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四句智慧出自明朝大儒王陽明之口,王陽明是明朝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在學術(shù)思想史上繼承了宋代大儒陸九淵的心學,并以自己對生命的感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心學,由此在中國哲學史上自成一個體系,并且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形成了極大的影響力。
王陽明的學說最初是來自孔子的仁學和論語的心性論,就像他所提出的良知、良能、誠意、明德、親民等思想,基本上都源自儒家的《孟子》《大學》。
而王陽明在心學之中,也重點提出了致良知的思想主張,并認為良知是天理,要求人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首先是認識和恢復(fù)內(nèi)心固有的天理,并推及至自己內(nèi)心的良知,并且將良知發(fā)展到人生的事事物物,在針對于心性的修行上面,更是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主張。
關(guān)于這一點,我們可以詳細聊一下王陽明心學和程朱理學之間的區(qū)別。
宋明理學首先提出的就是“存天理,去人欲”,這是理學的一個思想底色,他們認為人欲是惡的根源,而天理是善的本源,所以只有去除了人欲,去除私心之后才能保留天理,并且存養(yǎng)天理,并使得天理運用到事物中。
王陽明的心學與這一個思想是基本一致的,但是王陽明卻反對程頤和朱熹所提出的通過事物去追求真理的方法,也就是所謂的格物致知。
關(guān)于這一點,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那就是王陽明格竹子的故事。
王陽明在為學初期,并不反對理學,而且他熟讀朱熹的書,并且想依此格物,為了實踐朱熹所提出的格物致知,王陽明有一次還希望格盡竹子之理,誰知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沒有發(fā)現(xiàn),自己還累得病倒了。
這就是非常有名的守仁格竹的故事,而從此之后,王陽明對于格物的學說也有了一些懷疑。后來他深入佛老之道也沒有什么收獲,最后還是在貴州龍場極其苦難的狀態(tài)下,有所頓悟,并提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
他認為,格物致知的根本也就是在,“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的基礎(chǔ)上,只需要“反求諸己”,而不需要“求諸萬物”,這個事情也是非常有名的龍場悟道的事情。
而從此之后,王陽明則認為,凡事都可以在自己內(nèi)心去尋找一個道理,在自己的內(nèi)心用這個道理去化育宇宙中的天地萬物。
到了這種狀態(tài)的時候,王陽明還認為朱熹所提出的先知后行的道理,不夠注重身心修養(yǎng),所以容易造成在道德修養(yǎng)方面自行脫離,于是在理學的基礎(chǔ)上開展心學,提出了知行合一的道理,也就是知行合一,知行并進。
王陽明認為,只要知道這個道理,從心念發(fā)動的那一刻就要開始實行,如果只是知道念頭中還保留著對于事物的參與,那么這就不算真正的知道,或者了解了某一個道德卻沒有去實行的時候,也不算真正的知道。
因為真正的知道是離不開實踐的,這也是知行合一的智慧核心所在。
而陸九淵是當時著名的理學家和教育家,和當時的朱熹齊名,史稱為“朱陸”,陸九淵是宋明兩代心學的開山鼻祖,而王陽明發(fā)展的心學和陸九淵發(fā)展的心學,也被稱為中國哲學史上的陸王學派,對中國近代的理學也產(chǎn)生了非常偉大的影響。
陸九淵的心學也是認為“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這和王陽明提出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也是同出一轍的。
在王陽明看來,良知天理都在人的心中,只要通過它,人們自然能夠感知和判斷自己在生活中的樣子,甚至以此推知去處理問題的問題,也是一種道德修養(yǎng)的過程,也是成就人生的一個過程。
而開篇所說的四句教,就是王陽明晚年對自己哲學思想的全面概括,就是: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作者|墨書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