不知該如何理解,但從總綱圖則再明顯不過。桂枝湯是推動心包+胃這條軸線順時針運轉(zhuǎn);而“下之”則是從胃前面的大腸處瀉力,也就是從大腸處逆時針用力。如此順逆之反,也就不需要我多說了。
2.把此條結(jié)合15條來看。我在15條的解釋中說了,按照這種“非要下到上沖”再用桂枝湯的做法,下法都成了桂枝湯應(yīng)用的必要條件了。到底是不是這種情況,這條的一個“反”字足夠給出答案了。
在前面我也說了,下法其實經(jīng)歷的是三個過程,第一個階段是只是下陰氣,第二階段才是動陽氣后產(chǎn)生“氣上沖”表現(xiàn),第三個階段是陽氣被消耗殆盡,無力上沖。其實第三個階段已經(jīng)就是脫陰表現(xiàn)了。此條中的“醫(yī)反下之,利遂不止”就是這第三個階段,脫陰階段。當然脫陰這個階段也分幾種,此條所論的只是脫陰的最初階段。
桂枝湯與下法本就是相反意圖,誤判中風為傷寒用了下法,才導(dǎo)致了15條的出現(xiàn)。15條制定了一個可挽回階段的評判標準,讓這些人卻認為是用應(yīng)桂枝湯的標準,這個玩笑開的大了。害人不淺。
3.要想真正認識此條,則必須具備經(jīng)脈運行過程的認識。我在此只能提一句:下陰氣,則升陽氣。但這句話不能當成是定論,因為這句話的針對很有局限性,不是陰與陽上下的絕對關(guān)系,它在此條情況下可以表達出一定真相,但放到其他局勢下就是謬論。所以這一段我說的話可以忽略,不必當真。
4.就此條所論,從總綱圖照樣可以得出真相。用下法后,在下“利遂不止”,在上“汗出而喘”。簡單來看就是陰陽上下分離。但如果逐字認識就更有意思了?!昂钩觥睆娜苟鴣恚箾]有浮熱就不會汗出。“喘”是從“肺”而來,肺處如果能降就不會喘。那為什么下之后,三焦會有浮熱,肺為什么就不能降了呢?
下法是從大腸而下,在圖中也就是從大腸處逆時針推動,當這個推動壓迫到肺,使肺不能順時針運行,則產(chǎn)生肺氣不降的局面,于是是喘。
下法是下陰,當這個下陰的力量影響到胃,則是15條“氣上沖”階段,當影響到脾,則就不會上沖。脾陰不足,無以制三焦之熱,于是三焦熱盛,導(dǎo)致汗出。
這就是“汗出而喘”的由來。至于治法,那就簡單了。葛根是扶助陰氣回收之意,也就是糾正這個下陰氣的局面;黃芩清三焦,黃連清心包(實際是清解陽明衛(wèi)氣),甘草糾正陰陽轉(zhuǎn)換格局(在脾)。就這四味藥,值得揣摩幾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