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絕句第1講

絕句的相關概念

絕句的相關概念·漁洋第一法

一、絕句的起源和發(fā)展歷程:

絕句,又稱截句、斷句、絕詩,四句一首,它形式短小,節(jié)奏明快,是唐朝流行起來的一種中國詩歌體裁,屬于近體詩的一種形式,是我國文化的瑰寶,是一顆璀璨的明珠。絕句一詞最早在南朝的齊、梁時代就已出現(xiàn)。絕句的由來,有人說是截取律詩的一半而成,但是在唐代律詩產(chǎn)生之前,就已經(jīng)有絕句了。至于這種形式的歌謠,歷史更為遙遠,甚至可以追溯到春秋末期的《逸周書·周?!菲瑵h魏南北朝也多有五、七言形式的歌謠,南朝徐陵編《玉臺新詠》收錄有《古絕句》,其他的文人創(chuàng)作有梁簡帝《夜望單飛雁》,北齊魏收《挾瑟歌》 以上例子大體具備了絕句的押韻形式,只是尚未嚴格律化而已。至隋,律絕開始出現(xiàn),無名氏《別詩》“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和唐以來的絕句已完全一樣。 

總之,隨著歷史的發(fā)展,音韻學的成熟,到了唐初,絕句方登上歷史大舞臺,又隨著格律詩的完善,絕句同律詩一同走向鼎盛時期,成為百代不易之體。

二、絕句的分類

按照詩歌格律,絕句分為律絕和古絕。按照每句的字數(shù),絕句可分為五言絕句,六言絕句和七言絕句。其中以五,七言絕句居多,六言絕句很少。

關于古絕和律絕的區(qū)別,我們過會再講。先看按照每句字數(shù)分,絕句分為三類:

五言絕句:每首四句,5字一句,共20字。

七言絕句:每首四句,7字一句,共28字。

六言絕句:每首四句,6字一句,共24字。

五言七言絕句:五、七言詩如同洶涌奔騰的長江黃河,氣勢宏偉壯觀,引得無數(shù)文人的陶醉仰慕與傾心研究 ;而六言詩卻如一條名不見經(jīng)傳的平凡小溪,雖然也是潺潺而流,但卻不能奏出宏偉的樂章和展現(xiàn)壯闊的景象,以至被冷落到很少有人顧及的地步。

六言絕句屬于一種特殊的近體詩,每句由三組雙音步的詞構成,停頓節(jié)奏為二二二,在誦讀時,所有音步的時值相等,缺乏五七言詩那種單雙音步交相迭代的變化感,顯得單調(diào)呆板。同時,由于沒有五七言詩那種單音步的調(diào)節(jié),因而其兩聯(lián)之間的平仄無法形成粘的關系,與近體詩的聲律相矛盾,不符合粘對的規(guī)律。這種節(jié)奏單調(diào)、平仄失粘的詩體是不適合吟詠的。換言之,與五七言絕句相比,六言絕句是最缺乏音樂美的詩體。六言絕句比較少見,不在我們學習范疇,只做簡單了解即可。

人們習慣把五言七言絕句簡稱為五絕,七絕。七言絕句是七言四句話,五言絕句是五言四句話,大家都明白,所以我們寫作業(yè)無需標明七言絕句或五言絕句,所以書寫格式應該如下來寫:

題目

文/某某人

四句分兩行寫

三、絕句的格律

1、平仄

平仄是中國古詩詞中用字的聲調(diào),大約在隋末唐初才開始有的概念。那什么叫平仄呢?大致來說,平仄說的就是聲調(diào)。平,聲調(diào)沒有變化。仄,聲調(diào)有變化,升的是上聲,降的是去聲,發(fā)音短促的就是入聲字。具體來說,平仄是根據(jù)聲調(diào)有無升降變化來定義的,聲調(diào)平直的,就是“平”聲;聲調(diào)不平直的,就是“仄”聲;在不平直之中,再加上升降與短促聲調(diào)的區(qū)別,分別對應的就是上、去、入三個聲調(diào),這三個聲調(diào)都歸納在“仄”聲調(diào),加上“平”聲調(diào),就成了我們中古音系的四聲系統(tǒng),我們稱之為“古四聲”?!肮潘穆暋弊栽艿虑搴螅鸩叫纬申幤?、陽平歸平,上聲、去聲歸仄,入聲取消的格局。

 在現(xiàn)代漢語中也有四聲,為了以示區(qū)別,我們稱之為“今四聲”,“今四聲”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及去聲。 古代“平聲”這個聲調(diào)在現(xiàn)代漢語中分化為陰平及陽平,即所謂第一聲、第二聲。古代“上聲”這個聲調(diào)在現(xiàn)代漢語中一部分變?yōu)槿ヂ暎徊糠秩允巧下?。上聲是現(xiàn)代漢語拼音的第三聲。古代“去聲”這個聲調(diào)在現(xiàn)代漢語中仍是去聲,即第四聲。古代“入聲”這個聲調(diào)在現(xiàn)代漢語中已經(jīng)不存在;納入陰平、陽平、上聲及去聲里去了。 

現(xiàn)代漢語四聲聲調(diào)表為:陰平(第一聲)、陽平(第二聲)、上聲(第三聲)、去聲(第四聲)。 

例如: 

媽      麻       馬       罵 

(陰平) (陽平) (上聲) (去聲) 

簡單說,在現(xiàn)代漢語四聲中,第一聲、第二聲是平聲;第三聲、第四聲是仄聲。以上內(nèi)容,我們可以用下圖表示:

古人吟詩作對是按古音的, 當用今音朗讀古詩時, 就容易誤會古人平仄不合律了。舉例如“道人汲水煮新茗,念我攀云到碧蘿。”

按普通話四聲為: 

道人汲水煮新茗,念我攀云到碧蘿。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按古四聲則是: 

道人汲水煮新茗,念我攀云到碧蘿。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汲,今平聲,古四聲中是入聲字;茗,今平聲,在古四聲中是上聲;碧,今去聲,古四聲中是入聲字。

從以上例子來看,這兩句詩用古音和今音來標注平仄結(jié)果是不一樣的。以后談論詩的平仄時,首先要了解創(chuàng)作人根據(jù)的是古音,而不是今音,否則便會弄出笑話來。我們在沒有特殊說明的情況下,一般都是用古音,如果自己對聯(lián)或?qū)懺姷臅r候用的是今音的話,就需要特別注明,否則就會默認為是古音。

聲調(diào),這是漢語(以及某些其它語言)的特點。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構成了漢語的聲調(diào),而高低、升降則是主要的因素。拿普通話來說,共有四個聲調(diào):陰平聲是一個高平調(diào)(不升不降叫平);陽平聲是一個中升調(diào)(不高不低叫中);上聲是一個低升調(diào)(有時是低平調(diào));去聲是一個高降調(diào)。

古代的四聲高低升降的形狀是怎樣的,現(xiàn)在不能詳細知道了。依照傳統(tǒng)的說法,平聲應該是一個中平調(diào),上聲應該是一個升調(diào),去聲應該是一個降調(diào)。入聲應該是一個短調(diào)?!犊滴踝值洹非懊孑d有一首歌訣,名為《分四聲法》:平聲平道莫低昂,上聲高呼猛烈強,去聲分明哀遠道,入聲短促急疏藏。這種敘述不知道到底科學不科學,但是它也讓我們知道了古代四聲的大概。四聲和韻的關系是很密切的。在韻書中,不同聲調(diào)的字不能算是同韻。在詩詞中,不同聲調(diào)的字一般不能押韻。

什么字歸什么聲調(diào),在韻書中是很清楚的。在今天還保存著入聲的漢語方言里,某字屬某聲也還相當清楚。我們特別應該注意一字兩讀的情況。有時候,一個字有兩種意義(往往詞性也不同),同時也有兩種讀音。例如“為”字,用作“因為”“為了”,就讀去聲。在古代漢語里,這種情況比現(xiàn)代漢語多得多,這個需要大家自己特別關注。這塊內(nèi)容,我們等會會做介紹。

2、押韻

關于押韻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在每首詩的第一、第二和第四句的末一字,用同一個韻目的字做韻腳;但第一句的末一字可以用鄰韻,也可以不押韻。即除第一句可以不押韻而外,其中第二、第四句的末一字要押韻,但如果用了不同韻目的字做韻腳,就叫“出韻”或“落韻”,是違反格律的。

第二:絕句第一句可以不用韻,但七言絕句如果第一句用韻,可以增加音樂美感,所以七絕的第一句,以用韻的為較多。而五言絕句,因每句比七言絕句少兩個字,第一句以不用韻的居多。

第三:一首詩用于韻腳的字不能重復。

絕句詩唯獨第三句規(guī)定不用韻,由于絕句詩作為格律詩限用平聲韻,所以第三句的末一字限用仄聲字。第一句不用韻的絕句,其第一句的末一字也限用仄聲字。

下面我們來例舉兩首第一句用韻和不用韻的七言絕句。

出塞二首·其一

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首句押韻,韻字:關,山,還。

石頭城

唐·劉禹錫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

首句不押韻,韻字:回,來。

再來看兩首首句入韻和不入韻的五言絕句

中秋夜

唐·李嶠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

首句押韻,韻字:空,同,風。

五絕·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首句不押韻,韻字:流,樓

3、對粘替

替:指同一句句內(nèi)的偶數(shù)位的字要平仄交替,如果不符合要求就叫做失替。

對:指同一聯(lián)上下句內(nèi),相同的偶數(shù)位的字,要平仄相對,如果不相對就叫失對

粘:指相鄰兩聯(lián)上下句內(nèi),相同的偶數(shù)位的字,要平仄相同,如果不相同就叫失粘。

登飛來峰

宋·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我們來看這首絕句的對粘替。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這首絕句符合對粘替。

無論失粘、失替、失對,均為詩家大忌,也是最基礎的低級錯誤,大家創(chuàng)作時一定注意。

4、絕句的格式

絕句的格式有四種:

平起式兩種:1)平起平收,首句押韻;2)平起仄收,首句不押韻;

仄起式兩種:1)仄起平收,首句押韻;2)仄起仄收,首句不押韻。

下面我們以七絕為例,來看看四種格式的具體情況:

1)首句平起入韻式(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其中標有(平)(仄)的地方,表示該處平仄可以不限。例: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白《早發(fā)白帝城》 (十五刪韻)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出塞》(十五刪韻)

2)首句平起不入韻式(平起仄收)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 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例:

曾栽楊柳江南岸,一別江南兩度春。

遙憶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

——白居易《憶江柳》(十一真韻)

3)首句仄起入韻式(仄起平收)

(仄)仄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例: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李商隱《夜雨寄北》 (四支韻)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六麻韻)

4)首句仄起不入韻式(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例: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蘇軾《贈劉景文》 (四支韻)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十一真韻)

四、古絕和律絕的區(qū)別

大家來分析兩首絕句,一起看看什么是古絕。

登廬山五老峰 

唐·李白 

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攬結(jié),吾將此地巢云松。 

先標出這首詩的平仄,然后分析是否符合對粘替,要求說出這首押的平聲韻還是仄聲韻。

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

九江秀色可攬結(jié),吾將此地巢云松。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押平聲韻、三平尾、三仄尾、還失粘。像這種雖然押平聲韻但不符合粘替對、

有三平尾、三仄尾的絕句,我們稱它為古絕。

江上漁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大家看,這首押的是仄聲韻,且不符合對粘替。像這種不符合替對粘、押仄聲韻者也屬于古絕。

我們接著看:

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字屬于平水韻的十灰韻部,而且符合對粘替的要求,這就是律絕。

五、漁洋第一法

王士禎(1634—1711)清代詩人,原名士禛,字子真、貽上,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人稱王漁洋。他以“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為詩的最高境界。強調(diào)淡遠的意境和含蓄的語言。最能體現(xiàn)王士禎“神韻說”理論,并且寫得好的是他的七言絕句?!稘O洋絕句十二法》原名《七絕12種作法》,源自深圳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徐晉如《大學詩詞寫作教程》第八章。在這一章,徐晉如寫道:“大抵七言絕句章法只在一、二句正說,三、四句轉(zhuǎn)折,并不像律詩一樣有明顯的起承轉(zhuǎn)合。短短四句,要做到婉曲回環(huán),就往往以第三句為主,而以第四句承接之。亦有以第三句為輔翼,第四句轉(zhuǎn)折者。絕句要詩絕意不絕,漁洋的處理方式就是結(jié)句大都宕開一筆,僅就情景加以渲染勾勒,絕不直接說出主題,而把聯(lián)想的空間留給讀者。即所謂神韻之法?!?/p>

我們今天學習漁洋第一法:前二句或賦陳,或景起,或議論,第三句以否定詞轉(zhuǎn)接。賦陳,就是直接敘述。

步驟:

起句,用寫景的辦法交代清時間;

承句,交代清地點、人物,施事行為等。

一二句,要平鋪直敘,交代清時間地點就可以了。

轉(zhuǎn)句,是關鍵,這句的好壞直接關系著整個創(chuàng)作成敗。所以,必須狠下功夫。

要點,第三句用含有否定詞的句子轉(zhuǎn)折,宕開一筆, 另立新意(注意要和第一句若即若離,重在離,不能和一二句抱得太緊。同時要兼顧和一二句要有內(nèi)在的聯(lián)系)。

合句,抱緊第三句,扣主題,或議論或感慨。

例詩:   高郵雨泊 (王士禎)

寒雨秦郵夜泊船,南湖新漲水連天。

風流不見秦淮海,寂寞人間五百年。

本詩賞析:詩前兩句寫景。首句中“秦郵”即高郵,“寒雨”為秋雨,乃暗示經(jīng)高郵之季節(jié),“夜”則點明雨泊的具體時間。首句寫詩人于深秋寒雨瀟瀟之夜泊船于秦郵。次句則進而把高郵雨泊地點具體化為“南湖”,即高郵南部的武安湖?!靶聺q水連天”描繪出此時由于“寒雨”不停,南湖水勢為之漲起,放眼望去煙波浩渺,水天相連,難以分辨的情景,從而開拓出一個凄清迷蒙的意境。

夜雨中的南湖既凄迷又空寂,看不到一條漁船,一個人影,自然空間的清寂無人引起了詩人心理空間的寂寞之感。于是乃有“風流不見秦淮海,寂寞人間五百年”之感嘆。此時,面對高郵南湖,作為一代詩壇才人更感寂寞的是五百年間的文壇沒有再出現(xiàn)像高郵秦淮海這樣才華超群的詞人?;春榍赜^號淮海居士的簡稱,他生于1049年,卒于1100年,距此時正約“五百年”。他是“蘇門四學士”之一,乃婉約詞派的主要詞人,創(chuàng)造了“情韻兼勝”(《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的新詞風。詩人稱“寂寞人間五百年”,當然是夸飾之言,旨在推崇秦觀在文壇的重要地位;而王士禎詞風格亦以婉約綿邈見長,與秦觀相近,因此才有這種惺惺相惜的仰慕之情。詩人于慨嘆不見風流秦淮海的同時,亦暗寓步武秦觀,欲打破文壇“寂寞”之意。此乃詩人“情寄”之所在。

先看全詩的脈絡:

“寒雨秦郵夜泊船”,起句點明時間地點。

“南湖新漲水連天”,承句細化地點,并寫景。

“風流不見秦淮?!?,轉(zhuǎn)句觸景生情。

“寂寞人間五百年”,合句發(fā)表感慨。

再看全詩的句法特點:

“寒雨秦郵夜泊船,南湖新漲水連天?!逼鹁涑芯淦戒佒睌?。

“風流不見秦淮海,寂寞人間五百年”,轉(zhuǎn)句“不見”一詞宕開一筆,另辟新意。

再看一首例詩:

漢苑行

唐·令狐楚

云霞五采浮天闕,梅柳千般夾御溝。

不上黃花南北望,豈知春色滿神州。

這首詩也是符合漁洋第一法,起承句交代時間地點,轉(zhuǎn)句宕開一筆,由小轉(zhuǎn)大,實現(xiàn)了含有否定詞轉(zhuǎn)接的目的,合句緊抱第三句進行感慨。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符合漁洋第一法的其它絕句:

訪紀伯紫隱居

閑踏春泥著屐來,煙波百曲孝侯臺。

柴門徑僻少人跡,門外野棠花亂開。

瓜洲渡江二首(之二)

揚子橋頭雞未鳴,瓜洲城外日東生。

風波不憚西津渡,一見金焦雙眼明。

題沈朗倩石崖秋柳小景

宮柳煙含六代愁,絲絲畏見冶城秋。

無情畫里逢搖落,一夜西風滿石頭。

秦淮雜詩十四首之六

青溪水木最清華,王謝烏衣六代夸。

不奈更尋江總宅,寒煙已失段侯家。

①青溪:東吳時所開溝渠,泄玄武湖水入秦淮河。水木最清華,語本晉謝混《游西池》詩:“水木湛清華?!敝^風景極清秀美麗。

②王謝烏衣:金榮注引《方輿勝覽》:“烏衣巷,在秦淮南,去朱雀橋不遠,(東晉)王、謝子弟所居?!焙笕嗽伣鹆暝娫~,多用此典。六代:即六朝。

③“不奈”二句:宋朝段侯家已消失,更不必尋找南朝的江總宅矣。不奈,即不耐。奈,通“耐”。江總,南朝人,仕陳,為仆射尚書令,世稱江令。段侯,宋人段約之。張敦頤《六朝事跡類編》:“江令宅在秦淮,今段大夫約之宅,即其故第也?!蓖醢彩墩屑s之職方并示達甫書記》:“昔時江總宅,近在青溪曲”,“故人晚得此,心事付草木?!?/p>

秦淮雜詩十四首之七

當年賜第有輝光,開國中山異姓王。

莫問萬春園舊事,朱門草沒大功坊。

大風渡江三首之二

紅襟雙燕掠波輕,夾岸飛花細浪生。

南北船過不得語,風帆一霎翦江行。

竹公溪二首之一

漏天未放十分晴,處處江村有笛聲。

水遠山長聽不足,竹郎祠下竹雞鳴。

江行望烏尤山

墨魚吹浪一江浮,爾雅臺荒古木秋。

碧水丹山留不得,風帆回首別烏尤。

宋陵

洛水邙山飽廢興,宋家幽寢閟魚燈。

奉香不見臨安使,白日茫茫下七陵。

本講提綱:

一、絕句的起源和發(fā)展歷程

二、絕句的分類

三、絕句的格律

四、古絕和律絕的區(qū)別

五、漁洋絕句第一法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怎樣寫古詩詞(初級學習版)
古詩詞譜
詩詞基礎知識(一)
詩詞格律十講,第一講 詩韻和平仄
[轉(zhuǎn)載]近體詩的平仄與押韻
古詩格律問答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