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故事】
我們在一些文學作品中,常常會看到這樣的一些世外高人:頭戴斗笠,白胡子飄于胸前,衣著樸實,少言寡語,目光冷峻,高深莫測,往往獨坐一個安靜的角落,好像對人間的事漠不關(guān)心。即使遇到挑釁,也往往不會還手,顯得膽小怕事一樣。可一旦出手,對方又會頃刻間灰飛煙滅。哈哈,這幅樣子,這種做派,這樣的功夫,不知迷倒了多少少男少女啊!
【本章成語】高深莫測
【學經(jīng)先讀開經(jīng)偈】
太上玄深眾妙門,如影隨形難見真。上善若水藏智慧,虛極靜篤安心魂。
【現(xiàn)在我先來把經(jīng)文誦讀一遍】
1、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不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2、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其若凌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
3、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靜之徐生?
4、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在本章中,老子為我們描繪了悟道者所獨有的風范?!?/b>
1、【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不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古時候,悟道行道的人,微妙通達,深刻玄遠,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為不能認識他,所以只能勉強地形容一下他的樣子。
2、【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其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他小心謹慎啊,好像冬天踩著薄冰過河;他警覺戒備啊,好像防備著鄰國的進攻;他恭敬莊重啊,好像要去赴宴做客;他行動輕盈啊,好像冰塊緩緩消融;他純樸厚道啊,好像沒有經(jīng)過加工的原料;他曠遠豁達啊,好像深幽的山谷;他渾厚寬容啊,好像不清的濁水。
3、【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靜之徐生?】老子接著問道:誰能使渾濁安靜下來,慢慢澄清?誰能使安靜變動起來,又徐徐的呈現(xiàn)出生機?
4、【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b>保持這個“道”的人不會自滿。正因為他從不自滿,所以能夠去舊生新。
好像老子所說的悟道者的樣子不像我們通常想的那樣仙風道骨、玉樹臨風,感覺好像是膽小怕事、混混沌沌,也看不出是那種大智慧的智者模樣???難道修道悟道就是變成這個樣子?
當然,轉(zhuǎn)念一想,老子既然這么說,肯定有我們參不透的道理。想想看也是啊,人家有功夫的人豈是我等沒功夫的人能夠看透的?若是被我們普通人看透,可能也就不是什么高人了吧?
實際上,老子通過這樣一番描述,告訴了我們?nèi)松鷰讉€非常重要的道理:
第一個道理,悟道而得玄通。這一章緊接前章,對體道之士做了描寫。老子稱贊得“道”之人的“微妙玄通,深不可識”,這是因為悟道者掌握了事物發(fā)展的普遍規(guī)律,懂得運用普遍規(guī)律來處理現(xiàn)實存在的具體事物。這是在告訴人們,只要學道悟道,就會達到一般人所無法理解的“微妙玄通”的境界,就能夠行道而達到運用自如的境界。若是不學道不悟道呢?當然就無法真正的理解天地人間的規(guī)律,即使再努力,也是枉然。
第二個道理: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得道之士的精神境界遠遠超出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水平,他們具有謹慎而不沖動、警惕而不大意、嚴肅而不放肆、灑脫而不拘謹、融和而不排斥、純樸而不張揚、曠達而不狹隘、渾厚而不浮華等人格修養(yǎng)功夫,他們微而不顯、含而不露,高深莫測,為人處事,從不自滿高傲。
第三個道理:修道無盡頭,時時修道中。悟道的人不會自詡悟道。過去聽說過,我是悟道之人。僅僅就憑這句話,也就可以斷定,這人沒有悟道。真正悟道的人,懂得大道是無限的,個人所悟也是有限的,即非真道,因此絕不會以為悟道而驕傲自滿,這才是真正的修道的狀態(tài)。從古至今,真正的修行者非但不會驕傲自滿,而且時時保持自觀自省的狀態(tài),隨時發(fā)現(xiàn)不合道的念頭和做法,隨時糾正。想想看,紅塵中不修行的人,不就是因為對自我俗念缺乏隨時的警惕和警覺,無法做到隨時改過,從而積小過而成大錯嗎?正因為如此,才有“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的古訓?。?/p>
老子為我們展示了悟道者那種獨到的風貌和獨特的人格形態(tài)。他們有良好的人格修養(yǎng)和心理素質(zhì),有良好的靜定功夫和自制能力。老子所倡導的理想的人格就是悟道者的狀態(tài):敦厚樸實、安詳恬靜、謙卑忍讓,但又可以在特定的條件下,由靜而轉(zhuǎn)動。
世俗中不學道、不修道、不悟道的人就完全不同了:那樣的張揚、那樣急不可待的自我表現(xiàn),那樣搞不清楚情況就胡言亂語的沖動,這一切,顯示的都是無道者的淺薄。
我們將老子在本章中的思想總結(jié)成幾句話奉獻給大家:
道者謹慎,俗者自負。
道者敬畏,俗者輕狂。
道者警覺,俗者大意。
道者慎行,俗者賭徒。
道者嚴謹,俗者輕率。
道者自制,俗者造次。
道者無聲,俗者張揚。
道者敦厚,俗者淺薄。
道者豁達,俗者小氣。
道者圓融,俗者偏激。
至此,很多朋友可能已經(jīng)十分向往那種悟道狀態(tài)了。那到底怎么樣才能進入這樣的狀態(tài)呢?老子在第十六章就給出了修道的法門。
讓我們一起走進修道的世界吧!
謝謝您的聆聽和陪伴,咱們下次再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