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學八字的人千千萬萬,所學的路子也是五花八門。很多人以書為師,在讀了書以后去實踐。但讀來讀去,用來用去,大多在低層次上止步不前。原因在于:一是讀錯了書,二是選對了書卻用錯了讀書的法子,三是不知道法子是死的,陰陽、五行、干支、十神、生克等用起來要活變,推斷的角度也要時時變換。所以,古人的書非常有用,但很多人卻挖掘不出東西,或是挖出來用錯了地方,因此,學命要名師指點,讀命書也要名師指點。
我學八字十幾年,其間波折甚多,剛開始的時候是用所謂的
“平衡用神”理論的,讀古籍也是從平衡論的角度去理解。看書上講得頭頭是道,自己一用就不行,用平衡理論,很多命例根本是無解;人家的事發(fā)生了,拿過人家的八字來,想破頭也弄不明白命理原因。開始認為是自己學得不夠精深,后來有幸拜在名盲師王義亭的傳人鳳山先生門下,聆聽先生斷命、說理,才發(fā)現書沒有選錯,只是讀書的方法不對頭;書上的理論沒有錯,而平衡用神法對理論的理解不對頭。我的師祖王義亭先生行走于民間,精擅八字、六爻、大六壬,其最神奇的學問是“鳳凰單扇翅”,可惜只能盲師用,明眼人不得傳授。我?guī)燌P山先生傳承其八字學,三十年來推命幾萬個,失手極少;并長于納甲六爻預測術和風水、擇日,來求測者無不稱其“神妙”。我在觀摩師父的推命實踐和聽其闡釋命理中發(fā)現,師父所用的法子很實用,很簡潔,但根本不取什么平衡用神。深究其源,這是一種“格局大勢+干支意象”的推命法。師父斷命常用“使”這個詞,如使宮、使財、使刃、使敗財、使陰食神,好像也是在取“用神”,但細細品味,卻是以命理整體局勢判斷,加上精妙的干支十神用法來批命。師父教學,沒有長篇大論,只有只言片語的“點撥”,而“點撥”源于“迷惑”,“迷惑”來自實斷。我與先生相隔較遠,又不能天天面授,所以學命過程半是自悟,半是學習,而自悟當然免不了讀古書。師父常說:“讓我說我的推命方法,我還真是沒系統(tǒng)地總結過。不過我看《淵海子平》、《于平真詮》和《三命通會》這些書里頭是真有真東西,就是在理解的時候費點事。你讀這些書,一定要活,陰陽啊,五行啊,于支啊,十神哪.還有生克合刑沖破害,都不像有些書上講的那樣單一簡略,里頭有很多花樣可以翻出來。你只有結合生活的理、社會的理、莊稼地里的理,才能挖出真東西來。”這本《八字真途》就是我讀古書的一些感悟,基本上是以《子平真詮》一書的框架成文,但其中滲透了師門的命學觀念,加上大量的命學實例。目的是正本清源.使長久跋涉于八字學夜路上的同仁能找到正確方向,盡快走上四柱推命的康莊大道。
一、我觀念中“八字”這一預測方法。
八字學,并不是什么“經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而是一種
“功利”的學問,它只是從“功利”的角度反映人生,用十神作為書寫符號來說明人的性情德行、生存發(fā)展手段,以及人的身體與六親方面的一些信息。八字重在人的事業(yè)和思想.而事業(yè)好壞與人品高低、行為手段并沒有必然的聯系。學八字,要多“功利性”地思考,去考察“怎樣才能成功”?!鞍俗植皇莻惱淼慕炭茣保@是個原則,這一點看起來不重要,如果你學得深了,這個原則確保你推命的思維方向不會偏差。
八字被稱為“命理”,八字反映人生要靠象,學命者要深諳自然之理、社會之理、人的心理、人情世故等,用理來指導象的解析。理先于象,這一點務必謹記于心、每測必用!
十神應用是八字學最突出的特征,深入地把握十神的內涵和意象是學命者必備的一大功底,但很多人對十神的認識并沒有達到“生活化”、“理與象的高度統(tǒng)一”,鑒于本書重點是分析格局,十神的內容將在本書的續(xù)書中詳加闡釋。
二、我觀念中的格局。
格局,就是八字中干支宮位的特定組合。某種格局的要素全且位置妥貼,就是格局成,成貴格者貴,成富格者富,一個命如果兼有富貴兩種格局且互不矛盾,則富且貴;成貧格者貧,成賤格者賤,成貧賤格局者貧且賤;吉格成者吉,兇格成者兇,吉格兇格都有且八字中兩雄相爭則吉兇變化多端。
古人把格局分成正格和外格兩種。正格是以月令用神為核心,以透干、會支的十神與月令組合形成的格局;外格則是因為月令用神不能成格,因而不以月令為核心、由其余干支組合而成的格局。
一個八字,是可以兼有多種格局的。這個認識非常重要,具有了這種兼格的意識你的推命才不會錯,但很多人恰恰是認識不到這一點:古人在書中,屢屢透露一命兼多格的理念。如《淵海子平·論雜
氣》中就說:“大抵雜氣要財多.便是貴命。若年時別入他格,當以他格例斷之。蓋此乃天地之雜氣,不能純一,故少力耳。別格專用年時,乃重事看命,須審輕重以取禍福,先論重者,次言輕者,百發(fā)百中矣。其他當以類言之。”有的格局在命局中已成,有的格局在命局中半成,大運流年可以對原命的格局進行損益,使成者更成或敗,使不成者成或敗,個別時候原命、大運、流年的組合還可以產生原命沒有的格局。人的一生,就是在格局的成敗變化中起起落落。任何人的命中都有很多兼格,因此人生才豐富多彩,喜怒哀樂、富貴貧賤可以交替發(fā)生,也可以同時存在,這些都有其命理的根源。
一個命中的諸多格局,必有其主次之分,且主次地位還能因歲運的介人而發(fā)生轉換。一個八字里,有些格局確實不那么“顯能耐”,容易被忽視,但有時候它們卻會“異軍突起”,產生意料不到的效應。有時在歲運中,有些格局會由主角變成配角.有些格局會由配角變成主角,這也是使人生變化震蕩的重要原因。所以,我們有必要引入“重格”、“輕格”的概念。
一般地,正格八字中月令用神為核心形成的格局是重格,其余的是輕格。古人列出的外格,有些是八字中的重格,因為這八字根本沒有正格可尋,如類象、從象、化象、遙沖、倒沖等;有些本身就是正格之外的輕格,只對原正格起損益作用,如歲德正官、天元坐財、祿馬同鄉(xiāng)、朱雀乘風、水繞花堤、聚精會神、五行俱足等。
三、關于《子平真詮》一書。
古往今來講格局的書,《子平真詮》、《三命通會》為翹楚?!墩嬖彙芳s,《通會》博,但均是精深之作。
《真詮》講格局,簡要而全面,層次分明,條分縷析,兼之篇幅不大,有利于學習者迅速把握其思路和內容,并且可以打印成“掌中寶”帶在身邊隨時翻閱.因此.它是學習格局的絕佳范本。
限于篇幅,《真詮》只列出了格局最精要、最基本的內容,而沒有展開論述,格局中多種多樣的變化,《三命通會》講得更多一些,要對格局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必須要攻讀《通會》。
這里,要注意兩點:
1、常格與變格的概念。
常格,就是古人已經明確提出來的格局。
變格,就是在常格基礎上的多種多樣的變化。古人雖然給出了很多格局,但實際命造卻更是變化多端,很少有“完全合格”的命,我們要在掌握常格的基礎上去研究“變化”。推究“變化”,是學命的重要功課。
2、普通人命的推法。
八字是名利之學,其最擅長,也是最大的著力所在,就在于推人生之貴賤,《真詮》和《通會》均為士大夫所著,其討論重點就是何等格局可成“貴命”,書中的大部分篇幅基本上是官場成功者的“命理傳記”,其中所舉的命例,地方宮員至少是縣令、縣丞,中央宮員至少是御史、主事(中央部委的處級)。但世間蕓蕓眾生中,大部分是普通人。這就顯得這兩本書有點脫離普通人生活了,但是,我們推普通人的命造,也離不開這兩本書的指導。這兩本書談的雖然主要是“貴命”,卻給出了推命的普遍性原則和方法,只是對于普通命造的推法沒有進行深入細致的闡述罷了。我們要推普通人的命,只需要把貴命格局的法則進行“延伸”和“開掘”。因此,學命者一定不能逾越格局這個內容,要對格局進行深廣的探索,這樣才能“會推所有的命”。
四、格局、十神、干支類象
八字學是諸預測法中最復雜的一種,從來沒有任何-一種推斷方法可以適合于所有的命造。只靠格局法是不行的,還要用到干支類象,用到納音,甚至要輔之以其他的預測方法。
格局是由十神構成,十神應用也是八字學不同于其他預測方法的最突出特色,學格局,不僅要熟悉格局結構,十神的類象這門功課也要學好。
格局是一種結構,重在其形。格局的形.以透干、會支體現出來,因此格局重在透干與會支。通俗地說,透干就是掛出招牌,會支是形成一種氣,實際也是掛牌,十神只要透了干會了支,它就是旗幟鮮明地表示反對什么支持什么。比如傷官透了干而沒有印來克,基本可以確定這人是不能走公職了;財格透官,就代表有多人支持,可以當領導了。因此格局是以透干會支為研究重點的,而講透干會支的書中,最精要的就是《真詮》。
干支類象是一種自然之理,重在其性。同樣的十神,其干支不同,其力量大小、作用方式是不同的。庚作七殺,與已作七殺,就不一樣;癸作甲印,與戊作辛印,其表現也自不同。打個比方說.同樣是打仗,同樣稱為“炮”,用大炮和用鳥統(tǒng)是不同的,《三命通會》和
《窮通寶鑒》的干支類象論法很有特色,學格局者,不能不細讀這兩本書。以格局十神為經.以干支類象為緯.是最有效的推命方法.二者合之而兩益,分之則殘缺。
《三命通會》作為傳統(tǒng)命理學的集大成者,其對格局、十神、干支類象、納音、宮位等均有非常精妙實用的論述。八字格局是講組合的學問,《三命通會》則是把八字的要素分別進行精要的論述,學者要把它們組合起來才會論命。打個比方,《通會》推一個八字的過程,有點像造一輛車,先把配件造好了再組裝:分析分析月令格局,分析分析日干支格局,分析分析干與時組合的格局,分析分析納音的情況,再把這四個方面組合在一起。而推命的切入點不一定是從年、月、日、時、納音的哪個角度?!墩嬖彙诽貏e強調月令這一個方面,而《通會》卻是四路并進,再匯集到一條道路上來,但這并不說明
《真詮》的方法殘缺,只是由于篇幅,不能講得過細罷了。實際上無論是年上、日上、時上、納音的格局,哪一個也要與月令格局協(xié)和才行的,如果不協(xié)和,那些格是不成立的。
本書中的現代命例除個別案例外,均選自我?guī)燌P山先生的推命實錄。
筆者學命日淺,對八字學的認識偏頗必多,這本書只是把自己當前對《子平真詮》認識寫出來,以期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望各位方家多多指正。
另外,讀這本書,最好用“反芻法”。先通讀,獲得一個整體印象,再諸部分細讀,在綜合、比較、分析中獲得全面深入的認識。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